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DDR4协议规范之 (四)命令和时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ddr4哪一年确定标准 LPDDR4协议规范之 (四)命令和时序

LPDDR4协议规范之 (四)命令和时序

2024-06-27 05: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LPDDR4协议规范之 (四)命令和时序 命令真值表激活操作读写访问操作读前沿和后沿突发读取操作流程读操作时序写前沿和后沿突发写操作写入均衡 (待更新)

命令真值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激活操作 ACTIVATE命令由两个连续命令组成,Activate-1命令和Activate-2。通过在(Activate-1)时钟的第一个上升沿保持CS HIGH,CA0 HIGH和CA1 LOW来发出Activate-1命令,通过在(Activate-2)时钟的第一个上升沿保持CS HIGH,CA0 HIGH和CA1 HIGH来发出Activate-2命令。存储体地址BA0,BA1和BA2用于选择所需的存储体。行地址用于确定在选定存储区中激活哪一行。必须先发送ACTIVATE命令,然后才能执行任何READ或WRITE操作。发出ACTIVATE命令后,设备可以在tRCD上接受READ或WRITE命令。激活存储体(并且操作完成)后,必须对它进行预充电,然后才能将另一个ACTIVATE命令应用于相同的存储体。BANK组激活时间和预充电时间分别定义为tRAS和tRP。到同一存储体的ACTIVATE命令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由设备的RAS周期时间(tRC)确定。到不同存储体的ACTIVATE命令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为tRR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必须遵守8组BANK LPDDR4器件的操作限制。有两个规则: 一个规则限制了可以发出的顺序ACTIVATE命令的数量。另一个为PRECHARGE ALL命令提供了更多的RAS预充电时间。规则如下: 8个BANK设备顺序激活限制: 在滚动的tFAW窗口中最多可以激活(或刷新)4个bank.tFAW周期内的时钟数取决于时钟频率,时钟频率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时钟频率在此期间内未发生变化,则通过将tFAW [ns]除以tCK [ns]并舍入到下一个整数值来完成时钟转换。作为滚动窗口的示例,如果RU(tFAW / tCK)为10个时钟,并且在时钟n中发出了ACTIVATE命令,则在时钟n +1和n + 9之间或之间不能发出三个以上的ACTIVATE命令。出于tFAW的目的,REFpb也视为存储体激活。如果在tFAW周期内更改了时钟频率,则可以通过累加每个时钟周期所花费的时间,以时钟周期计算滚动tFAW窗口。当前n个时钟周期超过tFAW时间时,满足tFAW要求。 8BANK设备预充电-所有BANK: PRECHRGE ALL命令的tRP必须等于tRPab,大于tRPp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读写访问操作

激活存储体后,可以执行读或写命令。 通过在CK的上升沿将CS和CA [5:0]设置为正确的状态(请参见命令真值表)来异步声明CKE,可以实现此目的。LPDDR4-SDRAM提供了快速的列访问操作。 单个读取或写入命令将启动突发读取或写入操作,其中数据在连续的时钟周期内与DRAM进行传输。 不允许突发中断,但是可以动态设置最佳突发长度(请参阅命令真值表)

读前沿和后沿

LPDDR4-SDRAM的DQS选通脉冲需要在第一个锁存沿之前(带有DATA为“ valid”的DQS_t的上升沿)之前加一个前同步码,并且在最后一个锁存沿之后需要一个后同步码。 前同步码和后同步码的长度是通过模式寄存器写(MRW)设置的。对于READ操作,前同步码是2 * tCK,但前同步码是静态的(无切换)或切换,可通过模式寄存器选择 .LPDDR4的DQS读取后同步码为0.5 * tCK(或扩展为1.5 * tCK)。 标准DQS后同步码将由DRAM驱动以读取0.5 * tCK。 模式寄存器设置指示DRAM驱动额外的(扩展的)一个周期DQS读取后同步码。 下图显示了标准(tRPST)和扩展(tRPSTE)后同步操作的DQS读取后同步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突发读取操作流程

突发读取命令由CS发起,并且CA [5:0]在CK的上升沿置为正确状态,如命令真值表所定义。命令地址总线输入确定启动突发的列地址。这两个低位地址位未在CA总线上传输,并暗示为“ 0”,因此起始脉冲串地址始终为4的倍数(例如0x0、0x4、0x8、0xC)。从完成读取命令的时钟的最后一个上升沿(例如:CAS-2命令的第二个上升沿)到测量tDQSCK延迟的时钟的上升沿定义读取等待时间(RL)。在完成读取命令的时钟的上升沿之后,第一个有效数据可用RL * tCK + tDQSCK + tDQSQ。数据选通输出在第一个有效选通上升沿之前被驱动tRPRE。脉冲串的第一个数据位与数据选通的第一个有效(即前同步码)上升沿同步。随后的每个数据输出出现在每个DQ引脚上,并与数据选通脉冲沿边缘对齐。在突发末尾,将DQS信号驱动另一个半周期后同步码,或者如果模式寄存器中的可编程后同步码位置1,则驱动1.5个周期后同步码。 RL在模式寄存器中编程。相对于DQS_t和DQS_c的交叉点测量数据选通的引脚时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读操作时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写前沿和后沿

LPDDR4-SDRAM的DQS选通脉冲需要在第一个锁存沿之前(带有DATA为“ valid”的DQS_t的上升沿)之前加一个前同步码,并且在最后一个锁存沿之后需要一个后同步码。 通过模式寄存器写(MRW)设置前同步码和后同步码的长度。对于WRITE操作,在所有工作频率下都需要2 * tCK前同步码.LPDDR4的DQS写后同步码为0.5 * tCK 或扩展到1.5 * tCK。 标准的DQS后同步码将由存储控制器驱动进行写入操作的0.5 * tCK。 模式寄存器设置指示DRAM驱动额外的(扩展的)一个周期DQS写后同步码。 下图显示了标准(tWPST)和扩展(tWPSTE)后同步码操作的DQS写入后同步码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突发写操作

突发WRITE命令由CS发起,并且CA [5:0]在CK的上升沿置为正确状态,如命令真值表所定义。对于Burst WRITE命令,应将列地址C [3:2]驱动为LOW,并且不在CA总线上传输列地址C [1:0](假定为零),因此起始列突发地址为始终与32B边界对齐。从完成写命令的时钟的最后一个上升沿(例如,CAS-2命令的第二个上升沿)到测量tDQSS的时钟的上升沿定义写等待时间(WL)。必须在完成写命令的时钟的上升沿之后驱动WL * tCK + tDQSS来驱动DQS的有效“闩锁”沿。LPDDR4-SDRAM使用不匹配的DQS-DQ路径以降低功耗,因此DQS选通脉冲必须在DQ信号之前到达SDRAM球达tDQS2DQ的量。 DQS选通输出在第一个有效的选通上升沿之前被驱动tWPRE。 tWPRE前同步码要求为2 x tCK。必须对DQS闪光灯进行培训,以使其与DQ数据居中对齐。必须为tDIVW(数据输入有效窗口)保留DQ数据,并且必须定期训练DQS以使其在tDIVW窗口中居中,以补偿由于温度和电压变化而引起的时序变化。 SDRAM在DQS的连续边缘上捕获突发数据,直到完成16位或32位数据突发。突发WRITE完成后,DWP选通必须保持tWPST的活动(触发)(WRITE后同步码)。突发写入操作后,必须满足tWR才能向同一存储库发出PRECHARGE命令。引脚输入时序是相对于DQS_t和DQS_c的交叉点测量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写入均衡 (待更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