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报告单之 HC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hpvdna检测数值 解读报告单之 HC

解读报告单之 HC

2024-06-17 00: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以达到非常好的疗效,治愈率在90%左右。所以对于已有性生活,年龄在25岁以上的女性,及早进行宫颈癌筛查非常重要。目前已证实高危人乳头瘤(HPV)病毒持续感染与宫颈癌有着密切的联系,而HPV病毒是一种嗜黏膜和皮肤上皮的病毒,目前已鉴定出有200多种型号,其中与宫颈癌有高度联系的型号大约有16种。因此对于HPV病毒,尤其是高危HPV病毒的专项检测,已成为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而其检测结果是宫颈癌前期筛查的重要依据。

2011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确认,在16种高危HPV病毒中,16、18、31、33、35、39、45、51、52、56、58、59被证实与宫颈癌联系充分。而68型是罕见的高危HPV病毒型号,它与子宫颈癌之间有较强的关联度,所以也作为高危型别对待。

目前关于HPV专项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包括PCR杂交捕获法、原位杂交法、芯片技术杂交法、实时荧光PCR法和斑点印记法等,每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有所不同。目前针对高危HPV病毒检测中最常用的是荧光定量PCR和HC2-HPV-DNA两种方法。其中HC2-HPV-DNA是唯一通过美国FDA、欧洲CE、中国药监局三方共同认证的检测方法,相比之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生物安全性,是目前检测高危HPV病毒的金标准。

2013年美国阴道镜及宫颈病理协会,在关于宫颈癌筛查的新指南解读和启示中就推荐:30岁以上妇女宫颈癌的最佳筛查方案为HC-2检测和细胞液基检查(TCT)两项结合检查,是漏诊率最低的筛查方法。

其中HC-2是采用杂交捕获信号放大的原理,直接检测可引起宫颈癌的HPV-DNA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此检测方法可一次针对上述13种高危型HPV病毒进行检测。相比单独检测一种或几种HPV的方法更加可靠。并且HC2-HPV-DNA检测存在以下几种优势:1、实验时干扰因素少,不存在交叉反应,避免了假阳性结果;2、灵敏度高,不存在酶抑制反应,避免了假阴性结果,检测结果稳定可靠;3、实验过程中,无病毒复制,生物安全性好;4、方法简单,便于操作。

关于HC-2的检测结果判定, 当HPV –DNA ≧ 1.0pg/ml时即为阳性。曾有研究表示,宫颈癌的发生和高危HPV感染持续时间及病毒载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病毒载量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时,则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就相对越大。但在我多年的实际临床中总结,对于HC-2检测中HPV病毒数值高低的理解认为,数值高低可有以下几点影响:

展开全文

第一,由于宫颈高危HPV感染可造成宫颈管和宫颈表面的多个点同时感染,并且病毒感染后其潜伏的深浅不一致,而我们在做检查时是从宫颈管表面查,如果此时病毒都位于浅部或者表面,以及病毒还没有形成局灶性改变的时候,数值相对会高。

第二,当病毒已开始复制、变化并发生病变时,形成局部状态改变,或已经不位于表面了,此时的数值检测结果未必会高。

在看病这件事上,预防的意义远大于治疗。把HC-2的检查作为自己常规的妇科检查项目,一旦发现有高危HPV病毒感染,并在后期定期观察中发现病毒仍持续感染的,应及早给予积极治疗清除病毒。在更坏的结果发生之前把它扼杀在摇篮里,远远比宫颈癌发生后的亡羊补牢来的更有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北京地坛医院刘彦春,否则谢绝转载。

刘彦春医生官网:lyc.51yulan.com

新浪微博:地坛医院刘彦春

QQ:2823206800

微信公众平台:地坛医院刘彦春主任医师工作室

刘彦春,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最高人民法院法医鉴定组性病专家,全国子宫颈癌防治协作组成员,北京首批256位医学科普专家。研究领域:性传播疾病(尤其对HPV病毒感染造成的各类尖锐湿疣和宫颈疾病)、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艾滋病、常见皮肤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