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测试结果,求问istj怎么进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bti人格ISTJ mbti测试结果,求问istj怎么进阶?

mbti测试结果,求问istj怎么进阶?

#mbti测试结果,求问istj怎么进阶?|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啥回答呢,

一是为了记录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实人格类型(从高二到大四一直认为自己是INFJ)。

二是也希望能够给人格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的ISTJ们一些参考,没错,正在学着不计回报做好事XD

三是自我感觉写得还可以,应该能够给感兴趣的朋友带来一些借鉴,and长文预警

【ISTJ的八维功能】

一、优势功能Si:

(童年时期与第四功能一起发展,下意识所使用的功能)

1、简述:

内倾感觉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名词,因为一般意义上说感觉,都是向外的(食物好吃)。但是Si使用者的感觉客体是自己脑中的概念。Si使用者大概都会对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一见如故(反正我是),因为他们的世界就是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是他们所感受不到的。

John Beebe的《类型与原型里》,Si的发展路径是:implementing→verifying→accounting。

以酱油为例,在初级阶段implementing, Si使用者在尝到酱油后并不会感受到咸,他们会听“酱油权威”说,然后才知道这东西应该是咸的。

在中级阶段,他们会在脑中形成“酱油”这个概念,他们这时方能比较清晰地“内倾感觉”到酱油这个概念,并感觉到这个概念是“咸”的。这时他们再去尝酱油,就会确认(verify)自己对于脑中“酱油概念”的感觉(原来这就是“咸”)。一个关键点是,Si使用者对于概念的最初感觉基本都是外界告诉Ta的,但是如果他发现这个感觉与自己通过其他功能得到的感觉有异,或者不同权威(一些自相矛盾或者睁眼说瞎话的专家)告诉Ta的感觉有异,就往往是Si走向高阶的动机。

到了高阶,ISTJ将能够解释(中文翻译似乎把原著的account翻译成了计算,我认为这里应该翻译成解释,原著应该是想表达account for)自己为什么认为脑中“酱油概念”是咸的。(宗教改革,宋朝学者从“六经注我”走向“我注六经”)

2、这是一个悲剧?

优势功能也是人赖以生存、用来给自己充电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ISTJ的人生在前期可谓是悲剧,Ta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需要从外界不断接收别人的看法。如果在古代,Ta们就是封建规则的最好遵守者,也很难有走向高阶的契机。

当然,事情都有两面性,ISTJ总会是长辈、权威眼中的乖孩子,所以他们往往不会和“叛逆”两个字沾边,被冠以“懂事”之名,在和平年代能生活得相对还行(像是INTJ就容易两极分化,在古代可能会很可怜)。

3、偏见:

在N系身份政治的MBTI圈里,会认为Si使用者是传统的、刻板的、教条的。事实上,这仅仅适用于初阶的Si。在初阶,Si自己无法感受到外部世界,而像ISTJ,内倾感觉又是他们的主导功能,所以他们才不得不按照既有的评价去形成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对于ISTJ,由于Te又是他们的辅助功能,所以他们还会按照最简单原则——信奉权威的评价。)但是到了高阶并伴随学习,Si使用者将能够对自己的感觉做出清晰、美妙、深刻的解释。那些能够带来审美体验的文学、美术、音乐都往往出自他们之手。而且,作为高阶后才定型,经历艰难探索才得来的感受,难道不是比那些由本能带来的感受更加珍贵吗?

4、ISTJ对自己的误会:

ISTJ容易把自己误会成N系(比如我从高二到大四都一直坚定认为自己是infj),这主要是测试题的锅。ISTJ在童年时期的Si使他们信奉书本的知识→一并发展Ne(Si-Ne功能对),他们的Ne发展比应有的更强势→ISTJ误以为自己对抽象理论更感兴趣→做题时选择错误。但事实上,N系和S系(感知维度)的差异并非在我喜欢感觉什么,而在于我按照什么目的选择我喜欢感觉什么。

举个例子,同样作为一种抽象理论MBTI的爱好者,N系的喜爱理由是:

“这个理论很有意思,我是为了在我脑中建构这个理论,理清他的逻辑而学习这个理论。”

S系的喜爱理由则可能是:

“这个理论很有道理,它能帮助我更好地做职业选择,所以我要学习MBTI。”

再举个例子,现在许多数学系学生转金融,就是因为他们并非出于对“数学之美”感兴趣而学习(当然更大可能因为生活所迫,我这里是说控制不差钱这个变量)。

此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根据socionics理论,ISTJ的七八功能Ni和Fe在功能强弱上其实是排在三、四位的(本我)。二是ISTJ容易把自己对概念的兴趣误会为对理论的兴趣。

5、注意事项:客观地记录和调取

ISTJ在使用Si时,Si会只记录、调取好的那一部分感觉。(而Se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Se的感觉与行为本身是伴生的)

比如对赌博经验的调取:只调取、记录赢钱感觉。

对游戏经验的调取:只调取、记录比赛胜利/任务完成的感觉。

对吸毒经验的调取:只调取、记录吸毒时的爽感,选择性遗忘吸毒后的身体不适感与金钱损失/社会评价降低。

所以,对于Si占据主导功能的ISTJ很容易沉迷网游、股票、吸毒等。这就要求ISTJ做到客观调取好的、坏的感觉;在面对诱惑时客观地回忆事情的感觉。

此外,由于ISTJ很少有“感觉”,所以Ta们对难得有的强烈的感觉会有更强的依恋(比如吸毒的快感、恋痛)。这就需要ISTJ主动去取得正常的感觉,这样才不会被强烈的感觉奴役。

二、辅助功能Te&小孩功能Fi:

(书上把第二功能叫做父母功能,说这是用于与父母相处的策略,但我感觉并没有)

(书上把第三功能叫做小孩功能,说是养育者关注到但并没有照顾到,我觉得有)

1、简述:

作为一种外倾功能,Te 可以被看作是为了速度、广度和整体性而牺牲了一定程度上的深度和准确性。Te 寻求方法来确保世界的系统和操作是有序的、受控的和合理的,因此,他们利用标准化的方法来发现真相,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计划、规则、政策和协议。(以上显而易见是复制粘贴。)一般我会把Te定义为:用最简捷(不是简洁)的办法,走完枯燥的程序,形式上达到目的。比如官僚主义,英美法系(均不含贬义,对于ISTJ这两者很合理)。比如写代码不追求“计算机最方便运行”,而是只追求“把程序做出来”(俺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只是之前本专业开过编程课)。

Fi 指向内心,指向一个人的个人感受和价值观。Ta们容易对 Fe 式的冲突感到不安,这样的情况常常使他们感到瘫痪,因而更容易被迫撤退。当Ta们遇到那些似乎是不幸环境的受害者时,他们的 Fi 会受到非常直接剧烈的影响(是共情√)。他们可以帮助个人,比如为收容无家可归者的部门工作。或者,他们可能会投身于那些影响他们个人的事业,比如为一种罕见疾病的研究筹款。(复制粘贴)

2、Te带来的问题:

当ISTJ使用Te时,他们大多数时候都会使用Si-Te,这就导致如果他们内倾感觉不到理论的价值,他们对理论的学习就会浅尝辄止,断章取义。这一点就导致他们在学习抽象理论上与使用Ni-Te的INTJ截然不同,INTJ明显比ISTJ有着浓厚得多的学习兴趣。

目前我找到的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强迫自己使用Ne,即判断自己是否学习好一个理论的标准是能否就该理论给第三人讲出清晰的体系(费曼学习法)(俺写本文目的之一)。

(但是该建议似乎不太适用于还在备战高考的学生,给他们的建议&我当年不自觉用的是,不看书,只做题(让Si看到效果)。

3、Fi(第三功能:孩童时期的焦虑)是人格发展的关键:

Fi是ISTJ的小孩人格/焦虑想得到功能。由于Si的初阶使用,使得Fi被压制,ISTJ甚至不敢有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因为Ta们如果尝试建构,不仅仅会被外界打击,Ta们也会失去自己的能量来源Si。而且更大的困难在于,ISTJ无法对外界的刺激本能地产生感觉。对于他们来说,“你骂我我哭”“你夸我我笑”,需要靠别人告诉(惨)。初阶的ISTJ就是人们俗称的老好人,因为几乎在所有的文化语境里(尤以中国为甚),对于外界刺激都应该秉持中庸,ISTJ会认为这样的感受是正确的,并在初阶把这样的感受作为自己的感受。

但是要让自己的Si走向高阶,发展Fi是必须的。这个时间段的ISTJ需要给自己点“观察人类”技能,观察“正常人”在面对外界刺激时候的反应(更强烈的情感)。然后真正地感受自己的内心:“面对这样的概念,我的感受到底是怎样的?”最终,形成自己对于世界的解释(高阶Si)。

同样地,要想发展自己的Te,让自己摆脱“直”“无趣”“没有感情”,发展Fi也是必须的。当成功发展了Fi-Te 功能对,ISTJ将更喜欢对“事物”和非人类系统采取更为整体和标准化(Te)的方法,同时对人和与人相关的事务持有更为个性化的态度(Fi)。ISTJ将拥有对“具体的人”的共情,变得幽默风趣,温柔贴心,不再自负,擅长自黑,对任何人都看得顺眼(俺的目标)。没有发展Fi的ISTJ会是一个无情的传统机器,甚至有些类似ESTJ,物化团队成员/下属/家人,多元文化的绝对抵制者,权威的维护者,自由的怀疑论者,父权的化身,严格要求所有人都绝对听话。

4、如何发展Fi:

由于唯一的情感功能处于被压制的位置,ISTJ可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产生强烈的“合群”意愿(也是Si要求的)。像我,很长时间都自以为自己是Fe功能处于第二位的INFJ。但是对于ISTJ,盲目地追求社交是错误的,俺们需要更多地感受自己的情感,感受别人的情感;而不是成为群体价值的积极贡献者。

将自己的道德准则作为最高准则的康德,值得ISTJ效仿。个人感受、他人感受、社会评价这三个维度的权衡中,ISTJ要逐步把个人感受作为最高(傅佩荣老师讲的儒家哲学)。ISTJ要学会认知到自己的感受的“高级”,自己的爱好的“高级”。“在社会评价体系中我不够成功”没有任何意义,在我的自我评价体系里达到最高才是我的目标。当ISTJ不再自卑时才会不再自负,才会变得谦虚随和。

社交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作为ISTJ的方法论,并且认知到关系的好坏不由自己决定,自己唯一能决定的只有自己的感觉,自己的行为,别人的感觉自己只能学着影响。

三、劣势功能Ne:

1、Ne虽然是劣势功能,但是作为与Si的伴生功能,ISTJ会把其用于演讲、面试等场合,并且常常取得不错的成绩。

2、Ne-Si配合使用是ISTJ学习的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四、对立人格Se

(优势人格的阴影):

导致ISTJ容易沉浸入物质层面的享受,特别是Si使用不愉快时。

五、长老功能Ti

(辅助功能的阴影,父母的责难形成的功能,ISTJ用来批评别人):

ISTJ伤害别人的方法是:给别人的负面行为下定义、贴标签。如:“这个SB会这样,就是因为他出生于(地域黑),家庭(原生家庭黑),脑子不够用等等。”

六、盲点功能Fe

(长期压抑的功能):

ISTJ不合群

七、魔鬼功能Ni

(潜意识的最底部,但会不自觉使用)

一直不太get到Ni是个啥东西,网上似乎啥都往里套,并且吹的神乎其神,能预测未来什么的。

【ISTJ的社交关系】

(往往是只开启Te的ISTJ最关心的环节hhh)

一、二三判断功能原型互补:

ISTJ的内在小孩原型为Fi功能,那么在恋爱关系中,如果该个体要真正获得一种情感上的安定感与互动感(这是Ta们感受到明显匮乏并想要补偿的区域)。最适配的对象类型,辅助的父母原型功能会是Fe/Fi。Fe能够为ISTJ提供情感上的包容与接纳,让ISTJ形成稳定的对于关系的认识(补偿第七功能Fe盲点的缺陷);Fi能够为ISTJ提供深层的情感共鸣与支持性的反馈(补偿第三功能Fi的不稳定性)。

答案:ISFJ、ESFP、INFJ、ENFP

当然也要考虑到知觉功能的情况,双方阳面的知觉功能须是同类型功能(互补需要建立在一定相似性上),所以ISTJ会与ESFP/ISFJ匹配。不然恋爱初期的磨合会是相当难受炸裂的,也难以很长久。

二、一三功能互补,双方的第三功能恰好是对方的主导功能的同类型功能

ISTJ:1stSi,3rd Fi

对应的:

INFP:1stFi,3rdSi

ISFP:1stFi(ISTJ被吸引)

INTP:3rdSi(被ISTJ吸引)

主导功能一般是下意识就会去使用的,是个体的核心价值感与力量感的来源,可以想象一个情况,双方意识中强烈匮乏东西都是对方能够自然而然地给予的,这当然是个惊喜(INFP)。

但为什么这个组合不如二三功能互相支持那样顺利呢?是因为这种情况一般双方的二四功能则会存在一定冲突。第四功能又称劣势功能,在荣格心理学中被称为超越功能,我们对使用自己的第四功能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陌生感或是拒绝感,而如果这个功能反而是对方的第二功能的话,容易在对外社交、共事时给对方带来些压力。

三、主导功能互为对方的第二功能

这种情况容易有惺惺相惜的感受,但是这种情况一般关系模式更像是搭档(但可能很容易发生一见钟情的情况,人更容易喜欢和自己相似的对象,无论是人还是物)。主导功能与辅助功能组如果完全是同一个功能的话,形式上就会有太强的相似性,就不会注意使用该功能时的内容是不同的(就是价值观),就容易给关系带来些隐患,但如果长期磨合也会是稳固的恋爱关系,会更类似于partner的模式。

答案:ESTJ

此外,只有一个类型相同也能让合作比较顺利。

答案:ESFJ、ISFJ、ENTJ、INTJ

【socionics视角看ISTJ】

Socionics按照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排序(也可以理解为功能由强到弱),MBTI按照主体对功能价值的偏爱度排序。对于ISTJ来说,socionics功能排序如下:

Si,Te:自我,MBTI一二

Fe,Ni:超我,MBTI七八

Fi,Ne:超本我,MBTI三四

Se,Ti:本我,MBTI五六

说明下Socionics和MBTI的观点并无不同,Socionics同样认为超本我(存于潜意识的弱功能)是主体认为更有价值的。两个系统观点一致,只是排序上的考量不同而已。

那么从socionics的观点来看,Se-Ti就是ISTJ的人格面具。Fe-Ni是ISTJ所追求的完美境界,所谓超我,是站在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对自我又有着侵略性。

【ISTJ的功能联动】

有缘再更

【ISTJ的一些特征】

有缘再更

【ISTJ的人格发展】

有缘再更

(虽然我学MBTI纯属兴趣,但是如果转载也请注明出处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