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技巧 篇七十六:5年换一次CPU才是最佳选择,Zen之父Jim Keller教你如何升级电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amd主板换cpu 硬件技巧 篇七十六:5年换一次CPU才是最佳选择,Zen之父Jim Keller教你如何升级电脑

硬件技巧 篇七十六:5年换一次CPU才是最佳选择,Zen之父Jim Keller教你如何升级电脑

2023-12-03 02: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硬件技巧 篇七十六:5年换一次CPU才是最佳选择,Zen之父Jim Keller教你如何升级电脑 2020-02-13 15:19:11 59点赞 157收藏 153评论

创作立场声明:Tony哥的PC日常

CPU:什么是升级?什么是换代

AMD Ryzen在诞生之后的丰硕战果,让一众Intel爱好者知道什么叫“挤牙膏”。是什么让Intel CPU的迭代之旅变得如此“不厚道”?究竟怎样的更新才算得上“换代级”标准?Intel引以为傲的"Tick-Tock"更新步进到底还作不作数?怎样避免买到i7-7700K这种49年入国军的尴尬产品?

AMD两朝元老、Zen(锐龙)架构之父,现任Intel高级副总裁的Jim Keller(网友爱称:硅仙人——金坷垃)大神将对此做出一些有价值的小科普。

Zen锐龙之父、Intel高级副总裁:Jim KellerZen锐龙之父、Intel高级副总裁:Jim Keller

Jim大神对上述系列问题的解释,笔者整编如下:

1、“CPU每年一度的番号(代号)更迭,只能理解为架构内升级”

简而言之,我们常说的Haswell、Kabylake并非CPU架构,充其量只能算核心代号。

一代CPU架构,意味着同架构所衍生的迭代产品,具备极为相近的IPC性能。从1971年的4004到1978年的8086,再到1993年的80686 Pentium奔腾(P6)等等,这些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架构革新,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CPU换代:

CPU代号更新=升级,CPU架构更新=换代CPU代号更新=升级,CPU架构更新=换代

在如日中天的Pentium(P6)架构之后,便是Core架构体系的时代了。

2、“一代CPU架构的产品周期一般长达十年。”

CPU研发是现代工业、科技顶尖一般的存在,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方可实现产品输出。

不论是Intel还是AMD,完成一代CPU架构之后,一般会让其延续长达十年(甚至更长)的产品周期,这也解释了为何只有在奔腾到酷睿、从打桩机到锐龙这种迭代更新下,才能体会到那种根本性的性能提升。

Intel各代CPU架构对照表(图源:CSDN一凡stkeke)Intel各代CPU架构对照表(图源:CSDN一凡stkeke)

因此,自14nm启用的Skylake到现在的Coffee Lake-Refresh,说白了根本就是在同一架构、同一制造工艺范畴上的“魔改”以及压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使用最早的14nm制程的i7-6700K和2020年即将登场的i3-10350K,使其运行在同样的时钟频率上,二者的性能表现将非常接近,这就是“同架构下IPC性能一致”的原则性约束。

3、“两年一次的“Tick-Tock”仍属架构升级,而非换代”。

当我们认识到“只有至少十年才能等来一次彻底的CPU换代”时,那么Intel以往所谓的两年一度Tick-Tock“小换代”,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Tick换工艺,Tock换构架(工艺年-构架年)Tick换工艺,Tock换构架(工艺年-构架年)

在Intel以往的T-T周期中,Tick年代表制造工艺提升(晶体管变小),Tock代表工艺不变、架构升级。而在2016年的Kabylake时代开始,Intel因制造工艺更迭不及,而引入更新的“PAO”策略,即“制程-架构-优化”的三步战术。然而,这一路线熬到2020年之后,依然未能盼来全面(10nm)制程更新,硬要总结的话,只能算是“PAOO”或者“PAOOO”策略了╮(╯▽╰)╭。

严格意义上讲,时至今日的Intel CPU架构体系,依然源于2006年诞生的Core序列严格意义上讲,时至今日的Intel CPU架构体系,依然源于2006年诞生的Core序列

因此,在Tick-Tock、PAO等传统迭代专属词均已失效的情况下,真正革命性换代的CPU还是要看未来新架构的诞生。笔者认为,新旧差异判断也很简单,如果次年迭代的CPU IPC性能超过40%,那必然是架构体系革新换来的。

4、“条件和需求允许的情况下,以5年一个周期更换CPU较为合理”

结合前文对Intel CPU架构体系的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CPU升级换代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不仅意味着不菲的资金花费,也关乎性能预期、用途需求等多方面的考量。为何以5年为周期作为更换CPU的参考标准?

在Tick-Tock、PAO参考系均已失效的情况下,最小化同架构体系内CPU的更换频率,是符合性价比和性能提升预期的最佳选择。

如果这段话看着不甚明朗,我们再举个简单的例子验证一下:

10年前买的i3-350处理器目前属于性能很差的产品,亟需升级;

5年前买的i3-4130处理器目前属于性能勉强能用的产品,建议升级;

去年买的i3-9100处理器还可再战三年无压力。

如果一位预算不充裕的低端机型用户在上述时间点内升级了CPU,他会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同价位、同级产品带来的升级变化。但是,如果他选择2~3年一次升级呢?

10年前买的i3-350升级到i3-3220;

然后i3-3220升级到i3-6100;

i3-6100升级到9100。

这种节奏下,每次升级所带来的性能提升就乏善可陈了,并且会浪费更多的预算成本。

而预算更为充裕的i5、i7用户套入上述模型依然奏效,回想前几年,一位i7-4790K升级到i7-7700K之后的用户那一脸茫然仿佛昨日 ╮(╯▽╰)╭

总结:后Core时代,NGC架构体系即将到来

奔腾时代、酷睿时代,新的时代叫什么?早在2018年就有媒体确认,14nm的各种Lake之后(以及10nm的Tiger Lake)都仍是Core架构体系的衍生品,而Jim Keller入驻Intel的核心工作就是协助解决Core时代僵而不死的历史遗留问题——面向未来10年、代号NGC架构体系的时代。

7nm将是NGC架构体系的制程出发点7nm将是NGC架构体系的制程出发点

虽然Tiger Lake启用10nm制造工艺,但依然还属于P6之后的Core血脉范畴。因此,现在用着8代、9代CPU的用户们,可以踏踏实实等待2022~2023年左右NGC新架构时代的到来,反正Intel未来这两年都还是添“+”的小改更新,真的不必多浪费钱了。

图为Intel位于美国犹他州的晶圆工厂图为Intel位于美国犹他州的晶圆工厂

至于2017年第8代Core之前的老用户们,可以大换平台择机上10代Core,或者多等一年看看Tiger Lake末代Core表现如何再说。况且,据JK大神最新的公开发言可知,他正在力主Intel将传统的10年期CPU架构体系迭代,大幅缩短为5年期,让更多存在实验室和文献资料中的CPU新技术,尽快送达到用户手中。

看到这里,甭管Intel董事会有多么不乐意,如果真能得偿所愿的话,这对产品、口碑呈下滑趋势的Intel来说,还确实是一剂猛药。曾为AMD逆天改命的Jim Keller,能否为Intel重装上阵,且看新一代NGC架构体系的表现了~

本文篇幅稍长,内容不够详尽或疏漏之处,还望读者们在评论区予以指正!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内容再见!5年换一次CPU才是最佳选择,Zen之父Jim Keller教你如何升级电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