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s Max 模型如何导入Lumion软件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lumion渲染出现错误 3ds Max 模型如何导入Lumion软件中?

3ds Max 模型如何导入Lumion软件中?

2023-12-02 20: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lumion实时渲染是很耗费电脑资源,特别是显卡,目前lumion实时渲染可以在 云端赞奇超高清云工作站进行,专注于解决本地电脑资源不够,节省硬件成本投入,提升渲染效率,缩短工期等问题。

2.方法B:.MAX格式

2.1: 或者, 如果 您的计算机上安装了 3ds Max,则在Lumion 中导入 .MAX 文件。

然后 Lumion 将在后台打开3ds Max,并在导入过程中将模型导出到临时 .FBX 文件。

3. 提示和故障排除

3.1:为什么在导入并放置到场景中后看不到模型?

将插入点在导入的模型中Lumion对应0,0,0在3ds Max中。 如果模型远离 Lumion 中的插入点,您需要在3ds Max中将模型移近 0,0,0 ,然后再将其导出到 Lumion。

3.2:为什么不能为单个表面指定 Lumion 材质?

Lumion 将始终组合使用3ds Max 中相同材质的表面。如果要将Lumion材质指定给 特定曲面,则 必须 在导入模型之前在3ds Max 中为该曲面指定唯一材质。

3.3:为什么导入模型时纹理丢失?

如果您使用除标准材料之外的任何其他材料(例如,V-Ray、Physical、 Arch & Design、MentalRay、 Raytrace材料等),模型将在 Lumion 中无纹理。 因此,请在 3ds Max 中将所有材质转换为标准材质。 V-Ray和MentalRay材质可以使用Material Converter 进行转换。 V-Ray、Corona或FStorm材质可以使用Lime Exporter - 3ds Max转换 为 Lumion

3.4:为什么模型的某些部分翻转、偏移或不可见?

这通常是因为模型已被程序镜像或偏移。请 通过“实用工具”选项卡应用重置 Xform修改器。然后右键单击模型,选择对象属性 并打开背面剔除 以查看是否需要手动翻转任何表面。 如果您没有 3ds Max,那么您可以使用特殊的导入选项,通过在文件名中添加后缀“_safemode”来强制模型为双面,例如“Model_safemode.fbx”。 或者在 3ds Max 中向模型添加“壳”修改器: 1. 右键单击模型并选择“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 2. 打开修改器列表并添加“Shell”修改器。 3. 右键单击“外壳”修改器,然后单击“全部折叠”。 4. 将模型导出为“.FBX”。

3.5:Lumion 可以从3ds Max导入哪些贴图通道?

Lumion 可以导入已分配给漫反射颜色贴图通道的漫反射纹理。 将不包括任何其他贴图通道纹理(例如Specular、Opacity、Bump等)。对漫反射纹理使用以下纹理文件类型之一:.JPG、.TGA、.BMP、.TIF、.PNG 或 .DDS。 确保颜色格式不是 8 位灰度或 16 位灰度图像。 该地图类型应设置为位图。不支持其他贴图类型,例如衰减或混合。 如果需要,您还可以在所谓的纹理Alpha 通道中包含一个 透明蒙版(使用 32 位 .TGA 或 .PNG 纹理)。

3.6 从 3ds Max 导入边:

Lumion 9 和更新版本支持 Edges 的导入,类似于 SketchUp 的 Edges。但它只能支持 3ds Max 形状和线条。这里有两种创建边的方法。

3.7:在 3ds Max 中选择和转换边:

1. 在 3ds Max 中打开或导入您的模型。

2. 将其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

3. 在模型中选择您希望在 Lumion 中视为边的循环边/边。

4. 在'Editable Poly' -> Edge -> 选择'Create shape from selection' -> 为'Shape Type'选择'Linear'。

5. 完成后,另存为 .MAX 或导出为 .FBX 并导入Lumion。

3.8:通过 SketchUp 转换边:

在 3ds Max 中手动选择所有边并将其转换为形状可能非常耗时。一种选择是使用 Lumion 中支持的用于 SketchUp 模型的边缘导入功能之一。

如果您只想从 Max/FBX 导入模型的边线,然后将模型导入 SketchUp 以创建边线,并 在SketchUp中的 Collada (.DAE) 导出选项中勾选导出边线复选框(请参阅上述步骤)文章、章节:在 Lumion 9.0 版之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