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技术之hdfs工作流程与机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HDFS元数据文件的组成 hadoop技术之hdfs工作流程与机制

hadoop技术之hdfs工作流程与机制

#hadoop技术之hdfs工作流程与机制|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hadoop技术之hdfs工作流程与机制

 ▼往期内容汇总: 大数据导论Linux操作系统概述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使用Linux常用基础命令、系统命令Apache Hadoop概述Apache Hadoop集群搭建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基础Hadoop技术之HDFS shell操作 一、HDFS集群角色与职责 官方架构图

 主角色:  namenode

NameNode是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核心,架构中的主角色。

NameNode维护和管理文件系统元数据,包括名称空间目录树结构、文件和块的位置信息、访问权限等信息。    

基于此,  NameNode成为了访问HDFS的唯一入口。

 主角色:  namenode

NameNode内部通过内存和磁盘文件两种方式管理元数据。

其中磁盘上的元数据文件包括Fsimage内存元数据镜像文件和edits log  (Journal)编辑日志。

从角色:  datanode

DataNode是Hadoop HDFS中的从角色,负责具体的数据块存储。

DataNode的数量决定了HDFS集群的整体数据存储能力。通过和NameNode配合维护着数据块。

主角色辅助角色:   secondarynamenode

Secondary NameNode充当NameNode的辅助节点,但不能替代NameNode。

主要是帮助主角色进行元数据文件的合并动作。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主角色的“秘书”。

 namenode职责

NameNode仅存储HDFS的元数据:文件系统中所有文件的目录树,  并跟踪整个集群中的文件,  不存储实际数据。    

NameNode知道HDFS中任何给定文件的块列表及其位置。使用此信息NameNode知道如何从块中构建文件。        

NameNode不持久化存储每个文件中各个块所在的datanode的位置信息,  这些信息会在系统启动时从DataNode 重建。

NameNode是Hadoop集群中的单点故障。

NameNode所在机器通常会配置有大量内存(RAM)  。

datanode职责

DataNode负责最终数据块block的存储。是集群的从角色,也称为Slave。

DataNode启动时,会将自己注册到NameNode并汇报自己负责持有的块列表。

当某个DataNode关闭时,不会影响数据的可用性。  

NameNode将安排由其他DataNode管理的块进行副本复制。

DataNode所在机器通常配置有大量的硬盘空间,  因为实际数据存储在DataNode中。

二、HDFS写数据流程(上传文件)  写数据完整流程图

核心概念--Pipeline管道

 Pipeline,中文翻译为管道。这是HDFS在上传文件写数据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

客户端将数据块写入第一个数据节点,  第一个数据节点保存数据之后再将块复制到第二个数据节点,  后者保存后将其复制到第三个数据节点。

核心概念--Pipeline管道

为什么datanode之间采用pipeline线性传输,而不是一次给三个datanode拓扑式传输呢?

因为数据以管道的方式,  顺序的沿着一个方向传输,  这样能够充分利用每个机器的带宽,避免网络瓶颈和高延迟时的连接,最小化推送所有数据的延时。

在线性推送模式下,每台机器所有的出口宽带都用于以最快的速度传输数据,而不是在多个接受者之间分配宽带。

核心概念--ACK应答响应

ACK (Acknowledge character)即是确认字符,在数据通信中,接收方发给发送方的一种传输类控制字符。表示发来的数据已确认接收无误。

在HDFS pipeline管道传输数据的过程中,传输的反方向会进行ACK校验,  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核心概念--默认3副本存储策略

默认副本存储策略是由BlockPlacementPolicyDefault指定。 

核心概念--默认3副本存储策略     第一块副本:优先客户端本地,  否则随机     第二块副本:不同于第一块副本的不同机架。     第三块副本:第二块副本相同机架不同机器。

1、HDFS客户端创建对象实例DistributedFileSystem,   该对象中封装了与HDFS文件系统操作的相关方法。

2、调用DistributedFileSystem对象的create()方法,通过RPC请求NameNode创建文件。 NameNode执行各种检查判断:目标文件是否存在、父目录是否存在、客户端是否具有创建该文件的权限。检查通过 ,  NameNode就会为本次请求记下一条记录,返回FSDataOutputStream输出流对象给客户端用于写数据。 

3、客户端通过FSDataOutputStream输出流开始写入数据。

4、客户端写入数据时,将数据分成一个个数据包(packet 默认64k)  , 内部组件DataStreamer请求NameNode挑 选出适合存储数据副本的一组DataNode地址,默认是3副本存储。 DataStreamer将数据包流式传输到pipeline的第一个DataNode,该DataNode存储数据包并将它发送到pipeline的第 二个DataNode。  同样,第二个DataNode存储数据包并且发送给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  DataNode。 

5、传输的反方向上,  会通过ACK机制校验数据包传输是否成功;

6、客户端完成数据写入后,在FSDataOutputStream输出流上调用close()方法关闭。

7、  DistributedFileSystem联系NameNode告知其文件写入完成,等待NameNode确认。

因为namenode已经知道文件由哪些块组成(DataStream请求分配数据块),  因此仅需等待最小复制块即可成功返回。

最小复制是由参数dfs.namenode.replication.min指定,默认是1.

三、HDFS读数据流程(下载文件) 读数据完整流程图

 1、  HDFS客户端创建对象实例DistributedFileSystem,   调用该对象的open()方法来打开希望读取的文件。

2、  DistributedFileSystem使用RPC调用namenode来确定文件中前几个块的块位置(分批次读取)  信息。对于每个块,  namenode返回具有该块所有副本的datanode位置地址列表,并且该地址列表是排序好的,  与客户端的 网络拓扑距离近的排序靠前。 

3、  DistributedFileSystem将FSDataInputStream输入流返回到客户端以供其读取数据。

4、客户端在FSDataInputStream输入流上调用read()方法。然后,已存储DataNode地址的InputStream连接到文件 中第一个块的最近的DataNode。数据从DataNode流回客户端,  结果客户端可以在流上重复调用read  ()  。

5、当该块结束时,  FSDataInputStream将关闭与DataNode的连接,然后寻找下一个block块的最佳datanode位置。 这些操作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所以用户感觉起来它一直在读取一个连续的流。客户端从流中读取数据时,也会根据需要询问NameNode来检索下一批数据块的DataNode位置信息。

6、一旦客户端完成读取,就对FSDataInputStream调用close()方法。

相关内容

分布式计算mapreduce与yarn工作机制

一、第一代hadoop组成与结构

第一代Hadoop,由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和分布式计算框架MapReduce组成,其中,HDFS由一个NameNode和多个DataNode组成,MapReduce由一个JobTracker和多个TaskTracker组成,对应Hadoop版本为Hadoop 1.x和0.21.X,0.22.x。  

   

1、MapReduce角色分配

Client :作业提交发起者。

JobTracker: 初始化作业,分配作业,与TaskTracker通信,协调整个作业。

TaskTracker:保持JobTracker通信,在分配的数据片段上执行MapReduce任务。

技术分享

 

2、MapReduce执行流程

技术分享

 

(1)提交作业

在作业提交之前,需要对作业进行配置

程序代码,主要是自己书写的MapReduce程序。

输入输出路径

其他配置,如输出压缩等。

配置完成后,通过JobClinet来提交

(2)作业的初始化

客户端提交完成后,JobTracker会将作业加入队列,然后进行调度,默认的调度方法是FIFO调试方式。

(3)任务的分配

TaskTracker和JobTracker之间的通信与任务的分配是通过心跳机制完成的。

TaskTracker会主动向JobTracker询问是否有作业要做,如果自己可以做,那么就会申请到作业任务,这个任务可以使Map也可能是Reduce任务。

(4)任务的执行

申请到任务后,TaskTracker会做如下事情:

拷贝代码到本地

拷贝任务的信息到本地

启动JVM运行任务

(5)状态与任务的更新

任务在运行过程中,首先会将自己的状态汇报给TaskTracker,然后由TaskTracker汇总告之JobTracker。

任务进度是通过计数器来实现的。

(6)作业的完成

JobTracker是在接受到最后一个任务运行完成后,才会将任务标志为成功。

此时会做删除中间结果等善后处理工作。

二、第二代hadoop组成与结构

第二代Hadoop,为克服Hadoop 1.0中HDFS和MapReduce存在的各种问题而提出的。针对Hadoop 1.0中的单NameNode制约HDFS的扩展性问题,提出了HDFS Federation,它让多个NameNode分管不同的目录进而实现访问隔离和横向扩展;针对Hadoop 1.0中的MapReduce在扩展性和多框架支持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全新的资源管理框架YARN(Yet Another Resource Negotiator),它将JobTracker中的资源管理和作业控制功能分开,分别由组件ResourceManager和ApplicationMaster实现,其中,ResourceManager负责所有应用程序的资源分配,而ApplicationMaster仅负责管理一个应用程序。对应Hadoop版本为Hadoop 0.23.x和2.x。

1、 yarn运行架构

YARN 是下一代Hadoop计算平台,如下所示:

技术分享

 

在 YARN 架构中,一个全局ResourceManager 以主要后台进程的形式运行,它通常在一台独立机器上运行,在各种竞争的应用程序之间仲裁可用的集群资源。

ResourceManager会追踪集群中有多少可用的活动节点和资源,协调用户提交的哪些应用程序应该在何时获取这些资源。ResourceManager是惟一拥有此信息的进程,所以它可通过某种共享的、安全的、多租户的方式制定分配(或者调度)决策(例如,依据应用程序优先级、队列容量、ACLs、数据位置等)。

在用户提交一个应用程序时,一个称为ApplicationMaster的轻量型进程实例会启动来协调应用程序内的所有任务的执行。这包括监视任务,重新启动失败的任务,推测性地运行缓慢的任务,以及计算应用程序计数器值的总和。这些职责以前是分配给单个 JobTracker来完成的。ApplicationMaster和属于它的应用程序的任务,在受NodeManager控制的资源容器中运行。

NodeManager是TaskTracker的一种更加普通和高效的版本。没有固定数量的 map 和 reduce slots,NodeManager 拥有许多动态创建的资源容器。容器的大小取决于它所包含的资源量,比如内存、CPU、磁盘和网络 IO。目前,仅支持内存和 CPU (YARN-3)。一个节点上的容器数量,由节点资源总量(比如总CPU数和总内存)共同决定。

需要说明的是:ApplicationMaster可在容器内运行任何类型的任务。例如,MapReduce ApplicationMaster请求一个容器来启动map或reduce 任务,而 Giraph ApplicationMaster请求一个容器来运行Giraph任务。

我们还可以实现一个自定义的 ApplicationMaster 来运行特定的任务,进而发明出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应用程序框架,改变大数据格局。

在YARN中,MapReduce降级为一个分布式应用程序的一个角色(但仍是一个非常流行且有用的角色),现在称为 MRv2。MRv2 是经典MapReduce引擎(称为 MRv1)的重现,运行在YARN之上。

2、YARN可运行任何分布式应用程序

ResourceManager、NodeManager 和容器都不关心应用程序或任务的类型。所有特定于应用程序框架的代码都会转移到ApplicationMaster,以便任何分布式框架都可以受 YARN 支持。

得益于这个一般性的方法,Hadoop YARN集群可以运行许多不同分布式计算模型,例如:MapReduce、Giraph、Storm、Spark、Tez/Impala、MPI等。

3、YARN中提交应用程序

下面讨论在应用程序提交到YARN集群时,ResourceManager、ApplicationMaster、NodeManagers和容器如何相互交互。下图显示了一个例子。

技术分享

 

假设用户采用与MRv1中相同的方式键入hadoop jar命令,将应用程序提交到 ResourceManager。ResourceManager维护在集群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列表,以及每个活动的 NodeManager上的可用资源列表。

ResourceManager 需要确定哪个应用程序接下来应该获得一部分集群资源。该决策受到许多限制,比如队列容量、ACL 和公平性。ResourceManager 使用一个可插拔的 Scheduler。Scheduler 仅执行调度;它管理谁在何时获取集群资源(以容器的形式),但不会对应用程序内的任务执行任何监视,所以它不会尝试重新启动失败的任务。

在 ResourceManager接受一个新应用程序提交时,Scheduler制定的第一个决策是选择将用来运行ApplicationMaster的容器。在 ApplicationMaster启动后,它将负责此应用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它将资源请求发送到 ResourceManager,请求运行应用程序的任务所需的容器。

资源请求是对一些容器的请求,用以满足一些资源需求,比如:

一定量的资源,目前使用MB内存和CPU份额来表示

一个首选的位置,由主机名、机架名称指定

此应用程序中的一个优先级,而不是跨多个应用程序

如果可能的话,ResourceManager 会分配一个满足ApplicationMaster在资源请求中所请求的容器(表达为容器 ID和主机名)。该容器允许应用程序使用特定主机上给定的资源量。分配一个容器后,ApplicationMaster会要求NodeManager(管理分配容器的主机)使用这些资源来启动一个特定于应用程序的任务。此任务可以是在任何框架中编写的任何进程(比如一个 MapReduce 任务或一个Giraph任务)。

NodeManager 不会监视任务;它仅监视容器中的资源使用情况,例如,如果一个容器消耗的内存比最初分配的更多,它会结束该容器。

ApplicationMaster会竭尽全力协调容器,启动所有需要的任务来完成它的应用程序。它还监视应用程序及其任务的进度,在新请求的容器中重新启动失败的任务,以及向提交应用程序的客户端报告进度。

应用程序完成后,ApplicationMaster 会关闭自己并释放自己的容器。

尽管ResourceManager不会对应用程序内的任务执行任何监视,但它会检查 ApplicationMaster的健康状况。如果 ApplicationMaster失败,ResourceManager 可在一个新容器中重新启动它。我们可以认为ResourceManager负责管理ApplicationMaster,而 ApplicationMasters负责管理任务。

本文出自 “爱维Linux”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ixdba.blog.51cto.com/2895551/1870189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