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巴洛克艺术的天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kimhyeonju风格画家 17世纪巴洛克艺术的天才

17世纪巴洛克艺术的天才

2024-07-05 07: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木板油画,85×61厘米

■Inv.1890 n.1884

这是“弗拉芒画家王子”鲁本斯的著名杰作。17世纪初,他活跃在意大利,为巴洛克风格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随后的大半个世纪,奢华浮夸的巴洛克风格始终流行于欧洲的宫廷,这幅自画像将巴洛克风格展露得淋漓尽致。回到弗兰德斯后,处于事业巅峰的鲁本斯在46岁时绘制此画。画中他呈四分之三侧身角度,络腮胡勾勒出面部轮廓,头戴宽檐帽遮盖脱发,颈上戴一条金项链,彰显其尊崇的社会地位,这也是奥地利统治者和丹麦国王授予他的荣誉。

彼得·保罗·鲁本斯

彼得·保罗·鲁本斯出生于德国北部威斯特法利亚地区科隆附近一个名为锡根的城市,父亲扬·鲁本斯是一名加尔文主义者。1567年,阿尔巴公爵成为西班牙—尼德兰地区总督,对新教徒实行血腥迫害。为了躲避杀身之祸,1568年,杨·鲁本斯携妻子玛丽亚·皮佩林克斯从安特卫普逃往科隆,不久后成为奥兰治的威廉一世第二任妻子安娜的法律顾问和秘密情人,并在锡根定居下来。1571年,杨·鲁本斯因为与安娜私通被捕入狱。1577年,彼得·保罗·鲁本斯在锡根诞生。次年,鲁本斯一家重新迁往科隆。1589年,在杨·鲁本斯去世两年以后,玛丽亚带着11岁的鲁本斯回到安特卫普,在那里,他被作为一名天主教徒抚养长大。事实上,鲁本斯后来的艺术也显示出他的反宗教改革倾向,难以看出他父亲新教信仰的影响。

在安特卫普,鲁本斯学习拉丁语和古典文学,接受了全面的人文主义教育。14岁那年,他成为风景画师多比亚斯·维尔哈希特的学徒,随后,又同时投身亚当·凡·努尔特和奥托·凡·维恩门下,他们是当时安特卫普最著名的画家。在学徒生涯中,鲁本斯临摹了许多艺术家的作品,比如小汉斯·霍尔拜因的木刻画、马坎冬尼奥·莱蒙蒂模仿拉斐尔作品所作的蚀刻画。1598年,鲁本斯完成了他的学徒教育,加入圣路加行会,成为一名独立画家。

1600年,鲁本斯开始了长达8年的意大利之行。他的第一站是威尼斯,他在那里观摩了提香、保罗·委罗内塞和丁托列托的作品。委罗内塞和丁托列托的构图及色彩对这位年轻的佛兰德斯画家产生了直接的刺激,提香对他的影响则更为深远,这从他晚年成熟的作品便可以看出。离开威尼斯后,鲁本斯来到曼图亚,得到慷慨的艺术赞助人曼图亚公爵温琴佐·贡萨伽的青睐。在后者的赞助下,1601年,鲁本斯取道佛罗伦萨,前往罗马。在这段游历中,他研究了古代希腊和罗马艺术,还临摹了许多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作品,希腊化雕塑《拉奥孔》以及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和达·芬奇的作品对他影响尤深,此外,他对卡拉瓦乔也很感兴趣。1603年,鲁本斯受曼图亚公爵派遣出使西班牙腓力三世宫廷执行一项外交任务,在西班牙获得机会细细研究腓力二世收藏的拉斐尔和提香的大量作品。1604年,鲁本斯回到意大利,继续艺术旅程,同时也为许多王公贵族创作肖像画。在热那亚期间,他还开始写作一本图解该城市的宫殿的书,这部图集于1622年以《热那亚的宫殿》为名出版。1608年,由于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鲁本斯离开意大利,赶回安特卫普。

意大利游学是鲁本斯终生难以忘怀的经历,不仅他的创作持续受到意大利艺术的影响,而且日后他的许多书信也都以意大利语写成,并署以意大利名——Pietro Paolo Rubens。他还多次表达了想回到意大利的强烈愿望,可惜终其一生未能再次成行。

1609年9月,鲁本斯被统治低地国家的奥地利大公阿尔伯特七世和西班牙公主伊莎贝拉·克拉拉·尤金妮娅指定为宫廷画师,并获准在安特卫普拥有自己的画室,不必随驾前往位于布鲁塞尔的宫廷,而且还获准接收宫廷以外的订单。于是,在安特卫普,鲁本斯声誉鹊起,订单接踵而至,这时他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大画家。不仅如此,受过扎实的人文主义教育的鲁本斯还有着非凡的外交才干。对于阿尔伯特七世和伊莎贝拉来说,他不仅是一名杰出的画家,更是不可多得的驻外公使和外交家。他频繁往来于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家,作为一名画家兼外交家,完成了不少棘手的外交任务。尽管在宫廷中他有时会因为身为一名画家而遭到轻视,但更多的人把他看作一名真正的绅士。1624年,他被西班牙的腓力四世提升为贵族。1630年,又被英国的查理一世封爵。几个月后,腓力四世重申了鲁本斯的爵士地位。1629年,鲁本斯被剑桥大学授予“艺术大师”荣誉学位。

在安特卫普及其附近,鲁本斯安然度过了他富裕而美满的晚年。他年轻貌美的妻子海伦娜·弗尔曼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他生命最后阶段完成的著名作品中,海伦娜常常以美惠三女神和维纳斯的形象出现。1640年5月30日,慢性痛风引起的心衰最终把这位艺术大师交给死神。

本书所译的《论雕像的模仿》原文为拉丁文,可能是鲁本斯在意大利游学结束后计划撰写的一篇论文的片段,该论文并没有完成,后人在鲁本斯的理论笔记中找到幸存下来的几个段落,但从这几个段落中仍可见其思想的精髓。从这个残篇中,我们可以看到,鲁本斯讨论的不是文艺复兴的流行话题,即雕塑与绘画的相关性,他所关心的是画家对古代雕塑的使用与误用。在意大利的研习和考察必然使他注意到现代画家在通过模仿古代雕像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误区,而他也必然看到某些画家不加选择地模仿古代雕像,在绘画艺术中创造出僵硬冰冷的雕像式人物形象。在鲁本斯看来,这样的艺术作品毫无魅力。他认为,为了在绘画中获得最高的完美,画家必须理解古物,甚至长时间全神贯注地研究古代雕塑。但画家的独特性在于其能够捕捉活生生的肉体的特质,并且正因为这样,画家应该避免模仿石头的材料特性。他给出的建议是审慎、明智地模仿古代雕塑,在对油彩光泽和大理石磨光的区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从古代雕塑中汲取营养。

——摘自《西方美术史文献选读》

本书以整个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脉络为基本框架,对西方美术史及重要的美术理论文献进行系统归纳与梳理,简明介绍了不同时代西方美术史著述概况及其作者的生平和艺术思想等内容,进而选译了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较大影响力的相关文献,按照时代分为7个部分——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7 世纪、18 世纪、19 世纪和 20 世纪。借此,读者既可以了解西方美术史理论演变的轨迹,领略大师们思想的光辉,又可以按图索骥,进一步阅读相关的文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