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基础:微分电容到底是什么?它是CV曲线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v等于m吗 电化学基础:微分电容到底是什么?它是CV曲线吗?

电化学基础:微分电容到底是什么?它是CV曲线吗?

2023-10-02 17: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微分电容到底是什么?

Crusher

武汉大学博士生

 

细心地人可能早就发现,dQ/dV~V的峰形跟cv的是一样的,但具体为什么可能有些人并不理解,讲得稍微深刻一点的地方,一般是这么介绍的:

(公式采用【编辑之谈】信息的【upub编辑器】)

后面呢?没了。那为什么微分电容和CV的结果二者一致呢?

事情得从一个原始的谁都知道,但绝大多数没怎么理解的东西说起,这个东西叫:平衡电势。

 

什么是平衡电势,百度上的定义是这样的:

这段话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也都读得很明白。那还是这个问题,(用人话讲)平衡电势到底是什么?

平衡电池指的是在某种状态下,一个物质(设为M)不从外回路得到/失去电子,变成自己的还原/氧化态(也就是M坚持做自己)的情况下,材料自由能的外在体现。

 

 

如果外部条件变化,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这正好就是贯通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桥梁:

(公式采用【编辑之谈】信息的【upub编辑器】)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有外力,比如出现另外一个比它的氧化态还强的氧化剂,或比还原态还原性还强的还原剂,或者直接充放电(本质还是强行从材料夺电子或给电子)。

更形象点说,当外部氧化剂(设为O)的电位比M的高时,M就会被O夺走电子(热力学上说是这样,但具体能不能实现还要看这个过程有没有其他阻力,所以就有了所谓动力学的问题),这时候是不做功的.

但如果将二者隔开(设法隔开),并在中间架一根导线,就能让电子从外部流动,这就是成了电池。

但如果是人为地缓慢的提高电势,而不是直接给一个强的氧化剂去夺取电子,会怎么样呢?

开始时,电位降低,电子夺取不下来,外电路电流很小(从而电量,即容量也很小,q=it)。

当电位提高到到平衡电势时并稍加一个过电位克服极化(这可能又是一个谁都知道但大多数人理解得一般的概念,以后有机会开专题讲)的阻力,这时候M就会快速地变成它的氧化态,剧烈地向外给出电子,放电过程则正好相反。

如果这个电子出得去、回得来,那就可以做成二次电池反复利用;如果出得去回不来,那就只能做成一次干电池。

有了上面的概念,我们再来理解为什么微分电容和CV是一回事呢?

上面提到,人为地提高电势到平衡电位以上,会剧烈地夺取M上的电子,对外显示的就是电流/容量。而认为提高电势,即

(1)以一个横定的速度直接提高电势(CV);

(2)以一个横定的速度灌入电流(电势不是匀速上升)来实现,这就是恒电流充放电曲线。当然也可以既非恒电流也非恒电势,但不便于研究问题,用的不多。

 

如果是(1),当电势低于平衡电势时,M不会受影响,不会失去自身的电子。当电势到达平衡电势时,这是由于外力的存在,M体系内的能量发生变化,电子被外回路夺取,对外显示,就是出现了峰。如果走1圈,那就是循环伏安CV,只走半圈,那就是线性伏安LSV。所以本质上说,CV中出现峰值,是说材料在这个电位处被打破了平衡。至于出现多个峰,即可能由于不同电对中心(如Fe和Mn)的平衡电势本就不一样,也可能由于同一个电对(比如Fe)在材料中处的晶体位置不一样,这个位置影响了它的平衡电势。[1]

 

如果是(2),向M不断灌入电流时,电位也在发生变化,如果低于平衡电势,灌入的电流相当于直接给了一个导体正电荷,但它无法吸纳,就会使得的电位迅速变化,这就是充放电曲线中的类似于直线的部分(如下图中被蓝色框内的部分)。但当电势继续升高,接近第一个平衡电势,就会出现正电荷被吸收,导致电压升高得较慢,如第一个圈。如果第二个平衡电势处的M特别多,就会出现给多少正电荷都能吸收(M处于吃正电荷吃不饱的状态),就会使得电势基本维持了一个平台,而这时候,还是在向外回路剧烈给电子。

到这里就可以看出:不管是CV还是重放电曲线,充电到达平衡电势并超过它时,都会向外输出大量电子,电子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电流增加,所以在CV曲线中会出现一个峰值,而在充放电曲线中会出现一个平台,二者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做一个简单的微分变化:

(公式采用【编辑之谈】信息的【upub编辑器】)

平衡电势负极处,会伴随着一个很大的电流I。

还有一种理解方式是:将上面的图形顺时针旋转90°(如下),即做成容量-电压曲线,你们发现了什么? 正是Q-V曲线在每个V处的斜率,而平台处正是曲线斜率最大的地方!

到这里,我们第2个问题就大概讲完了,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欢迎在本文末尾或者【微分求导】专题的其他系列文章末尾,留言找小编提问。

 

本文从电化学基础知识上,对充放电数据的微分容量曲线做了深入的解释,那么我们在前一篇文章『Matlab验证:谭编首次提出的曲线微分求导方法科学吗?』中提出的三种微分求导方法,在数学上严谨吗?请继续阅读【微分求导】专题的下一篇文章『数学原理上:我们的曲线微分方法严谨吗?』。

 

【参考文献】

[1] X. Pu, H. Wang,T. Yuan, S. Cao, S. Liu, L. Xu, H. Yang, X. Ai, Z. Chen, Y. Cao, Energy Stor.Mater. (2019)DOI 10.1016/j.ensm.2019.1002.1017.

 

   

上一条:编辑改稿直播:绘Waterfall瀑布图 下一条:微教程:Origin将3D瀑布图改为斜方Stack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