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电源附近为什么放置的是0.1uF电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lm337芯片手册 芯片电源附近为什么放置的是0.1uF电容

芯片电源附近为什么放置的是0.1uF电容

2023-05-19 20: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日常使用情况

我们在电源滤波电路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电容,100uF、10uF、100nF、10nF不同的容值,而在我们使用中常常会在芯片电源附近放置0.1uF电容,以TB67S109AFNG应用手册为例,其中推荐使用的也是0.1uF的电容

 电容的特性

数字电路要运行稳定可靠,电源一定要”干净“,并且能量补充一定要及时,也就是滤波去耦一定要好。什么是滤波去耦,简单的说就是在芯片不需要电流的时候存储能量,在需要电流的时候又能及时地补充能量。在低频的时候可以由DC/DC、LDO可以搞定,但高速的数字系统就不一样了。

先来看看电容,电容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存储电荷。我们都知道在电源中要加电容滤波,在每个芯片的电源脚放置一个0.1uF的电容去耦。但是,怎么有些板子芯片的电源脚旁边的电容是0.1uF的或者0.01uF的,有什么讲究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容的实际特性。理想的电容它只是一个电荷的存储器,即C,而实际制造出来的电容却不是那么简单。分析电源完整性的时候我们常用的电容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图1中,ESR是电容的串联等效电阻,ESL是电容的串联等效电感,C才是真正的理想电容。ESR和ESL是由电容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决定的,没法消除。那这两个东西对电路有什么影响?ESR影响电源的纹波,ESL影响电容的滤波频率特性。

我们知道:

电容的容抗:   Zc=1/ωC

电感的感抗:    Zl=ωL,ω=2πf

实际电容的复阻抗为:

Z=ESR+jωL-1/jωC=ESR+j2πf L-1/j2πf C

可见,当频率很低的时候是电容起作用,而频率高到一定程度电感的作用就不可忽视了;再高的时候电感就起主导作用了,电容就失去滤波的作用了。所以记住,高频的时候电容就不是单纯的电容了。实际电容的滤波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上面说了,电容的等效串联电感是由电容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决定的。实际的贴片陶瓷电容,ESL从零点几nH到几个nH不等,封装越小ESL就越小。

从图2中看出,电容的滤波曲线并不是平坦的,它像一个’V’,也就是说有选频特性。有时候我们希望它越平越好(前级的板级滤波),而有时候希望它越尖越好(滤波或陷波)。

影响这个特性的是电容的品质因素Q:

Q=1/ωCESR

ESR越大,Q就越小,曲线就越平坦;反之ESR越小,Q就越大,曲线就越尖。

通常钽电容和铝电解有比较小的ESL,而ESR大,所以钽电容和铝电解具有很宽的有效频率范围,非常适合前级的板级滤波。也就是说,在DC/DC或者LDO的输入级,常常用较大容量的钽电容来滤波。而在靠近芯片的地方放一些10uF和0.1uF的电容来去耦,陶瓷电容有很低的ESR。

那到底在靠近芯片的管脚处放置0.1uF还是0.01uF,实际是按照频率来选择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