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自己的小丑:《小丑》视听语言分析&主观简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joker经典语录 他是自己的小丑:《小丑》视听语言分析&主观简评

他是自己的小丑:《小丑》视听语言分析&主观简评

2023-12-14 10: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片涉及剧透,建议完整观影后阅读本文⚠

*注:本文为建立在影片创作过程的角度对影片进行的具体分析,和各位看官在观影之后的理解认知可能会产生偏差甚至相悖。

故事梗概(为未观影读者准备,可选读)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哥谭市,城市正值市长选举时期,部分城市服务瘫痪引发了不少轰动,同时,亿万富翁托马斯·韦恩(布鲁斯·韦恩他爹)参与了本次竞选,而他在选举过程中一些不当的措辞引起了哥谭市底层民众的极度不满与愤怒。主人公亚瑟·弗莱克(杰昆·菲尼克斯饰)就是哥谭市的一小丑租赁公司(哈哈公司)手下的一名街头小丑,因患有严重的狂笑症及其他精神疾病,他与他的同伴们格格不入。一天,亚瑟在街头卖艺的时候被几名社会青年暴打了一顿,第二天回到小丑公司后,他的一名同伴给了他一把手枪用来防身,殊不知亚瑟一直将这把手枪带在身上,在儿童医院表演时手枪掉到了地上,因此亚瑟失去了工作,关于手枪,那个同伴诬陷亚瑟称,那把枪是亚瑟从他手中购买的,与他无关。难过到迫临绝望的亚瑟坐在回家的地铁上,遇见了三名喝得酩酊大醉的华尔街精英男士,他们骚扰女乘客并发出了噪音。不料此时亚瑟的狂笑症发作,一个人在座椅上大笑了起来,那三名男子过来捉弄亚瑟,并将他在此毒打了一通,这一次,亚瑟掏出了手枪,射杀了那三名男子。一场“小丑暴动”就此产生……

亚瑟射杀三名男子

    此时,另一件事在困扰着亚瑟,和他同居的母亲一直想寄信给托马斯·韦恩,并提到托马斯韦恩是母子两人共同的希望。原来是因为托马斯·韦恩是亚瑟的“父亲”,对此亚瑟十分恼怒,找到了托马斯·韦恩,却从托马斯口中得知得知托马斯并非亚瑟的父亲,亚瑟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和臆想症,对此捏造出的这个故事,后来亚瑟前往阿卡姆疯人院,夺得了其母亲的病历,发现和他住在一起的母亲果真如托马斯韦恩所讲的一样,甚至更糟糕。气急之下亚瑟直接闷死了自己的“母亲”。

亚瑟弑母

  和这条时间线同样有重叠的,还有亚瑟一直很喜欢的脱口秀主持人富兰克林·墨瑞在节目中公开放映亚瑟在一脱口秀舞台上狂笑症发作导致发挥失常的视频,并对亚瑟进行了嘲笑,后来亚瑟还被邀请到了节目现场……

墨瑞嘲笑亚瑟,尴尬

    此时,亚瑟蜕变成了小丑,他开始变得变态、洒脱、甚至厌世。

他从自己的悲剧中走出,将人生变成了自己的喜剧。

他不再是亚瑟·弗莱克,他是小丑。

言归正传……如何从电影的视听语言中体会亚瑟的蜕变?

具体分析之前,我想发表下我对这部影片关于拍摄手法和后期风格的整体的看法。可以看出这部影片里,亚瑟的主观镜头的数量少之又少,导演使用了占比极多的客观镜头去塑造、渲染出了小丑这样一个活灵活现的角色。那么这时,镜头所含的抽象意义就成为了一个值得分类讨论的话题。对于镜头设计可以有两种想法,一是摄像尝试运用反情绪处理,使整片更富有喜剧性,体现小丑的罪恶;二是电影的所有镜头、调色、剪辑都是建立在小丑这一人物主观变化上的,即由人物引出表达方式,那么相应的对于观众而言,人物的心理变化从最直接的视觉上就体现出来了。

我同意第二种。这也就引出了后文,为什么我要重点挑出人物性格、心理发生变化的几个阶段当中的几个极具特点的镜头,来具体讲一讲拍摄的手法,和人物设定究竟有何联系。

开场:

亚瑟的假笑(一滴泪珠)

景别无疑决定着画面所包含的情感。

这一个特写是最能够体现亚瑟当时心境的镜头。观众的视线能够瞬间锁定在那颗黑色的泪珠和他的假笑上,这所体现的是亚瑟内心的抑郁与压力和他表面需要呈现的嬉皮滑稽、哗众取宠的形象极其矛盾,显示的是一个哥谭底层市民无奈的状态。

打开了“嗞水花”

这一全景镜头的细节,向我们展示的是亚瑟在被打后没有选择捡起破碎的牌子,而是出于一种“乐观”的态度,按下了胸口假花的呲水键。这时他内心认可的自己的人设,还是一个逗人开心的小丑。全景镜头能够照到人物的全身,人物的所有动作、神态都能得到展现,虽说小丑按下按键的这一细节很难捕捉(忽略掉不影响后续剧情推进,不是重要因素,也不可能是一重要因素),但是一旦注意到,就能够和上一个镜头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再次确立,现在,他还是亚瑟·弗莱克,一个街头小丑。

背景音乐和音效能够引导观众跟上剧情的情感波动。

影片的开始(前30分钟),背景音乐主要以低音提琴为主,音色是极其低沉的,也表明着亚瑟当时的内心状态:低沉、不如意、极度失落,还有充满着虚伪的欢笑。

定音鼓的出现无疑是点睛之笔,在影片开始,定音鼓的声音低沉且缓慢,和上文所述相呼应,同样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转折:

这部影片的转折最开始出现在第17分钟处:

儿童医院事件后,亚瑟被请喝茶(面部特写)

这个镜头应用到了两个技术,使观众感受到了亚瑟内心产生了变化:

推镜头(可理解成:放大Zoom in)【——中近景👉脸部特写】J-Cut(声音先入)【——先入亚瑟踢垃圾的声音】

J-cut示意图

把这句话再放过来说一遍:景别无疑决定着画面所包含的情感。

推镜头这一动镜头,所能展现的不仅是面部逐渐突出,其更是在不断强调情绪。亚瑟脸上的笑容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随着这个笑容离我们越来越近,它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就会越来越强,僵硬的笑带来的那种恐怖、阴森的气息对观众的影响也就会越来越大。相信所有观众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都能有这样的内心OB:哦?事情不太对了…… 没错,这是导演和摄像让各位拥有的这样的内心OB,即推镜头产生所图处对象占比增大,视觉压迫导致情感逼近。

我认为,声音先入(J-Cut)有两个作用。第一,丰富观众的听觉体验。在踢垃圾的音效之前,观众所听到的都是哈哈公司的老板呵斥,那这时就需要一个声音转场。观众其实只需要知道老板在骂亚瑟这个行为,骂了些什么不重要,导演想要体现的是亚瑟内心的变化,然而做到这点,我们需要知道他当时在想什么。那么J-Cut,搭配上声音的指数增强,就可以让亚瑟内外的声音混到一起,然后逐渐偏向内部的声音(前文提到的内心ob),完成声音过渡。

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镜头:仰拍

这里,亚瑟明白了自己和“母亲”的一切。仰拍的作用之一就是凸显人物的高大感,同样产生一定的视觉压迫。这里拍亚瑟使用的是仰拍,就是要告诉观众:

卑微的亚瑟·弗莱克死了,高大的小丑活了。背景音乐上

低音提琴之间混入了高音(大提琴/小提琴),谕示剧情所含的情感在上升……

定音鼓也出现了音调较高的鼓点……

完成蜕变:

背景音乐变得活泼、欢快、轻松。BGM: That's Life

小丑如鱼得水,获得了内心真正的自由

下楼梯

亮色调以及高调光能够体现出小丑内心的轻松、快活和自由。

整幅画面在观感上是干净的、明朗的。

叙事镜头

这里的叙事镜头同样值得琢磨,它所表达的其实就是一种最为客观真实的记录,而在这样一部古典主义影片中使用叙事镜头,一定是带有除了单纯记录事实经过外的作用的。笔者认为,这个镜头同样是在描绘Joker内心的心理活动,一切在他眼里已显得不那么重要。其他人眼里的出格,在他眼里就是正常逻辑,就好比他认为的无礼在其他人看来都是平常一般。因此,这里的叙事镜头,还带有一种平淡的意味。

形成对比的仰视(忽略截图失败留下了任务栏)

和上一个镜头形成对比的,是他第一次幻想(是真是假无从得知)自己站在脱口秀的舞台现场,向所有人宣布自己的尽责与孝顺,他在他内心中,是一个高大的形象,因此,为了突出这一点,依旧采用了仰视的拍摄手法。然而,这一切,在他成为小丑之前,都已不再。

两次“登台”: 一种是内心的骄傲,另一种是阅遍世间险恶后的不屑。

分享——影片使用的两个绝妙的小技巧(心机)亚瑟永远在画框偏左侧医生永远在画框偏右

这是一个拍摄对话戏时常用的技巧,即在两方对话或对峙时,讲双方分别固定在画框的一侧,能够增强对比同时不会因为位置的调换让观众产生迷惑,其实这样的安排恰恰符合了电影中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常常被使用在剪辑、摄像环节中:

180°原则(180-degree Rule)

小丑在奔跑

在奔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除了极个别(一两个)镜头拍摄的是对象从右往左跑以外(拍摄从右往左跑是为了突出其他的元素,如青年嬉皮笑脸 竖出中指)其余的运动都是从左往右的,这是因为:

观众的视线运动方向永远是从左往右的。最后的最后,简单发表一下我对小丑这个任务的主观看法:

小丑这个角色,是值得分类讨论的。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他是一个赤裸裸的变态,是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物。他没钱,还带着一身遭人嫌弃的病。对他来说,尊严和快乐是奢求。

但是辩证地看这个人物,发现,当我们讲“主观”二字放在小丑身上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为亚瑟变为小丑这件事而感到开心和满意。他没有快乐,意味着他母亲曾经告诉他“你生来就给别人带来快乐”这句话是多么的荒谬,他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毫无问题,成为JOKER之前,他就是活在悲剧之中,但是成为小丑之后,从他的动作可以看出,他的自我价值是实现了的,他体会到了人生中少有的快乐,尽管他彻彻底底的疯了,但是他的笑变了。原来的他是迫于疾病挤出来的笑,是痛苦的笑,但是在他的内心变态了之后,他是真正因为快乐而去大笑。我想对于任何人,快乐的笑都是难得的,更何况对于亚瑟这样的人呢。

一言以蔽之:我看待这个人物是带有一种同情与怜悯的眼光的。

The End.

                                                                   2020.2.7   0:45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