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语文类辞书中山东方言词释义补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oji辞书客服在哪 大型语文类辞书中山东方言词释义补充

大型语文类辞书中山东方言词释义补充

#大型语文类辞书中山东方言词释义补充|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崔云忠,葛鑫洋

(青岛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一、引言

“逗”“蓦”为例,拟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中的相关释义略作补充。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语文类辞书,均注重对方言词语的收录和解释,这对准确理解方言词义是大有裨益的。通过对方言词的释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词语在方言中的分布情况,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该词语的具体蕴含。山东方言中的一些常见词语,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中也有收录,如“逗”和“蓦”。《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标注和解释了“逗”的方言词义,《汉语大词典》亦对“逗”的用法予以举例说明。两部辞书也收录、解释了“蓦”的动词用法和副词用法。毋庸讳言,由于诸种因素的影响,对这两个词语的解释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有鉴于此,本文以山东方言词

二、“逗”字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逗”字条义项⑨“穿入”的书证有两条[1](P3838),分别是:

(1)如将方木逗圆孔,多少誵讹。(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云居道膺禅师》)

(2)拿来啵,纫个针也值得这么累赘!(花玲儿)说着,果然两手一逗就纫好了。(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

首先看例(1)中的“逗”。关于此处的“逗”,白维国《近代汉语词典》释为“拼合”[2](P403)。李润生认为,表“拼合”义的“逗”应当是“鬭”的假借字[3]。《古代汉语大词典》则认为,这里的“逗”是“投”的假借字[4](P1283)。

就该语境中的句义而言,例(1)中的上句意为“(试图)将方木和圆孔相融洽”,从下句的表述可以看出,整段话的意思是:“试图将两个不相融洽的东西硬拼凑到一起,从而造成了很多混淆讹误。”再如:

(3)应器而瓯缶必盈,逗根则条权尽洽。(唐代杜昱《大唐故大智禅师塔铭》)

(4)机关逗处,唇枪厮逞。(明代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

(5)庶使此图可与彼图逗合。(清代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采访案由》)

(6)这里头金、玉姊妹两个人是憋着一肚子的正经话不曾说完,被这一岔,又怕将来作书的燕北闲人写到这里逗不上这个卯笋儿。(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

(7)列公便好留心看那燕北闲人怎生替他安家,止风扫雪,逗节成枝,出那身臭汗了。(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从上述例句可以看出,在例(3)~例(5)中,“逗”表“相融洽”义更加明显。如果说在《近代汉语词典》中,“逗”之“拼合”义可以理解为“逗”之“物相投合”义的引申,尚可接受的话,那么,《汉语大字典》中之“穿入”义则相距已远。比如,例(4)中的“机关逗处”,意为“机关结合的地方”;例(7)中的“逗节成枝”,也是“把‘节’结合成‘枝’”的意思。可见,例(3)~例(7)中的“逗”,都是“投合”“结合”的意思。因此,例(1)中的“逗”应并入“物相投合”这一义项。

李润生曾引用杜甫《怀锦水居止》“朝朝巫峡水,远逗锦江波”来证明“逗”是“鬭”的通假字。明代张自烈《正字通》将“逗”释为“物相投合”[5](P409)。李润生肯定了这一释义,并把杜诗译为“巫峡水与锦江波相汇合”,他认为,该例中的“逗”与《国语·周语下》中的“穀雒鬭,将毁王宫”相对等[3]。我们则认为,把“远逗锦江波”理解为“远远地与锦江波相对应”,应更加妥帖;而《周语下》“穀雒鬭”中的“鬭”为“汇合”义,与“物相投合”义可谓是相差较远。

《汉语大字典》“逗”字条的义项④为“物相投合”,并指出“逗”通“投”[1](P3838)。其书证为韩愈《南山诗》:“或罗若星离,或蓊若云逗。”在韩诗中,“逗”与“离”相对,为“投合”义无疑。《说文解字·辵部》:“逗,止也。”王虎认为,大概在六朝时期,“逗”引申出“合”的意思[6]。今山东临沂方言中,“逗”表“逗合,投合”义仍较为常见。比如,“两物相合”即称为“逗”;又如,“桌椅板凳结合处松散,往一起聚合”的动作,也称为“逗”。

其次再看例(2)中的“逗”。《汉语大字典》对此处“逗”的释义也欠妥当,主要理由有三条:

第一,在“两手一逗就纫好了”这一语境中,两手是无法“穿入”的,同时也无法“拼合”。它与例(1)中的“逗”语义迥异。

第二,这里的“逗”也不表示“穿入”义。对《儿女英雄传》中“逗”的用法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它的一个主要义项是“两个物体往一起凑”。例如:

(8)说着,又眉梢微逗,眼角含情。(第二十六回)

(9)姑娘听了这话,追想前情,回思旧景,眉头儿一逗,腮颊儿一红,不觉变嗔为喜,嫣焉一笑。(第二十八回)

(10)往日那脸一沉,就绷住了,此刻只管往下瓜搭,那两个孤拐他自己会往上逗。(第二十七回)

在例(8)~例(10)中,“逗”的语义、用法均与例(2)相同。一是它们均指两个成对出现的物体所具有的动作或所呈现的状态。如例(8)、例(9)中的“眉梢”“眉头儿”,例(10)中的“两个孤拐”,都是两个对应的物体,“逗”则是它们所呈现出的动作状态。二是它们均带有“往一起凑”的意味。再看《儿女英雄传》中的其他用例:

(11)只见他把脸一沉,把眉一逗,望着邓九公说道:“师傅,你这话从何说起?……”(第二十四回)

(12)说着,便把那眉头儿一逗,眼神儿一足,便有个等要发作的样子。(第二十六回)

例(11)、例(12)中的“把眉一逗”“把那眉头儿一逗”,都是“眉头往一起凑”的意思,相当于“皱眉”。《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对“皱眉”的解释是:“眉头皱起来,多是为难、不满、生气或思索等的表情。”[7](P1706)在这两例中,“逗”的“皱眉”义十分明显,用来表示“不满、生气”。总之,从《儿女英雄传》中“逗”的用例来看,《汉语大字典》将“逗”释为“穿入”,是不够妥帖的。

在《汉语大字典》中,标明该例为方言用法,实际上,在古代文献尤其是词作中,该类用法也不在少数。例如:

(13)拨檀槽、轻拢漫撚,双蛾浅逗。(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

(14)酥钿九九,换新样宫绡,墨尘双逗。(清代朱祖谋《齐天乐·龙池浅色东风缓》)

(15)银管早分烟,含情逗舌尖。(清代沈雄《古今词话·金词话·无名氏菩萨蛮》)

(16)翠眉久敛,看十二楼头,微逗春山。(清代毛大瀛《戏鸥居词话·吴锡麒有正味斋琴言》)

《汉语大词典》曾引例(11)为证,认为“逗”通“抖”,表示“抖动”义,这一释义值得商榷。以山东方言为例,眉头紧锁或两眉拧在一起,呈现出为难、疑惑的表情,均是以“逗”来称述。同时,通过具体语境也可以判断出,这里的“逗”并非“抖动”义,“把脸一沉”或许能够导致面部皮肤绷紧,但“抖动眉毛”却很难做到。再结合例(12)~例(16)来看,“逗”的一个主要用法就是表示眉毛等对称出现的物体相碰触,因此,这些例句中的“逗”都不是“抖”的通假字。

第三,《汉语大字典》标明该类“逗”为方言用法,在山东临沂等地的方言中也普遍存在该类用法①经实地调查,今山东临沂、济宁(泗水)、泰安(新泰)、枣庄等地方言中仍存该类用法。作者为山东临沂人,根据作者及16 名调查者的语感,对“逗嘴”等说法均确信无疑。其中,12 名调查者都在55 岁以上,小学程度以下,未受普通话及其他方言影响;另有4 名调查者为在读大学生。。例如:

(17)桌子腿儿散了,再往块逗逗。

(18)快下雨了,快去把麦逗起来。

(19)两手一逗就纫好了。

例(17)中,“往块逗逗”即“往一起凑,使其靠拢在一起”。例(18)中,“逗起来”即“往一起凑,使之聚集在一起”。例(19)是一种“纫针”的动作,即一手拿针、一手拿线,两者往一起凑,使线穿过针孔。

今临沂市平邑县方言中,对“亲吻”的表达方式为“逗嘴”[8](P135)。采用连续针脚缝纫的方式,使布等物体聚集在一起,其表示方式也是“逗”,如“布都逗起来了”,即“布(针脚)聚集在一起了”。在当地的儿歌“逗蜂,逗蜂,飞了”中,“逗”亦表示“往一起聚合”。幼儿在说唱的同时,会将两个手指碰在一起,此为“逗蜂”,意思是“蜜蜂来了”。

除了临沂方言之外,江苏北部方言、云南昆明、蒙自、临沧、大理、思茅、保山、昭通、甘肃兰州、新疆巴里坤等地方言中,也存在该类用法。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词》云:“凡言相接相合皆曰‘逗’。”[9](P231)兰银官话中的甘肃兰州话、新疆巴里坤话,“逗凑”意为“拼凑”。例如:

(20)她拿了根探花针,穿起五色线,拾起碎乌龟,慢慢逗,一块块地逗起来了。(江苏北部)

(21)将棺材盖子盖严,榫头逗拢。(四川成都)

(22)他一边重新逗竹巴子,一边惋惜地说。(四川成都)

(23)拆开了就逗不上了。(云南昆明)

综上所述,例(1)中的“逗”为“投合”义,应并入“投合”义项中;例(2)中的“逗”为“聚合、凑”义,应另立义项。

三、“蓦”字

在山东方言中,“蓦”具有动词、名词、副词、介词等功能。《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均收录了它的动词用法和副词用法。同时,关于“蓦”字的读音,学界的看法也不尽一致。马贝加认为,作介词讲的“蓦”音同“望”,为“望”之音借字[10](P66)。《汉语大词典》认为,“蓦”的名词用法应为“陌”的假借字[11](P17668)。今山东临沂方言中,“蓦”字两读,作动词讲时为mò,同莫白切;作介词和副词讲时为mà,同莫驾切。

(一)“蓦”字读音

1.借音说

马贝加认为,“蓦”读音同“望”,为“望”之音借字。实际上,“蓦”与“望”的古音不同,因此,很难说两者是借音字。在上古汉语时期,“蓦”属于铎韵明纽入声字[12](P87),“望”则属于阳韵明纽平声字[12](P133)。可见,二字虽然声纽相同,但是韵部、声调不同。在中古汉语时期,据《宋本广韵》,“蓦”为莫白切[13](P490),“望”为巫放切[13](P406)。丁声树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收有“陌”,未收“蓦”;据《宋本广韵》,“蓦”“陌”同音,因此,“蓦”亦属于梗开二入陌明[14](P21)。“望”则属于宕合三去漾微[14](P185)。可见,二字不仅摄、等、开合、声调、韵部均不相同,声母也有分化。

同时,在《集韵》中,“蓦”字还有一读:莫驾切,属于去禡明[15](P592),其读音为“mà”[1](P4569)。山东临沂方言今读音同此。此外,今白语剑川话、彝语南华话中的“爬山”仍为m-声母,亦可为证。“爬山”在白语剑川话中读作“ma33su21”,在彝语南华话中读作“mæ33”,其中的词根语素ma33、mæ33,和今临沂方言中表示“翻越”义的“蓦”,语音、词义均比较接近[16]。可见,“蓦”“望”的读音并不相近,尽管二字具有相同的介词义,但“蓦”并非“望”的音借字。

2.假借说

章太炎《新方言》卷二对此亦有考释:“《左传》:‘距躍三百,曲踊三百。’《释文》‘百’音‘陌’,今字作‘’。《文选·江赋》:‘涨截泂。’善曰:‘,音陌,犹越也;截,直度也。’案:‘截’‘’对言,‘截’为直度,则‘’为邪越……今人行道,方折者曰‘转弯’,邪越者曰‘角’。”[18](P75-76)依章太炎所释,“百”音“陌”,今字作“”;再联系慧琳所释,则“蓦”“”“陌”“百”同音通假。在《宋本广韵》中,“蓦”“”“陌”三字皆读作“莫白切”[13](P489-490)。由于“百”字另有音义,这里暂不论述。

(二)“蓦”字释义

1.未收录的动词义项

在《汉语大字典》“蓦”字条下,曾列《集韵·禡韵》:“蓦,登也。”[1](P4569)但未给出例证。在临沂方言中,“蓦”作动词时读作ma211,意为“登山”“跨越”。例如:

(24)履着大路往前走,蓦过岭去是资邱。

(25)那条沟我一步就能蓦过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临沂方言中,“蓦”还有“小步走”“挪动”的意思。例如:

(26)你不怕晚就在那里慢慢地蓦吧。

(27)把缸往西边蓦蓦。

2.未收录介词功能

在临沂方言中,“蓦”作介词时,语义范围较广,主要是与空间位置有关。例如:

(28)我是蓦杨庄来的,没见到你。

(29)小磊他娘管孩子不行,不管三七二十一蓦头就打。

(30)蓦小路走,有一片坟子地。

(31)蓦大路上走的都是看热闹的。

例(28)~例(31)中的“蓦”,均表示空间位置。其中,例(28)表示起点,例(29)表示朝向,例(30)表示处所经由,例(31)表示处所所在。

除了以上用法之外,临沂方言中的“蓦”还具有表示时间的功能。例如:

(32)他蓦八个月的时候就会走了。

(33)蓦你姥爷死,你大妗子就没和我搭过腔。

(34)A:你打什么时候自己过的啊?

B:我打三岁没了娘,十六到这边,五十二守寡,蓦那时候算也快三十年了。

(35)他蓦前天就没回来,我哪知道他去哪里了啊。(沂蒙小调《跑四川》)

(36)我蓦清晨起来到现在浑水没搭牙。

上述用例都是表示动作发生的起始时间。可以看出,“蓦+NP”结构既可以出现在句子开头,作时间状语,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后主要动词之前,作插入语。这一结构出现在句首或句中,在意义上并没有太大的分别,因此可以互换。如例(32)可以替换为:“蓦八个月的时候,他就会走了。”例(33)可以替换为:“你大妗子蓦你姥爷死就没和我搭过腔。”但是像例(34)中“蓦+NP +算”这种情况,则不能把“蓦+NP”结构提到句首,它只能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在句中作插入语,表示动作起始的时间。其中,该结构中的NP 只能是表示时间的名词性成分。

在临沂方言中,“蓦”还发展出另外一种结构:“蓦+NP1到/来/去NP2”。这种用法已经成为一种固定格式,既可以出现在句首,也可以出现在句中。当它出现在句首时,主要是作话题,一般要有停顿;中间的名词性成分,不仅可以表示时间,而且可以表示地点。例如:

(37)蓦临沂到费县,要两个多小时。

(38)蓦临沂去武汉坐火车13 个小时。

(39)蓦山里来镇上,真不好走。

当该结构中的趋向动词具有[+终止]义时,“蓦+NP1到/来/去NP2”不能变动;但是当趋向动词具有[+延续]义时,NP2则可以省略。如例(38)可以变为:“蓦临沂去,要13 个小时。”例(39)可以变为:“蓦山里来,真不好走。”因为在具体交际中,对说话人和受话人来说,NP2均属于已知信息,是交际双方都知道的,所以它能够省略。在“蓦+NP1到/来/去NP2”格式中,由于“蓦”已具备[终点]的语义模型,“到”本来也具有[终点]的语义模型,而“来”“去”本身则不具备[终点]的语义模型,因此,在与“蓦”的组合中,趋向动词“来”“去”可以省略。同时,在“蓦+NP1到NP2”结构中,表示出发点的“蓦”可以省略,因为该结构强调的是“到”后面的成分,“到”的语义足以构成一个完型,而“蓦”不过是起到凸显出发点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去掉“蓦”,该结构在句法上就会受到一定限制,只能放在句首作话题,而不能再放到主语后作谓语性成分。这是因为在带主语的时候,要求表[施事者]的论元角色和表[起始]的参与者角色予以整合;而在去掉“蓦”之后,表示[起始]的语义角色则得不到凸显,句法结构就会产生缺失,这与作话题时有所不同。

此外,在临沂方言中,“蓦”还可以作处置介词。例如:

(40)蓦桌子都掀了。

(41)蓦帘子给打开。

类似的用法,《聊斋俚曲集》中则写作“漫”“迈”。《汉语大字典》收录了“漫”“迈”的处置介词用法,却未涉及“蓦”字。

四、结语

黄树先、吴娟指出,方言语料可以弥补词条解释的不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义和了解词的用法,甚至可以为词义类型学研究提供材料佐证[19]。大型语文类辞书在注重吸收方言词的同时,如果能够借助“活”的方言材料予以举例说明,不仅有助于方言词释义的周密、精确,也有利于读者的理解、接受。《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均收录了“逗”字条、“蓦”字条,并加以解释,本文主要是结合山东临沂方言中的具体语料,对辞书的相关释义略作补充。在山东方言以及其他方言中,“逗”常常用于表示“聚合、靠拢”义,这一用法具有丰富的材料支撑和广泛的语义基础,我们据此补充了“逗”的“聚合”义项。崔云忠[20]、王全华与吴福祥[21]等学者均指出,“蓦”的介词用法在山东境内的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和胶辽官话中均有分布,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成熟用法,我们据此补充了“蓦”的介词功能。同时,还在“蓦”的动词功能下增加了“小步移动”“挪动”义项。可以说,这对全面认识两词的语义特征、语用功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猜你喜欢 大字典辞书义项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2022年3期)2022-11-26CISHU YANJIU LEXICOGRAPHICAL STUDIES辞书研究(2022年2期)2022-03-19《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汉字汉语研究(2021年1期)2021-06-11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汉字汉语研究(2021年1期)2021-06-11利用《字汇》校正《汉语大字典》例释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1期)2020-01-18科举干禄与语文辞书编纂阅江学刊(2015年5期)2015-06-22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知识窗(2015年1期)2015-05-14Enhanced PrecisionBeijing Review(2012年37期)2012-10-16中国辞书学会第四届领导成员名单辞书研究(2009年1期)2009-03-24《汉语大字典》读书(1991年3期)1991-07-15

现代语文2022年12期

现代语文的其它文章朝鲜朝字书《第五游》征引古文字研究“共衣”原始思维模式探析——基于汉字构形角度《吏学指南》审问类词语辨析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释读献疑突发公共事件中机器翻译辅助应急语言服务的问题与对策试析新词“下头”与汉语反义造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