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片的音质和 CD 的音质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dvd好还是vcd好 黑胶唱片的音质和 CD 的音质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黑胶唱片的音质和 CD 的音质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023-08-11 15: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All else is gaslight——Herbert von Karajan“天不生CD,万古如长夜”——CD数码音频系统国际主席赫伯特·冯·卡拉扬

在70年代之前,人类音乐回放设备与人耳之间的主要矛盾,是音乐回放设备的指标还无法满足人耳的苛刻要求。

从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机械录音之后到CD出现之前,唱片作为"音质"的巅峰载体,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满足人类聆听欲望的急先锋。为了让人们听到更“保真”的音乐,这个产业先后做出了数次改进——20世纪40年代,密纹唱片出现,在播放时长、唱片材质与声音的重现方面达到了一个平衡点;20世纪50年代末,密纹唱片的立体声之争终于告一段落,45/45制式的立体声唱片击败了V/L制式立体声唱片,成为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

那么这个“苛刻”的人耳需要怎样的指标来满足呢?

1.对人耳(普通)来讲,理想状态下所能感知到的纯单音变化最小幅度约为0.3dB。[1]

2.对人耳(普通)来讲,在最敏感的500Hz~2kHz范围你所能感知到的频率变化一般是0.2%。[2]

3.对人耳(普通)来讲,THD(总谐波失真)是个不太敏感的指标,低次谐波失真能被感知的变化最小量一般在1%上下。[3]

4.对人耳(普通)来讲,立体声分离度一般要高于20dB,才能获得较好的立体声感知效果。[4]

5.对人耳(普通)来讲,听阈一般是0~120dB、20—20KHz。

为了满足耳朵,人们做了很多努力,但更多的时候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比如说为了保证一张唱片所能容纳的录音时长,人们需要在低频动态与刻录槽数之间进行取舍,除了舍弃一部分超低频声音之外,对低频动态进行压缩也是常见的操作。同时为了改善唱片放音时的信噪比、减少唱片本身的噪音影响,所以当录音频率高于某一“转折频率”后,录音速度将随着频率升高而按照6dB/倍频进行提升;为了避免唱片转动时可能带来的转盘噪声,在低频部分可能又要稍稍提升录音振速。[5]

不过好在当时的电声学设备也存在诸多限制——比如说,今天一个五寸的音箱可能下潜会低至50Hz,然而在几十年前,想获得这样的下潜可能需要一个庞然大物。因此早期录音回放的标准一度曾经是40—16KHz,在这种情况下,一张典型的立体声唱片它的动态范围应该在50dB左右、失真约为1~2%,有效频响范围可达40~16KHz,立体声分离度可达30dB——很显然,这是无法满足人类的耳朵的。

所以说立体声唱片的出现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更糟糕的是到了50年代末,随着电声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大器技术日趋成熟,从推挽A类放大器到三级B类放大器,放大器的失真越来越低,立体声分离度越来越高,频响范围越来越宽。LP,而非回放系统的其它环节,开始逐渐成为了回放系统的瓶颈。

为了改善LP的音质,人们先后进行了许多尝试。70年代之后,计算机控制刻录、先进工艺制版、自动槽距调节、自动压片等工艺开始逐渐被应用于LP制作,新的LP一致性更好、放音时长更长,有效频响范围也逐渐扩大到了20—20KHz(还记得前面咱们说过的么?当录音频率高于某一“转折频率”后,录音速度将随着频率升高而按照6dB/倍频进行提升,否则就会受到噪音影响。而很显然,没有厂家会为了20KHz以上的信息而无休止的提升录音振速的,所以黑胶虽然可能记载了20KHz以上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很可能大部分都是噪音……)但这一切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的提升并不是无休止的。

你是可以看到天花板的。

一个天花板来自于录音室混音。早期的混音师要使用动态更低的磁带系统进行混音剪辑,因此录音室专辑的动态很少能超过50dB,甚至频响范围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最后大胆的日本人开始尝试跳过磁带录音环节,直接进行电声放大,在高水平乐队演奏的同时进行唱片录制,最终将动态提升到了惊人的70dB水平,但由于这种方法对技术和乐队的要求都极为苛刻,因此相对来说没能成为主流。

另一个天花板来自于回放系统。唱针必须划过唱片的表面,才能够读取到刻录的波形。而在这个过程中,拾音头、音臂、传动等部件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机械振动,影响最终的声音,空气中无处不在的灰尘也会逐渐布满唱片的表面。更糟糕的是乙烯基唱片的硬度必然不如唱针,因此无论你怎么小心,每次播放还是会带来一定的磨损。到了黑胶系统生命的末期,为了满足拾音头的循迹性能,人们不断地降低音臂的质量,并提高拾音头的顺性。为了解决唱针谐振、高频重放时唱针尖端受力过大而跳槽等问题,人们开始使用钻石针头,甚至是单晶宝石针头。为了解决震动问题,人们用压缩空气系统将转盘“悬浮”起来;为了解决唱片在转盘上的打滑和翘曲现象,人们用真空泵将唱片吸附到转盘上……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

可问题在于,时代变了,信息科学开始发展起来了。

既然LP受到了这么多条件的制约,那么我们能不能另起炉灶?能不能越过这些障碍?我们干脆不要这些机械结构了?直接进行数电转换,不行吗?

当然行,CD就是这种思路下的产物。

CD在诞生之后,很轻松地做到了“三个90dB”:动态90dB、立体声分离度90dB、信噪比90dB,而且在记录时长上也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在放弃了对模拟系统的坚持之后,CD系统很快就实现了飞速的发展,并以其灵活、方便、易保养及音质更胜一筹等优势完成了对黑胶的本质超越。

对音乐爱好者而言,CD格式直接可闻的优势在于其巨大的动态,和极其安静的背景,但CD远较黑胶更低的失真却给它带来了一些麻烦:CD的失真很容易便可以做到0.01%以下,而黑胶的失真则是它的数百倍,但人耳却会认为二次谐波失真可能会带来更好的聆听感受。加之数字音频天然存在的采样问题,总会让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我听到的不是原汁原味的音乐”的感觉。因此从CD诞生的第一天开始,LP的音质胜过CD这样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

所以假如你认为音质是更好的重现声音,那么从频响范围、动态范围、信噪比、失真、立体声分离度……等等所有指标上黑胶全面落后于CD;但假如你认为音质代表着“你更喜欢”的话,那么也许你会认为黑胶的音质胜于CD——但很显然,我也有权力认为爱迪生的锡箔滚筒才是最原汁原味的音乐,黑胶不过是个电声学的畸形怪胎而已。

谁知道呢(摊手。

真正的音药!

参考^Harris J D. Loudness discrimination[J]. Journal of Speech & Hearing Disorders. Monograph Supplement, 1963^Moore B C J. Relation between the critical bandwidth and the frequency‐difference limen[J].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74, 55(2): 359-359.^Moir J. Just detectable' distortion levels[J]. Wireless World, 1981, 87: 32.^Harwood H D, Shorter D E L. Stereophony: The Effect of Cross-talk Between Left and Right Channels[J]. 1964.^请参见IEC密纹唱片录音标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