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H (脑白质病变) 的Fazekas分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acrtr分级 WMH (脑白质病变) 的Fazekas分级

WMH (脑白质病变) 的Fazekas分级

2024-07-02 03: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不同医院的头CT或MRI报告上,我们经常看到脑白质病变、脑白质疏松、脑缺血灶、脑白质脱髓鞘等名词。

其实,除了少部分炎症和代谢引起的脑白质脱髓鞘外,上述名字指代的都是上图中的影像学表现。

这些病变的典型特点为:T2加权图像上(包括FLAIR)上表现为高信号,T1加权像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CT上表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无腔隙或空洞(信号不同于CSF)。

针对上面这样的影像学表现,其实目前国际规范的命名是脑白质高信号(推测血管源性),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 of presumed vascular origin,英文缩写WMH。

-WMH分级-

198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的Franz Fazekas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将WMH分为室周脑白质和深部脑白质,并分别评分,以区分其严重程度(PMID: 3496763)。

进而沿用至今,后人称为Fazekas视觉评分。用以评价MRI T2/FLAIR上显示的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

室周脑白质(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PVWM)

0:无。

1:帽状或细的薄层病变。

2:光滑的晕圈

3:扩展至深部白质的不规则的室周高信号

深部脑白质(deep white matter ,DWM)

0:无。

1:点状。

2:开始融合。

3:大片融合。

临床中为了方便,目前常用改良Fazekas分级,而不分别对室周和深部脑白质进行评分。

- 吴川杰说 -

WMH在老年人群是十分常见,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75岁以上人群,95%以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脑白质病变。

并且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我相信现在真实世界中,WMH的比例比上述比例更高。我的个人临床经验是,60岁以上的人群中,没有WMH的很少……

而在很多医院的影像报告中,习惯于把WMH报告为腔隙性脑梗死,从而使很多人诊断为脑梗死,造成恐慌。这种不规范的诊断需要避免。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作者

未命名码.png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脑血管”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