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12 切片参数讲解与设置(PPT)讲解.pptx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3d打印参数设置依据 课件4.1.12 切片参数讲解与设置(PPT)讲解.pptx

课件4.1.12 切片参数讲解与设置(PPT)讲解.pptx

2024-07-13 12: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课程框架课程引入模型切片的主要参数打印时间与成本的核算参数的选择依据与设置实践训练交流讨论实践训练评价反馈课程总结,布置作业激学导思讲授新知教学巩固教学提升教学延伸课程总结及5S整理5分钟15分钟15分钟30分钟15分钟10分钟

课程引入模型切片的主要参数参数的选择依据与设置打印时间与成本的核算课程总结、课后作业及5S管理一二三四五目录

课程目标能力目标(1)能够对不同模型设置合理的切片参数;(2)能够根据要求制定最优的打印参数。知识目标(1)了解打印切片参数的含义;(2)了解打印切片参数的设置依据;(3)了解打印参数对模型成型的影响。素质目标(1)具有严谨求实的精神;(2)具有个人实践创新能力;(3)具备5S职业素养。

01课程引入最近,学校的3D打印实训室购置了一批UPPlus2设备,老师现分配学生对上节课摆放好的模型零件进行打印工艺参数的设置,并尝试得出最优的3D打印工艺方案。那么上机打印前的需要设置哪些切片参数呢?打印时间与耗材用量如何评估呢?

02模型切片的主要参数FDM设备切片参数主要有:层片厚度、填充方式以及支撑加载角度等等。层厚是指将一个实体分成厚度相等的很多层,这是3D打印的基础。层厚就是每片分层的厚度,从图上可以看出,表面由于分层,出现台阶的效果。层厚越小,打印的物品就相对精度高,表面纹理越细致。层片厚度

02模型切片的主要参数填充是指将一个实体分成厚度相等的很多层,这是3D打印的基础。模型之所以能够成型,是因为大部分特征成型需要支撑点,要进行填充。填充非常重要,若无填充则模型不能成型。此外,填充方式以及密度会影响模型的综合力学性能,会对打印件的打印时间、重量、打印成本有一定的影响。填充密度填充密度对打印制作的影响

02模型切片的主要参数支撑加载角度是指模型有悬空结构,下面没有支承可以托住,就需要额外添加支撑结构,以确保模型打印成功。支撑加载遵循3D打印中的45度原则,如果一个悬空倾斜的垂直角度小于45度,那么可以在打印此悬空时不用支撑。

02模型切片的主要参数测试打印机不加支撑打印悬空物如果垂直度低于45度,就不需要支撑。支撑悬垂角度

02模型切片的主要参数实践与训练实践与训练针对项目单卡“训练一”,根据老师课堂讲解的内容完成以下要求。要求:(1)简述模型切片的主要参数以及含义;(2)填写项目单卡。

03参数的选择依据与设置使用太尔时代UPPlus2设备,参数通过UPStudio软件进行选择与设置。模型层厚的设置步骤:选择“打印”选项,找到“层片厚度”选项。在其中可选择不同的层片厚度数值。对于FDM设备,平衡的打印厚度为其喷嘴直径的一半,因此0.2mm喷头切片应选0.1mm层厚;0.4mm喷头切片应选0.2mm层厚。

03参数的选择依据与设置填充方式的设置步骤:选择“打印”选项,在填充方式中根据力学性能要求选择填充样式以及密度,若对质量没有明显要求,则一般填充方式选择10%-15%即可。

03参数的选择依据与设置打印质量的设置步骤:选择“打印”选项,在“质量”选项中分别可见“默认”、“较好”以及“较快”三项。①默认:按照打印参数工艺默认参数进行自动调整,无表面质量特殊要求可选用此模式;②较好:模型表面质量成型效果最佳,但打印时间会相对较长,打印时间充足应考虑选用此模式;③较快:模型表面质量成型效果相对较差,打印时间相对较短,适用于打印时间短促的情况。

03参数的选择依据与设置模型打印参数的设置步骤:选择“打印”选项,分别有“非实体模型”、“无底座”以及“无支撑”三项可选择。①非实体模型:若勾选“非实体模型”选项,则模型打印为壳体模型。②无底座:模型打印过程中添加底座是为了防止大平面打印出现的翘边现象,底座轮廓根据模型底面进行偏置所得。对于底平面较大的零件,建议底层加上底座。③无支撑:对于遵循45度角打印原则的模型,可勾选“无支撑”选项,从而减少后处理的时间。

03参数的选择依据与设置模型打印参数的设置有底座无底座

03参数的选择依据与设置模型打印参数的设置无支撑有支撑

03参数的选择依据与设置模型支撑参数的设置步骤:选择“打印”选项,点击“扩展功能设置”选项,在此选项里面可设置支撑加载的角度以及其他工艺参数。为了方便支撑与实体之间容易拆除,因此可以勾选“易于剥离”选项。

03参数的选择依据与设置实践与训练实践与训练针对项目单卡“训练二”,根据老师课堂讲解的内容完成以下要求。要求:(1)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