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mc登录入口 01

01

2023-08-18 05: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  录

1 概述

1.1 iMC组成

1.1.1 iMC平台

1.1.2 业务组件

1.2 iMC版本介绍

1.3 安装及部署说明

1.4 了解iMC安装和部署方法的途径

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2.1 硬件配置需求

2.1.1 iMC平台硬件配置需求

2.1.2 EIA组件硬件配置需求

2.1.3 WSM组件硬件配置需求

2.2 软件配置需求

2.3 虚拟机安装平台要求

2.4 安装环境准备

2.4.1 卸载已安装的iMC

2.4.2 防火墙和端口号

2.4.3 数据库

2.4.4 检查系统环境及数据库连通性(可选)

2.5 数据库超级管理员帐号的说明

2.6 系统时间设置

3 iMC平台的安装及部署

3.1 选择安装方式

3.2 典型安装方式

3.3 高级安装方式

3.3.1 安装iMC平台

3.3.2 部署iMC平台

4 安装后的管理及维护

4.1 智能部署监控代理

4.2 监控

4.2.1 启动和停止iMC

4.2.2 安装新组件

4.2.3 监控服务器使用情况

4.3 进程

4.4 部署

4.5 运行环境

5 iMC业务组件的安装及部署

5.1 安装部署BIMS

5.1.1 安装BIMS

5.1.2 部署BIMS

5.2 安装部署UAM

5.2.1 安装UAM

5.2.2 部署UAM

5.3 安装部署MVM

5.3.1 安装MVM

5.3.2 部署MVM

6 插件安装

6.1 DHCP插件

6.1.1 在MS DHCP Server上安装DHCP插件

6.1.2 在Linux DHCP Server上安装DHCP插件

6.2 LLDP插件

6.2.1 安装LLDP Windows Agent

6.2.2 安装LLDP Linux Agent

7 访问iMC

7.1 使用Web浏览器访问iMC

7.1.1 访问iMC的终端配置需求

7.1.2 使用Web浏览器访问iMC及扩展服务的方法

7.2 访问安全配置

7.3 设置iMC登录界面的许可条款

7.4 通过移动设备访问iMC

8 升级iMC

8.1 升级iMC前的准备

8.2 升级iMC

8.3 升级失败后恢复iMC

9 卸载iMC

9.1 单个组件卸载过程

9.2 一次性卸载所有iMC组件的过程

10 软件注册

11 安全性设置

11.1 端口设置

12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12.1 DBMan功能介绍

12.2 使用DBMan单机备份和恢复数据库

12.2.1 数据库备份

12.2.2 数据库恢复

12.3 使用DBMan双机备份(冷备)和恢复数据库

12.3.1 数据库备份

12.3.2 数据库恢复

12.3.3 立即备份并恢复数据库

12.4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相关说明

13 常见问题解答

 

1 概述

H3C智能管理中心(Intelligent Management Center,简称iMC)通过各种组件实现网络管理所需的各种功能。本手册介绍iMC采用集中式部署和本地数据库的部署方案。此方案适用于设备规模为50~500台的小型企业或组织。

1.1  iMC组成

iMC由智能管理平台(简称iMC平台)和业务组件组成。

1.1.1  iMC平台

iMC平台是iMC业务实现的基础,由多个子组件组成,包括:

·     资源管理

·     告警管理

·     用户自助服务管理

·     来宾接入管理

·     智能配置中心

·     报表管理

·     网元管理

·     性能管理

·     ACL管理

·     网络资产管理

·     安全控制中心

·     通用搜索服务管理

·     Syslog管理

·     VLAN管理

·     WeChat服务器

1.1.2  业务组件

业务组件是指用户需要单独购买才能使用的组件,其安装和部署必须在iMC平台基础之上。下面列举业务组件并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     终端智能接入(EIA)

终端智能接入包括用户接入管理和设备认证管理。用户接入管理用于对各种类型接入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接入策略进行集中管理,并可以满足有线和无线网络对接入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接入控制。设备认证管理提供了对管理设备(登录设备执行命令行)的维护人员进行认证、授权和审计的功能。

·     EAD安全策略管理(EAD)

EAD安全策略组件对接入网络的用户终端强制实施企业安全策略,加强网络用户终端的主动防御能力,并严格控制终端用户的网络使用行为,保护网络安全。

·     MPLS VPN管理(MVM)

MPLS VPN管理组件基于iMC平台开发,用于管理采用MPLS VPN技术的网络服务。MPLS VPN管理采用业界标准的SOA架构,提供融合的资源管理和重整业务流程,简化了MPLS VPN业务在运营、部署、监控等方面的管理。

·     IPsec VPN管理(IVM)

IPsec VPN管理组件是针对IPsec VPN网络配置进行统一管理的组件。该组件定位于管理网络域、IPsec设备配置和IPsec及IKE安全提议模板,实现对IPsec VPN网络的高效管理和灵活部署。

·     无线业务管理(WSM)

无线业务管理依托iMC智能管理平台,在iMC系统全面的有线网络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无线管理模块,为管理员提供了强大的无线网络管理功能,实现了有线无线的一体化管理。网络管理员无需重新搭建IT管理平台,通过iMC平台和WSM可管理包括无线服务和设备在内的企业网络,节省用户投入和维护成本。

·     EPON管理(EPM)

EPON管理组件用于运营商网络中对PON设备管理,用户通过该组件,可以方便的部署接入网中EPON的相关配置,有效的减少用户操作。EPON组件提供了部署,升级,拓扑等功能,将OLT与ONU之间的关系直接展现在用户面前,为用户规划网络提供有益的参考。

·     用户行为审计(UBA)

用户行为审计组件对于日益增多的网络设施和复杂的业务应用环境,提供了一个简单、高效的日志审计工具,帮助操作员快速、准确地查看网络访问的相应信息,如:在邮件审计中可查询到在某一时间段内,发件人([email protected])向哪些用户发了邮件等信息,从而帮助操作员定位问题。

·     QoS管理(QoSM)

QoS管理组件以iMC平台为基础,通过对网络设备的QoS配置进行管理来实现对整个网络服务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     分支网点管理(BIMS)

分支网点管理组件用于监控和管理动态获取IP地址的设备或位于NAT网关后的分支网点设备。传统的网管系统使用SNMP、Telnet等协议管理设备,无法对上述两类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BIMS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网管系统这方面的不足。尤其在对业务应用基本相同、数量庞大并且分布广泛的网络边缘设备进行管理时,BIMS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

·     VAN Fabric管理(VFM)

VAN Fabric管理组件是基于iMC平台开发的数据中心网络管理组件,为广域网提供数据中心整合LAN网络和SAN网络的管理方案,配合网络设备实现对数据中心网络的管理。

·     智能分析报表(iAR)

iMC报表功能支持自定义报表。通过iAR设计报表模板,报表以图表等多种形式输出。iAR支持定期自动生成报表并将报表发送给相关人员。

·     移动办公管理(EMO)

移动办公管理(Endpoint Mobile Office,简称EMO)是一款基于iMC平台开发的业务组件,借助不断成熟的虚拟技术和云服务平台,具有在移动终端远程打开Windows应用程序和桌面的功能,在应用商店中使用本地资源实现远程办公的功能,以及管理终端安全的功能。

·     安全业务管理(SSM)

安全业务管理组件包括安全业务管理和负载均衡管理。安全业务管理是基于iMC开发的一款负责网络安全相关业务的组件,主要用于通过对网络上的安全设备进行管理,来保障网络安全。负载均衡管理(LBM)是iMC平台下SSM组件的子组件,通过对LB设备的配置来部署实现负载均衡功能的虚服务、实服务器和实服务器组。

·     智能门户管理(IPM)

IPM是为企业机构WiFi营销而设计的管理平台。以企业分支为网点,实现门户和认证策略的自主定制,并通过监控分析客流数据,实现灵活的广告推送服务。该平台满足门户级网点管理和营销需求,综合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和用户上网体验。

·     端点探测管理(EPS)

鹰视,即端点探测管理(EPS,Endpoints Profiling System)是基于iMC平台开发的业务组件。主要用于识别和监控网络中的所有端点。该系统利用扫描器在指定的时间或周期性地扫描各区域内的端点,及时识别新端点和发现异常端点,并将其标注出来。

·     U-Center智能运维平台

U-Center智能运维平台作为新一代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提供强大的融合基础架构运行监控管理(简称IOM,包含APM、SSA)、服务健康管理(SHM)、资源配置管理(CMDB)、业务服务管理(BSM)、IT服务管理(ITSM)等主要管理功能。

1.2  iMC版本介绍

iMC分为中小企业网络版(SNS)、标准版(Standard)和专业版(Professional),各版本的区别如表1-1所示。本方案需要使用标准版或专业版。

表1-1 SNS、标准版和专业版主要区别对照表

选项

SNS

标准版

专业版

节点数量

40

可扩容

可扩容

分级网管

不支持

部分支持(只能作为下级网管)

支持

分布式部署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操作系统

仅支持Windows

Windows和Linux

Windows和Linux

内嵌数据库

支持

仅Windows系统下支持

不支持

独立数据库

支持

支持

支持

 

Windows系统支持的数据库安装说明请参见:

·     《SQL Server 2012安装配置指导书》

·     《SQL Server 2014安装配置指导书》

·     《SQL Server 2016安装配置指导书》

·     《SQL Server 2017安装配置指导书》

·     《SQL Server 2019安装配置指导书》

·     《MySQL 5.5安装配置指导书》

·     《MySQL 5.6安装配置指导书》

·     《MySQL 5.7安装配置指导书》

·     《MySQL 8.0安装配置指导书》

Linux系统支持的数据库安装说明请参见:

·     《Oracle 11g安装配置指导书》

·     《Oracle 11g R2安装配置指导书》

·     《Oracle 12c安装配置指导书》

·     《Oracle 12c R2安装配置指导书》

·     《Oracle 19c安装配置指导书》

·     《MySQL 5.5安装配置指导书》

·     《MySQL 5.6安装配置指导书》

·     《MySQL 5.7安装配置指导书》

·     《MySQL 8.0安装配置指导书》

1.3  安装及部署说明

iMC安装及部署说明如下:

·     为了提高服务器的使用性能,采用了安装和部署的策略。

¡     安装是将iMC平台组件或业务组件拷贝到一台服务器上,并加载到智能监控代理中。

¡     部署是将iMC平台组件或业务组件在这台服务器上进行解压缩、创建数据库脚本等操作。只有完成部署操作后,各组件才可正常使用。

iMC集中式部署即将所有iMC组件全部安装并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

·     iMC会自动为已部署的模块或组件创建数据库用户,建议用户不要修改iMC已创建的数据库用户的配置信息,包括用户密码以及密码安全策略等。

·     在iMC部署或升级过程中,可能由于某种错误而导致中断。此时,iMC会自动将一些日志收集起来并进行压缩,压缩文件存放在\tmp\路径下。部署或升级产生错误的位置不同,收集的日志信息也不相同。这些日志信息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产生错误的原因。

1.4  了解iMC安装和部署方法的途径

用户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了解iMC的安装和部署过程:

·     H3C网站的视频案例

在IE地址栏中直接输入如下URL:

http://www.h3c.com/cn/Service/Document_Software/Document_Center/IP_Management/H3C_intelligentize/H3C_intelligentize/,或者参照以下步骤查找视频资料:

步骤1:登录http://www.h3c.com/cn,选择“支持-〉文档与软件-〉文档中心”。

步骤2:选择“管理软件”,点击下面的“H3C智能管理中心”,进入H3C智能管理中心产品资料库。

步骤3:点击“视频安装案例”下面的“H3C 智能管理中心 安装视频”,可以查看iMC的安装视频。

将案例下载到本地,解压缩后即可查看,无需安装任何播放器。

·     本安装指导

iMC在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中的安装方法基本相同。本文以Windows Server 2012 R2中文版为例,介绍iMC平台和业务组件的安装和部署过程。

iMC软件由产品的随机光盘提供。

 

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2.1  硬件配置需求

如有业务组件部署需求,服务器硬件最低配置请参考各业务组件的要求。当多个组件同时部署时,资源需要合并使用,以各组件独立的CPU、内存和硬盘资源分别为A(num)、B(num)、C(num)为例,多组件同时部署的硬件资源要求计算规则如下:

·     CPU=A0+A1+A2+A3

·     内存=B0+B1+B2+B3

·     硬盘=C0+C1+C2+C3

2.1.1  iMC平台硬件配置需求

iMC智能管理平台在Windows 64位操作系统下推荐的服务器最低配置如表2-1所示。

表2-1 Windows 64位操作系统下的服务器配置需求

管理规模

系统要求(最低)

节点数

采集单元

在线操作员

CPU(主频≥2.5GHz)

内存

Java heap size

安装软件所需磁盘空间

运行期间数据存储所需磁盘空间

0~200

0~5K

20

2 cores

12GB

4GB

100GB

100GB

5K~50K

10

200GB

200~1K

0~10K

30

4 cores

16GB

4GB

100GB

100GB

10K~100K

10

200GB

1K~2K

0~20K

30

6 cores

24GB

8GB

150GB

100GB

20K~200K

10

200GB

2K~5K

0~30K

40

8 cores

32GB

12GB

200GB

120GB

30K~300K

20

250GB

5K~10K

0~40K

50

16 cores

48GB

16GB

200GB

150GB

40K~400K

20

300GB

10K~15K

0~40K

50

24 cores

64GB

24GB

200GB

200GB

40~400K

20

600GB

 

iMC智能管理平台在Linux 64位操作系统下推荐的服务器最低配置如表2-2所示。

表2-2 Linux 64位操作系统下的服务器配置需求

管理规模

系统要求(最低)

节点数

采集单元

在线操作员

CPU(主频≥2.5GHz)

内存

Java heap size

安装软件所需磁盘空间

运行期间数据存储所需磁盘空间

0~200

0~5K

20

2 cores

12GB

4GB

100GB

100GB

5K~50K

10

200GB

200~1K

0~10K

30

4 cores

16GB

6GB

100GB

100GB

10K~100K

10

200GB

1K~2K

0~20K

30

6 cores

24GB

8GB

150GB

100GB

20K~200K

10

200GB

2K~5K

0~30K

40

8 cores

32GB

12GB

200GB

120GB

30K~300K

20

250GB

5K~10K

0~40K

50

16 cores

64GB

16GB

200GB

150GB

40K~400K

20

300GB

10K~15K

0~40K

50

24 cores

80GB

24GB

200GB

200GB

40K~400K

20

600GB

 

相关说明:

·     节点数:所有已加入iMC的设备统称为节点,包括交换机、路由器、iMC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以及PC等。节点数为所有设备数量的总和。

·     采集单元:一个采集单元是指每隔5分钟采集一次的一个采集实例。5(分钟)/一个采集实例采集间隔(分钟)=一个采集对应的采集单元。一个采集实例即一个性能采集指标的实例,比如一个设备一个CPU的利用率的采集就是一个采集实例,一个接口的接收速率的采集也是一个采集实例。如果一个设备有1个CPU、一个内存,需要监控10个接口的发送速率和接收速率,同时需要监控该设备的不可达率和响应时间,由于1个CPU的监控对应一个采集实例、1个内存的监控对应一个采集实例,10个接口的发送速率和接收速率分别对应10个采集实例,设备的不可达率和响应时间监控分别对应1个采集实例,则这个设备占用采集实例的总数为24个。如果这24个实例的采集间隔都是5分钟,则存在24个采集单元;如果这24个采集实例的采集间隔都是10分钟,则存在12个采集单元。

·     Java heap size:是指iMC Web server的Java进程占用的堆内存。

调整Java heap size的方法:

执行Windows下“安装目录\client\bin\setmem.bat 1024”(或Linux下“安装目录/client/bin/setmem.sh 1024”)脚本,即可将Java heap调整到1024MB。64位操作系统调整范围为256~32768间的任一值,但不可超过物理内存。

·     为了提高服务器的IO性能,如果采集单元达到100K~200K,必须配置2块以上的磁盘,并配置256M以上的磁盘RAID卡;如果采集单元达到200K~300K,必须配置2块以上的磁盘,并配置512M以上的磁盘RAID卡;如果采集单元达到300K~400K,必须配置4块以上的磁盘,并配置1G以上的磁盘RAID卡。建议3块硬盘推荐RAID5,4块及以上硬盘推荐RAID 0+1。

·     iMC不同的组件和组网环境对服务器的硬件配置需求会有差别,具体可以参考各组件的版本发布文档。

2.1.2  EIA组件硬件配置需求 1. UAM

Portal组件支持多套分布式部署,对Portal接入方式需求较大时建议采用分布式方式部署Portal组件。分布式部署Portal时,建议单独Portal服务器承担更多的用户,单独Portal服务器至少要满足比当前低一个档次的配置。

管理5000用户以上并且需要使用用户自助服务时,用户自助服务需要分布式部署。单独部署用户自助服务的硬件至少要满足比当前低一个档次的配置。

以下部署方案是在一些合理假设的前提下给出的,具体如下:

1.     表格中802.1X接入方式代表了Portal接入以外的其他各种无需UAM参与的接入方式。

2.     CPU资源要求:EIA的CPU资源要求为对Intel CPU的资源要求,对于鲲鹏&飞腾ARM架构CPU,为表格中的CPU要求*2。

表2-3 Windows环境(64位)

管理规模

系统要求(最低)

管理用户数

在线操作员

接入方式

认证方式

在线用户数

并发上线用户数

CPU(主频≥ 2.0GHz)

内存

Java heap size

安装软件所需磁盘空间(imcInstallDir)

运行期间数据存储所需磁盘空间(imcDataDir)

运行期间磁盘所需的最大IOPS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