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港”联动,建设一流多式联运体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ontevideo港口靠港信息 “四港”联动,建设一流多式联运体系

“四港”联动,建设一流多式联运体系

#“四港”联动,建设一流多式联运体系|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页 > 港航物流 > 四港联动 “四港”联动,建设一流多式联运体系

来源:今日衢江报

2020-12-22 04:04

一、“四港”联动推进多式联运发展

四港联动内涵机制,以海港为龙头、空港为特色、陆港为基础、信息港为纽带,完善联运服务体系,着力推进设施联通、标准联接、信息联网、企业联盟、多式联运,构筑开放互通、一体高效、绿色智能的“四港”联动发展新格局,形成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四港联动是浙江省综合交通发展重要战略举措。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联动发展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讲话精神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聚合我省海陆空运输和信息网优势资源,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率,打造交通强国浙江金名片的具体行动。

四港联动发展目标——构建综合立体通道网。构建形成“一核心四通道”,南北向沿海通道、西北向长江沿线通道、西向杭嘉湖绍皖通道、西南向金衢丽和长江中上游通道的大宗商品和集装箱联运服务体系。

四港联动对多式联运的发展要求。加快港口集疏运主通道建设,打通联运通道“最后一公里”。(甬金铁路双层高箱运输,集装箱及大宗散货港区进港铁路支线,高等级公路直通港区等。)优化海河联运内河航道网络,完善海河联运码头及作业区布局。(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瓯江航运开发,破除杭甬运河瓶颈,钱塘江中上游沿线配套作业区,嘉兴港内河港池建设,京杭运河二通道沿线物流园区等。)推动综合交通信息联网,打造联运服务信息枢纽。(建立物流信息标准,浙江海洋港口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海港为核心的联运信息交换枢纽。)培育各类市场运营主体,壮大多式联运专业化组织。(培育以港口为核心的多式联运龙头企业,以市场化方式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海河联运。)

四港联动促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多式联运是衡量一流港口的重要因素,铁水联运、海河联运、海管联运、江海联运。到2025年,全国集装箱、干散货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达到60%以上,矿石、煤炭等大宗货物主要由铁路或水路集疏运;到2035年,重要港区基本实现铁路进港全覆盖,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比例显著提升。

四港联动与国家内河航运发展战略协同。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的通知,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监管等取得重大突破,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内河千吨级航道达到2.5万公里,主要港口重点港区基本实现铁路进港,内河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比重达到9%。

建设干支衔接江海联通的内河航道体系,以千吨级航道为骨干,加快建设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适应长三角一体化的长三角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对接沿海主要港口,完善内部联络,构筑水网地区河海联运通道。

构建经济高效衔接融合的航运服务体系,推进标准化、专业化运输船舶发展;发展经济高效的江海联运和多式联运;发展内河航运物流及供应链体系。

四港联动助力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二、多式联运发展基础与案例

全省港口空间布局形态:一体两翼多联。一体: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两翼:以环杭州湾港口和浙东南沿海港口为两翼;多联:联动发展义乌国际陆港和内河港口。

四大沿海港口:宁波舟山港、嘉兴港、温州港、台州港。

港口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增强。以资产为纽带实现全省沿海港口一体化,形成“一体两翼多联”港口发展新格局。

港航硬核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一批世界级专业化治位相继投入使用,形成具备接卸全球最大专业运输船舶的靠泊能力和完善的货种服务能力。截至2019年底,全省沿海港口新增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4个,总数达到253个。全省港航预计960亿元(7.4%),是“十二五”期的134%,为“十三五”规划720亿元投资的137%,位居全国前列。

内河水运补短板取得突破。至2019年底,全省高等级航道(四级及以上)里程达1603公里,其中千吨级航道422公里,11个地市全部通江达海,畅通直达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到2020年底,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667公里(17.8%)。全省内河累计完成投资360亿元。

水路运输结构不断优化。落实国家运输结构调整政策,水路货运量从7.8亿吨增长到10.7亿吨,全国排名三,占全社会货运量比例37.7%(2016年36.1%),年均增幅8.2%。运力结构加快调整,内河货运船舶吨位从300吨提升至509吨。多式联运快速增长,集装箱海铁联运量81万标箱,年均增幅34%,江海联运量3.0亿吨,年均增幅达7%,海河联运量、集装箱海河联运量分别达到3286万吨、22.4万标箱,年均增长19%、36%。

浙江内河港口稳步发展。浙江省内河集装箱发展迅速,吞吐量从2010年的2700标箱增长至2019年的95万标箱。“十三五”期间内河港口吞吐量、内河集装箱年吞吐量年均增速分别为8.9%、28.4%。

内河高等级航道贯通全域、通江达海。截至2019年底,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1603公里,高等级航道占比由11%提高到16%,航道结构进一步优化。

钱塘江中上游黄金水道建成通航。2019年10月衢州港衢江港区大路章作业区开港,衢州水运复兴再迎新篇。2020年衢州港货物吞吐量已超过100万吨。衢州港位于浙皖赣闽四省边际中心,利用全线通航的钱塘江中上游航道,可直接服务衢州全域及周边省市,并依托公、铁、水运输网络优势,形成综合性物流中心。

海河联运集疏运体系初步建立。海河联运港口:嘉兴港,其海河联运集疏运航道杭平申线、杭申线、乍嘉苏线、长湖申线、东宗线等浙北高等级航道及京杭运河、钱塘江中上游;宁波舟山港,其海河联运集疏运航道京杭运河、杭甬运河、钱塘江中上游等;温州港,其海河联运集疏运航道为瓯江。

铁水联运与海河联运网络有待完善,铁公水多式联运内河港,衢州港:钱塘江中上游、沪昆铁路、衢九铁路、衢宁铁路;嘉兴内河港:杭申线、乍嘉苏线、嘉于线、沪昆铁路;湖州港:长湖申线、湖嘉申线、杭湖锡线、宣杭铁路;长兴港:长湖申线、宣杭铁路、新长铁路。

案例: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宁波舟山港—浙赣湘(渝川)”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充分结合海运、铁路运输以及公路甩挂、双重运输的优势,综合实施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通过强化多式联运基础设施衔接、探索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统一规范多式联运服务规则、推广应用快速转运装备技术、推进多式联运信息系统建设等五大方面内容,建成宁波舟山港-浙赣湘(渝川)地区物流大通道。2020年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量已超过100万标箱。

案例:重庆果园港铁公水多式联运工程。规模最大,国内规模最大内河铁公水联运港区,建设5000吨级泊位16个,设计吞吐能力3000万吨。2020年前10个月,货物吞吐量完成111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7.5万标箱,中欧班列(渝新欧)到发196班。预计2025年吞吐量可达到28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0万标箱。通道最多,贯通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多方向国际物流通道,铁公水无缝衔接。功能最全,重庆唯一具备集装箱装卸、件散货装卸、商品车滚装、大宗商品交易、口岸综合查验功能的综合性港区,实现“前港后园”。

案例:北部湾港-海铁联运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为机遇,大力推进海铁联运发展,北部湾港已陆续开通至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兰州等常态化海铁联运班列,其中,北部湾港(钦州)—重庆实现“天天班”运行。

三、建设一流多式联运体系

《浙江省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聚焦总目标:到“十四五”末,宁波舟山港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初步建成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基本形成干支衔接、通江达海的高效航道网络,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经验广泛推广。全力攻坚十大重点任务:打造世界一流强港设施体系;打造千吨级海河联运航运网络;打造港口集群多式联运体系;打造现代航运服务发展高地;打造交旅融合水上客运体系;打造全领域智慧港航;打造全要素绿色港航;打造高质量平安港航;打造高水平开放港航;打造现代化治理体系。

“十四五”期江海、海河、海铁、海管等多式联运更加畅通便捷,以海港枢纽的海港、陆港、空港和信息港融合发展;随着嘉兴港、宁波舟山港、温州港海河联运主通道及内河重点联运港区陆续建成投产,我省海河联运将加快发展,海河联运货运量增幅明显;海铁联运是我国运输结构向公转铁公转水转型的必由之路,2019年我省海铁联运集装箱完成80.9万TEU。随着金甬铁路、乐清湾铁路等多条铁路的建设完成,“十四五”期海铁联运通道承载能力将大幅提升。

衢州港,浙江内河水运“西振兴”。航道网——“1干2支”+浙赣运河。1干:衢江,2支:常山江、江山江。

港口规划—— 一港、四区、十四核。一港:衢州港;四区:衢江港区、龙游港区、常山港区、江山港区;十四核:14个作业区,规划500/1000吨级泊位208个,岸线全长11212米,吞吐能力3045万吨。

规划2025年衢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200万吨、5万标箱,迈入千万吨大港行列。规划2035年衢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2000万吨、20万标箱,实现跨越式发展。

做大浙江省海铁联运。推进海铁联运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海铁联运辐射能力。做强浙江省海河联运;打通三个瓶颈——钱塘江中游富春江船闸、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杭州二通道、杭甬运河连接宁波舟山港。打造衢州市“海河+铁水”联运枢纽。在衢州港总规的基础上,考虑未来衢州产业布局和城市空间发展需要,提出将大路章作业区和坎高作业区作为衢江港区近远期海河联运的重点发展区。与铁路部门共同经营由江西方向经沪昆铁路、衢九铁路到衢州东站铁水联运班列,与内河衔接,形成“铁水+海河”联合运输。

四、智慧科技赋能水运高质量发展

交通强国建设浙江省试点任务要点,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形成干支衔接、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网。通过1—2年时间,口岸建设数字化取得初步成果,检查检验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基本建成。出台《铁路、公路、水路、空港与相关方互联共享指南》,综合交通智慧云平台顶层设计完成构建,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成,“信息港”引领“四港”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浙江省 “十四五”智慧水运建设。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水运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以现代科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科技为支撑,打造安全可靠、集约高效、智能绿色、经济适用的水运新型基础设施,赋能水运行业数字化转型。

智慧海河联运枢纽建设。

智能航运服务物联网应用示范(船联网)工程,该示范工程是国家发改委首批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应用AIS、GPS、RFID、视频、激光扫测等多种技术融合,打造智能感知平台;同时构建数据资源平台及3大综合应用系统,完成9200余套电子船名牌、126套RFID岸基设备安装。

“浙闸通”浙江省船舶智慧过闸管理平台,2020年10月上线浙江省船闸过闸APP使用。实现全省船舶一次申报、多闸使用,各地船闸实现联合协同调度以及数据共享。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