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颈部淋巴结大,只想到 EB 病毒感染就错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ebdna定量阴性 发热、颈部淋巴结大,只想到 EB 病毒感染就错了!

发热、颈部淋巴结大,只想到 EB 病毒感染就错了!

2023-03-11 05: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对儿科医生来说,患儿「发热、淋巴结肿大」是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常见情况之一,虽是简单的临床表现,有时细究起病因却并不寻常。

颈部淋巴结肿大半月余

患儿,男,9 岁,主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半月余,发热 6 天,周身皮疹 5 天」入院。

现病史:半月余前,发现患儿颈部淋巴结肿大,当地医院完善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炎」,口服抗生素(具体药物不详)10 余天,淋巴结肿大无明显好转。6 天前患儿出现发热,热峰 39.3 ℃,伴周身皮疹,为求进一步诊断来诊。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态可,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双侧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大者约 1 × 1 厘米,质软,无触痛,活动度可,与周围组织无黏连。咽充血,扁桃体 II 度肿大,无分泌物。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部平坦,全服柔软,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

患儿存在发热、皮疹表现,亦有淋巴结肿大,因此首先想到的是有无 EB 病毒感染。因此入院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因待查:EB 病毒感染?

EB 病毒感染?

入院后辅助检查:

1. 血常规

图源:作者提供

2. 肝功、肾功及心肌酶

图源:作者提供

3. 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图源:作者提供

4. EB 病毒相关抗体及 EB-DNA 定量阴性。

5. 淋巴结超声

图源:作者提供

结合患儿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未发现 EB 病毒感染证据,建议完善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如下。修正诊断为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后续口服泼尼松治疗,电话随访,未再复发。

图源:作者提供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或称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972 年首先由日本的藤本吉秀和菊池昌弘发现。又称菊池病。本病病因尚不明确[1]。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是一种炎性免疫反应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但临床表现、病程和组织学改变,提示该病涉及 T 细胞和组织细胞对感染因子的免疫应答。现有多种诱发因素,例如 EB 病毒、人疱疹病毒 6 型、HIV、细小病毒 B19、副黏液病毒等。

细胞毒性 CD8 阳性 T 细胞介导的细胞凋亡是细胞破坏的主要机制。也有研究显示,该病的性别和年龄易感因素以及组织学特征与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同。

本病好发于年长儿,男性较多,好发于冬季,儿童发展成为自身免疫综合征的风险高于成人[2,3] 。

2. 临床表现

临床经过呈急性或者亚急性,多数病例发病前 5~7 天有咽炎、腮腺炎、咽结合膜等症状。临床特点如下[4]:

(1)高热,热型不定,热程长,可持续长达 1 个月。

(2)淋巴结肿大,以颈部为主,可累及全身浅表及深部淋巴结,通常仅有轻度增大,一般质硬、光滑、边界清楚且能活动,淋巴结肿大常伴有钝痛或急性疼痛,一般持续 1~3 个月。

(3)部分患者肝、脾轻度肿大,伴不定型皮疹、关节痛。

(4)白细胞减少,且中性粒细胞分类比例及绝对值多有下降。

(5)淋巴结活检为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病理表现为淋巴细胞变性、坏死,部分细胞母细胞化,组织细胞增生但无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病理可分为三个阶段特点:增殖期、坏死期和黄色瘤期,三种不同病理特征,可出现在同一淋巴结中。

国外一项对于 244 例该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如下:淋巴结肿大(100%)、发热(35%)、皮疹(10%)、关节炎(7%)、乏力(7%)肝脾大(3%)[5]。

3. 实验室检查

尽管报道显示最多的患儿有白细胞减少,但大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异型淋巴可见于约 25% 患儿,血沉大多正常,也可以有肝酶升高。骨髓检查最常见为巨噬细胞增多。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于患儿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无明确病因者,应想到本病可能,需要完善EB 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相关血清学检查。淋巴结活检对于明确诊断,减少不必要检查,缩短治疗时间有重要意义。

5. 治疗与预后

本病无确切有效治疗,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淋巴结活检虽为有创检查,但是病理活检,对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十分重要意义。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较长者约 1 ~ 4 个月,预后多良好,可有复发,必要时长期随访人[6]。

参考文献

[1] Han HJ,Lim GY,Yeo DM,et al.Kikuchis disease in children: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maging features[J].J Korean Med Sci,2009,24(6):1105-1109.

[2] Hudnall SD, Chen T, Amr S, et al. Detection of human herpesvirus DNA in Kikuchi-Fujimoto disease and 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 Int J Clin Exp Pathol 2008; 1:362.

[3] Yen A, Fearneyhough P, Raimer SS, Hudnall SD. EBV-associated Kikuchi's 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with cutaneous manifestations. J Am Acad Dermatol 1997; 36:342.

[4] 胡亚美,江载芳 .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下册)[M]. 第 7 版 . 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2:1835.

[5] Kucukardali Y, Solmazgul E, Kunter E, et al. Kikuchi-Fujimoto Disease: analysis of 244 cases. Clin Rheumatol 2007; 26:50.

[6] arappil A, Rifaath AA, Doi SA, et al. Pyrexia of unknown origin: Kikuchi-Fujimoto disease. Clin Infect Dis 2004; 39:138.

策划:春花

本文首发于丁香园旗下专业平台:儿科时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