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的领导过了55岁就必须“退居二线”吗,有什么政策依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45岁至55岁招工附近有吗饭店有吗 机关单位的领导过了55岁就必须“退居二线”吗,有什么政策依据

机关单位的领导过了55岁就必须“退居二线”吗,有什么政策依据

2024-06-30 14: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主动退居二线,这在以前是不成文的规定。也就是说,在党政机关的领导职位上,或者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上,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就要提前离岗。其主要原因,就是领导职数和管理岗位限制,和干部年轻化的双重作用。老领导退下来,把职位让给年轻人,更有利于职能的发挥。

这项政策,不见于文字,经历了“执行—禁止—执行”三个时期。由于职数限制问题,各地临退人员都会退居二线,有些基层甚至扩大到一般职工,这是由于基层编制、岗位短缺,老职工退居二线,可以腾出编制和岗位,给年轻人使用。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退居二线,也是为了腾退出职称名额和职业资格名额,其作用是一样的。

由于没有政策依据,也由于“吃空饷”专项清理活动,组织、人事部门叫停了这一做法,不允许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退居二线,严格按退休年龄退休,一般干部更不用讲。这一禁止政策执行到2018年底,由于党政机构改革,又发生了变化。党政机构改革,领导职数和管理岗位严格按机构级别和编制数额设置,不得超编制规定设置领导职数,不得突破领导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机构改革中超配的领导干部,必须于三年内消化完,使领导职数和实际配备相符合。由于领导职数的限制,使得各级党政机构都产生了一些失去岗位的领导干部。为了解决这一机构改革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也为了机构职能更有效发挥,提前离岗、退居二线的措施,又在各级党委政府开始实施,市县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省厅距离退休年龄不足3年,半强制性要求退居二线。

领导干部退居二线,其工资待遇都不受影响,担任的是非领导职务,承担的工作也以协助分工为主,不直接承担工作责任。类似的,专业技术人员打破“职称终身制”,建立职称能上能下双通道政策,也在研究制订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