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杂交: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dna杂交技术过程 原位杂交: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应用

原位杂交: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应用

2024-06-01 20: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位杂交: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应用

In Situ hybridization: application to development biology and medicine

 

作者:    N.Harris and D.G.Wilkinson

出版: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索书号:  Q781/I-35/2011/Y

藏书地点: 武大外教中心

 

原位杂交是在研究DNA分子复制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两条核苷酸单链片段,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通过氢键结合,形成DNA-DNA、DNA-RNA或 RNA-RNA 双键分子的特点,应用带有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生物素、地高辛等非放射性物质)DNA或RNA片段作为核酸探针,与组织切片或细胞内待测核酸(RNA或DNA)片段进行杂交,然后可用放射自显影等方法予以显示,在光镜或电镜下观察目的 mRNA或DNA 的存在并对其进行定位。此方法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细胞的功能表达及其调节机制,同时,该技术方法对于基因图谱、基因表达和基因组进化的研究以及对组织中病毒DNA/RNA的检测和定位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都可谓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因此,《原位杂交: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应用》对于生物学家、生物物理学家以及高校学生的科研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本参考教材。

在我们的理解中,生物医学的进步通常和技术上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而原位杂交则就是这样的一个经典实验技术。它将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有效的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对DNA、RNA在组织中的分布进行快速的分析。利用原位杂交使人们意识到,基因的时空表达是导致发育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结果信息使人们对于发育生物学的理解发生了重大改变。另外,原位杂交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其被用来研究正常组织的功能以及各种疾病的原理等。《原位杂交: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应用》继1990年第一次出版后,该书便涵盖了在原位杂交技术领域的一些领军科研者们的贡献,通过对该技术的各种改进和选择,该书对于一些即将操作原位杂交的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引导者。

该书内容组织简练,结构分布简单,但是各个部分描述则甚是详细,对原位杂交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书的内容可以详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二两章,介绍原位杂交系统中的两种探针——非放射性探针和半抗原标记的核酸探针;第三章单独成一部分,讲述互补RNA在鉴定以及定位内分泌系统中的mRNA中的应用,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一直到最后,介绍了原位杂交技术在各种生物系统中的运用,从低等的海藻到高等动物的人类胚胎,从植物配子到爪蟾卵子均可以运用到该项技术。除此之外,该书还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该书的主体部分是由原位杂交技术方面各个领军科研者的研究成果构成,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和参考性,对于原位杂交技术的研究者和初学者来说是比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2.         该书的一些重要文献中对于原位杂交的原理和结果都有图片显示,通俗明了的同时又不乏科学性。

3.         书中每篇文章后面均附有相关参考文献,为读者进一步的学习提供了便利。

    总而言之,这本《原位杂交: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应用》是一本生物医学学科非常优秀的教材,为即将开展这项技术的研究人员和学生读者提供了详尽的技术和理论指导,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践教材。

 

 

 

目录

一:原位杂交组织化学中的非放射性探针:组织化学家的有效工具

二:半抗原标记的核酸探针在原位杂交中的应用

三:互补RNA在鉴定以及定位内分泌系统中的mRNA中的应用

四:原位杂交在海胆发育过程中基因时空表达的分析中的应用

五:原位杂交在果蝇发育中作为分子遗传分析的案例所具有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六:原位杂交在爪蟾卵子发生过程中母系mRNA的定位的应用

七:原位杂交在小鼠胚胎形成过程中基因的潜在功能的分析中的应用

八:由真核内共生体进化之海藻色素体过程的研究

九:运用原位杂交技术对玉米雄花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进行定位

十:针对于豌豆发育过程中存储蛋白的基因表达的原位杂交试验所需的组织准备技术

十一:原位杂交在研究植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基因的表达中的应用

十二:原位杂交技术在人类胚胎性别鉴定中的运用

十三:运用原位杂交对人类组织中病毒性DNA的存在进行论证

 

索引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  刘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