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智能物联网行业:5G新一代通信技术优势凸显人工智能与行业发展相辅相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知识总结+实战项目 2023智能物联网行业:5G新一代通信技术优势凸显人工智能与行业发展相辅相成

2023智能物联网行业:5G新一代通信技术优势凸显人工智能与行业发展相辅相成

2023-12-11 09: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自锐观网《2023-2027年中国智能物联网(AIoT)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AIoT产业下游主要场景包括车载运输、智慧能源、智能安防、智慧城市、智慧工业、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生活等,各细分场景增速和空间不一,对AIoT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图表:AIoT产业下游应用场景增速与规模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具体来看,建筑人居场景方面,目前,建筑人居场景的AIoT应用主要表现为AI“领班”模式,即场景中的设备联动需要用户的指令触发,例如家居场景中,需要通过智能音箱来调度设备之间的联动。未来,人居类场景将可以实现AI“管家”模式应用,设备可根据用户生活行为习惯与环境变化自主感知与联动。

图表:AIoT建筑人居场景典型应用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工业场景方面,目前AIoT在工业领域的使用体现为单点式应用,多通过工业物联网平台开发接口实现某几项与机器预测相关的应用开发及数据处理强化,另外还有智能工业机器人及通过工业视觉相关的软硬件实现的一些感知识别与定位应用。AIoT通过工业物联网平台整体输出会带来更明显的智能体验,包括对工业物联网的传感器感知赋能、优化OS与软件层分析决策能力和为自动化设备的执行提供控制能力。

摘自锐观网《2023-2027年中国智能物联网(AIoT)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图表:AIoT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典型应用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但目前工业领域的AIoT使用率较低,解决的问题也较为单一,偏单点的、轻量级场景,未来随着两化融合的深化,以及AI在工业场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完善、能够真正在无人返工的情境下有效使用,工业物联网平台将支持或集成全场景的AI能力,独立的AI工业软硬件产品也将普及开,届时AIoT能够对线下广泛存在的数据进行实时在线、智能化的分析,与线上数据相结合,服务于全数字化产能生态。

城市场景方面,目前AIoT与城市公共管理的结合主要集中在视觉识别、分析预测、优化调度等领域,可通过功能开发应用于城市安全防控、交通监管调度、公共基础设施管网优化、智能巡检、民生服务。未来,随着新增智慧城市项目中AI能力部署的比例增加,城市基础设施联网门槛降低,智慧城市的总体发展将从初级智慧阶段迈向AIoT引领的智能阶段。

图表:AIoT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典型应用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受益于多年来物联网技术的积累与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AIoT赛道备受资本关注。2015年-2019年11月,AIoT领域共发生1718起投融资事件,总融资额达1919亿元。从融资轮次上看,新兴企业占9成。从2015年至2018年的投资增速来看,投资事件数复合增速近14%,融资额增速高达73%,资本在追加热度,新创企业在抢滩布局,AIoT成为创投风口。从获投企业角度来看,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至关重要,统计显示,成熟项目中单笔最大融资额Top5明星企业仅单笔融资就合计占五年市场总融资金额的10%。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

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人工智能扶持政策,人工智能产业得以快速发展,有望进一步助力数字新基建,赋能中国实体经济,创造巨大市场价值。中国在计算机视觉技术、语音识别等领域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已形成独特优势,成功的商业化案例众多,使得人工智能公司具有全球竞争力,在部分领域能向全球市场输出相关技术及知识。伴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将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构筑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

中国在通信标准上经历了从全面落后到突破反超的历程,在5G等通信技术的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中国积极建设通信基础设施,人均移动基站数约达美国的5倍;另一方面,中国三大运营商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参与了5G标准的制定,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占比达到34%,处于全球领先地位。5G为AIoT进一步深入诸如家居、工业、城市建设等复杂的下游场景提供了网络基础,推动万物智联的实现。

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以海量数据作为基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移动端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数据量方面,中国网民规模位列全球第一。庞大的网民数量代表了巨大的数据规模,也同时意味着国内企业将面对更为丰富的数据使用环境。海量数据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算法升级提供了基础支撑,也为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不断扩展更多维度的应用场景提供可能。

随着国内产业互联网、产业智能化进程及“新基建”的步伐进一步深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各行业对人工智能物联网产品需求旺盛,国内外市场空间广阔。中国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商业化程度比肩欧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消费物联网领域,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设备解锁、计算摄影等方面,人工智能企业可通过与中国手机制造商密切合作,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日益扩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消费电子物联网领域的市场空间。

在城市物联网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园区场景的管理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资源的有效调度,提高管理效率。此外,在供应链物联网领域,智能机器人未来几年的需求会大幅增加。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国家尤其对仓储、物流、供应链有更高的自动化需求,这将促进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应用的进一步拓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