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 3080超频研究:功耗墙和频率最关键,高频稳定看用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Rog3080ti核心频率 RTX 3080超频研究:功耗墙和频率最关键,高频稳定看用料

RTX 3080超频研究:功耗墙和频率最关键,高频稳定看用料

2023-04-08 00: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RTX 3080已经发售了一段时间,当然我们都相信实际上没有多少用户能拿到这款显卡,至少在NVIDIA芯片产能还没有完全正常之际,可能多数用户还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才行。不过对于RTX 3080这款显卡的性能,大家应该是了解得差不多了,我们也做过了相关的测试。

只不过对于RTX 3080的超频而言,可能很多人还会觉得有一些迷茫。不少测试报告中认为RTX 3080是一款灰烬卡,出厂就没有太多超频空间;而一些用户却认为RTX 3080的超频性能还不错,频率最高可以达到2100MHz以上;同时还有不少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RTX 3080在高频上不稳定,容易出现程序闪退或者卡住等问题。那么RTX 3080在超频部分到底是怎么个表现呢?

今天我们就通过两款显卡的体验,一款是七彩虹的iGame GeForce RTX 3080 Advanced OC,一款是华硕的TUF-RTX 3080-10G-GAMING,来谈谈RTX 3080的超频问题。

显卡功耗墙,RTX 3080的频率基础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从很早开始,功耗墙就成为了禁锢显卡核心频率的关键,功耗墙设置得越高,显卡核心浮动频率的最大值就越高,同时显卡处于高频状态的时间也就越久。以NVIDIA的公版来说,高达370W,它的最高核心频率可以达到2010MHz左右。而如果普通第三方的RTX 3080功耗墙上限较低的话,那么即使它的浮动频率纸面上和公版相同,但是能达到的最大加速频率依然要低于公版。

以我们手头的这款iGame GeForce RTX 3080 Advanced OC为例,在没开启一键超频的状态下,它所有的核心参数和公版相同,但是它的功耗墙为最大340W,比公版要低30W,而在这个功耗墙上,七彩虹这款RTX 3080的最大加速频率为1995MHz,比公版少了15MHz。更重要的是不仅仅是最大加速频率的数值,而是在1900MHz-2000MHz这个频率段里,公版RTX 3080维持的时间要略长于七彩虹的RTX 3080,这样整体算下来,RTX 3080公版的性能会比七彩虹这款显卡要稍微强一些,尽管幅度不算很大。

华硕的TUF-RTX 3080同样适用于这一理论。华硕的这款非公版RTX 3080的功耗墙较高,达到了375W,所以在最高加速频率以及高频维持的时间,基本和公版RTX 3080相同,两者的性能差异也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可见,在基础频率相同的时候,谁的功耗墙上限更高一些,谁的最大加速频率的极限就会更高一些,同时维持在高频的状态也会更长一些。所以在购买RTX 3080显卡的时候,在不超频状态下,我们推荐用户应该购买功耗墙设置得较高的显卡。

目前除了RTX 3080的公版功耗墙设置在370W之外,华硕的TUF系列非公版功耗墙是375W、技嘉的魔鹰是370W、七彩虹可一键OC的产品,在一键超频后功耗墙是400W。其中不乏一些只卖5499元的产品,大家追求极致性能的,可以多考虑这几款产品。

手动超频,幅度没你想象那么大

那么传统的手动超频呢?一般来说,RTX 3080两个数字,一个是基础频率,一个是加速频率。不过加速频率通常都远远超过NVIDIA公布的数字,比如说RTX 3080的加速频率为1710MHz,但实际上在游戏中的加速频率在370W功耗墙下,都已经超过2GHz了,长期在1900MHz以上的频率运行着。

我们手头的这款iGame GeForce RTX 3080 Advanced OC是七彩虹可以一键超频的RTX 3080非公版,按下挡板附件的按键,加速频率就能从1710MHz超到1840MHz,算是比较省心的设计,等同于手动将核心频率提升了130MHz,同时功耗墙也从未超频的340W,设置为了400W。

从我们自己的测试来看,当加速频率超频了130MHz,核心频率最高从1990MHz,达到了2070MHz,当然核心频率有更长的时间跑在1950MHz左右,性能部分的确有不错的提升,大概能比公版RTX 3080的性能提升4%左右。

这样看起来似乎还不错。不过如果用华硕的TUF-RTX 3080来对比,我们同样可以在370W的功耗墙下,将华硕TUF-RTX 3080的加速频率从1710MHz,超到1900MHz,这样华硕这款RTX 3080的最大加速频率会达到2100MHz。性能大概比公版RTX 3080强5%左右。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手动超频的确可以提升加速频率的最高值,但相比之下,功耗墙的重要性似乎更突出一些。比如华硕和公版的RTX 3080,即使不手动超频,在370W功耗墙下依然能达到2010MHz的最大加速频率;而华硕的显卡在手动超了接近200MH核心频率后,最大加速频率其实只提升了90MHz,这当然是受了功耗和温度的影响。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在保证功耗墙上限较高的同时,手动超频显卡的核心频率,这样在达到显卡能承受的极限前,可以将核心频率最大值拉到最高。不过现在看来,即使再怎么拉基础频率,我们见到的RTX 3080最高频率峰值大概也就在2100MHz左右。

毕竟显卡本身要考虑到功耗、温度以及自己核心的体质,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功耗墙如果足够高的话,那么手动超频的必要性可能就没有那么大了。而功耗墙如果低的话,那么手动超频的极限值也会受到影响,频率也上不去。这瞬间是不是觉得手动超频在RTX 3080这里略显尴尬?

要稳住高频,背部电容成关键

在对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80 Advanced OC进行测试时,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当开启一键超频后,功耗墙达到400W,加速频率1840MHz,最高加速频率可以超过2050MHz,看起来非常强悍,但是当达到2GHz的时候,游戏或者测试程序经常会卡住然后自动退出。也就是说这款显卡目前无法稳定跑在2GHz的核心频率下。

这种情况出现在多款显卡的测试中,除了七彩虹之外,也出现在了其他显卡品牌中。也就是说部分RTX 3080很难稳定运行在一个较高的核心频率上,平时默认频率或者普通加速频率没什么问题。当功耗墙较高,或者极限频率较高的时候,这些显卡就容易出现问题。目前看来,这个极限频率应该是2GHz左右。

按照一些玩家的研究和厂商的表态来看,这种情况和RTX 3080各家厂商的用料有关。NV规定了芯片背后的电容既可以使用MLCC - 多层陶瓷芯片电容器(绿色部分),也可以使用POSCAP - 导电聚合物钛固体电容器(红色部分)。前者的性能相对优异,但是价格比较昂贵。NVIDIA自己使用了4个POSCAP+20个MLCC的规格,这算是给出了一个合格的示范,不过并不是所有厂商都这么做的。

比如说某些第三方的RTX 3080,全部使用了POSCAP电容,一共使用了6颗,价格成本降下去了,普通正常使用也没问题,但是如果超频或者功耗墙过高,极限加速频率较长时间在2GHz以上的话,就无法稳定运行,游戏和程序就会出现闪退。

那么最能稳定高频的用料,自然是全部采用MLCC电容的设计了,NVIDIA是20颗MLCC+4颗POSCAP电容,而像华硕的TUF-RTX 3080系列则采用了60颗MLCC电容,即使是5499元的入门级RTX 3080也是如此。所以华硕的显卡超频后,哪怕稳定运行在2GHz也没出现问题,这应该就是MLCC电容的功劳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要想超频且稳定运行的用户,必须得购买背后电容使用MLCC的产品,而且至少得20颗。至于全部使用POSCAP电容的RTX 3080,当然也可以正常使用,不超频就行了,或者想办法不要让核心频率长期运行在一个较高数字范畴,比如2GHz,那基本也没问题。

写在最后

从我们这次研究来看,RTX 3080的超频不是不行,但是必要性可能没有这么高。从某种角度上来看,选择一款默认功耗墙较高的显卡可能更现实一点,这样加速频率的极限会比较高,性能也会更强一些。而如果手动超频的话,的确要受到温度、功耗以及核心体质的影响。

另外,即使超频没问题,但能不能稳定运行在高频下,的确是一个问题。目前来看想要获得RTX 3080极限的性能,不但功耗墙要设置得比较高,同时显卡的做工用料也成了关键之一。如果用户购买的显卡采用了MLCC电容,那么恭喜,稳定在高频问题不大;如果用户的RTX 3080采用的是全POSCAP电容,那么在正常340W功耗墙上可以正常使用,但是通过超频或者提升功耗墙手段的话,它可能很难长期稳定在2GHz的频率上。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压榨RTX 3080的极限性能,大家要购买一款功耗墙足够高,同时背后采用MLCC电容的产品。嗯,未来购买RTX 3080就按照这个模板买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