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考研热点模拟题解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911恐怖袭击事件目的 新传考研热点模拟题解析

新传考研热点模拟题解析

2023-04-10 01: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传考研##胡师姐新传考研#

1.1 模拟题目:

请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今年以来美国发生的一系列枪击案和暴恐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和影响。

1.2 参考答案:

近年来,美国公共场所多次发生枪击事件,造成无辜人员伤亡。就在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美国就已经发生了两次严重的枪击事件。2018 年 10 月 27 日,一名白人闯入了美国宾州匹兹堡的一所犹太教会堂,并开枪滥射,造成至少 11人死亡、6 人受伤。11 月 7 日,美国加州文图拉县的一家酒吧发生枪击事件,造成包括枪手和一名警官在内至少 13 人死亡,另有至少 10 人受伤。美国枪击案频发,是风险社会下现代意义的风险的一个缩影。

因此,我们以美国枪击案为例,从制度化风险、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媒介化风险以及风险感知四个角度分析风险社会中的一些特征与风险来源。

一、 风险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1986 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提出“风险社会”概念,强调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推动,社会公众切身地感受到生活在因市场经济、先进科技和官僚行政等现代性带来的风险之下,以及由此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挑战。美国频发的大规模枪击事件和“独狼式恐怖袭击”,其发生的背景都昭示和印证着风险社会的来临,以及风险的现代性意义。风险社会的两大特征是风险的人为性以及影响的全球性。

(一)从根源上讲,现代社会的风险是内生的。伴随着人类的决策与行为,是各种社会制度,尤其是工业制度、法律制度、技术和应用科学等正常运行的共同结果。而自然“人化”程度的提高,使得风险的内生特点更加明显。匹兹堡枪击案是一场个人面向对手无寸铁的平民的屠杀,是拥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凶手通过军事武器一力导演了惨绝人寰的灾难。这种人为的风险因其主观性、突发性而不具有预测性,因而对于社会治理的主体而言,几乎是无法事先预警的。

(二)在影响和后果上,风险是延展性的。其空间影响是全球性的,超越了地理边界和社会文化边界的限制,其时间影响是持续的,可以影响到后代。匹兹堡枪击事件与 2001 年的“911”恐怖袭击,全球的民众都在同步接受现场的信息和景象,接收创伤性事件在手机和电视屏幕上的表征,共享现代社会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共同抵御一个外在威胁可以加强社会的凝聚力——在这个对神、阶级和国家以及社会进步的信任和信仰消失的时代,风险的全球性以及人类对恐怖主义共同的恐惧,恰恰可以让人类结成联,共同面对。

二、枪击案中的风险来源:

(一)个体层面:社会结构性压力与社会情绪导致个体失范或越轨

1.传统生活方式瓦解造成失范

当今社会正在逐步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丹尼尔•贝尔所说的“后工业社会”中,产业重心的转移、消费结构的优化标志着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已经不再是“衣食住行”问题了,传统的物质与能源对个人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资源,相反,在信息来去如飞的时代,人们更加追求的是精神、情感上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涂尔干认为,

传统的生活方式、道德瓦解时,若没有形成明确的新的价值观,那么就会产生一种令人不安的状态,这就是失范。本次枪击案就可以归结为一起由个体失范所造成的社会危机事件。在现代化进程中,一部分人脱离了传统的社会联结,成为异质的个体,往往容易产生一些越轨行为。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不可预知的失范行为加剧了风险社会的紧张程度,此类危险事件更加频繁。

2.深层社会矛盾造成失范

除了社会结构,社会情绪的积压也可能导致失范。集体意识、社会意识往往是代表着多数人的意志的,不存在一种意识能够完全覆盖全体民众,这就导致了长期在物质社会和精神社会都居于夹缝中的“边缘人”对社会的愤懑情绪在悄悄累积,某些异端宗教文化内部也可能酝酿极端情绪,暗地聚集所谋划的某些反社会、反人类的群体行为。

社会情绪的积累来自某些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比如一个社会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压力对于个人的剥夺。潜在的社会情绪是不是真实可感的,越轨行为的爆发也几乎无法被预测。然而它们又是真切地、阵痛地存在,使人笼罩在不可知的恐惧当中。

如此前的云南火车站砍人事件,开车冲撞陌生路人事件,这些归根到底都是社会情绪爆发所导致的事件。由于其怨恨对象的不可接近性,或他们根本找不清真正的动机,只能将这种情绪转嫁于普通大众身上。

同时,这些危险事件也提示了权力是风险转移的关键,财富是向上层集聚的,而向下层沉淀的只有风险。这是现阶段内无法迅速改变的事实,然而这又将造成不良情绪的滋长,导致恶性循环。

由此看来,枪击案发生在人员密集区,具有无目标性,并且属于自杀式犯罪,虽然嫌疑人真正的犯罪动机无法知晓,但很可能就是归结于这种对社会的消极情绪而导致的畸形人格与越轨行为。枪击案所带来的恐怖阴霾将不仅作用于在场的受害者,更会波及全美国甚至全世界。

(二)环境层面:制度化”的风险与“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1.枪支管理的重大缺陷

人类具有冒险的天性,但也有寻求安全的本能,而近代以来一系列制度的创建为这两种矛盾的取向提供了实现的环境以及规范性的框架。制度规范为冒险行为提供了激励,也为人类的安全提供了保护。然而制度自身带来了运转失灵的风险,

从而使风险的制度化变成“制度化”风险。美国的宪法规定了每一个民众自由持有枪支的权力,目的是为了让民众在危险面前拥有自卫的能力,这实质是一种风险回避策略。然而这种风险回避的方式反而引发了更多的枪击案发生的风险。对枪支的管制一方面制度性性的为人类安全提供了保护,也同时激励了以枪击解决冲突的冒险行为。

2.枪支管理缺陷背后是“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尽管现代社会的制度高度发达,关系紧密,几乎覆盖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但是它们在风险社会来临的时候却无法有效应对,难以承担起事前预防和事后解决的责任。甚至各种治理主体反而利用法律和科学作为辩护之利器而进行“有组织地不承担真正责任”(organized irresponsibility)的活动。

在枪击案件中,自杀式的“独狼袭击”意味着始作俑者在行凶以死亡执行了对自己的审判,没有具体的人可以为枪击案负责和受到惩罚,各个治理主体包括演唱会的主办者、酒店的管理者、维护安保的警察以及政府都有自己正当的理由为自己辩护。

3. 社会治理者从危机事件的处理中获得资本和权力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治理者甚至从危机事件的处理中获得资本和权力。在去年的奥兰多枪击案中,正在竞选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和特朗普,两人最先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希望从这起惨剧中赢得竞选资本”。民主党呼吁因此加强控枪和保护同性恋,共和党强调要求强化反恐和加大打击“伊斯兰国”的力度,以此获得选票,导致了枪击案后的舆论极化和分裂。特朗普当政后的历次枪击事件中,特朗普只控诉了凶手的残暴,却模糊了在枪支管制上的话题焦点也是一种“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三)宏观(全球)层面:全球化与信息技术成为风险社会的助燃剂

1.全球化带来风险蔓延

比起传统社会的风险,现代社会的风险源头未必更多或更严重,但影响力却远远大于传统社会。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社会的风险具有时效性和地域性,能够在内部进行消化且不需波及风险范围之外的地方。现代社会则大有不同,随着全球化加强、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全世界人们都以节点的形式被联结在一张大网上,固然在经济、政治方面得以互通互利,但是风险与冲突也在全球扩散蔓延。

2.信息技术成为风险社会助燃剂

政论家李普曼曾经在《舆论学》一书当中提出两个环境概念,论述了人们的主观环境越来越依赖于媒介所构建的信息环境。由此推论,互联网对于风险社会的建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信息通讯技术发展,为人们的风险感知提供了便利。

首先,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信息风险具体化

网络使得新闻生产者从专业媒体人向“在场者”迁移,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够更快的报道详细情况;此外,相比与传统报道的规范性和篇幅限制,互联网信息更加全面细致,对风险事件的描述更具体可感。

互联网媒体的一大特征就是能够承载多媒体形式的信息,文字描述辅以丰富的图像、音频和视频,多感官刺激更能够激发人们对事件严重程度的切身感受。在危机事件中,媒介有可能因为同步传播恐怖袭击事件现场的画面,造成受众的不适和恐慌,扩大原本的社会风险。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上缺乏严格的审核把关,人人可以发表言论和意见,生成新的社会风险——谣言和舆论撕裂。

其次,互联网打破时空界限-风险全球化。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达是人们进入全球传播的基本条件,而全球传播使得人们关注的议题从国内事件转化为全人类事件,风险的影响不局限于特定国家和地区。而正是因为媒介有着这样的“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使得恐怖分子更有动机去制造轰动的公共风险事件,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给“对手”造成更大的恐慌和压力。

第三,正是由于媒介风险,民众对风险的认知发生了变化。

风险社会中,风险的影响力与风险承受体的脆弱性和人的主观价值判断有关。由于现代社会的灾难事件频发,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认识水平不断的提高,但并意味风险承受体的承受能力有所提高。民众在某些后果严重风险面前常常反应过度,作出非理性的反应。每一次枪击案发生后,也会引发枪支销售增长等一系列效应。因为,美国民众既担心“控枪”的规定变为现实,以后再无法购买,又担心自我安全受到威胁,“持枪”自我防卫的意识会大大增强。枪支带来的“以暴制暴”的威慑作用在美国民众认知中很难消弭,这种非理性的反应为更多的风险埋下种子。

三.小结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以风险社会理论的角度分析枪击案,试图在通过内省与反思的方式剖析全球风险社会的特点。笔者在分析过程中,并没有对枪击案发生的背景,即美国社会本身存在的社会冲突、贫富差距、种族歧视进行详细分析。而是着重从制度化风险、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媒介化风险以及风险感知四个角度试图理顺:在全球化、媒介化、现代化社会中的风险,与传统工业社会的灾难风险所存在的一些差别。

在现有的应对方法上,现有的风险计算方法、经济补偿方法和预警方式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类要通过提高现代性的反思能力,不断地在内省与反思中明白现代性为我们带来的危机和机遇,在血的教训中,建构其应对风险的新机制。

(提示:同类热点,例如最近新被曝光的五星级酒店卫生问题,等等,都可以用风险社会理论分析。)

扫码即可添加助教老师即可咨询报名

新传考研/保研/考博课程详情

还能进新传考研/保研/考博交流群

群内有老师答疑、分享考情资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