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基础命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linux声音调节命令 linux的基础命令

linux的基础命令

2023-06-15 05: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录

以下目录的含义

二、用户和组管理

三、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

四、逻辑卷管理

五、进程管理

六、软件管理

七、网络基础

权限修改 chmod

挂在磁盘

以下目录的含义

/bin 存放普通用户可执行文件

/sbin 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etc 存放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root 管理员主目录

/home 用户主目录

/mnt 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

/boot 存放启动 Linux 使用的一些核心内核文件

/dev 存放Linux 的设备文件

/usr 存放应用程序及相关文件,类似于windows的 program files 目录

/proc 存储当前内核运行状态的一系列特殊文件

/run 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

/lib 存放系统基本动态连接共享库

/var 存放经常被修改的目录,如日志文件

/tmp 存放一些临时文件

/man /doc 是帮助手册文件

以下文件的含义

/etc/passwd 此文件包含用户帐户信息,如用户名、用户ID和主目录。

/etc/shadow 此文件包含用户帐户的加密密码信息。

/etc/group 此文件包含组帐户信息,如组名和组ID。

/etc/gshadow 此文件包含组帐户的加密密码信息。

/etc/fstab 此文件包含有关在启动时装入的文件系统的信息。

/etc/hostname 此文件包含系统的主机名。

/etc/hosts 此文件包含IP地址到主机名的映射。

/etc/yum.repos.d/dvd.repo 此文件是YUM包管理器的存储库配置文件

标准输入 0

标准输出 1

标准错误 2

重定向:、>>、2>、2>>、&>(标准输出绑定)

管道操作:|

后台运行:&

以下命令(含选项)的含义

目录操作命令

pwd、cd、ls、mkdir、rmdir、du

文件操作命令

touch、file、cp、rm、mv、which、find、ln

文件内容操作命令

cat、more、less

head、tail、wc、grep

归档及压缩命令

tar、gzip、bzip2

vim编辑器

命令模式、输入模式、末行模式

(a、i、o、Esc、x、dd、yy、p、u、:、/、?、w、q、q!)

其他

history、alias、ps、df、free、vmstat、sort、who、whereis、id

正则表达式,如:

“^……”表示以……开头

“……$”表示以……结尾

“^$”表示空行

----------------------------------------------------------------------------------------

二、用户和组管理

用户帐号、组帐号、UID、GID

用户帐号文件

/etc/passwd

/etc/shadow

组帐号文件

/etc/group

/etc/gshadow

useradd 添加用户帐号

passwd 设置/更改用户口令

usermod 修改用户帐号的属性

userdel 删除用户帐号

chage 改变用户密码期限

groupadd 添加组帐号

groupdel 删除组帐号

gpasswd 添加、删除组成员

system-config-users 图形化的用户和组管理工具

目录、文件的权限和归属:

drw-r--r-- 目录 644

-rwx-r-xr-x 文件 755

chmod 设置文件/目录的权限 常用命令选项-R

chown 设置文件/目录的归属 常用命令选项-R

chgrp 变更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群组

----------------------------------------------------------------------------------------

三、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

1、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dev/sda5含义)

2、磁盘分区(如:fdisk /dev/sdb)

m、p、n、t命令(82为swap、8e为lvm)

partprobe /dev/sdb,立刻生效(同步)

3、格式化定义文件系统

1)mkfs -t ext4 /dev/sdb1

2)对应交换空间swap

mkswap /dev/sdb5 格式化交换分区

swapon /dev/sdb5 启用交换分区

swapoff /dev/sdb5 停用交换分区

swapon -s 查看交换分区

4、挂载

mkdir /mnt/data 新建挂载点目录

mount /dev/sdb1 /mnt/data 挂载文件系统

mount -s 查看分区挂载情况

df -hT 查看分区挂载情况

5、永久挂载(修改/etc/fstab)

/dev/sdb1 /mnt/data ext4 default 0 0

mount –a 自动按/etc/fstab的记录加载文件系统

6、卸载(umount /mnt/data)

Linux如何挂载、卸载光盘、U盘?

7、swap(磁盘)

1)分区为swap

fdisk /dev/sdb5 (用t改为82swap)

2)格式化交换分区

mkswap /dev/sdb5

3)实现开机挂载

/dev/sdb5 swap swap defaults 0 0 在/etc/fstab中添加

4)启用交换分区

swapon /dev/sdb5

8、swap(文件)

1)创建要作为swap分区的文件:增加1GB大小的交换分区。

dd if=/dev/zero of=/root/swapfile bs=1M count=1024

其中count等于想要块的数量(bs*count=文件大小)

2)格式化为交换分区文件:

mkswap /root/swapfile #建立swap的文件系统

3)启用交换分区文件:

swapon /root/swapfile #启用swap文件

4)系统开机时自启:

/etc/fstab中添加一行:/root/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s 0 0

9、 df 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如:df -hT

10、du 检查磁盘空间使用量,对文件和目录磁盘使用空间的查看,如:du /etc

11、fsck 磁盘检验,检查和维护不一致的文件系统。

-------------------------------------------------------------------------------------

四、逻辑卷管理

通过LVM逻辑卷管理器实现动态地改变分区的大小。

作用是动态分配磁盘分区及调整磁盘分区大小,并且可以让多个分区或者物理硬盘作为一个逻辑卷(相当于一个逻辑硬盘)来使用。

这种机制可以让磁盘分区容量划分变得很灵活。

创建顺序是pv->vg->lv。

主要命令的用法

pvcreate 设备名

vgcreate -s 8M 卷组名 物理卷名1 物理卷名2

lvcreate -L 大小 -n 逻辑卷名 卷组名

lvextend -L 大小 /dev/卷组名/逻辑卷名

lvreduce –L 大小 /dev/卷组名/逻辑卷名

0、 fdisk /dev/sdb(用t修改sysid 8e)

1、创建物理卷

pvcreate /dev/sdb1

pvdisplay /dev/sdb1

2、创建卷组

3.创建逻辑卷

4.创格式化(定义文件系统) 

5.挂载

mkdir /data

mount /dev/vg0/lv0 /data    临时挂载

永久挂载 /dev/vg0/lv0 /data ext4 defaults 0 0 (/etc//fstab)

mount -a

6.扩容逻辑卷

lvextend -L +300M /dev/vg0/lv0

resize2fs -p /dev/vg0/lv0 (调整文件系统)

df -hT

7.缩小逻辑卷

1)umount /date 解除挂载要减小的文件系统

2)fsck –f /dev/vg0/lv0 验证文件系统数据结构是否得到清理

3)resize2fs -p /dev/vg0/lv0 128M 将文件系统大小调整为128M

4)lvreduce –L 128M /dev/vg0/lv0 将逻辑卷减小到512M

5)mount –a 重新挂载/etc/fstab中列出的文件系统,包括现在较小的逻辑卷

8.删除逻辑卷

9.按照删除“逻辑卷-卷组-物理卷”的先后顺序来执行删除

1)lvremove /dev/vg0/lv0 删除逻辑卷

2)vgremove vg0 删除卷组

3)pvremove /dev/sdb1 删除物理卷

五、进程管理

1)ps aux 显示正在执行的进程统计信息

2)top 查看动态的进程排名信息

3)nice 反映一个进程优先级状态的值,取值范围是-20至19

4)renice 对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进行nice值的调整

5)pgrep 根据特定条件查询进程PID信息

6)pstree 以树型结构显示各进程间的关系

7)前台与后台 &、jobs、ctrl+c终止键、ctrl_z挂起键、fg、bg

8)kill 删除进程

9)at 执行一次任务

10)crontab 设置按固定的周期任务

编辑计划任务:crontab -e [-u 用户名]

查看计划任务:crontab -l [-u 用户名]

删除计划任务:crontab -r [-u 用户名]

时间周期设置:

0 17 * * 1-5 周一到周五每天17:00

30 8 * * 1,3,5 每周一、三、五的8点30分

0 8-18/2 * * * 8点到18点之间每隔2小时

0 * */3 * * 每隔3天

六、软件管理

1、yum管理软件

使用YUM源管理软件的步骤

1)配置YUM源配置文件

存放目录/etc/yum.repos.d

命名规则***.repo,如:dvd.repo

文件格式示例:

[dvd]

Enabled=1

name=dvd

baseurl=file:///mnt/dvd

gpgcheck=0

2)清空YUM源缓存 yum clean all

3)安装软件 yum install httpd -y

基本 yum 命令

1)yum help 显示使用信息

2)yum list 列出软件包

3)yum search keyword 搜索关键字

4)yum info packagename 列出软件包详细信息

5)yum install packagename 安装软件包

6)yum remove packagename 删除软件包

7)yum update packagename 升级软件包

2、rpm RPM包管理命令

主要功能

1)查询RPM软件、包文件的相关信息

2)安装、升级、卸载RPM软件包

3)维护RPM数据库信息

rpm -qa 查看系统中已安装的所有RPM软件包列表

rpm -ql 查询指定软件包所安装的目录、文件列表

rpm -qi 查看指定软件的详细信息

rpm -qf 查询文件/目录属于哪个RPM软件

rpm -ivh 安装rpm软件包

rpm -Uvh 升级rpm软件包

rpm -e 卸载rpm软件包

3、源代码安装软件

1)确认源代码编译环境

需安装支持 C/C++程序语言的 编译器

gcc-4.1.1-52.el5、gcc-c++-4.1.1-52.el5

make-3.81-1.1.i386 ……

2)源码编译安装的基本过程

解包 —— tar zxvf 源代码压缩包 解包、释放出源代码文件

配置 —— ./configure 针对当前系统、软件环境,配置好安装参数

编译 —— make 将源代码文件变为二进制的可执行程序

安装 —— make install 将编译好的程序文件复制到系统中

七、网络基础

(一)网络设置GUI

(二)nmtui命令(图形化系统菜单配置)

(三)修改网卡配置文件进行配置

(四)nmcli命令

1、nmcli device status 查看网卡设备信息

2、nmcli connection show 显示连接

3、nmcli connection down company 禁用company的配置

4、nmcli connection up company 启用company的配置

5、创建一个company 连接,dhcp自动连接:

nmcli connection add con-name company type Ethernet ifname eno16777736

6、创建一个house连接,不自动连接,指定ip配置:

nmcli connection add con-name house type ethernet ifname eno16777736 autoconnect no ip4 192.168.2.211/24 gw4 192.168.2.1

7、nmcli connection up company 启用连接

8、nmcli connection show 查看连接

9、nmcli connection delete company 删除连接

10、修改连接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house ipv4.method manual ipv4.addresses 192.168.2.222/24 ipv4.dns 192.168.2.1

说明:con-name参数指定网络会话名称为house,ipv4.method manual为手动,ifname参数指定网卡名称为eno16777736,autoconnect no表示此网络会话默认不自动激活,以及用ipv4.addresses、ipv4.dns参数指定IP地址、DNS地址。

11、查看配置目录,house 是否生效。

ls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

12、nmcli connection up house 启用连接

13、nmcli connection show 查看连接

14、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重启网络服务

15、设置主机名

临时:hostname server0

永久:hostnamectl set-hostname server1(设置文件:/etc/hostname)

16、一些命令

ip addr

ip link

ip route

ifconfig

route

ping

netstat

nslookup

权限修改 chmod

-r 递归给权限

1 可执行

2 可写

4 可读

1 7 7 7

1 只有自己和root可删除

7(第一) 用户自己

7(第二) 同组的其他用户

7(第三) 其他用户

挂在磁盘

lsblk 查看磁盘情况

fdisk /dev/sda

mkfs.ext4 /dev/sda1

umount /dev/sda1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