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1A(200)动车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rh1a-200重联型 CRH1A(200)动车组

CRH1A(200)动车组

2024-04-14 00: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CRH1A(200)动车组2006年08月问世,属于CRH1系列,5M3T编组,列车全长213.5 m,设计速度220 km/h,最高实验速度245 km/h 。

CRH1A(200) EMU Train was born in Jult 2006, belongs to the CRH1 series, 5M3T in marshalling, the hole length is 213.5 m, has a maximum design speed of 220 km/h, and 245 km/h in the experiment

電車の型番ですCRH1A(200), 2006年08月に誕生しました,CRH1系列に属します,列車の編成はこうです5M3T, 列車の全長は213.5 メートルです, 設計速度は220 km/hですが, 実験での最高速度は245 km/h でした

发展历程

2004年08月,原铁道部展开为用于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时速200公里级别的第一轮高速动车组技术引进招标,中外合资的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P*)是中标厂商之一,获得了20组高速列车的订单。

*注:2008年,庞巴迪公司收购了鲍尔公司在BSP内的股份,自此庞巴迪公司和四方车辆各持股50%,公司也正式更名为“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简称“BST”。

2004年10月12日,原铁道部与BSP正式签订合同,合同编号790,铁道部代表签约方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2005年05月30日,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决定以25.8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BST另外订购20列时速200公里级别动车组,以满足广深铁路第四线于2008年开通之后的运营需求。

2005年08月25日,广深铁路公司董事会通过有关议案,最终首批列车共40列,编号CRH1-001A~CRH1-040A。

2006年08月30日首组列车(CRH1-001A)出厂,并在同年09月至12月间先后到北京环型铁路试验场、遂渝铁路、京沪铁路、胶济铁路、陇海铁路和广深铁路等地进行试验。

2007年02月01日起,CRH1A动车组正式开始在广深线投入载客试运行,首发车次为T971次,由广州东站出发前往深圳站。

而首批CRH1A型的最后一列(CRH1-040A)于2009年03月07日出厂并交付上海铁路局。

上海铁路局的CRH1A动车组于2009年10月开始转配成都铁路局,运行重庆北-遂宁-成都的城际列车。

编号调整

2014年07月01日,根据《铁总运(2014)150号》文件,所有CRH动车组的编号均作出了调整,CRH1A-200型动车组的编号方式发生变化:原编号为CRH1-001A~CRH1-040A改为CRH1A-1001~CRH1A-1040。

技术特征

CRH1A-200动车组设计速度为250 km/h,牵引总功率5300 kW,实际运用中CRH1A的最大运营速度受软件锁定及其他因素限制,初期最高运营速度为205 km/h,后期放宽至220 km/h,车体材质为不锈钢,轴重小于16吨。

列车在2、7号车厢设有受电弓及附属装置,受电弓工作高度最低5.3米、最高6.5米,正常运行时采用单弓受流,另一台备用处于折叠状态。车端连接装置采用夏芬伯格式10号半自动密接全自动车钩,内置机械、空气、电气连接机构和通路,带有车钩引导杆,允许两组动车重联运行。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采用符合IEC 61375标准的TCN分布式智能网络系统,通过网络对列车及各设备实施控制、监视和诊断。

供电制式为交流 25 kV,50 Hz,接触网取电,IGBT水冷VVVF牵引变流器,采用再生制动、直通式电空制动紧急制动距离≤2000 m(制动初速200 km/h)。CRH1转向架基本架构来自AM96,采用无摇枕空气弹簧转向架空气弹簧转向架,一系悬挂为单组钢弹簧单侧拉板定位+液压减振器,二系悬挂为空气弹簧+橡胶堆,电机采用“背负式”安装,转向架每台电机通过三个柱形抗振吸收轴套通过螺栓连接在构架上,。电机输出轴与齿轮箱输入轴间通过挠性浮动齿式联轴器结构,轴套中有低弹性的材料可以将构架与电机之间软连接,允许电机和齿轮箱间存在相对运动,但电机与构架间缺少横向减振器和止挡装置。

牵引及供电系统方面,CRH1A型电力动车组采用交-直-交传动,即牵引电源经过单相定频交流电压→固定直流电压→三相变压变频交流电压的转换后,供应交流牵引电动机并驱动列车运行,首先,受电弓通过接触网接入25,000V(50Hz)的高压交流电,输送给牵引变压器,降压成单相902V(50 Hz)的交流电。降压后的交流电再输入整流器,2台并联的四象限脉冲整流器模块(LCM)将输入的交流电整流成两路1650V直流电,其中一路直流电再经2台IGBT牵引逆变器模块(MCM)逆变成电压和频率均可控制的三相交流电,输送给牵引电动机牵引列车。

同时,另一路直流电输入辅助逆变器模块(ACM),同步将1650V直流电逆变成三相876V(50 Hz)交流电,输出至滤波箱的三相变压器,变压并输出三相400V(50 Hz)交流电源输出至列车上的用电设备。辅助供电制式为三相AC380V,50 Hz和DC100V。另外,牵引变流器在再生制动过程中,也负责将牵引电动机产生的电能反馈至电网上。动车组的牵引电动机采用了三相鼠笼异步交流电动机,架悬式安装在转向架上,冷却方式为强迫风冷,电动机控制方式为矢量控制。

CRH1A动车组全采用8节编组,包括5节动车及3节拖车,其中包括一等座车2节,二等座车5节,二等座车/餐车1节。早期21组CRH1A(1001~1021),一等座及二等座座椅方向均不能调整,之后的19组的CRH1A(1022~1040)进行了改进,通过减少定员,使大部分座椅(二等座车/餐车合用车、车厢两端坐席除外)可以旋转,但部分座椅靠背仍不能调校。

最初生产的11组CRH1A(CRH1-001A~011A)的风笛是置于驾驶室挡风玻璃上方,在其后出厂的车辆(CRH1-012A~040A)则改至列车首尾两端的连结器整流罩两侧。

为满足乘客多元化出行需求,CRH1A-1013、1017、1019、1020共4组列车于2022年底对坐席进行改造,其1车为一等/商务座车,提供5个商务座,8车为一等/特等座车,提供8个“特等座”,商务座和“特等座”可旋方向,所谓“特等座”仍为2+2布局,与其他动车组一等座相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原车型为短途城际列车,CRH1保留了类似地铁的加速度,但每节车厢每侧仅有一个车门,上下乘客的速度很慢,高峰期经常造成列车晚点。该车空调不能随着外界气压变化自动进入内循环模式,需要手动操作进入内循环,在隧道较长且较为密集的线路,司机无法及时操作,列车在高速运行中通过隧道,会使乘客产生强烈的耳鸣感甚至难以忍受。另外由于CRH1采用不锈钢车身,时速达130 km/h左右时,会和部分较旧铁轨产生共振,车身会产生振动,影响乘坐体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