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工装靴工艺详解(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dg皮鞋开胶 硬核工装靴工艺详解(一)

硬核工装靴工艺详解(一)

2023-10-08 09: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目录:

现代胶粘,注塑工艺

线缝工装靴历史起源

基础的手缝沿条工艺(hand welt construction)

机器缝制的固特异工艺 (goodyear welt)

高边沿条:暴风缝(storm welt)

3/4沿条与全沿条

Dr. Martens的火熔工艺

一些想法

0. 前言

    当前复古工装靴的热度越来越高,redwing, wesco, White's boots, Viberg等工装靴品牌进入大众的视线。大部分人都知道工装靴因为采用了”固特异工艺“而获得了更高的强度,但对其具体结构与制作方法不甚了解,甚至对一些工装靴的工艺存在误解。

    实际上,工装靴所采用的主流工艺分别有:固特异 & 手缝沿条工艺,stitch down & Veldtschoen工艺,挪威缝工艺(Norweigian),内支线工艺(blake)等。我将用几篇文章将其彻底阐明,本文主要介绍手缝沿条(hand welt)与固特异(goodyear welt)。

1. 现代胶粘,注塑工艺

    我们常穿着的鞋子,运动鞋,家人们常穿的皮鞋基本上都是胶粘工艺的。工艺比较简单。首先将鞋面缝出来,固定贴合在鞋子模具(鞋楦)上面,鞋底根据设计款式由模具生产出来。组装鞋底只需要涂上胶水,压合,就齐活了。

NB996的胶粘工艺

    胶粘鞋在高强度穿着的情况下会开胶,近些年例如匡威,Vans会采用无毒环保胶水,其粘合力会更差一些,也就导致了现在遍地开胶的局面。Nike AF1在鞋身与鞋底之间加了一道缝线,降低了开胶风险,虽然站队站的烂,不过设计总归是不错。

Nike AF1 鞋面与鞋底的缝线

    此外,Timberland大黄靴还用到了一体注塑的工艺。将鞋身放在鞋底模具上方,然后将熔化的鞋底胶水注入鞋面下方的模具中。胶水冷确凝固之后,鞋底也就和鞋身牢固的粘合在一起了。一体成型的鞋底大大减小了鞋靴开胶的概率。该种工艺被广泛应用在各种专业户外、劳保鞋靴上,例如Rediwng的劳保产品线就有相当比例的注塑鞋底鞋款。

Timbeland大黄靴的一体注塑工艺

    手工鞋硬要追溯那能追溯到人类文明起源的时代,不过现代意义的皮鞋工艺的确起源于欧洲,这也是欧洲是高端制鞋业发达的原因。除了许多存活百年以上的老字号大厂,还有很多个体鞋匠。今天要着重介绍的手缝沿条工艺(hand welt)是众多欧洲的鞋匠长期实践交流的结晶,大概成型于1500年左右。

个人鞋匠

    新大陆开辟后,传统的制鞋技术也被传到北美,而伴随北美大陆西进大开发与工业化,专为各种行业设计的工作靴被生产出来,就有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工装靴。伴随着知名的工装靴品牌,如Chippewa,Redwing,Whitesboots,Wesco,Thorogood的成长,工装靴的文化在北美大地流行,与工装文化、牛仔文化、军装文化一同构成了美式复古文化。作为美帝国主义的“腐朽“文化之一,传播至全世界。

北美大开发

    现代制靴技法成形于18世纪到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制鞋专用的鞋帮、鞋底缝纫机的发明,制鞋由手工业进入了机器流水线的时代。线缝工装靴的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手缝沿条(handwelt)以及固特异(goodyear)工艺。其他工艺如挪威缝,Stitch down先不介绍,后面慢慢填坑。各种工艺之间也不是泾渭分明的,都会有一些交叉与融合。

1881年前后瑞士的制鞋工厂

3. 基础的手缝沿条工艺(hand welt construction)

    与之相比,我们的主角——复古工装靴的鞋底结构就要复杂一些,通过缝线来固定。最具有代表性的线缝工艺就是,手缝沿条Hand welt工艺,以及机器固特异工艺。其核心是鞋底的内外两道缝线。我们以redwing875为例,鞋身切面如图所示,其鞋底结构可分为三层:内底(insole),中底(midsole)和大底(outsole)。沿着鞋身,有一圈沿条,连接内底与中底、大底。

Hand Welt工艺分解图

A. 在皮质内底上开槽以留出缝线位置。然后将鞋面(vamp),鞋面内里(liner),沿条(welt),内底(insole)缝合在一块,形成第一道稳固的结构。这道缝线由于隐藏在鞋内,可称为“内线”

B. 在鞋底空腔内填入软木(cork filling)或者其他可变形的材料。在长期穿着后可以对自己的脚型形成一种“记忆”。

C. 将沿条(welt)和中底(midsole)或者缝合,形成第二道稳固的结构,这道缝线可称为“外线”。

D. 最后粘贴大底,外层大底磨损后可以将其撕下更换。

Hand welt工艺流程示意图Handwelt工艺流程

    redwing 875采用的就是该种方案(redwing实际上采用机缝工艺,下文有提到,此处举例方便理解)。外层的中底,大底连接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鞋款并没有中底,沿条是直接和外底缝合的,比如8111。还有的,是缝线直接将沿条,中底,外底一串三缝合起来,比如redwing 9011 beckman系列。这几种外线缝合方式没有本质区别,内线的缝制才是核心。

8111没有中底9011外线一串三

大底常用材料一般有皮革,EVA发泡和橡胶。

大底材料

4. 机器缝制的固特异工艺 (goodyear welt)

4.1 固特异工艺流程

    说完手缝沿条工艺,我们来解释固特异工艺。固特异这几个字,在工装鞋圈子里属于听的耳朵起老茧的名词,但大部分人对它的理解却是错误的。

时间推回到工业革命之前,制鞋工匠都需要用锥子锥孔、手工缝制沿条,也就是刚刚提到的Hand welt工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的1871年,一种名为“固特异制鞋技术“的专利获得了美国国家专利局的审批。一种全新的缝纫机器被发明出来,可以替代人工去鞋底缝制内线。而发明这台机器的人的名字,叫查尔斯固特异(Charles Goodyear)。固特异爵士是美国dark♂fa♂明家,因发明硫化胶而被被誉为“橡胶之父”。现今美国著名橡胶制造企业【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也是因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而用其姓氏命名。不过要注意,固特异鞋和这家公司并无联系。

Charles Goodyear 爵士与固特异鞋机

    固特异工艺的流程是:先在内底(insole)上粘贴一层帆布条,这样子就能形成类似手工开槽的棱条结构,然后用机器完成沿条-鞋面-内底的缝制过程。注意,固特异机器只是缝制内线,和外线无关。早在1856年,Lyman Reed Blake就已经发明了能够缝制外线的机器Rapid stitch machine (Lyman Reed Blake也是另一种制鞋工艺Blake工艺的发明者)。 固特异鞋机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鞋靴的生产效率;同鞋面缝纫机,外线rapid stitch缝纫机一同将制鞋业带入了机器时代,解放了人力。

机器固特异缝线工艺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固特异工艺”(goodyear welt)就是用来替代手工缝制沿条的,从它诞生开始就和机器捆绑在了一块。工匠手缝沿条的鞋子只能叫“手缝沿条工艺”(hand welt),而不能叫固特异。所谓“手工固特异”根本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伪概念。我也不知道这个错误的名词是怎么被发明而后广泛传播,最后又不得不约定俗成来使用它的。翻译一下:“手工机器缝制沿条”,这个活整的挺好,就是有点烂,老矛盾文学家了。

4.2 浅谈Hand welt与Goodyear welt

模糊的概念给了买家无尽遐想空间,也给了某些卖家无尽的营销空间。写一个“全手工固特异”,你来猜一猜是手工缝的还是机器缝的?你问他内线究竟是手缝还是机缝的。态度温柔但却狗屁不懂得客服会告诉你:“亲,咱家鞋子都是多年经验得老师傅全手工打造,缝线稳固,穿十年都不会坏得呢!”。

这里不是说机器缝线一定就不如手工缝线,而是手工缝线的确在生产过程中会更加耗时,消费者有权明白一些技术细节。

客观来讲,手缝内线的理论强度更高,而固特异工艺由于帆布条是粘贴在内底上的,强度不如手缝。对于外线,匠人的水平高的话,外缝线会更加精致且细密,这在一些正装皮鞋上是很重要的。而由于外线机器本身的空间结构限制,机器缝制的鞋沿条无法向内收,外缘会比较凸出,形成squared waist的效果,鞋底会比较宽大。这在工装靴上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比较正式的正装鞋上做一个宽大凸出的鞋底,是比较违和的。一些正装鞋的鞋腰需要收紧,甚至缝线是隐藏在鞋面之下的,即盲缝工艺(blind waist),这时候只能是用手工来缝制。

工装靴的squared waist 正装鞋的blind waistBlind stitch盲缝效果5. 高边沿条:暴风缝(storm welt)   

     基础的固特异工艺中,沿条与鞋身之间的不够紧密,下雨天水就容易沿着缝隙进入。而用高边沿条代替普通的直边沿条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高边可以与鞋面更紧密的贴合在一起。这样可以达成更好的防水效果,在下雨天也可以穿着,所以才叫storm welt。名字听上去好像比较唬人,不过其工艺步骤其实与固特异别无二样。

高边沿条与Storm welt工艺6. 3/4沿条与全沿条

    Redwing875等白底靴采用了360°全环绕的沿条。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靴子都会采用360°全环绕沿条,一些带有后跟的鞋款,比如红翼8111,901X,为了后跟收的更窄更好看,会采用3/4沿条工艺,后跟位置的皮面和内底用铁钉来固定。一些正装款式,以及Stitch down工艺的款式有时还会采用1/2沿条。鞋身腰部以及后跟全都是钉子来固定。

Redwing9013的3/4沿条与后掌固定7. Dr. Martens的火熔工艺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Dr. Martens的工艺,为什么会把马丁靴单独拿出来介绍?因为其固特异工艺有一些独特之处。Dr. Martens沿条-鞋面-内底仍然是依靠缝线固定,采用的是塑料沿条。也正是采用了塑料沿条,为沿条与大底的连接技术埋下了伏笔。注意,沿条-内底缝线这一次暴露在了外面,有一定的装饰性。(实际上,这种缝线方式严格意义上属于挪威缝,我们后边讲挪威缝的时候再说)

Dr. Martens沿条和大底连接没有用到缝线,而是用一个高温金属探头经过沿条与大底的连接处,将二者通过高温熔融,进而完成“焊接”,这种工艺可称为“火熔工艺”。某种程度上,塑料沿条与胶底融为一体形成的耐用性要比线缝更加牢固可靠。

Dr. Marten的火熔工艺

8. 一些想法

到这里,关于手缝沿条 & 固特异工艺的所有技术细节就全部介绍完了。内容不少,希望看到的各位能够理解本文的内容。往后我还会分析挪威缝,Stitchdown等工艺。

而在最后我也有一些想法要说:其实在了解构造之后,我们也就知道这个被各种广告软文吹的神乎其神的工艺其实也很简单,并没多少技术含量可言。毕竟200年前就已经成熟存在的东西有什么可吹嘘的。但现在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有一大堆人故意神秘化固特异工艺。夸大其困难程度,鼓吹其稀缺属性,屁大点事儿吹上天,玄学属性拉满,科学属性全无,搞工业品崇拜。

卖家动不动就是固特异难得要死,工期贼长,成本贼高,骗完外行骗消费者。一大堆消费者集邮式的买了不知道多少双靴子,连个最基本的工艺都不懂,每天翻来覆去吹那点“历史,文化,情怀”车轱辘话,堆砌那些虚幻的概念,在论坛里跳大神。一大堆人用一大堆屁话给工装靴“赋能开光”,幻想固特异工艺里面存在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玩别的都是越玩越明白,玩工装靴是越玩越迷糊。对这些神棍贴图一张聊表敬意。

正因为我们热爱工装靴,喜欢工装文化,我们更应当以客观的态度,探究的心态来看待这个古老的工艺。

感谢各位的观看,欢迎关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