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螽斯》:祝福中的教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atar怎么读音 《诗经》之《螽斯》:祝福中的教诲

《诗经》之《螽斯》:祝福中的教诲

2024-06-08 22: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片发自简书App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螽斯,一般认为是蝗虫,还有的说是蝈蝈。我更偏重于蝗虫,因为蝗虫具有极强的繁殖力,据说一只蝗虫一次能产九十九只卵;而且它们往往大团聚集,协同作战,具有极高的团体合作能力,符合这首诗所描述的特点。

多子多福、子嗣绵长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追求。在中国古代,生产力低下,医疗条件差,人口成活率低,再加上社会动荡战争频仍,所以人们对于生命的期待是无比强烈的。而且,千百年来,人们的幸福又往往同多子多孙、世代生息不止联系在一起。多子多孙不仅多福,更是家族兴旺绵延无尽的标志和根本。所以,一旦有了生育之喜,大家都载欢载欣,言笑晏晏,应景地献上祝美之词。一般认为,《螽斯》就是一篇祝贺生育的喜庆民歌。

在我看来,《螽斯》不仅仅在祝福多子多福,子嗣绵长,它更似一位老人喜得子嗣时对生命的歌唱,也是借此对族人的谆谆教诲。

应该是家族里添丁加口了,大家都来庆贺,问候夸赞,喜气洋洋。族中老人站出来,舒展喉咙,长歌一曲,表达喜悦之意。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看那螽斯真繁多啊,子子孙孙多茂盛啊。这是第一层意思,祝福人多。人多很重要。中国人历来讲究人多势重,只有人丁繁盛,家族才能兴旺起来。对国家来说,冷兵器时代,打仗全靠人往上冲,人少只能任人欺凌。所以,人多是最起码的保障。

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实施强国战略,其中一件事就是鼓励生育,增加人口。勾践的奖励政策非常优厚。据《国语·越语》所记,越国对孕妇实行“公费医疗保险”,女人生产时,医生到产妇家里助产。如果生的是男孩子,奖品是两壶好酒,一条狗;如果生的是女孩,奖品是两壶好酒,一头小猪;如果是双胞胎,政府安排免费保姆;如果是三胞胎,政府安排免费奶妈。甚至女子十七不嫁,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在齐国,齐桓公也响应管仲的人口政策,把自己后宫大批“未尝御”女子,统统遣散回家、嫁人,可见人口可确实是生产力啊。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飞起响声大呀,子子孙孙多绵长啊。这是第二层意思,团结一致,生生不息。这两者关系紧密,因为只有人多也不行,一盘散沙,风刮雨流,怎能长久?“一个好汉三个帮”,只有大家抱成团,步调一致,形成集团作战,充分发挥团体的优势,才能在对抗各种灾难中胜出。真是佩服老祖宗用字的神妙,“薨薨”二字,让我的眼前出现了铺天盖地的蝗虫大军,如一团黑云压城而来,它们奋力振翅,嗡嗡的响声由小到大,它们张开钳子般的大牙,所达之处,扫荡一空。如果是一只螽斯飞过,我们可能毫无察觉,看到了还想抽身追赶,抓在手中玩弄一番。但万万虫齐飞,那种压倒一切的强大阵容,那震耳欲聋的巨大声响,只会让人逃之夭夭。如此,又怎能不“绳绳兮”呢?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揖揖,汇聚貌。蛰蛰,亦是聚集之意。整体来说,就是期望后辈能像螽斯那样,团结合作,和睦相处。这一点也特别重要。兄弟阋于墙,祸起萧墙,说的都是家亲不睦,在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就绝对不是个别现象。我认为孔老夫子是个很重视家庭伦理的人,《诗经》第一篇是《关雎》,讲夫妻之爱,《左传》第一篇就是《郑伯克段于鄢》,叙兄弟、母子之情。小家融融,大家自然泄泄。郑国的共叔段在其母的纵容之下造哥哥的反,作为哥哥的郑伯不但不施教诲,反等多行不义而毙之,可谓郑伯难为兄,共叔难为弟,武姜难为母啊。如此内讧,对家族、国家来说,有时候甚至是致命的。所以,同舟共济方为上策,和睦相处求发展才是王道。

与内容和谐呼应的是这首诗整齐的句式,反复的吟咏,欢快中表达着祝福,祝福中渗透着勉励。先民们向自然学习,和自然相融,既有对生命的赞美,更有从自然中学到的智慧!这种智慧,从遥远的春秋,照射到遥远的未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