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9811大写 涨知识

涨知识

2024-04-19 15: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然,也有一些词汇,其变音的来由并不符合上面所言的“懒惰创造说”,而是与古高地德语的进化有关。

比如schlägst,倘若只是为了追求发音方便和书写简单,那这个词中的a完全可以去掉,相反的,元音a却复杂化了,成了变元音ä。这是因为古高地德语中这个词读做slahist,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德语的进化,a不见了,变元音却保留了下来。

ß诞生于印刷术

ß读作Eszett,又被称为scharfes S,或者Doppel-S。大家来看这个字母,可以发现左边是一个长s,但是右边究竟是s,还是z,学术界对此还有争议。不过,目前大家都认可的是ß是ss或者sz的组合体。

十五世纪印刷术传入后,印刷字体中的ss或者sz被连到一起,形成了ſʒ。后来,德语印刷媒体的Fraktur(哥特体字体)中保留了这种连接,慢慢的,就衍生了ß这个字母。不过,当时的英语印刷媒体中则会用ss代替这一字母。

后来随着Fraktur字体慢慢退出历史舞台,Antiqua字体(一种更为圆润的字体)开始流行。那么问题来了,本来Antiqua这个字体是没有ß的,于是印刷商们融合了长s和短s,创造了一个人工ß。

『来源:网络』

大写ß的“难产”

这个字母是创造出来了,但是别的字母都是大小写成双入对,ß却只有一个小写(单身狗好可怜)。对于这个问题,当时的拼写改革者和印刷商都在等着对方的提议,结果谁也没等到谁。

这时有人就会说了,既然ß已经成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字母,那么以ß开头构成的单词总归有需要大写的时候,比如在句首、名词、专有名词、名词化单词(如名词化动词Studierende、名词化形容词Süßes等等)以及书信中的尊称(如Du),都要首字母大写。但是非常不争气的是,德语中还真就没有以ß开头的单词,难道ß真是与大写无缘了吗?

又有人说了,就算没有ß开头的单词,但是身份证上的名字、媒体中的大写标题、陵园墓碑上的名字等等,这些有ß组成的单词都得大写了吧。对此,大家选择视而不见,习惯地用SS来代替ß(早期还会用SZ代替),比如单词Buße(忏悔、罚款)的大写BUSSE。或者直接就用小写的ß混在一排大写字母中,反正它比一般小写字母都高。

结果小写ß就这样“甘做小的”过了百年。不过总用这些法子糊弄也不是个办法,特别是在姓名和地名中,虽然小写的ß可以轻易被SS替代,但这样就不知道它本身的小写形式是怎么样的了。还是上面的单词BUSSE,它究竟是Buße(忏悔、罚款)的大写还是Bus(巴士)的复数?

严格来说,用SS代替是错误的拼写方式。特别是像身份证、墓碑等非常正式的场合。后来,大写ß被提上了日程,但是在实际设计时,又有一些新的困难,比如说新的字符应该看起来像一个大写字母,但又不能和小写字母差别太大,毫无关系,而且它还不能和其他字母比如大写字母B混淆。结果这一酝酿又是好些年。直到2017年,德国正字委员会才正式宣布了大写ẞ的诞生(话说印刷体中的ß和ẞ,不仔细看,你区别出来吗?)。

『来源:网络』

考虑到字母ẞ在当时是一个很新的东西,人们一时半会儿未必接受得了,所以委员会规定,仍然允许使用双S或小写ß替代的拼写方式。

事实证明,正字委员会的担心是正确的,新字母ẞ推行好几年了,一直不怎么顺利,毕竟它出现的情况确实不多。以至于有人发帖询问怎么打出字母ẞ,竟被人怼了,不知道这人是真不知道新字母的存在呢,还是拒绝它的存在。

『来源:Apple社区』

还有一点就是,方便的键盘打法都被占了,“ẞ”要想拥有一席之地,就要比别的字母多些步骤,想想还是SS或者直接小写“ß”更简便呢!

不过没用的知识我们也是要学一学的,万一哪天就需要了呢。

打出ß的方法

首先把键盘调成德语,注意很多字体是不支持大写“ẞ”的。

在PC中:

方法一:同时按下[Alt Gr] + [Shift] + [ß],或者[Alt Gr] + [H]。

方法二:打出“1E9E”后,马上按下[Alt] + [C]。这种方法可以用在Microsoft Office等软件中。

『[Alt Gr]是空格右侧的键。图源:Giga.de』

在Mac中:

我们靠键盘是打不出来这个字母的,需要在系统设置中的键盘选项中设置快捷文本。比如说可以设置“ßßß”作为“ẞ”的代替。在打出“ßßß”的时候会跳出“ẞ”的选项。

『图源:网络』

在手机上:

目前谷歌键盘Gboard支持“ẞ”。

还有一个通用且最省事的方法:直接网上搜索“großes ß”,复制,粘贴,齐活!哈哈哈~

怎么样,这几个德语字母,还有挺有意思的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