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天问”:《伯夷列传》(6)|陪老婆读《史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eserises怎么读 司马迁的“天问”:《伯夷列传》(6)|陪老婆读《史记》

司马迁的“天问”:《伯夷列传》(6)|陪老婆读《史记》

2023-03-16 12: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史记》原文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李:这里说到了伯夷、叔齐作的歌。前面司马迁是这样提到这首歌的: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司马迁说他同情伯夷,看到这首流传下来的诗,觉得诧异。

诧异什么呢?孔子说,伯夷叔齐没有抱怨;但是这首诗,读起来,好像是在抱怨。所以司马迁这里问了:怨邪非邪?到底有没有抱怨呢?

有人说,司马迁的文章,到处都是怨气。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上面这首“采薇”的诗,我们可以不把它理解为抱怨,而是理解为表达困惑,对人生,对世界的困惑。

抱怨,是这样的:这世界多么坏啊,我落到这地步都怪这世界。

而表达困惑,是这样的:这些人做事,怎么可以是这样的呢?这个世界,到底哪里是属于我的位置?天大地大,哪里是我家?

人一旦开始抱怨,开始推卸责任,就是在封闭自己的天花板。一个抱怨的人就不容易有进步。

而困惑,是把天花板打开的。困惑的人承认,这世界上有些事,我现在理解不了。

这样,他将来可以有进步,可能会多理解些东西。

林:我也看到类似的说法,把司马迁的不幸受宫刑的怨气放在这里,代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发声,但是这样讲格局就小了,问题就封闭了,读起来意味不够。

而如果我们跟随司马迁这个疑问句,留着这个困惑,不着急做结论,用自己此后的生命历程来应证,能够帮自己打开格局。

李:接下来司马迁的文字,我也是往这个方向理解的:不是抱怨,而是司马迁在和这个文明的传统对话,表达自己的困惑。这是司马迁的“天问”。

《史记》原文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是《老子》里的话。我们先对它作最简单的字面上的理解:天道是公平的,会对好人好,对坏人坏。我们假定司马迁也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然后,司马迁看到,历史上,现实中,好像都和这句话合不起来。于是司马迁表达了他的困惑: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林:司马迁在此处慷慨激昂地连环问,激情澎湃。伯夷叔齐这样高洁的人会饿死;颜回这样好学的人会受穷早夭;而盗跖这样凶残放纵却能寿终正寝;以及那些行为不正、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能终生安逸享乐,世代不绝。司马迁由此问了古往今来大家都会问的一个问题:怎么看待好人得恶报,恶人得善报?

李:首先,我们可以在这一层提出问题:我们眼里看出来的好人,真的是好人吗?或许是伪君子,乡愿,或者懦弱的老实人?我们眼里的坏人,真的那么坏吗?是不是他也有优秀的地方,比如能够把人团结起来,对自己人很好?

以及我们对于生活过得好不好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呢?

我们对以上因素的判断,都会变化,都有进步的空间。我们在这方面成长了,再来看这个问题,就会呈现出不同的东西。

此外,还可以有一条比较直接的路:我们不看在时间线上延伸的“因果报应”,我们就看“当下”。

做好人,做好事,你当下的内心是什么体验?做坏人,做坏事,你当下的内心是什么体验?我们可以从《论语》中看到,颜回一直是“不改其乐”。我们从孔子口中知道,伯夷、叔齐没有抱怨。而根据我有限的经验,坏人内心是没那么安稳的,是少不了精神内耗的。要不然就是麻木愚昧无知。我们愿意和坏人交换人生吗?那么从这个角度看,“好人有没有好报”还成其为一个问题吗?

这个话题里纵深的内容,应该不止于此。但是以我现在的能力,只能说到这个程度了。

林:我简单的理解,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就是做好人的回报,而成为一个恶人就是做坏人的报应。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