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Go语言程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golang语言开发包 第一个Go语言程序

第一个Go语言程序

2024-06-18 11: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通过前面学习大家已经对Go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要怎么来创建一个Go语言程序呢?本节就来带领大家实现一个简单的程序——在控制台输出“Hello World!”。 在控制台输出“Hello World!”非常简单,仅需要几行代码就可以搞定,如下所示: package main // 声明 main 包 import ( "fmt" // 导入 fmt 包,打印字符串是需要用到 ) func main() { // 声明 main 主函数 fmt.Println("Hello World!") // 打印 Hello World! } 大家也许不明白这些代码的含义,没关系,下面就来一一介绍。 package(创建包) Go语言以“包”作为管理单位,每个 Go 源文件必须先声明它所属的包,所以我们会看到每个 Go 源文件的开头都是一个 package 声明,格式如下:

package name

其中 package 是声明包名的关键字,name 为包的名字。 Go语言的包与文件夹是一一对应的,它具有以下几点特性: 一个目录下的同级文件属于同一个包。 包名可以与其目录名不同。 main 包是Go语言程序的入口包,一个Go语言程序必须有且仅有一个 main 包。如果一个程序没有 main 包,那么编译时将会出错,无法生成可执行文件。 import(导入包) 在包声明之后,是 import 语句,用于导入程序中所依赖的包,导入的包名使用双引号""包围,格式如下:

import "name"

其中 import 是导入包的关键字,name 为所导入包的名字。 代码第 4 行导入了 fmt 包,这行代码会告诉 Go 编译器,我们需要用到 fmt 包中的函数或者变量等,fmt 包是Go语言标准库为我们提供的,用于格式化输入输出的内容(类似于C语言中的 stdio.h 头文件),类似的还有 os 包、io 包等,后面我们会详细介绍。 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导入的包中不能含有代码中没有使用到的包,否则Go编译器会报编译错误,例如 imported and not used: "xxx","xxx" 表示包名。 也可以使用一个 import 关键字导入多个包,此时需要用括号( )将包的名字包围起来,并且每个包名占用一行,也就是写成下面的样子:

import(     "name1"     "name2" )

main 函数 代码的第 7 行创建了一个 main 函数,它是Go语言程序的入口函数,也即程序启动后运行的第一个函数。main 函数只能声明在 main 包中,不能声明在其他包中,并且,一个 main 包中也必须有且仅有一个 main 函数。

C/C++ 程序的入口函数也是 main(),一个 C/C++ 程序有且只能有一个 main() 函数。

main 函数是自定义函数的一种,在Go语言中,所有函数都以关键字 func 开头的,定义格式如下所示:

func 函数名 (参数列表) (返回值列表){     函数体 }

格式说明如下: 函数名:由字母、数字、下画线_组成,其中,函数名的第一个字母不能为数字,并且,在同一个包内,函数名称不能重名。 参数列表:一个参数由参数变量和参数类型组成,例如 func foo( a int, b string )。 返回值列表:可以是返回值类型列表,也可以是参数列表那样变量名与类型的组合,函数有返回值时,必须在函数体中使用 return 语句返回。 函数体:能够被重复调用的代码片段。 注意:Go语言函数的左大括号{必须和函数名称在同一行,否则会报错。 打印 Hello World 代码的第 8 行 fmt.Println("Hello World!") 中,Println 是 fmt 包中的一个函数,它用来格式化输出数据,比如字符串、整数、小数等,类似于C语言中的 printf 函数。这里我们使用 Println 函数来打印字符串,也就是( )里面使用""包裹的部分。

注意,Println 函数打印完成后会自动换行,ln是 line 的缩写。

点号.是Go语言运算符的一种,这里表示调用 fmt 包中的 Println 函数。 另外,代码 fmt.Println("Hello World!") 的结尾,不需要使用;来作为结束符,Go 编译器会自动帮我们添加,当然,在这里加上;也是可以的。 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Go语言程序了,赶快动手试试吧!下一节将为大家演示,如何运行我们所编写的Go语言程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