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龙5000系列值得买吗?篇一:初测锐龙 5 5600X 与 锐龙 9 5900X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5600x是zen3架构 锐龙5000系列值得买吗?篇一:初测锐龙 5 5600X 与 锐龙 9 5900X

锐龙5000系列值得买吗?篇一:初测锐龙 5 5600X 与 锐龙 9 5900X

#锐龙5000系列值得买吗?篇一:初测锐龙 5 5600X 与 锐龙 9 5900X|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为本人原创,首发于什么值得买平台。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吃瓜大师,感谢各位收看本篇文章。锐龙5000系列CPU上市了,我也提前从朋友手中借到了全套首发4款的锐龙5000型号,它们分别是:RYZEN 5 5600X、RYZEN 7 5800X、RYZEN 9 3900X、RYZEN 9 5950X。预计能在双十一之前与大家初步分享我的所感所想,看看锐龙5000系列在本次双十一到底是否值得购买,并且会在一代锐龙出来之前持续与大家分享使用心得,希望对各位值友有所帮助。

一、前言

正如标题所指。本篇文章我并不会把所有四款处理器的测试内容一票全部输出给大家,而是先选取两款锐龙5000处理器,锐龙 5 5600X和锐龙 9 5900X来和大家分享。但是在正式开始评测之前,我得和大家初步介绍一下这代锐龙处理器的基本情况,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张表格:

单从这张表格来看,锐龙5000系列和今年年中推出的ZEN2架构加强版锐龙3000系列处理器相比并没有什么表面参数上的优势。锐龙5000系列价格更贵而且只能运行在X570、B550、A520和个别B450、X470芯片组的主板上,种种迹象似乎说明AMD正在从屠龙者变成恶龙,但真的是这样吗?

看过苏妈10月9日发布会的朋友就知道事情并非表面上那样令人唏嘘,实际上在相同性能参数的情况下可以得到的提升令人瞠目结舌。要知道ZEN1架构改进到ZEN2架构可以花了约两年的时间,而2019到2020一年内,AMD就把架构从ZEN2跃升到ZEN3,致使锐龙5000系列性能有了本质的区别,从而有了官方给出的IPC提升就达到了19%!

通过AMD给出的ZEN2和ZEN3架构的对比图中我们可以发现,ZEN3从ZEN2 的 (4C8T+16MB)=1CCX,2CCX=1CCD的复合体形式变成了8C16T+32MB=1CCD的环形围绕形式。架构改变消除了CCX之间的通信隔阂,大幅降低了复合体形式存在的延时问题,增加了数据交换效率。

这样的改动让锐龙5000性能在一些情况下有了“飙升”,比如在1080P的游戏中,官方统计锐龙5000系列让英雄联盟性帧率升接近50%,其他游戏也都在20%以上,这不得不让很多用大呼YES!也因此让锐龙5000系列给予了人们巨大的期待!

当然,ZEN3架构的锐龙5000系列的改进还有不少,不过从普通消费者角度来说,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它是如何改进的,而是更应该看重实际使用的效果,也是就是常说的:“不看广告,看疗效”。那么接下来,我就用的节奏带大家看看锐龙5000系列到底值不值得买。

二、真就地表最强游戏CPU?

在Intel i9 9900K上市的时候,很多商家就以“地表最强游戏CPU”的噱头进行宣传,而且“打游戏就选Intel”的观念更加是根深蒂固。确实,面对三代锐龙处理器,九代酷睿在部分游戏中有着或多或少的优势,这一点无可厚非。在这次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的官方发布会中,游戏性能的提升占据了重要的篇幅。

从展示的数据来看不仅Ryzen 9 5900X相比Ryzen 9 3900X有接近平均26%的帧率提升,而且Ryzen 9 5900X面对号称“地表最前游戏CPU”10900K时,不仅不落下风还在大多数游戏中占了上风,让许多游戏玩家激动不已,并且充满期待。

不过大家不难发现这次AMD发布会中的数据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地方,其中最耐人寻味无非所有游戏测试都使用的是1920x1080的分辨率。1920x1080作为当且绝大多数人都在使用的显示器分辨率本来并没有什么不对劲,但5900X+2080TI这样的强劲性能的组合却用1920x1080分辨率,难免会让人想不通。一般情况下,RTX2080TI的用户不是应该使用2K高刷屏或者4K分辨率的屏幕吗?为什么AMD却要用1080P分辨率进行测试呢?

下面各位将看到我实测的一组数据。在看这组数据之前,我需要先交代一下测试环境、硬件与设置。下面这组数据使用3900XT、5900X搭配RTX 3090测试得出,其中主板使用的是ROG Crosshair VIII Hero WIFI(BIOS 2311),内存使用的是芝奇皇家戟DDR4 4000 C17 16GBx2(超频DDR4 3600 C14),CPU散热是利民FS140 Black,固态硬盘是金士顿KC2500 2TB,电源为ROG THOR 1200W。

测试平台整体为BC1开放平台,无辅助散热,室温21℃左右。下面只要是涉及AMD平台所使用的就是以上硬件,Intel平台只是主板不一样。内存超频后文会具体说,这里就不多描述了,反正内存频率为DDR4 3600,主要时序为CL14-16-16-32。

下面这组数据是我在2K分辨率下进行测试的,一共18款游戏两组,一组为benchmark游戏,另外一组为没有Benchmark的游戏。我们可以看到5900X整体优势还是比较明显,但是并没有官方1080p分辨率下26%那么多,基本上保持在10%以内,大部分在5%左右。其中提升超过10%的有《CSGO》16%、《英雄联盟》28%、《魔兽世界》14%、《PUBG》11%、、《风暴英雄》58%!不过官方测试方法、配置完全不同,所以并不具备严谨的可比性。但从这组数据来看,即使不在1080p下 5900X相比3900XT也有非常不错的提升!

下面4K分辨率下3900XT和5900X十一款游戏的对比表现。单从这张表上来看,5900X总体上还是有优势,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与2K分辨率下会有所不同。因为测试时间有限,所以我并没有测试完全,本来不想贴出来,但想了想觉得也没有关系,反正给大家一个参考,以后有时间我再进行补充测试,看看5900XT在4K或者更高分辨率下的表现。

锐龙5000系列与3000系列的游戏对比中我们能看出新架构所带来的优势,那么锐龙5000内部会不会在打游戏的时候会也会有所区别呢?毕竟频率核心数缓存数都不一样,于是我用同样的平台搭载5600X跑了相同的18款游戏。

我们可以看到5600X和5900X整体还是处于持平的,就算5900X有优势也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除开《文明6》这种吃算力的游戏。所以如果你只是打游戏,没有其他需求的话,2K分辨率下5600X并不会和5900X有明显的差别。

AMD这次非常自信的将5900X和10900K进行了对比,不过也是1080p分辨率下的测试。不仅仅你们好奇,我也非常好奇在更高分辨率下,两者的表现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不过我并没有拿10900K和5900X来对比,而是找来一个10700K来和5600X进行对比。i7 10700KF散片价格大概在2200+盒装价格2400左右,和5600X上市的价格差不多,感觉这样对比或许对Intel更加“公平”一点。

实际上,我觉得5600X和10700F其实价格更加接近,不过考虑再三我还是找来了10700K来对比。测试中Intel Core i7 10700K使用的是ROG STRIX Z490-I GAMING主板,开启多核心增强。内存频率固定在DDR4 3600 C16(C14不稳定)其他配件保持一致。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看到,10700k在5600X面前确实没有优势,18个游戏有11个游戏输给了5600X。连曾经Intel引以为傲的网游优势也消失殆尽,《CSGO》输5600X 8%,《风暴英雄》输5600X 20%,《英雄联盟》输5600X 30%!虽然不能说5600X对比10700K在游戏中有绝对100%的优势,但很显然单纯从玩游戏方面出发,已经找不到太多买10700K的理由,更加不要说10700F这样的频率更低的CPU了。

我相信这个时候很多朋友又会好奇了,既然5600X与10700K旗鼓相当,那么有没有可能6核心12线程的5600X能与8核心16线程的10700K在运算性能上比划比划呢?OK,那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进入下一个环节。

三、锐龙5000系列到底能比以前强多少?

我们先继续上一节留下的来的问题,10700K和5600X两者除开游戏帧率之外,其他性能还有多少差距。通过一组单纯CPU性能的测试我们可以看到5600X的单核性能超越了10700K大概10%左右,不过是多核心性能10700K则要比5600X强12%左右。目前看来即便出现了5600X的解压性能则要比10700K更好,WINRAR基准测试结果更超越了10700K 34%这样的情况,这也不能弥补5600X在多核心算力上的劣势。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正如你所见(如果介意请忽略鲁大师),10700K在更为偏向于综合性能的测试中已经摇摇欲坠。即便是INTEL的强项PCMARK10的测试,10700K居然没有一项超过了5600X。按照这样的结果结合经验判断,我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5600X在日常非满载的使用中和10700K的体验至少是相差无几。

OK,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锐龙5000系列到底能比以前强多少?”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用3900XT与5900X来对比。下面这列数据侧重的是单纯的CPU性能,与AMD宣传的一致,5900X单核有超过19%的提升,多核心有超过15%的提升(不过按照这个比例,多线程效率是不如3900XT的)。提升最大的我没想到是WINRAR解压性能,5900X超过3900XT约70%!

在综合性能的测试中,5900X的性能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很多测试都没超过15%。通过观察Superposition Benchmakr的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1080p分辨率时5900X的提升时巨大的,但是4K和8K的提升非常有限,这一点可以与锐龙5000系列CPU在1080p中游戏更有优势这一点相对应。

文章开头我们能看到一张表,在表格中不难发现3900XT与5900X的规格频率是差不多的,不过通过测试我两者运行情况并不一样。单烤FPU15分钟,ROG C8H主板给5900X 1.12v电压就能让其工作在4.15GHz~4.175GHz的频率之间,CPU功耗约140w,核心温度稳定在75摄氏度。而3900XT单烤FPU15分钟,ROG C8H主板给3900XT约1.2v电压让其工作在3.95GHz~3.975GHz的频率之间,CPU功耗也为140w,核心温度稳定在75摄氏度左右。

Ryzen 9 5900X 单烤FPU▼

Ryzen 9 3900XT 单烤FPU▼

从这两张烤机图我们可以发现,ROG C8H给3900XT和5900X定的功耗墙一致均为140W。同为140W时温度保持一致就可以说两者热堆积情况可能也会比较接近,唯独不一样的就是当前配置和工作环境中,5900X的满载工作频率要超过3900XT 0.2GHz,也就是说即便单核心性能没有加强,5900X也可以比3900XT多5%的性能。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同频率、同电压两者会有多少的区别呢?我们往下看:

Ryzen 9 5900X @4.4GHz 1.25v 单烤FPU▼

Ryzen 9 3900XT @4.4GHz 1.25v 单烤FPU▼

当我把两者频率都设定再4.4GHz,电压1.25v,大家可以看到两者非常明显的区别。5900X功耗低温度低,3900XT功耗高温度高。不过非常奇怪的是,5900X在ROG C8H上虽然设定了1.25v电压但是没办法稳住,掉到了1.16附近,不知道这是不是它功耗低温度低的原因。不过看AIDA64上的最高功耗记录,确实也只有150w,因此无法确认是否真的掉压。那么同为4.4GHz两者性能查多少呢?我们继续看下面

通过表格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刨除了频率优势,5900X确实因为架构升级无论是综合性能还是运算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强化,单纯CPU性能的提升在10%左右,综合性能上的提升则比较小,除FSE和Superposition Benchmark 1080p的测试除外。

其实锐龙3000系列和锐龙5000系列除开以上的区别,SSD的速率上也有所不同。这次我找朋友借来了最新的PCIe4.0 固态硬盘 三星980PRO 1TB进行测试发现了状况。这次测试我并没有安装在主板自带的M.2硬盘位上,而是用转接卡直接把盘插在PCIE接口上进行测试。

结果发现5900X在4K队列测试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因为时间仓促,我并没有后再做额外的测试,所以我暂时也无法弄不明白这到底是CXX/CCD变化所带来的改变,还是单核性能大幅提升所致。目前能看到的是,无论什么原因,三星这个售价仅2000元的第一款PCIe 4.0固态硬盘980PRO 1TB性价比确实非常不错,京东经常断货……我个人也非常推荐。

RYZEN 9 3900XT+C8H▼

RYZEN 9 5900X+C8H▼

锐龙5000系列再一个提升就是体现在内存方面。此前,很多人(包括我)通过RYZEN 7 PRO 4750G优秀的内存超频表现推断锐龙5000系列应该会有不错的内存超频性能。但可能是华硕BIOS(2311)限制原因,这次锐龙5000系列在FCLK1:1的情况下依旧只能稳定在DDR4 3600的频率上(C8H新BIOS 2402已经可以提升至DDR4 4000,FCLK 2000MHz),因此下列的测试全部都是基于DDR4 3600频率的。

这次测试我使用的内存是芝奇的皇家戟DDR4 4000C17 16GBx2的套条,使用的是三星B-DIE颗粒。这款内存网络上很少有销售,价格也比较贵,整体也是更倾向于Intel优化的。

通过导入Thaiphoon读取的内存配置文件,DRAM Calculator for ryzen这个软件给出非常详尽的超频设置参数,并且我在BIOS完成了相同的设置,在5600X、5900X和3900XT中顺利启动。我们可以看到,这款内存可以在DDR4 3600的频率时运行在CL14-16-16-16-32-50的时序上,无愧芝奇顶级的内存。

通过AIDA64 内存和缓存测试工具检测,我们可以发现锐龙5000系列在内存方面最大的优势在于延时。锐龙5900X内存延时在57ns左右,但是锐龙3900XT系列内存延时在66ns,而且要知道66ns的延时在三代锐龙中也是非常非常低的。另外,5900X的内存读取速度与复制速度相比3900X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从56GBps提升到了接近71GBps。要知道,内存性能的提升对于某些对内存敏感的程序或者游戏来说也是会有一定的性能加成的。

AMD RYZEN 9 3900XT+C8H▼

AMD RYZEN 9 5900X+C8H▼

AMD RYZEN 5 5600X+C8H▼

其实通过仔细观察大家还会发现,3900XT三级缓存的读写速度要远高于5900X,具体原因我也不知道。不过这并不重要,很显然只能说明AMD RYZEN 9 5900X架构的变化,不能说明是好是坏。

四、小结

至此我们针对5900X和5600X的测试就到此结束了,虽然并不面面俱到但并不方案下面我来说对这两个CPU的看法。首先是Ryzen 5 5600X。Ryzen 5 5600X在ZEN3架构加持的下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特别在游戏方面已经能与Intel I7 10700K平台抗衡,甚至主流电竞游戏中还有了一定幅度优势,通过经验判断与上文的数据来看,其综合性能在现阶段应该是超过了同价位的i7 10700F平台。

另外,虽然上一代千元级同为6核心12线程的Ryzen 5 3600游戏性能全面落后,但Ryzen 5 3600性价比优势我相信很长一段时间能与Ryzen 5 5600X会牢牢守住千元级和两千元级两个关口,而Intel Core i5/i7只能在酷睿十一代出战前,以价格持续走低钻空档而寻求立足点,非常的被动。

然后是Ryzen 9 5900X,这款处理器在当前性能上已经有了藐视一切Intel 酷睿处理器的权力,4000出头的价格也是让其在需求强大性能的用户中有着不错性价比,生产力、游戏兼顾的特性更是足以让10900K的用户动摇。因此对于5900X我没有什么话好说,CPU预算在4000元左右的,买它就对了。上一代的Ryzen 9 3900X、Ryzen 9 3900XT我认为也不会马上退市,它们有可能下探到3000元左右与Ryzen 7 5800X并肩对抗Intel Core i9 系列盘踞在3000元价位。

如果你还在唏嘘锐龙处理器越卖越贵,那可能就要看看它的对手是多么的孱弱无力了。从ZEN1到ZEN3三年了,Intel除开目睹AMD超越自己,它还做了些什么呢?那么OK,就说这么多吧,希望本文对大家的选购有一定的帮助,下一次我将带来5800X和5950X两款CPU的评测,如果对本文有建议或者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感谢各位收看,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