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吗?在干嘛?吃了吗?吃的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health中文翻译怎么说 “在吗?在干嘛?吃了吗?吃的啥?”

“在吗?在干嘛?吃了吗?吃的啥?”

2023-09-29 01: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没那么优秀,行了吧。

一加上了这句“行了吧”,整个语句的语气就会大变,好像变成我理亏一样,可明明是对方不服气的一句回答,到头来却让我哑口无言。

好像是我逼着对方要做什么事情一样,特别憋气。

还有一种,就是对方的一句话里加一个“又”字,而且把重音放在了这个字上。

你用这种语气品品这个句子:

你又怎么了?

在我听到的感情故事里,这句话出现的频率实在太高,只要把这句话说出口,那接下来指定就是争吵。

又这个字的语气特别奇妙,在句子里轻读只是表示一个单纯的重复本意,但如果重度这个字,语气里就带着一种不耐烦。

你又怎么了?怎么又是你?你怎么又来了?

这种提问,听着就生气啊有没有。

3

我也有些害怕另外一种聊天,我总结为“堵后路式谈话”。

这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还没怎么着就和你称兄道弟的。

我算是一个自来熟的人,但我还有分寸,不会喝点酒就和人勾肩搭背,但有些人就特别自来熟,吃个饭就仿佛认识了八百年。

现在我就反感有人在酒局上说“以后咱俩就是最亲的兄弟”,因为只要这么一说,就等于把你架到了一个位置上,你若不同意会被对方认为你不给面子。

而且,根据我的经验,能够将这种话脱口而出的人,一般酒醒了就没下文了,什么亲兄弟不过是酒后失言,切莫当真。

但如果清醒时他依然对你称兄道弟,十有八九是你对他有用,他或许要找你办事。

如果你帮了,他会说你真是我的好兄弟。

但如果不帮,他会说你这人怎么这样,我拿你当最好的朋友你这点忙都不帮?

可明明我们只是吃过一顿饭而已啊。哪里亲了?

另一种就更常见了,与一个分外耿直的人聊天,实在有些累。

实在是无法分清对方到底是耿直,还是情商低。

他会特别不客气地和你聊天,指出你今天衣着哪里不合适了,你哪里做得不对了,你什么地方不好了,比你爹妈都操心。

当你正想要发火时,他来一句:哎呀,我这个人就是耿直,有什么说什么,你别介意啊,我瞎说的,随便说说而已。

这时,你就如鲠在喉。

对方已经先把路给你堵死了,你怎么做都是错。

表面上不在意说没事,但心里明明在意,气得半死。

但又不能发作,人家都说是随便说说只是说话直,一旦自己生气那就成小心眼了。

说不定对方更有话说:我不过说了一句真话你这人怎么听不得建议呢?我是为你好啊。

4

不管是微博话题,还是我的日常感受,实际上都在说聊天的即时体验。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共识是:聊天,舒服的感觉最好。

但什么舒服呢?

舒服,就是聊天有分寸。

分寸不是一个有无的问题,而是一个度的问题。

多一分就狭隘,少一分就疏远。

和人聊天很舒服,不是你要贴着对方有多近,或者你要多顺从对方的话语,而是彼此都有空间。

在各自的空间里能够有所施展,都有余地,在聊天框架内都能发挥,有来有往,这样的聊天,才会舒服。

如果太远,彼此对望一眼无话可说,尴尬,生疏。

如果太近,就会给人一种压迫感,会不由自主地想往后退,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这里面有几个重点雷区:

不过度倾诉。 不强行分享。 不窥探隐私。 不轻易自我暴露。

如果你在聊天中能够记住这些雷区,有效避开,那么就能够掌握这种分寸,让彼此都感觉舒服。

另外,我还要纠正一个误区:

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不过是随便说说,我真的是有口无心,哪怕我说话方式有点问题,但对方也不至于那么生气吧?这里面难道没有对方的问题吗?

有人也会委屈,我不过只是心直口快,他那么生气也是斤斤计较吧。

实际上,你要知道,人与人之间是有边界的。

人与人的安全距离,边界感都不同。

有的人会认为打听个年龄工作没什么,但有的人将这视为隐私不可冒犯,这种不同就会形成人们的边界感受不同。

你要知道:分寸感这件事,不是取决于你的感受,而是对方的感受。

对方觉得你失了分寸,那么他必然就会在意,这不是你的主观决定,而是他的边界感反馈。

所以,在你还没有完全了解一个人,不太知道他的边界感在哪里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是最妥当和聪明的做法。

不侵犯别人的边界,是一个成年人起码的处事情商。

5

接下来我们深入一点。

在聊天中,起码的礼貌和懂得分寸是基础礼仪。

更多时候,我们经常在谈话中处于试探张望阶段,有时甚至是无话可说,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没有话聊,处于尴尬中,那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

我为你送上五点交流技巧:

一,留意环境,引起新话题。

你可以观察一下周围,比如所处环境和某个你注意到的人,然后顺着你的观察点说,你知道吗,这让我想到……然后再把想说的接下去,顺利引起新话题。

二,少问是非题,尽可能地问开放性问题。

比如,一个朋友说我来自成都。相较于“成都好玩吗?”,你可以问“那里怎么样?我也很想去。”,这样会让对方打开话匣子,聊起他们喜欢的事情,引出更多话题。

三,学会重启对话,递交话语权。

如果你和一群人聚会时,你可以问,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如果你和一人聊天,你可以问,你发的朋友圈里那件事很有趣,之后发生了什么?让对方开始讲故事,重启话题。

四:用冷读术赞美别人。

所谓冷读术,简单来说就是察言观色然后及时作出回应。适当赞美对方的外表和言谈举止,并根据聊天内容进行积极反馈,是提升谈话气氛的有效途径。

五,反转位置。

最后一个技巧比较高阶,让对方去想话题,这样你就不是那个担心没话聊的的人,你要做的就是沉默片刻,保持自然眼神接触,这样对方就会察觉到聊天空白,自己去寻找话题。

这五条有效的沟通技巧,可以确保你在聊天中不会无话可说。

懂得一点“话术”,要比直接上来劈头盖脸问别人“在吗你多大有没有对象”更加让人感觉舒服,易于接受。

有人读到这里,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叹:说个话还这么多讲究,累不累啊,想什么说什么呗。

我恰恰认为,谈话之前先考虑对方的感受,是成年人的基本涵养。

要知道,所谓的话术,所谓的情商高,不是什么高深的技巧。

只一点:对别人的尊重,把别人放在心上。

END

· 你 或 许 会 喜 欢 ·

♫ /夏日之梦 —— 傅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