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CT招标参数?读这篇就够了(6):图像质量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t辐射剂量与什么有关 看不懂CT招标参数?读这篇就够了(6):图像质量篇

看不懂CT招标参数?读这篇就够了(6):图像质量篇

2024-05-26 15: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拆解”系列第6期,讨论CT图像。更好的图像始终是CT发展追求的目标之一。

众所周知,人生有三大错觉,分别是:手机震动、我能反杀,她喜欢我。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三个哲学/心理学现象:幽灵震动、达克效应、投射效应。

在医学影像领域,也有类似“错觉”:这家图像好、那家图像差,这可能是由于21天效应和从众效应在作祟。

因为,图像质量是人们对一幅图像视觉感受的主观评价,甚至可以认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加上不同厂商的CT图像也有比较鲜明个人风格。因此,我们很难客观的说:哪家图像更好;但可以说:哪家图像更多细节、更少噪声、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CT图像包含了“精确度(precision)”和“准确率(accuracy)”两方面的定量信息。精度度描述了扫描的可重复性,准确度表征了扫描结果接近真实的程度。因此,评价CT性能应包括图像质量,以及对运动器官(主要指心脏)成像无比重要的时间分辨率。

图像质量

CT图像也是一种图像,其质量评价类似于数码相机图像评价。我们可以从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噪声、CT值准确性等方面详细展开。

01

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即高对比度分辨率,描述了当密度分辨率大于10%时,CT影像中能显示的最小细节。空间分辨率一般为像素密度1.5倍,像素越小,数目越多,空间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考虑到CT属于三维成像,其空间分辨率也应在三维环境中评价。因此,我们通常在两个正交方向上测量:沿着患者的z方向和垂直于患者的x-y方向。早期,x-y方向和z方向的空间分辨率差异巨大;随着16排、64排甚至更高端CT的出现,二者的差异正在迅速消失。

空间分辨率是能被客观测量出的,通常以每厘米线对数(lp/cm)或每毫米线对数(lp/mm)来表示,即在视觉上每厘米内可分辨最大的黑白条纹和间隙数。

线对数越多,空间分辨率越高。可辨最小物体直径(mm)=5÷lp/cm。比如,某CT的最大空间分辨率为20lp/cm,这意味着其可识别最小物体的直径为0.25mm。

23141654561250597线对数越多,空间分辨率越高(来自互联网)

我们以西门子force和佳能precision为例解读CT整机厂家的空间分辨率。考虑到整个CT影像链都会影响空间分辨率,在白皮书中明确陈述在何种条件(管电压、管电流、层厚、时间、FOV、螺距、重建算法)和模体下获得的空间分辨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12031654561250767两台CT的空间分辨率(来自互联网)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四种条件下(MTF=0%、MTF=2%、MTF=10%、MTF=50%)的空间分辨率,显然不同条件下的空间分辨率差异巨大。

需要说明的是,MTF(调制传递函数)是更科学空间分辨率的方法,表示条纹间对比度随条纹图频率增大而衰减的关系曲线。MTF介于0%-100%之间,当MTF=0%时,表示经过该成像系统后无法获得目标物体的任何信息;当MTF=100%时,表示经过该成像系统后目标物体的所有信息都被呈现出来。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不用MTF曲线,而是用离散位置的MTF值来描述。比如上图中MTF=0%、MTF=2%、MTF=10%、MTF=50%所在点对应的空间分辨率。

11891654561250895

MTF曲线和空间分辨率关系(来自互联网)

很多时候,为使空间分辨率参数"好看",CT整机厂商仅展示MTF=0%时空间分辨率,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眼视觉能判断出“恰好能分辨”或“勉强可以区分开”的最精细的条纹,代表极限空间分辨率,相当于MTF=5%的对应点;一旦CT对比度差异低于5%,人眼根本无法察觉,没有任何意义。

根据2022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医药行业标准《YY/T 1766.1-2021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第1部分: 调制传递函数评价》,MTF=0%通常是通过拟合的方法得到,随拟合方法不同结果波动较大,对于临床没有直接的意义,不推荐采用MTF 0%来进行空间分辨率的评价。同时,建议使用MTF=10%和MTF=50%进行评价,并要给出准确的扫描和重建参数。

因为,为了方便评估CT性能,CT厂商白皮书要展示MTF=0%(可有可无)、MTF=10%、MTF=50%等三个点的空间分辨率。即便真的要比参数,那也要放在同一水平线上对比。

02

密度分辨率

密度分辨率(contrast resolution),即低对比分辨率(Low Contrast Detectability,LCD),能分辨组织之间最小密度差异,是断层成像中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比如,CT的空间分辨率远远没有DR高,但优势是密度分辨率更高,这也是CT被誉为迄今为止最重要医学发明之一的重要原因。

密度分辨率,通常被定义为在给定剂量和对比度条件下,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物体。通过测量具有不同尺寸和不同密度的物体的低对比度体模,可以得到密度分辨率。CT的密度分辨率越高,说明系统区分不同密度物体的能力越好。

94931654561250958

密度分辨率测试模体(来自互联网)

在CT中,通常以线性衰减系数百分比的形式来展示,比如1%对比度意味着组织的CT值和其背景相差10HU。更常用的是0.3%对比度,意味着组织的CT值和其背景仅相差3HU。

我们以西门子force和GE APEX为例解读,同样是因为其在白皮书中明确陈述了何种条件(管电压、管电流、层厚、FOV、螺距、重建算法)和模体下获得的密度分辨率。

72331654561251012两台CT的密度分辨率(来自互联网)

以GE APEX为例,3mm@3HU,23.8mGy(等价于[email protected]%,23.8mGy),意味着在23.8mGy的剂量下,人眼能看到3mm,3HU的插入物。

不过,与空间分辨率相反,密度分辨率并不容易被客观测量。我们通常假定自己有能力看到某种低对比度的组织,实际上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项非常主观的任务。

影响密度分辨率的参数有很多,比如CT、观察者、扫描参数、重建参数、读取条件、模体、评价方法等,并非所有参数都与CT系统有关。因此,很难客观评价CT的密度分辨率参数,更难将不同厂商的CT密度分辨率放在一起对比。

03

噪声

噪声,是指均匀物质影像中给定区域CT值对其平均值的变异,通常用给定区域CT值的标准偏差表示,比如<0.35%,同样需要标明具体扫描条件。

噪声是影响CT图像密度分辨率的最大因素,密度分辨率低,则软组织分辨能力就比较差,这就是所谓的没有磁共振“清楚”的来源。

2511654561251116有无噪声的图像对比(来自互联网)

以上图为例,我们能明显看有无噪声对图像质量影响极大。必须要说明的是,噪声不能被完全消除的,但是了解清楚噪声来源,有助于降低图像噪声。一般来说,CT图像噪声主要有三个来源:

电子噪声

CT硬件系统固有限制引入的噪声。包含探测器光电二极管中的电子噪声、数据采集系统中引入的电子噪声,被扫描物体的X射线散射等引入的噪声。电子噪声噪声不受人为控制影响,可以通过改善硬件系统来减轻这类噪声,但是无法避免的。比如,探测器的TSV封装技术能降低系统固有噪声。

量子噪声

量子噪声是CT图像噪声的主要来源。量子噪声服从泊松分布,即在一束X射线中,光子的分布并不是严格均匀,而是概率均匀。

举个例子,刚开始下雨时,雨量较小,能看出来有些地方雨多一些、有些地方雨少一些;后期雨下大时,雨量较大,很难区分哪个地方雨少、哪个地方雨多。同样,当X光量子少的情况下,我们能看到有些地方X光量子多、有些地方X光量子少,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就是量子噪声;当X光量子多的情况下,X光照射到的所有地方在统计学上的分布就大致均匀了,量子噪声也就会不那么明显了。

X射线光子数,主要由扫描条件(管电压、管电流、层厚、扫描速度、螺距等)和探测器效率(QDE、本影-半影比等)共同决定。扫描条件决定了到达到患者的X射线光子数,探测器效率决定了X射线光子光子离开患者后转化为有效信号的百分比。探测器效率由系统硬件决定,但我们可以控制X射线光子数。因此,降低量子噪声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增加光量子,即加大X射线剂量。

34931654561251228

不同X射线剂量下噪声对比(来自互联网)

为减少图像的噪声,可以提高管电压、管电流和层厚,减小扫描速度和螺距,但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比如,提高管电压会降低密度分辨率;增加管电流会导致患者所有受辐射剂量提高,并加大球管损耗;增大扫描层厚会导致3D图像质量下降和部分容积效应增加;降低扫描速度和会使图像更容易引入病人运动导致的运动伪影;降低螺距会使单位时间内器官覆盖范围减小。

因此,加大X射线剂量是把双刃剑,研究表明:减半噪声需要将剂量加大至原来的4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情况来权衡利弊。

电子噪声

图像产生过程引入的噪声。图像重建不仅要减少噪声并保留原始图像中的精细结构,还必须保持“看起来自然”的噪声纹理。重建参数包括重算算法、滤波核、重建FOV等。

目前,常用的重建算法包括滤波反投影(FBP)、迭代重建(IR)、深度学习重建(DLR)。FBP是第一代重建算法,大多数情况下FBP都可以很好地工作,重建时间短,且能高剂量产生具有较高诊断质量的图像,一直是被影像科医生用来作为“ground truth”。但对噪声敏感,当X射线量不足时,FBP重建图像质量就会明显降低。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IR重建应用越来越广泛。与FBP相比,IR可以将先验知识整合到重建过程中,能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使用IR辐射剂量可降低23%-76%,提高了图像质量和诊断价值。但是,迭代重建也有局限性,反复迭代过程会使图像看起来过度平滑,有一种“过度美颜”的不真实感。

与上述图像重建算法相比,深度学习重建的优点是能具有更好的图像去噪、图像纹理改进和伪影减少,但会进一步增加CT图像重建的复杂性。

32081654561251307低剂量下深度学习重建图像更好(来自互联网)

此外,CT重建滤波核算法也包括标准算法、高分辨算法、软组织算法等等是多种,不同算法作用不同。比如,标准算法多用于脊柱、脑等组织显示显示;高分辨算法类似边缘增强滤波,会增加噪声、提高空间分辨率,但会降低密度分辨率,主要应用于肺部等组织显示;软组织算法类似平滑滤波,会降低噪声、提高密度分辨率,但降低空间分辨率,主要用于肝、肾、软组织等显示。

04

CT值精确度

CT值,代表X线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某某物质 CT 值 =(µ 物—µ 水)/µ 水 ×1000。由此可见,CT值并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值。

在临床诊断中,放射科医生经常依靠测量CT值来区分健康组织和病灶。尽管大多数CT厂商并不推荐上述方式(除非健康组织和病灶的CT值差别巨大),但这凸显了精确CT值的重要性。

精确的CT值体现在CT值的一致性和均匀性。所谓一致性,是指面对同一模体,不同扫描条件下,多次重复扫描后重建模体的CT值应保持一致。所谓均匀性,是指面对均匀模体,测量出的CT值不应随着模体的位置或者所选ROI的位置而发生变化。比如,下图中两个ROI的CT值应该一样。

95731654561251411

CT值准确度和噪声测试模体(来自互联网)

由于X射线射束硬化、散热、CT系统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CT值的精确度应保持在合理区域内。以GE APEX的CT值准确度为例,在整个16cm的Z轴覆盖范围内,其将碘化对比度的均匀性提高到10 HU以内(变化率为3%)。

18351654561251476

GE APEX的CT值准确度(来自互联网)

此外,还要说明的是,不同的重建算法下的图像质量会有所不同,其CT值也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大多数滤波核是针对特定临床应用目的而设计的。比如,肺算法被设计用来增强精细结构的可见度,用来重建肺部时会提高结节的CT值。

时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Temporal Resolution),指CT采集到可以重建出一层完整图像数据所需的时间。时间分辨率,并不是评价图像质量的参数,但是决定心脏及周围大血管成像质量的最重要参数影。

时间分辨率由CT转速和图像重建数据量共同决定。比如,转速为0.3s/r时,采用360°数据重建图像,则时间分辨率为300ms;采用 180°数据重建图像,则时间分辨率为为150ms。

如今,CT普遍采用半扫描重建(Half Scan reconstruction)技术,形成一层完整图像仅需要机架旋转180度所采集的数据。因此,CT的时间分辨率等于机架转速的1/2。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时间分辨率指的是“单扇区时间分辨率”。

16051654561251535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来自互联网)

因为心脏在不停跳动的,常规成像必然引起运动伪影。由于心脏是有规律搏动的,最静止的部分是心脏舒张期(Diastole),想要获得清晰的冠脉图像,在这个阶段成像是最好的选择,能实现“冻结”心脏。然而,心脏舒张静息期随着心率的增加而变窄:

当心率<60 次/分时,心脏舒张静息期持续时间约250ms,则时间分辨率要低于250ms,机架转速要<0.5s/r;

心率70~90 次/分时,静息期持续时间约150ms,则时间分辨率要低于150ms,机架转速要<0.3s/r;

当心率>90 次/分时,静息期持续时间约100ms,则时间分辨率要低于100ms,机架转速要<0.2s/r;

68051654561251602不同心率下心脏舒张期持续时间(来自互联网)

显然,心脏的相对静止期会随着心率的加快而明显缩短,为了获得高质量冠脉成像,要么控制患者心率,要么提高时间分辨率,而将机架转速降低到0.2s/r以下显然是非常困难的,更好的解决办法是双源和多扇区重建。

双源

双源CT在机架的X-Y平面上间隔90°-95°配置了两套球管和探测器,并且扫描时同时采集数据。扫描时,每套系统只需要旋转大约四分之一圈就可以采集到所需要180°的投影数据,相当于在单个R-R间期内实现了双扇区重建,同时还消除了不同R-R间期数据不能准确匹配的问题。对于双源CT,其单扇区时间分辨率等于机架转速的1/4。

76381654561251667双源CT的冠脉CTA采集逻辑(来自互联网)

双源CT将时间分辨率降低到100ms以内,可以实现不限制心率的冠状动脉扫描,高心率的病人不再需要服用降低心率的药物,也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此外,采用大螺距扫描模式,可以一次心动周期(1-beat)内扫描整个心脏,辐射剂量更低。

27211654561251770大螺距模式可实现1-beat扫描(来自互联网)

多扇区重建

当心率>90 次/分时,为了获得较好的冠脉图像,机架转速要小于0.2s/r才能有足够高的时间分辨率,显然不可能做到。为了获得更高的时间分辨率,诞生了多扇区重建技术。

当架转速不够时,在心脏舒张静息期内采集的数据不够用于重建时,通过减少每个心脏周期(R-R间期)内的成像时间窗宽度,然后利用相邻数个心动周期的采集数据,组合成图像重建需要180°的数据,称为多扇区重建。

26931654561251872单、双、四扇区重建实现逻辑(来自互联网)

对于多扇区重建,其时间分辨率的范围从最大TR/2到最小TR/2M,其中TR是机架旋转时间,M是相邻心跳中的段数,通常M在1到4之间。比如,当机架转速为0.25s/r时,采用双扇区重建,其时间分辨率为250/4=62.5ms;采用四扇区重建,其时间分辨率为250/8=31.25ms。这个时间分辨率,我们称之为“有效时间分辨率”。

不过,由于多扇区重建是使用多个心动周期数据来拼出的心动周期图像,要求在扫描期间内患者心率不能发生明显变化,否则就不能够准确匹配不同R-R间期数据,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因此,发展了冠脉运动伪影校正技术,比如GE的Snap shot Freeze(SSF)、佳能的Adaptive Motion Correction(AMC)、联影的CardioCapture等,实现了冠状动脉内运动补偿,减少了运动伪影。同时,结合宽体CT的优势,也能在一次心动周期内获得高质量冠脉成像。此外,配合智能门控技术,同样能应对严重心率不齐患者。

30031654561251939

宽体CT也能实现1-beat扫描(来自互联网)

有效时间分辨率

我们将CT比作一台相机,则相机快门速度类似时间分辨率,相机广角类似Z轴宽度。针对一颗12cm宽的跳动的心脏,是选择快门速度最快的相机,还是选择广角更大的相机?

通常来说,快门比广角更重要。不过,全都要当然更好。因此,我们能看到双源CT的Z轴覆盖在逐渐变宽,宽体CT的转速也越来越快。

Q1

招标时,要不要认可有效时间分辨率?

随着冠脉运动伪影校正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冠脉成像得到了明显改善。因此,“有效时间分辨率”一定是有意义的,正如球管“等效热容量”。不过,招标时通常只认可“单扇区时间分辨率”,因为其有明确的计算依据。

与通过物理方式实现的“等效热容量”不同,“有效时间分辨率”是通过软件方式实现的,加上部分厂商也没有明确其计算方法。为体现招标的公平性,往往选择不认“有效时间分辨率”。

不过,考虑到双源CT属于西门子独家。招标时通常不会将“单扇区时间分辨率”标记为星号参数,仅作为一般条款做要求,这同样也体现了招标的公平性。

小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噪声、CT值准确性等参数,充分了解有助于更好把握CT性能。

数十年来,CT技术的发展一直紧紧围绕着提高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Z轴覆盖范围。目前来看,这三方面已经非常优秀,不过也仍在继续进步。。。

EN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