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APP广告“乱跳转”有了新标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QOO禁止app摇一摇 规范APP广告“乱跳转”有了新标准

规范APP广告“乱跳转”有了新标准

2023-04-18 02: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高额的开屏广告收益,使得APP们不断打“擦边球”。要根治开屏广告乱象,除了要更加完善相关标准,增强惩戒力度,如对屡教不改的企业限制其广告发布权限、封IP等,企业自身更要明白,通过广告乱跳转来盈利是“饮鸩止渴”

《法治周末》记者 王京仔

“咳……咳咳……”2月7日晚上,躺在床上准备刷剧的李怡然(化名)伴随两声咳嗽,手不小心一抖,手机上刚刚点开的视频APP就跳转到了购物网站,一款燃气热水器的介绍就直接被推送了出来。

除了“手一抖”,“手一滑、走个路、翻个身,甚至呼吸一下,手机APP都可能从开屏广告直接跳转到第三方APP或网站。”李怡然戏言,而就在几天前,一则消息让深受“摇一摇”广告之苦的她看到了希望。

2月3日,“手机APP摇一摇乱跳转将被整治”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根据报道,近期,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电信终端产业协会联合多家行业重点企业制定并发布实施相关标准,以规范“乱跳转”问题,切实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事实上,无论是国家监管部门还是行业协会,都曾多次对互联网弹窗广告进行治理,虽然一度效果显著,但APP弹窗广告乱象并未彻底解决,以开屏广告为代表的APP广告甚至不断创新跳转模式。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至今,上述话题中所提到的新行业标准其实已实施约两个半月。那么,现在的手机APP开屏广告“乱跳转”现象是否有了改进?新的行业标准能否根治“摇一摇”等广告泛滥的问题?

开屏广告治理仍需加力

当记者告诉李怡然,新的行业标准实际上已经实施两个多月后,在她看来,对再也不见“摇一摇”广告这一希望燃起的小火苗,熄灭了,“怕是和之前一样,‘治标不治本’。至少这两个月,我没感觉APP开屏跳转广告变少”。

弹窗广告、推送广告、个性推荐广告……像李怡然一样,不少用户对于APP的各类广告已经习以为常,“学会无视”,“但开屏、插屏广告等避都避不掉”。

从最开始的“强制观看、跳转广告”,到“点到屏幕就跳转广告”,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安分期”后,又等来了“摇一摇”广告,现在还有了“扭一扭”广告,李怡然回忆的观看开屏广告经历,实际上,正是APP开屏广告的“进化史”,也是开屏广告的“治理史”。

早在2014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与工信部、国家工商总局启动“整治网络弹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有害弹窗信息、未设置一键关停按钮、自行打开跳转等违规行为。2019年、2020年,工信部曾接连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纵深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对过度索权、频繁骚扰、欺骗误导用户等问题进行治理。虽然PC端的弹窗广告有了明显改善,但移动端开屏广告等问题仍然突出,消费者深受其害。

商品推送、游戏链接、程序下载……点开手机APP,各种开屏广告就直接弹出并自动跳转到第三方页面,而它们却没有“关闭”按键或者以极小的字号、极不明显的颜色隐藏在角落,有的广告还会以红包提现、垃圾清理、版本更新、未读信息等各种形式诱骗用户点击跳转。

2021年4月,中国广告协会和中国互联网协会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启动屏广告行为规范》公开征求意见,启动屏广告时长、数量,“跳过/关闭”标志的最小面积等进行了具体细致的规定。同年7月,针对用户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弹窗信息标识近于无形、关闭按钮小如蝼蚁、页面伪装瞒天过海、诱导点击暗度陈仓”等违规行为,工信部大力推进APP开屏弹窗信息骚扰用户问题整治。

按照监管部门提出的开屏广告限制点击区域范围、显著显示“跳过/关闭”按钮和“点击跳转第三方”标识等要求,2021年第二季度,工信部数据显示,开屏弹窗信息用户投诉举报数量环比下降50%,误导用户点击跳转第三方页面问题同比下降80%。

然而,到了2021年下半年,一种创新的开屏广告——“摇一摇”开始泛滥。曾经备受欢迎的“摇一摇”功能被APP开发者们用于广告“互动点击”,依托手机内部的陀螺仪、加速传感器等感知用户持握手机时是否发生了移动,进而进行广告跳转。由于灵敏度高,极易发生误触,从而使用户被迫观看广告。

一步步对弹窗广告等进行限制,应用平台们一次次寻找漏洞令“摇一摇”广告泛滥至今,APP开屏广告治理仍需加力。

方式不断变化的开屏广告

开屏广告的泛滥,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2021年12月,江苏省消保委点名多款APP,表示某些“摇一摇”开屏广告极易触发,消费者拿手机时稍有不稳、走路时重心稍微起伏或者乘车时稍有颠簸,可能都会触发“点击广告”的效果,被迫跳转。商家以误导方式诱使用户进入广告页面,变相强迫消费者观看广告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而实施的新行业标准,则正是为了确保在走路、乘车、拾起放下手机等日常场景中,信息窗口不会误触而发生跳转。2022年11月25日,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电信终端产业协会联合泰尔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以及OPPO、华为、小米、阿里巴巴等多家企业,制定并发布了《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规范第7部分:欺骗误导强迫行为》T/TAF 078.7—2022,并于当日实施。

新的行业标准不仅明确欺骗误导强迫行为包括信息窗口关不掉、欺骗误导强迫下载、安装、使用APP和欺骗误导强迫点击,还细化了“欺骗误导强迫点击跳转”的参数设置参值,提出将“摇一摇”动作的设备加速度设置为不小于15米每平方秒,转动角度不小于35度,操作时间不少于3秒等一系列参考数值。

该标准实施后,实践中也取得“摇一摇”问题治理的一些进步。如,小米MIUI系统开发版在更新的23.1.3版本中提供了一项“传感器控制权限”的功能,可以直接关掉某个APP的加速度传感器信息获取权限,从而根治某款APP中会出现的“摇一摇”广告。

但总的来看,标准实施至今,APP开屏广告的乱象并未有明显改善。《法治周末》记者使用安卓手机,在各大APP平台都发现存在开屏广告跳转现象,包括社交类、学习类、视频类、办公类、地图类等各类型APP,而它们的跳转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点击跳转、“摇一摇”跳转,还有滑动跳转、“扭一扭”转动跳转等多种方式,有的还会多种跳转方式叠加,且同一款APP每次开屏广告的跳转方式都可能不一样,让人防不胜防。

有网友表示,尽管关闭了“加速传感器”的应用权限,有些APP还是能通过“摇一摇”“扭一扭”进行跳转。“有的APP是伪装成‘摇一摇’的,不管怎么样它都会定向或随机跳转。”李怡然曾经为了关闭开屏广告,在网上搜索了各种攻略,但没有一种方式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屏蔽或限制技术升级,跳转技术也在不断进化。

记者根据李怡然的介绍,尝试了通过应用启动管理关闭“允许关联启动”、下载安装专门的开屏广告屏蔽软件等多种方式,均不能完全屏蔽APP开屏跳转广告。其中,一款名为“×跳跳”的广告屏蔽软件备受好评,但记者试用后发现也不能完全阻止开屏广告跳转,且这类APP运行时本身就要向用户索取监测操作、检索窗口内容、执行手势等多种权限,有些APP还无法从正规的应用商店下载。

乱象根源在于高额广告收入

“通过信息窗口推送广告是APP的主流商业模式之一。”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魏然分析,由于开屏广告曝光度高、营销效果好,部分APP便无视用户合法权益,通过提高加速计、陀螺仪等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跳转第三方页面的概率,从而增加广告收益。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一位互联网广告行业从业人员直言,APP开屏广告无法根治的根源也不外乎“有利可图”,平台开发者们不断根据监管要求改进广告推送,一边不断通过技术“擦边球”扩大广告效应,从而提升广告收入。

“摇一摇”广告的出现就是例子,各APP根据工信部要求进行开屏广告治理后,其开屏广告收入明显下降,“摇一摇”跳转就成了它们想出来的办法。开屏广告多采用CPT(按时长计费)、CPM(千人展现成本)、CPC(每次点击成本)等计费方式,据上述人士介绍,CPT计费的开屏广告成本很高,一般是有实力的企业的选择,而CPM和CPC的成本和流量转化效果则更被广告投放者看重。

记者在线联系了几家广告投放机构,从销售人员口中了解到,头部或用户黏性大的APP开屏CPT至少都在百万以上,而开屏CPM则在每千人展现则至少200元,而一般的APP开屏CPM单价也在20元至50元不等,甚至无资质的APP也能获得数元到十几元不等的开屏CPM单价。

通过查阅相关行业报告记者发现,尽管开屏APP的CPM单价在APP平台各类广告类型中不算最高,但其收益比却排在前列,尤其是用户流量极广的社交类APP上。近日,TopOn联合广大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2全球移动应用(非游戏)营销变现白皮书》显示,社交类APP开屏广告的eCPM(每一千次展示可以获得的广告收入)为9.56元,远不及激励视频和插屏广告的42.53元、20.54元,但开屏广告的收益占比却达到了47.9%。

高额的开屏广告收益,使得APP们不断打“擦边球”。要根治开屏广告乱象,除了要更加完善相关标准,增强惩戒力度,如对屡教不改的企业限制其广告发布权限、封IP等,在上述从业人员看来,企业自身更要明白,通过广告乱跳转来盈利是“饮鸩止渴”,“平台开发者和第三方广告平台应该通过提高广告素材质量、从用户角度精细化运营等,来提升服务质量,形成与消费者的良性互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