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亚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50个未来产品设计 关于比亚迪

关于比亚迪

2024-06-25 13: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于比亚迪

2021-06-28

一、公司简介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月,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公司现有员工超过22万人,业务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营收入和市值均超千亿元。比亚迪致力于用技术创新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15年,比亚迪荣获联合国成立70年来首个针对新能源行业的奖项——“联合国特别能源奖”(中国唯一)。2016年,比亚迪荣获“扎耶德未来能源奖”大型企业奖(中国唯一)。2017年,比亚迪蝉联《财富》杂志2017年度“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居第五名,位列汽车行业榜首。2020年,比亚迪成为2020 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 强唯一上榜车企,连续6年蝉联汽车行业最具价值中国品牌冠军。 二、品牌理念 品牌使命——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展理念——技术为王、创新为本 核心价值观——竞争、务实、激情、创新 “疯狂的口罩”精神——敢打敢拼、协同作战 三、发展历程 1995年——比亚迪成立,以生产二次充电电池起步。 1997年——开始量产锂离子电池,实现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 1998年——在欧洲荷兰成立第一家海外分公司:欧洲分公司。 1999年——成立香港分公司、美国分公司。 2000年——在深圳葵涌建成第一个工业园。成为摩托罗拉第一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 2002年——进入半导体行业。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码:1211.HK),创下当时54支H股最高发行价记录。成为诺基亚第一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 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布局新能源汽车。 2005年——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F3上市。F3是中国品牌首次跨入“万辆俱乐部”的单一车型。 2006年——纯电动轿车F3e研制成功,搭载自主研发的世界上第一款铁动力电池ET-POWER。 2007年——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码:0285.HK)。 2008年——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投资比亚迪。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F3DM上市,率先实现电动汽车商业化。 2009年——进入纯电动客车、纯电动叉车行业。 2010年——全球首批纯电动出租车(比亚迪e6)投运。首款纯电动大巴K9研制成功。发布“公交电动化”战略。与戴姆勒股份公司合资成立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电动汽车。 2011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594)。首批纯电动大巴交付深圳。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比亚迪6兆瓦储能电站项目第一个2兆瓦储能单元顺利并网,为该示范工程第一个成功并网的厂商。 2014年——在深圳坑梓建成当时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发布“542”战略。 2015年——发布新能源汽车“7+4”全市场战略。在英国伦敦发布全球首台纯电动双层大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与夫人彭丽媛、威廉王子、凯特王妃登车检阅比亚迪纯电动双层大巴。 2016年——进入轨道交通领域,实现年销售额超1000亿元。 2017年——在银川实现全球首条“云轨”线商业化运营。 2018年——开放汽车智能开发平台,成为全球首家开放汽车硬件体系的车企。发布e平台。发布车规级IGBT4.0技术,告别行业核心技术“卡脖子”时代。 2019年——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落成,汽车进入“颜值革命”时代。发布e-SEED GT概念车。与丰田联合宣布合作。弗迪模具有限公司、弗迪动力有限公司、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弗迪视觉有限公司、弗迪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弗迪公司授牌成立。 2020年——援产口罩和消毒液,成为全球最大口罩制造商。与丰田成立合资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高安全“刀片电池”。比亚迪“汉”车型上市。 2021年——发布DM-i超级混动,推出秦、宋、唐等DM-i超级混动车型。宣布旗下纯电动车型全面切换刀片电池,启用针刺试验为企业标准。全球首条无人驾驶云巴示范线在重庆璧山开通。发布新一代e平台(e平台3.0),首发亮相EA1、X DREAM两款全新设计理念车型。实现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行业首个进入新能源车“百万辆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四、研发实力 (一)研发概况 比亚迪集团技术人员超过3.5万人,设有11个研究院,2020 年的研发投入总额超过8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5%。截至2021年4月,集团全球累计申请专利约3.2万项,其中已被授权专利约2.1万项。 (二)研发机构 1、弗迪电池研究院 主要从事3C 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研发应用,掌握了电池原材料、电芯、模组、管理系统、智能制造及生产回收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提供全领域电池解决方案。 2、电力科学研究院 主要负责电池储能及其应用、电力信息与通信等技术的研究和产品设计开发,以及电力工程设计、运行监测技术研究,推进清洁能源在全球广泛运用。 3、半导体研究院 专业从事芯片设计及制造,提供高效、智能和集成的新型半导体产品及领先的车规级半导体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工业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4、汽车工程研究院 主要进行汽车整车设计、工程开发及验证,具有成熟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完整的性能开发能力,推出数十款车型,形成多动力、全尺寸、多功能的车型布局。 5、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 主要开展乘用车领域前沿新技术的规划和预研,以及DM 双模技术、DiLink 智能网联系统的开发应用,持续引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 6、弗迪动力研究院 主要从事新能源及燃油车动力总成研发,掌握电机、电控、电源、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等动力产品核心技术,提供纯电动力、混合动力、传统动力等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7、弗迪科技研究院 专注于汽车电子及底盘产品的研发设计,在平台化、系统化、智能化、电动化、集成化和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致力于为驾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8、商用车研究院 主要从事纯电动客车、卡车整车及底盘的设计与研发,打造以“26111”为核心的纯电动商用车技术平台,开发更安全、更经济、更智能的纯电动客车及卡车。 9、轻轨交通研究院 致力于城市立体智能轨道交通系统研发、设计、验证等,掌握车辆、桥梁、道岔、全自动运行和智能运维等核心技术,推出具有100% 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轨、云巴系统。 10、中央研究院 主要承担新型材料的研发及其应用,在高分子材料、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NVH 材料、特种化学品及先进表面处理等多个领域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 11、电子科技研究院 致力于为全球顶级智能产品客户提供包含新材料研发、创新工艺、产品设计、模具开发、智能制造、系统开发、设备开发、供应链开发等在内的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 (三)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 1、DM技术和e平台 DM技术即Dual Mode技术,是比亚迪双模混合动力技术的简称,是一种开创性的插电混合动力技术。经过10余年经验积累、技术不断升级,比亚迪打造出了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同样出色的双模混合动力技术平台。比亚迪于2018年推出全新DM3.0技术平台,2020年6月推出DM-p & DM-i双平台战略,DM-p平台侧重动力性能的同时兼顾经济性,DM-i平台搭载全新双电机动力系统架构,侧重经济性能的同时兼顾动力性。2020年11月中,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的核心部件之一——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正式亮相。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专为DM-i超级混动技术打造,它以实现超低油耗为开发目标,热效率高达43.04%,是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汽油发动机。目前,比亚迪DM技术已成为全球市场装机量最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 在纯电动车领域,比亚迪推出的e平台,兼具自主创新、高度集成、超凡性能的特点,可实现整车重量的减轻,整车布局的优化,能耗效率的提升和可靠性的提高,同时大幅降低造车成本,是全球范围内技术领先、成熟、可靠、安全的纯电动解决方案,被称为33111。第一个3是高集成度的驱动三合一;第二个3是高压三合一;第一个1是一块高度集成PCB板;第二个1是一块长续航、性能稳定的动力电池;第三个1是一块高度集成控制的智能自动旋转大屏,搭载DiLink系统,兼容百万级手机应用、支持对外开放。打造e平台,要同时吃透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难度之大、门槛之高,超乎想象。作为汽车电动化革命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比亚迪将与全球汽车同行,共享 e平台的所有技术,加速推动电动车的产业化,共同将电动化浪潮推向新的高度。 2、DiLink智能网联系统 2018年比亚迪推出全球首个开放式车载智能网联系统,品牌定位于互联网行业,秉持与互联网高度融合的设计理念,由Di平台、DiUI、Di云、Di生态、Di开放五大平台组成,包含智能开放的软硬件平台及生态服务系统。全球首创的智能旋转屏幕、100%兼容手机生态,赋予智能座舱更多丰富内容。行业首创的手机NFC车钥匙、蓝牙钥匙、云服务钥匙组成全场景的数字钥匙,强大的云服务功能、千里眼、远程高温消毒杀菌等让更多功能可以在手机端实现。 比亚迪D++开放生态:2018年9月5日,以“开放·创未来”为主题的比亚迪全球开发者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这是汽车行业132年发展历史上的首次开发者大会。在此次开发者大会上,比亚迪正式发布D++开放生态。结合此前发布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和加入D++生态的众多开发者,意味着比亚迪超级智能出行生态体系已经构架完成。D++开放生态基于全球最新汽车智能化体系结构和安全策略,为开发者提供开放的接口、车辆数据和控制权限。目前,比亚迪D++开放平台已经吸引了大批厂商合作,围绕汽车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的生态开始形成。在自动驾驶方面,比亚迪与百度、360等公司都展开合作。 3、造型设计 2019年6月25日,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黑水晶”落成。比亚迪以“新设计中心”、“新设计团队”和“新设计作品”,开启设计新起点,引领电动化和智能化设计新潮流。 在落成仪式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技术,是比亚迪的硬实力;而设计,将成为比亚迪的软实力。技术与设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让比亚迪的产品从‘技术’单轮驱动转变为‘技术+设计’双轮驱动。”这意味着,设计在比亚迪集团的战略地位,被提升到了与技术相提并论的高度。 依托全球设计中心,比亚迪精心建立起了从创意发散、数字化设计、油泥模型制作,到虚拟现实评审、人机工程验证、品质控制与验证的一整套国际一流的设计新体系、新流程、新标准。 目前,以艾格、帕加内蒂等知名设计大师为首的比亚迪“新设计团队”,拥有来自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德国等1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设计师,分布在全球多地开展设计工作。 近年来,比亚迪在设计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出了汉、唐、秦、宋、元、E-SEED GT等众多造型惊艳、广受好评的作品,打造了“Dragon Face”这个独树一帜的中国文化设计语言,得到外界的广泛认可,被媒体评价为“用中国文化演绎电动美学的典范”,2020年7月,唐凭借“Dragon Face”设计语言斩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国外观设计金奖,2021年4月,汉ev获得2021德国IF设计奖,成为中国品牌首款获奖轿车车型。 (四)主要技术奖项 2015年——凭借“混合动力专利技术”斩获中国专利金奖,成为第一个在新能源领域得此殊荣的汽车厂商。 2017年——“城市电动客车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科学进步一等奖,比亚迪成为2008年以来新能源客车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整车企业。 2019年——比亚迪汽车高效大功率轮边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入选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名单 。 2020年——在2020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为“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技术”颁发“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大奖。  2020年——比亚迪唐获中国专利奖(外观设计)金奖。 2021年4月,比亚迪汉ev获得2021德国IF设计奖,成为中国品牌首款获奖轿车车型。 五、企业荣誉 2015年8月——入选《财富》杂志“改变世界的51家公司”。 2015年9月——潘基文向比亚迪颁发联合国成立70年来首个针对新能源行业的奖项:“联合国特别能源奖”(中国唯一)。 2016年1月——荣获“扎耶德未来能源奖”大型企业奖(中国唯一)。 2017年3月——入选CCTV2等评选的“百姓心中最能代表中国制造消费类品牌”。 2017年10月——蝉联《财富》杂志2017年度“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居第五名,并位列汽车行业榜首。 2019年5月——BrandZ™《2019年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在京发布,位列第56名,比亚迪蝉联汽车类榜首,其品牌价值增长20%至22.30亿美元。 2019年8月——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第五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中荣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财富》杂志发布“改变世界企业榜”,比亚迪位列第3名。 2020年10月——比亚迪成为2020 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 强唯一上榜车企,品牌价值较2019年上升18%,连续6年蝉联汽车行业最具价值中国品牌冠军。 六、公司业绩 年份 营业总收入(元) 归属净利润(元)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归属净利润同比 增长(%) 2020 1566亿 42.34亿 22.59 162.27 2019 1277亿 16.14亿 -1.78 -41.93 2018 1301亿 27.80亿 22.79 -31.63 2017 1059亿 40.66亿 2.36 -19.51 2016 1035亿 50.52亿 29.32 78.94 2015 800.1亿 28.23亿 37.48 551.28 2014 582.0亿 4.335亿 10.09 -21.61 2013 528.6亿 5.531亿 12.83 579.63 2012 468.5亿 8138万 -4.15 -94.12 七、业务情况 (一)汽车业务 在汽车领域,凭借雄厚技术研发和创新实力,比亚迪已掌握电池、芯片、电机、电控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比亚迪新能源车已形成乘用车、商用车和叉车三大产品系列,涵盖七大常规领域和四大特殊领域(即“7+4”战略,其中“7”为私家车、出租车、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4”为仓储、港口、机场、矿山专用车辆)。目前,比亚迪新能源车已连续8年荣获中国销量冠军,产品足迹遍及全球六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城市。截至2021年4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含乘用车、商用车)累计销量超100万辆,累计减少CO2排放超548万吨,相当于植树4.6亿棵。 1、乘用车 在乘用车市场,比亚迪涉及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大领域。自2008年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双模电动车以来,比亚迪陆续推出e6、秦、唐、宋、元、汉等多款新能源车型,并获得市场的极大认可。2014年4月,比亚迪在北京首次发布542高性能车型系列(“5”代表0-100公里/小时加速5秒以内;“4”代表全时电四驱;“2”代表百公里油耗小于2升),从超强加速、全时电四驱、超低油耗三方面重新定义高性能汽车标准,助力中国汽车工业真正实现“换道超车”。随着Wolfgang Egger、Michele Jauch-Paganetti、Heinz Keck、车熙范等全球顶级人才的加盟,比亚迪迈入“造车新时代”。 2020年3月,比亚迪推出全球首创的刀片电池,把电动车安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彻底解决市场的安全痛点。搭载刀片电池的首款车型“汉”,自7月上市以来,连续5个月销量攀升,在12月突破1.2万台,实现中国品牌首次成功立足于豪华轿车市场。在成功投放“汉”之后,比亚迪在8月推出2021款唐、9月上市宋PLUS、12月下线了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实现产品持续热销,品牌逐渐迈向中高端。伴随一系列新车上市,比亚迪先后推出了高性能碳化硅电控模块、DM-p混动技术,高智能的Dilink3.0和Dipilot技术,以及热效率高达43.04%的骁云-插混专用1.5升高效发动机技术。 2021年1月,比亚迪新推出DM-i超级混动系统,打造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覆盖大部分城市日常通勤里程数。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的紧凑型轿车,在亏电状态下的百公里油耗可低至3.8升,可油可电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200公里,驾驶体验无限接近于纯电动车。4月19日,比亚迪发布新一代e平台(e平台3.0)。e平台3.0拥有高效、安全、美学特点并自带“智能”基因,将是“下一代电动车的摇篮”。基于e平台3.0打造的电动车,零百加速最快仅2.9秒,续航最大可达1000公里,“闪充”5分钟即可行驶150公里;全新的一体化车身扭转刚度可提升一倍,全部按照“超五星”碰撞安全标准开发;风阻系数可降至0.21;采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和车用操作系统,可为高级别自动驾驶及各交互场景打造高标准智慧协作系统。5月19日,比亚迪的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行业首个进入新能源车“百万辆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2、商用车 比亚迪持续引领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健康发展,纯电动大客车销量累计销量全球第一,纯电动重卡推广应用也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比亚迪发布“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后来“公交电动化”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并形成全球共识。比亚迪不断耕耘海外市场,电动大巴已成为“中国制造”海外名片,是唯一进入欧、美、日、韩等汽车强国和地区的中国汽车品牌。2015年10月,比亚迪总裁王传福陪同习总书记出访英国期间,比亚迪全球首款纯电动双层大巴作为中英文化合作的典范,接受中英两国领导人检阅。2017年底,比亚迪助力深圳市实现全市1.6万辆公交车全面电动化,打造全球首个公交车全面电动化城市。如今,比亚迪公交电动化在国内已经大规模应用于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长沙、武汉、西安、大连、天津、银川、西宁、宁波、桂林、拉萨等主流城市,以及日本京都、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全球市场,获得深圳巴士集团、伦敦交通局、洛杉矶公交公司、悉尼机场、斯坦福大学、Facebook等国内外顶级客户的高度认可。 在卡车领域,全球首批纯电动环卫车于2015年亮相“九三阅兵”(比亚迪T8SA纯电动洗扫车承担北京天安门广场路面清扫工作)、在北京投放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全球首个洛杉矶绿色港口由比亚迪纯电动重卡和储能系统在打造,全球首批纯电动牵引车2017年率先在广东各工业园运营,全球首批纯电动渣土车于2018年在深圳率先实现规模化示范运营。比亚迪领先国际主流汽车品牌3年时间,在全球率先实现纯电动重卡商业化和规模化运营,抢占全球新能源重卡产业发展制高点。随着全球各地订单的爆发,比亚迪正逐步完善研发和生产布局,已于中国、美国、匈牙利和法国等国家设立纯电动商用车工厂。截至2021年,比亚迪已累计向全球合作伙伴交付纯电动客车、卡车及专用车超过8万辆。 3、市场推广 在中国,比亚迪新能源车(含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的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在海外,比亚迪接连拿下欧美日等汽车发达市场(在全球多个市场占据着绝对领先地位:在美国纯电动巴士市场,比亚迪占据主导性市场地位;在英国纯电动巴士市场,比亚迪市场占有率超过60%,其中,比亚迪占据伦敦纯电动巴士市场80%以上份额),产品足迹遍及六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城市,实现了全球范围内7天×24小时的无间断运行,成为“电动车永不停歇”的企业。比亚迪推动全球交通电动化进程,不仅是单纯地输出产品,而是上升到提供“产品电动化”解决方案,并积极参与国家和地区的新能源车标准制定,持续输出比亚迪绿色交通智慧。 (二)轨道交通业务 在轨道交通领域,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比亚迪发挥集成创新优势,将电动汽车产业链延伸到轨道交通领域,历时5年研发了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云轨”,历时7年研发了新型小运量轨道交通“云巴”。“云轨”和“云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为全球城市治理交通拥堵贡献力量。“云轨”和“云巴”均搭载无人驾驶系统、多功能深度集成的综合调度系统、人脸识别等高科技配置,具有高安全、高智能、高适应、高颜值、建设成本低、建造周期短等优势,能为乘客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助力城市交通新升级。2016年10月,比亚迪发布“云轨”,正式宣告进军轨道交通领域。2017年8月,全球首条跨座式单轨“云轨”线路在银川投入运行。比亚迪“云轨”和 “云巴”受邀亮相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向全球展示中国科技成果和“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 2021年4月16日,中国轨道交通行业迎来里程碑——全球首条无人驾驶云巴示范线在重庆璧山开通,比亚迪百亿元科研成果产业化率先落地,开启商业化应用新时代。重庆云巴示范线作为创新前沿黑科技、绿色出行新物种,是城市治理交通拥堵、打通微循环的先行先试,走了一条前无古人之路。云巴不只是简单的产品或系统解决方案,而是代表了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看法和探索,承载提升人们出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承诺。 重庆示范线在2019年8月开工建设,2020年9月开始试运行,在项目审批、建设、验收和运营等方面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为云巴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示范引领,形成可复制的“重庆方案”。线路全长15.4公里,起点位于璧山高铁站,终点位于重庆地铁1号线璧山站,具备建设周期短、成本低、高智能、高安全、低噪音、乘坐景观佳、空气质量好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紧密结合,开启世界轨道交通新篇章。 云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3000多件专利,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和自主可控,引领公共交通以科技之美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打造未来城市“样板间”。 (三)电池业务 在电池领域,比亚迪具备100%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凭借20多年的不断创新,产品已经覆盖消费类3C电池、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等领域,并形成了完整(原材料、研发、设计、制造、应用以及回收)的电池产业链,在电池技术、品质、智能制造、生产效率等方面成为业界标杆。除新能源车和轨道交通外,比亚迪的电池产品广泛用于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等多种新能源解决方案。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正式推出的“刀片电池”,凭借其拥有其他动力电池无法企及的安全性,并且兼具长寿命和长续航,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 引领了全球动力电池安全新高度。比亚迪“刀片电池”采取高安全磷酸铁锂技术,体积比能量密度提升50%,通过了行业最苛刻的针刺试验;是全球首创的高集成效率、高安全防护动力电池技术,搭载刀片电池的电动车续航里程可达到600公里以上。 2019年6月7日,丰田汽车正式宣布将比亚迪列入动力电池供应体系。2019年7月19日,比亚迪与丰田汽车同时宣布,双方已达成合作协议,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合作。双方将联合开发纯电动汽车,产品包括轿车与低底盘SUV,计划于2025年前在中国市场投放,双方将为上述产品共同开发所需的动力电池。 (四)光伏业务 依托长达50年的使用寿命,年衰减率低至0.3%等优势,比亚迪光伏累计出货量超10GW,已在巴西、南非、日本、英国等多个国家的各种应用环境下长期高效运营。 (五)储能业务 比亚迪是全球领先的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已经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了近百个电网级、工商业级和居民级储能解决方案,储能产品除了中国市场,还远销至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波兰、比利时、巴西、智利、南非等20多个国家,遍布全球六大洲。主要客户包括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美国RES、美国雪佛龙、中广核、日本中部电力、意大利电力等。目前,比亚迪储能电池全球累计交付超过1GWh。 (六)电子业务 在电子领域,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于2007年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独立上市,是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比亚迪电子业务目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新型智能产品、汽车智能系统以及医疗健康等四大领域。比亚迪电子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大规模提供精密金属、玻璃、陶瓷、塑胶等全系列结构件及整机设计制造解决方案的公司,凭借丰富的国际化合作经验、卓越的产品及服务品质、强大的材料研发能力、行业领先的精密制造能力,为全球顶级智能产品客户提供研发、设计、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全方位服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 八、国际合作 凭借战略布局及技术实力优势,比亚迪不断赢得国际市场认可与合作。比亚迪在2000年成为摩托罗拉第一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在2002年成为诺基亚第一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2008年,沃伦·巴菲特以 18 亿港元认购比亚迪 10% 股份,将比亚迪作为投资的唯一一家的中国企业,并评价王传福先生为其全球最欣赏的四个 CEO 之一。2010 年,戴姆勒集团与比亚迪合作, 各出资50%成立合资公司,推出腾势汽车品牌,在2019年广州车展发布全新腾势 X 车型。2020年4月,比亚迪与丰田成立合资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50%,联合开发纯电动汽车及车辆所用平台、零件的设计、研发等相关业务;比亚迪与日野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共同聚焦发展纯电动商用车的研发和制造。 上一篇

返回首页 下一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