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炮换导弹:美国海军的“导弹战列舰”改装回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406战列舰 巨炮换导弹:美国海军的“导弹战列舰”改装回顾

巨炮换导弹:美国海军的“导弹战列舰”改装回顾

2024-07-11 12: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温馨提示:本文约3600字,配图15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在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衣阿华级战列舰“密苏里”和“威斯康辛”号用406毫米重炮和“战斧”巡航导弹完成了大舰巨炮在战争舞台上的谢幕演出。它们之所以能够参战,得益于衣阿华级在20世纪80年代初接受的大规模现代化改装,在保留全部主炮的前提下,加装了先进的导弹武备,升级了电子设备,但从整体上说依然保持了战列舰的传统外观。回望衣阿华级的服役历史,其实早在二战时期美国海军就已经在考虑为衣阿华级实施改装,以适应战争形式的变化和军事技术的进步,而相比那些曾经讨论过的改装方案,1980年代的改装是最为保守的选择。

■ 完成现代化改装后重新服役的“新泽西”号战列舰,摄于1985年。

毫不夸张地说,衣阿华级是战列舰这一舰种的终极发展形态,在拥有强劲火力和优良防护的同时,衣阿华级具备了超越以往任何同类战舰的高机动性,做到了三大作战要素的完美均衡,33节的高航速使衣阿华级成为当时唯一能够伴随快速航母编队作战的战列舰,这也是该级舰得以在二战后继续长期服役的关键因素。在冷战时期,导弹武器、喷气式战机、军用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海军的装备结构和作战方式,如何让传统海战模式下的战列舰适应新的战场环境和作战需求,一直是美国海军多年探讨研究的课题之一,其主要的改进方向是导弹化和航空化,即以导弹武器取代传统舰炮,增加航空设备,具备相应的航空作战能力。

■ 1945年9月2日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早在二战尚在进行时,美国海军就计划将衣阿华级的5、6号舰“伊利诺斯”和“肯塔基”号按照埃塞克斯级的标准改建为航空母舰,但从工期和施工难度考虑没有实施这一方案,继续按照快速战列舰建造,同时将9艘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的船体改建为轻型航母,即独立级。日本投降后,“伊利诺斯”和“肯塔基”号停建,前者很快被拆解,而“肯塔基”号被考虑改建为导弹战列舰,并提出了多个改装方案,比如将后部主炮塔拆除,安装导弹发射装置,类似的改装已经在“密西西比”号战列舰上进行,用于测试 “小猎犬”防空导弹。时任美国海军舰船性能委员会主席的门登霍尔少将对导弹战列舰的改装非常赞同,提出了一项非常激进的改装方案,为“肯塔基”号配置射程1900公里的“狮子座”巡航导弹和“黄铜骑士”防空导弹,406毫米主炮也将配用核炮弹!这项改装预计耗资1500万到3000万美元。然而,所有改装方案最终都束之高阁,“肯塔基”号于1958年被出售解体。

■ 战后“密西西比”号战列舰被改装为导弹测试平台,图为该舰发射“小猎犬”防空导弹。

1954年,美国海军再度提出将衣阿华级改装为导弹战列舰的意向。1958年,设计部门提交了相应的改装方案:拆除全部406毫米和127毫米舰炮,安装2座“黄铜骑士”防空导弹、2座“鞑靼人”防空导弹、1座“阿斯洛克”反潜导弹、1座“狮子座II”巡航导弹,此外增设旗舰设施,加装声呐和直升机,全面升级电子火控系统,还额外增加8700吨燃油搭载量,可以为巡洋舰和驱逐舰补充燃料。整个改装工程预计耗资1.78亿到1.93亿美元,被认为过于昂贵。设计部门又提出将防空导弹数量减半,配置2座“狮子座II”导弹,重建上层建筑,预算减至8500万美元,后来又以搭载“北极星”弹道导弹为目标提出了更多的改装计划。然而,所有改装都没有获得批准,理由是舰体日渐老旧,改装耗资过巨。美国海军还在1962年、1974年和1977年三次计划为衣阿华级加装“宙斯盾”雷达系统,均未能实施,部分原因在于这些脆弱的电子设备极易被406毫米主炮开火的爆风和震动所损坏。

■ 美国海军“狮子座”巡航导弹,曾经是衣阿华级改装的备选武器之一。

随着时间流逝,军方对于衣阿华级改装项目的兴趣日渐减退,毕竟现有的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远比战列舰更强。然而,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后,大力加强美国的军事力量以对抗苏联,将冷战争霸推向高潮,而扩充海军是里根的军备强化政策的重要一环。当时,苏联海军建造了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是二战之后除了大型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外最大的水面作战舰只,是名副其实的“武库舰”,具备强大的攻击能力,而美国海军中没有与之对应的战舰。作为对基洛夫级的回应,美国海军决定将封存多年的4艘衣阿华级战列舰重新启用,并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装。

■ 1982年“新泽西”号战列舰的重新入役仪式,里根总统出席并致辞。

关于衣阿华级的改装方案,在五角大楼和海军内部引发新的争论,各种方案竞相出台。有人主张将后部主炮塔拆除,安装可以容纳和起降12架AV-8B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航空设施,还有方案建议将全部炮塔拆除,以垂直导弹发射装置替代,并加装飞行甲板以起降舰载直升机,最激进的方案是将衣阿华级彻底改装为航空母舰,加装包括斜角甲板、弹射器和阻拦装置在内的全套航空设施,能够起降F/A-18战斗机。然而,上述所有方案都因为需要对船体和上层建筑做大幅改动,耗资巨大而被放弃。最终,美国海军决定在基本保持船体结构和保留全部主炮的前提下对衣阿华级进行现代化升级,使之成为新的远程导弹打击平台和对岸火力支援平台。

■ 衣阿华级战列舰现代化改装方案之一,换装96具垂直导弹发射筒,并增加2座八联装“海麻雀”防空导弹。

■ 20世纪80年代初改装后的“新泽西”号战列舰侧视图及俯视图。

在最终实施的改装方案中,衣阿华级最大的变化是主要攻击武器的导弹化,在保留全部406毫米舰炮的同时,增加了“战斧”巡航导弹和“捕鲸叉”巡航导弹,大幅提高了对各种海陆目标的打击范围和攻击精度。由于无法在舰体内部设置大型垂直导弹发射装置,只能将导弹武器布置在上层建筑上,为此将全部旧式防空炮和4座127毫米副炮拆除,在上层建筑中后部设置了发射平台和导弹储备库,安装了8座四联装“战斧”导弹发射箱和4座四联装“捕鲸叉”导弹发射架,总共48个发射单元。“战斧”巡航导弹的射程在1250~2800公里之间,“捕鲸叉”导弹的射程在120~160公里之间,都远远超过406毫米舰炮38.7公里的射程,在射击精度上也绝非传统炮弹所能比拟,使衣阿华级成为史上打得最远、射得最准的战列舰。据“绿色和平组织”宣称,衣阿华级装载的“战斧”导弹搭载了W80型可变当量核弹头,但美国海军对此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如果属实则衣阿华级具备了战略或战术核打击能力。

■ “密苏里”号战列舰上呈开启状态的“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

在提升攻击能力的同时,衣阿华级的防御能力,尤其是防空能力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美国海军计划为其加装“海麻雀”防空导弹,但是反复研究后发现,受到主炮射击爆风的影响,无法找到合适的安装位置,不得不作罢,只在上层建筑两侧安装了4座20毫米“密集阵”近防炮,作为贴身防御手段,有效射程约3700米。为了弥补防空能力的不足,衣阿华级还配置了5具“毒刺”单兵防空导弹,防御4800米以内的敌方飞机。考虑到衣阿华级基本上不会单独作战,因此可以由伴随的护航战舰提供防空掩护。

■ “新泽西”号战列舰上层建筑中部的“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还可见一座“密集阵”近防炮。

与配置现代化导弹武器同步,衣阿华级的电子设备和作战指挥系统也全面更新换代,对空警戒雷达更新为AN/SPS-49型,对海警戒雷达更新为AN/SPS-67型,对空中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达474公里,对海面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为104公里。在火控设备方面,增加了SWG-1\2型火控系统,用于“战斧”和“捕鲸叉”导弹的射击控制。此外,衣阿华级还配置了AN/SLQ-25型反鱼雷诱饵系统和SLQ-32型电子战系统以及Mark 36型干扰火箭系统,提升高对水下和空中威胁的软防御能力。衣阿华级还增设了新型卫星通信装置,提高了各舰及编队间的通信能力。

■ AN/SPS-49 对空警戒雷达的天线,该型雷达是衣阿华级战列舰上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

在航空设施方面,早在冷战初期,衣阿华级就取消了旧式的水上飞机,并进行了搭载直升机的尝试。在1980年代的改装中,衣阿华级的舰载机配置为5架RQ-2“工蜂”无人侦察机,这种无人机航程185公里,机上装有电视摄像机,可以为操纵人员提供战场实时影像,可执行侦察和校射任务。“工蜂”无人机利用助推火箭从舰尾甲板起飞,返航时利用舰尾张开的阻拦网捕捉回收。在海湾战争中,“密苏里”和“威斯康辛”号都成功地利用了这种无人机。此外,衣阿华级的舰尾甲板还可以起降6种型号的直升机,包括HO3H-1、UH-1、SH-2、CH-46、CH-53和SH-60B,但直升机并不是战列舰的固定配置。

■ 海湾战争期间在“威斯康辛”号战列舰后甲板上准备起飞的“工蜂”无人机。

经过一番改造后,衣阿华级成为一型具备远程打击能力和电子战能力的现代化导弹战列舰,不过从外观而言与改装之前其实变化依然不大,保持着传统战列舰的古典之美,其满载排水量几乎没有改变。即便是没有对总体结构进行大幅改造,衣阿华级的现代化改装依然耗资巨大,单舰改装费用相当于一艘佩里级导弹护卫舰的造价,而美国海军在1981年至1988年间为启封和改装4艘衣阿华级花费了17亿美元。现代化改装后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成为独立的战列舰战斗群的核心,战斗群还包括1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1艘基德级或阿利·伯克级驱逐舰、1艘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3艘佩里级护卫舰和1艘支援舰艇。

■ 1987年,“衣阿华”号战列舰与“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及其他护航支援舰艇在编队航行。

美国海军耗费巨资为衣阿华级续命,让它们的服役时间延长约10年,并赢得了大舰巨炮最后的战场亮相机会。“新泽西”号在1983年至1984年间参与了干涉黎巴嫩内战的军事行动,向岸上目标发射了超过300发406毫米炮弹,这是自朝鲜战争以来美国海军第一次实施如此猛烈的对岸炮击。尽管声势惊人,但其有效性颇受质疑,战后调查表明部分炮弹偏离目标达9公里,并造成无辜平民伤亡。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密苏里”和“威斯康辛”号参与了“沙漠风暴”行动,对伊拉克目标实施火力打击,在作战期间累计发射“战斧”导弹52枚,406毫米炮弹1102发,借助无人机的引导,取得了良好的打击效果,甚至直接迫使伊军举白旗投降,验证了战列舰炮击的心理震慑效果。

■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威斯康辛”号战列舰发射“战斧”巡航导弹。

虽然衣阿华级威猛依旧,但是高昂的改装和维护费用让美国海军难以承担。随着垂直导弹发射装置的发展,比战列舰小得多的巡洋舰、驱逐舰都可以充当巡航导弹的发射平台,同时都具有远胜衣阿华级的防空能力,其406毫米舰炮和厚重的装甲在现代海战环境中也近乎无用,因此衣阿华级的存在价值迅速下降,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陆续退役,幸运的是它们都成为博物馆舰被保存下来,得以颐养天年。

■ 今日停泊在珍珠港的“密苏里”号战列舰的后甲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