接触应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n1n2n3区别 接触应力

接触应力

2023-04-01 00: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概述

 

 

 

 

 

两个物体相互压紧时,

在接触区附近产生的应力和变形,

称为接触应力和接触变形。

接触应力和接触变

形具有明显的局部性,随着离开接触处的距离增加而迅速减小。材料在接触处的变形受到各方向的限制,接触

区附近处在三向应力状态。在齿轮、滚动轴承、凸轮和机车车轮等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中,接触应力具有重要

意义。

 

 

 

 

 

接触问题最先是由赫兹(

H

Hertz

)解决的,他得出了两个接触体之间由于法向力引起接触表面的应力

和变形,其他研究者先后研究了接触面下的应力和切向力引起的接触问题等。

 

通常的接触问题计算,是建立在以下假设基础上的,即

 

1.

 

接触区处于弹性应力状态。

 

 

2.

 

接触面尺寸比物体接触点处的曲率半径小得多。

 

 

 

 

 

 

计算结果表明,接触面上的主应力大于接触面下的主应力,但最大切应力通常发生在接触面下某处

 

 

 

 

 

由于接触应力具有高度局部性和三轴性,

在固定接触状态下,

实际应力强度可能很高而没有引起明显的

损伤。但接触应力往往具有周期性,可能引疲劳破坏、点蚀或表面剥落,因此,在确定接触许用应力时要考虑

接触和线接触。当用接触面上最大应力建立强度条件时,许用应力与接触类型有关,点接触的许用应力是线接

触的许用应力的

1.3

1.4

倍。

 

二、弹性接触应力与变形

 

1.

符号说明

 

 

  

E

1

E

2

——两接触体的弹性模量

  

 

v

1,

v

2

——两接触体的泊松比

 

 

  

a

——接触椭圆的长半轴

 

 

 b

——接触椭圆的短半轴

 

 

 

 

 

 

 

 

 

 

 

k=b/a=cosθ

 

 

 

 

 

 

 

 

 

 

 R

1

R

1

——物体

1

表面在接触点处的主曲率半径。

R

1

R

1

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若曲率中心位于物体内,则

半径为正,若曲率中心位于物体外,则半径为负。

 

R

2

 R

2

’——

同上,但属物体

2

 

 

 

ψ——两接触体相应主曲率平面间的夹角

  

 

 

k(z/b)=cotφ——接触表面下到

Z

轴上要计算应力的一点相对深度

 

 

 Z

1

——任一物体中从表面到

Z

轴产生最大切应力点的深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