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 5 类卒中量表优劣大 PK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ri和mrs的区别 临床常用 5 类卒中量表优劣大 PK

临床常用 5 类卒中量表优劣大 PK

2023-04-07 22: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临床常用 5 类卒中量表优劣大 PK 2016-06-03 07:55 来源:丁香园 作者:林奕鹏 王璐 字体大小 - | +

神经科临床工作中,评估脑卒中患者病情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一些卒中量表,那么为什么需要一个量表?笔者认为可能有 3 方面的原因,(1)量化:利于病情评估及病情的比较;(2)分层:选择特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3)统一标准:便于医师间的交流和科学研究(纳入病人时可通过评分保持不同组间基线水平一致)。

那么常用的量表又有何不同呢,面对种类繁多的量表,该如何选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理一理,如有缺项漏项,欢迎补充。

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China Stroke Scale,CSS)

该量表共包括 8 个维度,分别是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和步行能力。总分为 45 分, 分为轻型(0~15 分)、中型(16~30 分)、重型(31~45 分)。

1. 适用范围

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情严重度。

2. 优势

简洁,步行能力可用于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

3. 不足

(1)对预后的预测不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 , NIHSS)全面;

(2)对某些条目的定义有可能较主观,如面肌中的轻瘫和全瘫。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

该量表基于脑血管支配区,评估脑卒中后的主要临床表现。

共包括 11 个维度,分别是意识、凝视、视野、面瘫、运动(上肢、下肢)、共济、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忽视症。满分为 42 分,包括 0~1 分:正常或近乎正常;1~4 分:轻度卒中/小卒中;5~15 分:中度卒中;15~20 分:中-重度卒中;21~42 分:重度卒中。基线评估>16 分的患者很有可能死亡,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