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l音箱还是小米或者华为的智能音响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jbl音箱flix1 Jbl音箱还是小米或者华为的智能音响好?

Jbl音箱还是小米或者华为的智能音响好?

2023-04-04 10: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JBL是做音箱的,尤其是3000元以下的蓝牙音箱拥有绝对的实力。

2,小米,华为是做智能音箱的:

小米音箱的在无屏幕智能音箱方面产品丰富,可选择性非常多。华为几款智能音箱主要是做音质方面很好。sound系列三款可以说是智能音箱领域的音质担当。

小米 和 华为都有做智能家居,直面消费端的,小米的米家是国内智能家居最好的品牌,产品丰富,可选择性很强。华为差一些,产品不多。

所以买这三个品牌的音箱: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你是只想要一个听歌的音箱,还是想要一个带智能能力的智能音箱。

如果两个都想要:选华为的sound系列。如果单纯的就是需要一个蓝牙音箱:那就JBL如果就是想要一个智能音箱:选小爱同学。

看音箱音质好坏,专业的蓝牙音箱和智能音箱有想通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

相通的,看音质:

如扬声器功率,尺寸:频响范围,信噪比等等(这个一般智能音箱没有给出明确的。所以看扬声器。

不相通的:

智能音箱要看的:

有屏幕的要看屏幕大小,分辨率高低。要看麦克风数量,这个决定了智能音箱听不听得到你说话。因为智能音箱很大程度上的智能来自交互。要看是否带红外,带网关等等。

蓝牙音箱要看:

续航防水防尘便携能力低音下潜,几分频等等

所以选择的不同,看的东西也不相同:

这三个品牌都有一些非常不错的音箱:各推荐几款: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我都有专门的介绍:

小爱同学智能音箱 // 华为智能音箱//JBL蓝牙音箱/音响如何选购 .

1,华为的三款:

被称为超大杯,大杯,中杯的三款。有人说只有华为记得智能音箱首先是一个音箱。所以足以见大他们的音质上的努力:

(1)华为soundX 新一代

和蒂瓦雷合作的,音质很棒,外观设计科技感十足。三分频的音箱,在智能音箱了领域也是独一份。

三分频:我们日常听到的声音是氛围中高低的,三分频是指声音中高低音都有专门的音箱用来发声。通过对声音的调教,低音下潜耕地,高音更通透,中音人声更清晰。这个很考验声音调教,也很花费成本。

瓦雷:是欧洲一个做高端音箱的品牌,蒂瓦雷的音箱一般价格都很贵,都在万元以上,华为sound是用的蒂瓦雷的扬声器。

hi-res audio:是索尼牵头做的一个高品质音质解析认证。有这个认证说明音质和需要高解析的音乐文件不在话下。就是很好。

(2)大杯:华为sound X

两分频的,没有灯光色彩变化,音质也是非常棒的一款音箱。同样是和蒂瓦雷合作的。

(3)中杯:华为sound

这款是对标的苹果homepod迷你存在的。

2,小爱智能音箱:

这里就不拿带屏幕的音箱来说了,意义不大:推荐两款吧,一个是性价比贼拉高的。一个是小米第一款试水高端音箱的款:

(1)小爱智能音箱pro

这款就是典型的该性价比的智能音箱,

6麦克风收音很棒,12w扬声器(在智能音箱里音质还行),带红外,带网关。(这两主要是用来控制智能家居和传统家电的,带红外可以控制家里传统的电视和空调,网关是可以控制智能设备)

(2)xiaomi sound

这是小米第一款用xiaomi 做品牌的音箱,也是第一款涉猎高端的音箱。

通过了hi-red audio认证,是哈曼金耳朵团队调的音。对了哈曼就是jbl的母公司,收购了jbl。在音箱领域很牛的存在。

3,JBL 蓝牙音箱:

那这个太多了推荐三款吧:

(1)JBL go 3

这个蓝牙便携音箱在300元-400元价格区间,性价比还有颜值双在线,低音下潜到110hz

人正常能可听到的范围是20hz=20khz,再高或者再低虽然听不到,但是感受得到。所以这款音箱还算不错

(2)JBL 音乐脉动 4

高颜值,高色彩的爆款。先来看一段视频

看得见的好声音https://www.zhihu.com/video/1440364351400652800

(3)JBL 音乐战鼓3

这款不管是户外,还是加痛,动词打次的感觉十足。上一款如果说事颜值和个性色彩取胜。这款就是绝对实力取胜。

100w的扬声器,低音下潜到53hz,15h续航,67级别防水。还有哈曼金耳朵调音。足够牛了,感受一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440365261950341121

还是那句话:篇幅有限,没办法全都介绍到,有兴趣自己看品牌的介绍。这里的几款都是精挑细选后的。

小爱同学智能音箱 // 华为智能音箱//JBL蓝牙音箱/音响如何选购 .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