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及基因突变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ol2a1基因突变能治疗吗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及基因突变分析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及基因突变分析

2024-07-01 13: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

背景: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SED)是一组罕见的以脊柱和骨骺畸形为特征的遗传性骨病,其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以及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该病的共同特征是累及椎体和骨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短躯干型身材矮小、胸部畸形和关节退行性变。影像特点包括椎体扁平、骨骺发育不良及关节软骨破坏。依照《国际遗传性骨病分类标准(2010年版)》,可根据SED的临床特征、影像特点以及分子遗传学的不同表现分为九种临床类型:  (1)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congenita,SEDC);  (2)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  (3)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骨关节病(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 with progressive arthropathy, SEDT-PA);  (4) Omani型SED(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Omani type,SED-OT);  (5) Kimberley型SED(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Kimberley type, SEDK);  (6) Wolcott-Rallison型SED(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Wolcott-Rallison type,SED-WR);  (7)轻度SED伴早发性关节炎(Mild SED with premature onset arthrosis);  (8) SED伴跖骨短缩畸形(SED with metatarsal shortening);  (9)常染色体隐性晚发型SED(Late onset SED,autosomal recessive type)。  迄今,人类基因组突变数据库(HGMD Professional 2012.3)收录的SED相关致病基因共8个,分别为COL2A1,TRAPPC2(SEDL), WISP3, CHST3, ACAN(AGCl), EIF2AK3, MATN3和PAPSS2,目前已有6个与SED临床类型相对应的致病基因得到了证实。  虽然SED是罕见的遗传性骨病,其中较常见的临床类型的发病率尚不足2/100万,但SED所致的骨骼畸形不仅能影响患者的自身形象及正常运动能力,造成其生活质量下降及潜在的心理问题,该病还可能导致多系统受累,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总结SED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并对其相关致病基因进行遗传学分析,有助于提高广大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也有望为选择国内热点突变进行中国人群SED致病基因建立者效应的相关研究,并藉此指导婚配,实施产前诊断,建立有效的基因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  1.对纳入本研究的尚未基因诊断SED的19个家系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2.在所有临床诊断或拟诊SED的患者中筛查和检测8个能够导致SED的致病基因,确定SED患者的突变位点及突变类型。  3.选取确诊SED的患者,对其相应的突变蛋白进行功能预测,并尝试探讨其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  4.通过文献复习,对在中国人群中高发的SED类型进行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特点分析,以期为SED的临床分类以及分子遗传学诊断和评估提供证据支持,进一步丰富SED相关致病基因的突变数据库。  方法:  1.研究对象: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自2006年至今收集的可以临床诊断或拟诊SED的19个家系。  2.研究方法:  (1)对19个SED家系先证者的遗传方式、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进行分析;  (2)对19个SED家系先证者及其家系中有类似表现的亲属进行基因突变检测,针对8个可导致SED的致病基因(COL2A1,SEDL,WISP3,CHST3,AGC1,EIF2AK3,MATN3和PAPSS2)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如发现新的错义突变则在50例无关健康对照中进行验证;  (3)选取遗传学确诊的SED患者,应用SIFT和Polyphen-2进行突变体蛋白功能预测,并对其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4)通过文献复习,对在中国人群中高发的SED类型进行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特点分析。  结果:  1.确诊SEDT-PA患者2例,其临床症状相似,均为男性,3-5岁起病,最初表现为双手指间关节肿大,逐渐累及双肘、髋、膝、踝等关节,存在关节疼痛和四肢多关节活动障碍。查体发现短躯干型身材矮小、脊柱侧弯、不同程度的步态异常及行走困难。影像学上均存在椎体扁平,椎体前缘不规则,四肢关节骨骺/干骺端增大及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基因检测证实了3个WISP3突变,其中c.624delA(K208fsX24)和c.105dupT(G36fsX10)为新发现的突变,c.342T>G(C114W)为国内多次报道的已知突变。文献复习发现SEDT-PA是随年龄增加呈进行性进展的疾病,患者起病越早,病程越长,临床表现可能越严重。c.866dupA,c.1000T>C,c.342T>G和c.341G>A存在于多个无血缘关系的中国SEDT-PA家系,提示在中国人群中可能存在WISP3基因的建立者效应。  2.确诊SEDT患者2例,其临床症状相似,均为男性,儿童期起病,以短躯干型身材矮小为特征。影像学方面表现为椎体扁平,椎体前部上下缘凹陷、中后部呈特征性的“驼峰状”突起。基因检测证实了2个SEDL突变,分别为无义突变c.364C>T(R122X)和缺失突变c.191_192delTG(G64fsX24),两者均为先前报道过的重复突变。  3.确诊SEDC患者1例,为女性,自幼起病,临床上表现为明显的短躯干型身材矮小、鸭步步态、膝外翻、足外翻和脊柱侧弯。影像学上存在胸腰椎椎体扁平,密度减低,多发椎体楔形变。基因检测证实了COL2A1基因错义突变c.3446_3447GA>TC(G1149V),此为新发现的突变。应用SIFT和Polyphen-2对突变体蛋白进行功能预测显示该突变可严重损害Ⅱ型胶原的正常功能。  结论:  对纳入本研究的19例可以临床诊断或拟诊SED的患者及其家系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总结,通过PCR技术在每位患者中逐一筛查和检测了8个能够导致SED的致病基因,最终确诊了SEDT-PA患者两例,SEDT患者两例,以及SEDC患者一例。共发现致病基因突变6个,其中WISP3基因突变3个,分别为c.624delA(K208fsX24),c.105dupT(G36fsX10)和c.342T>G(C114W); SEDL基因突变2个,分别为c.364C>T(R122X)和c.191_192delTG(G64fsX24);以及1个COL2A1基因突变c.3446_3447GA>TC(G1149V)。c.624delA(K208fsX24),c.105dupT(G36fsX10)和c.3446_3447GA>TC(G1149V)为目前尚未报道的新突变。对错义突变c.342T>G(C114W)和c.3446_3447GA>TC(G1149V)进行蛋白功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突变均可严重损害相关编码蛋白的正常功能。本研究进一步在中国人群中证实了COL2A1、SEDL和WISP3基因是可以导致SED的致病基因,丰富了SED相关致病基因的突变数据库。

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