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lcu技术 王传领

王传领

2024-06-29 15: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出版著作:

《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二、发表论文:

[1]《媒介融合与文艺作品的再媒介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19日

[2]《文艺批评深度媒介化的发生和运作机制》,《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主体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CSSCI

[3]《论新媒介环境下文艺价值的重构与向度》,《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8期,CSSCI

[4]《新媒介与当下文艺理论研究的新尝试》,《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18日

[5]《“再媒介化”:新媒介内容的创作理念及其问题审视》,《中国编辑》2021年第11期,CSSCI

[6]《论互联网间性视角下当代文论话语的主导范式》,《东岳论丛》2021年第10期,CSSCI

[7]《媒介生存、场景赋能与再媒介化——论中国电影学派构建的媒介语境》,《艺术百家》2021年第1期,CSSCI

[8]《媒介权力视域下当代文学经典改编与价值重构——以为考察对象》,《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11期,CSSCI

[9]《失衡•构建•偏差:重新理解新媒介时代的部落化》,《编辑之友》2020年第11期,CSSCI

[10]《论媒介融合语境中的当代文艺传播场域》,《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CSSC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编

[11]《新媒介传播逻辑中当代文学阐释景观考察》,《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10期,CSSCI

[12]《论互联网时代文艺作品的“后真相”症候》,《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4期,CSSC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13]《论藏族文学中的生态美学意蕴——以阿来为例》,《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CSSCI

[14]《消解与终结——对移动互联网影响下当代文艺边界问题的反思》,《齐鲁学刊》2018年第4期,CSSCI

[15]《移动互联网对当代文艺传播机制的影响》,《烟台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CSSCI

[16]《论“日常生活审美化”背景下网络文学的特质》,《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CSSCI

[17]《从论当前谍战剧的探索与创新》,《艺术百家》2017年第1期,CSSCI

[18]《论互联网技术对当代文艺作品内在价值的异化》,《兰州学刊》2016年第11期,CSSCI

[19]《大众文化视野下西藏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构建——以涉藏影视艺术作品为文本》,《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CSSCI

[20]《文艺作品“IP”化问题刍议》,《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8期,CSSCI

[21]《互联网时代主旋律影片的困境与突围——以为例》,《艺术百家》2016年第1期,CSSCI

三、科研项目:

[1]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媒介时代文艺理论的当代发展与核心论题”(项目批准号:22FZWB086)

[2]2021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新媒介时代艺术价值重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1DWYJ03)

[3] 2017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文艺传播机制嬗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7CZWJ11)

[4]2022年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媒介时代聊城红色文化影像传承研究”

[5]2019年聊城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中国电影学派话语体系构建的文化逻辑研究”

四、科研奖励:

[1]2021年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2020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3]2021年聊城大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4]2020年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5]2022年聊城大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6]2022年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7]2021年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8]2020年聊城大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9]2020年高校影视学会第“学会奖”三等奖

[10]2019年聊城大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1]2019年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