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选购 篇三:英特尔和AMD的CPU,现如今分别都有什么独到的地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ntel的cpu和amd的cpu 电脑选购 篇三:英特尔和AMD的CPU,现如今分别都有什么独到的地方?

电脑选购 篇三:英特尔和AMD的CPU,现如今分别都有什么独到的地方?

2022-05-10 23: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电脑选购 篇三:英特尔和AMD的CPU,现如今分别都有什么独到的地方? 2021-02-21 18:15:22 92点赞 107收藏 52评论

创作立场声明:本人原创

emm看到有人问我就凭印象随便说几点吧。

首先是英特尔:

1、内存延迟的绝对优势

因为英特尔目前的14nm平台,全部采用ringbus 1:1分频,再加上本身这种环形总线的设计的通信延迟很低,这意味着内存延迟从物理上达到了极低。

反观AMD那边,IF总线是加大延迟的(毕竟胶水),再加上AMD IF总线从等效3733MHz开始会出现2:1分频,虽然2:1分频加大了内存带宽,但进一步加大了延迟。所以AMD cpu的内存延迟从物理上来说极高。(当然锐龙3000系将三级缓存翻倍有效的缓解了内存延迟问题)

内存延迟高会带来一些优化差的游戏(特别是网游)表现不佳,具体表现为掉帧。

英特尔和AMD的CPU,现如今分别都有什么独到的地方?

2、对全吞吐AVX256(AVX2)指令集的较好支持

英特尔从4代酷睿开始就支持256bit全吞吐的AVX2指令集了,而AMD直到第3代锐龙开始才支持,之前1、2代锐龙支持的都是半吞吐AVX2,会对模拟器/虚拟机很不友好。

然后英特尔从7代酷睿至尊开始又引入了AVX512指令集,而AMD至今对这玩意连概念都没有。(其实是AMD不想搞,因为这玩意不在AMD的产品规划里,客户需求也不大,软件生态也难搞)

3、14nm+++的超好调校

你没听错,那饱受诟病的牙膏厂14nm+++其实也是牙膏厂的优点之一。准确来说,现在10代酷睿所使用的的工艺其实叫14nm Gen4.9,也就是第4.9代14nm工艺,这玩意的各种指标其实已经超过三星8nm LPP/台积电10nm FinFET工艺了;而11代酷睿马上又要上14nm Gen6了,这次对高频和低频又来了一波调校,应该频率会更高更稳些(当然功耗也会炸裂)

PS:初代的14nm是5代酷睿上的,后来台积电出了一个16nm FinFET, 参数基本是对标英特尔初代14nm的。而现如今英特尔14nmG4.9都能和台积电10nm扳手腕,所以后面多几个+还是有用的。

英特尔和AMD的CPU,现如今分别都有什么独到的地方?

4、良好的市场生态和电源管理能力

这部分主要说的是笔记本和零售主板这块,英特尔的笔记本是给一套公版的主板方案的,并且英特尔会给这套主板方案优化一个良好的电源管理策略。所以就算是小厂去做一个英特尔的笔记本,基本不会因为各种调校不到位翻车。但是AMD会的,比如某为的AMD锐龙本大面积电源管理翻车,还是因为某为对主板BIOS这块设计能力不太够啊。

零售主板也是,基本英特尔的主板不怎么会出现内存不兼容的问题,但AMD主板会的。

接下来是AMD:

1、IF总线

英特尔和AMD的CPU,现如今分别都有什么独到的地方?

全称是Infinity Fabric,是AMD“胶水多核”核心科技。AMD把CPU拆成一个一个集群,使用IF总线将这些集群连接起来,这样的话堆核更方便了,想堆多少就用IF总线连多少出来,类似于显卡的交火技术。

2、Sense MI

这玩意由什么“精确功耗管理”、“精确频率读取(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而英特尔当时只能做到1位)”、“自适应动态扩频(也就是XFR)”等功能组成。简而言之就是软件方面对超频用户更加友好,虽然你懂的,锐龙硬件方面几乎都是出厂灰烬版,没啥超频空间。

3、锐龙消费级全系列额外提供一条直连CPU的PCIE X4通道

英特尔至今在酷睿消费级平台(也就是i3 i5 i7 i9带K及以下的型号)仍然只提供16条直连CPU的通道(也就是显卡通道),而AMD消费级全系(即使是锐龙1200)都提供20条PCIE通道,这意味着nvme固态不用和显卡抢带宽就能跑满速啦。

4、锐龙APU使用独显架构的核心显卡

比如锐龙4750G使用了一块几乎是7nm版的RX550独显核心充当核显(因为二者都是512流处理器和GCN架构)

5、最后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比如台积电7nm工艺、率先支持PCIE4.0。

得益于台积电7nm工艺高集成度,AMD锐龙移动端CPU(笔记本上的),基本做到了将主板南桥的所有功能集成进CPU,所以你会发现AMD笔记本主板是没有南桥芯片组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