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龙5900X + B450的表现一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B550能上5950X 锐龙5900X + B450的表现一览

锐龙5900X + B450的表现一览

#锐龙5900X + B450的表现一览|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先说结论,以华硕的Strix B450F-Gameing为例,带默认状态下的5900X,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性能,都不会有损失,大家大可不必担忧所谓的“吕布骑狗”现象。

    由于B450只给玩家发过“PCIE4体验卡”,后面完全不再给,只有PCIE3,所以传输这一块肯定是不如500系列主板的,但前提是你要有PCIE4的固态。

    最后,这款主板虽然冠名以ROG这个大大的名号,但实际上不但是个混血(想卖更贵),而且供电表现其实非常一般,4项CPU供电,无倍项,无额外供电增强,每项大概70A左右(具体大家可以自行搜索),这意味着这款主板在B450中是一款十分普通的主板,可以作为例子,供大家参考。他能带的动5900X,大家手里一般的B450,只要不是差的离谱,都不会有问题。目前我没有电热枪测试,不知道该主板为5900X供电的温度,只能确定单烤FPU1小时不会降频,性能无损失。由于大多数B450无倍项[比如B450E就有倍项,可以降低供电负载,减少发热],供电无加强,所以为了主板长期稳定,建议大家安装机箱风扇协助供电散热,当然这也可能是不必要的,希望有条件的玩家测试一下供电温度。

    具体细节看我接下来慢慢讲。

一、关于我这样攒机的起源

    我知道网上很多人看见这样的配置,或者当有人问5900X这样级别的CPU要配什么主板时,基本都是推荐B550起步,所以在说这件事之前,暂且提一下我这样配置的起源吧。

    7000系列锐龙出了,我也终于捡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5900X,起初我是买的全新一手2600X+华硕B450F,最初具体配置和价格如下:(后面我换了新HOF内存)

我的第一张配置单

    这是我在19年配置的,因为当初AMD承诺AM4将延续n代,所以当时我买2600X+B450F的时候,就是决定以后要上这款主板能支持的,最后一代,最强且性能不会损失的AM4CPU,这样是最省钱的。至于主板预算有限,就只买了B450而不是X470,然后就这样一直到5000系列确定是AM4最后一代,实际上5950X在B450上默认用表现也没有区别,不过我为了保(省)险(钱),最终选择了5900X。这就是为什么我最后组合了5900X+B450F这样的原因。

二、各项测试

    由于我不是专业人员,所以各项测试实际上也是广大PC玩家都了解的东西。

列举各项测试:

1、CPU-Z_v2.05 单核、多核测试成绩:

CPU-Z_v2.05 单核、多核测试成绩

    5900X越后期生产的,普遍体质越好,所以我特意选了5900X B2步进,并且和商家说好,故意要的最新的2239周期,实际上体质也确实更好,最终成绩单核688.7分,全核9673.9分,看网上很多数人的分数都是660附近还有更低的,不同版本CPU-Z我也基本都测了一遍,普遍依然是我的这个分数较高,即便是B450,分数也并没有变低。初步说明B450并没有损失5900X默认的性能。

    另外其实我并不建议超频锐龙带X的CPU或者开启PBO,锐龙时代开始CPU有很多已经被官方睿频调校的非常精准,其中主要是单核性能尤其优秀,而单核性能又是对游戏影响最大的,比如几乎所有带X的锐龙,英特尔迫于AMD的压力,从9代酷睿开始的i9,12代酷睿开始的i7、i9,官方也已经尽可能的将睿频精度和功耗之间做了平衡,调校到最佳,即便某些型号电压不够准确,可能出现电压过高,发热大,用户也可以小成本增强散热获得性能,而大部分玩家实际上并不会超频,基础知识都不牢固,更多的只是抄作业,这种半吊子超频最终带来的其实更多的是全核性能确实提升了,但代价是单核性能——也就是游戏性能的降低。至于PBO,不同BIOS和不同CPU调校不同,并且带X的锐龙实际上睿频已经非常精准,功耗比也调到了一个马上骤变的黄金点,所以PBO虽然会进一步带来提升,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差的功耗比,更高的发热,这可能反而让CPU性能下降,或花费过大,不值得的散热成本。此外PBO实际上也可以用于节能,但是都需要用户有一定基础。总之,像之前提到的部分CPU实际已经被官方调节的非常精准,所以在实用性的角度并不适合超频,超频更多的是娱乐。

    以5900X为例,他的实际默认睿频可高达4.95甚至可以看到瞬间的5.0,也就是说如果为了游戏性能,你至少要超到全核4.9再差也要4.8,但实际这颗CPU全核4.7就已经很不错了。全核4.9不是每个人每颗5900X都像喝水一样简单。这种情况下,你想去超它,恐怕不是为了娱乐,就是为了虚荣心了。

2、CPU体质分数:

CPU体质分数

    分数122.449,这个分数不算特别顶级,不过也确实是一颗不错的CPU了,这也证明了为啥我的CPU-Z可以跑到688。

3、单烤FPU[注意图是我在烤机1分钟就截的,先在这里声明,避免有人凭这个指责说我造假]:

单烤FPU

    5900X默认功耗限制得非常死,143W的默认PPT,这才是为什么B450能够完美带起5900X的核心原因,无论B450供电多差,143W这个功耗根本就不会有问题。至于为什么我提供的图是1分钟烤机的,其实是我懒了,当初烤机过了1小时,不过截图我只有1分钟截给别人看的,后面的就忘截图了,也不想再烤一个小时截图出来了,因为真的很麻烦,我也不想测试的,着急玩电脑。最终的温度和功耗也没有什么变化,直到烤机结束一直都是全核4.3Ghz,温度70度,值得说一句的是,我的散热器是采融A3,机箱是先马坦克黑色侧透版,后面1个风扇,上面1个风扇,前面1个风扇,加上散热器风扇四个风扇完全释放转速后可以将CPU压在70度,后面为了降低噪音,我尝试过降低风扇转速,期间我发现在极限满负载的时候,5900X温度只要高于75度,全核频率就会以每0.25Ghz为一个单位降低,也就是说类似渲染、H264/H265软编码的CPU极限负载下,5900X在75度就是临界点(我的BIOS里,在调节风扇的选项下有类似提示:警告部分CPU会在75度降频,建议CPU达到75度时,风扇曲线调到100%),高于这个温度就会降频保护,但是这种情况在非极限负载下是不会出现的,在游戏测试中,5900X会非常积极的冲击4.95Ghz,没错,虽然AMD官方标称最大睿频4.9,但实际就算故意减弱散热,5900X到了80多度,也不会出现降频,依然会不断冲击最高睿频4.95,能到4.95,或许和我的5900X是B2步进有关,不知道各位的是什么样的频率。而这样的温度控制现象或许和AMD设计的三堵大墙,即PPT、TDC和EDC的联合控制有关。另外,5900X在游戏中的测试根据压力不同,功耗大概在60-100W,待机也会40多W,即便开了节能,利用Windows电源管理将CPU频率降低到1.7,依然有30W的功耗,5900X待机是真的伤不起,据说是因为有两个IO die的关系。

5900X Ryzen Master

4、cinbenchR23跑分:

cinbenchR23跑分

    5900X在B450上不会有性能损失这种事,到此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来了,我实在不愿意继续费电去折磨它跑下去了,所以R23我也只跑了一圈粗略给大家看下分数,没啥问题,普遍5900X的分数,没有疑点,20361分。

    至此,关于5900X在B450上的表现基本完成,和我一开始说的一样,没有什么区别,B350实际上与B450供电上也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从B450甚至是从锐龙1代就开始用的人,手里有张B350,去升级5900X都是可以的,从性能上讲根本就没有损失,还可以省去一笔换主板的费用。至于PCIE问题,如果你需求更高的传输,B350和B450确实不能满足。

三、5900X内存超频

    性能损失的问题就到这里,额外提一下5900X内存超频,我的内存是HOF Extreme 4000 C15 1.5V 16G*2,三星Bdie,或许是我的B450主板内存超频能力一般,或许因为我的内存颗粒是双面颗粒,也可能是我的5900X FCLK体质一般,1900是上不去的,更不要提2000,在FCLK1900,即内存3800 C16 16 16 32的情况下,开机都做不到。最终我锁定了3600 C16 16 16 32 288 1T 1.35v SOC 1.1v,数据如下:

内存参数内存性能memT 100% 测试TM5 1轮高压测试

    3800 C18可以尝试,但200mhz换来+2的时序,站在实用性能的角度没有必要去调,性能肯定是不如3600 C16的,至于娱乐性的冲击频率我一直是没有什么兴趣。

    以上,我的内存可以在英特尔上做到4000 C15 1.5v,所以我觉得大概率不是内存的锅,我的5900X体质分122,FCLK应该不至于1900都上不去,我估计大概率是B450的主板在内存超频方面查了点,如果是类似华硕B450i这样的钢炮,或许能好一些,B550,X570更不在话下。

后记

在没有5900X的时间里,实际上我也很怀疑B450带5900X的表现,也问过很多人,大家众说纷纭,有说可以的,但是大部分都说不行,性能损失大,现在我自己用过了,一切疑问都消失了,只能说网上云的人确实多,没有用过,没有测过,完全不负责的轻易下定论。另外我也理解很多人建议5900X这样的高端CPU要B550起步,谁都没有错,毕竟所谓的高端配高端,因人而异吧。

-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