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什么敢在电脑上用手机芯片?一文带你读懂鸟枪换炮的 Apple M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3875芯片好吗 苹果为什么敢在电脑上用手机芯片?一文带你读懂鸟枪换炮的 Apple M1

苹果为什么敢在电脑上用手机芯片?一文带你读懂鸟枪换炮的 Apple M1

2024-07-01 02: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语

2020年苹果罕见地连续举行了三场发布会,有产品例行迭代,也有成了梗的环境保护宣传。但最吸引我的,是最后一场发布会带来的芯片——M1。希望本文能为想要了解它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或为想尝试它的朋友提供参考建议。

在这一系列文章中,我会尽量避免一切专业词汇,尝试用最直白的语言来讲述科技圈的新鲜事。

我会力求保持高质量的内容,这个时代不应总是那么浮躁。

我希望通过这个系列让大家感受到:科技是有温度的,它与人文一样是潺潺溪水,一直流淌在生活中。

M1是什么?

M1是苹果公司自己研发的一颗处理器芯片,和iPhone、iPad等便携产品上的芯片师出同门。芯片的作用相当于大脑,芯片越强,人们感受到设备的响应速度就越快。

M1特别在哪里?

人的大脑分为很多部分,处理不同类型的工作。例如,小脑负责运动协调,下丘脑负责生理活动。电脑的芯片也有分工,在处理器芯片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的芯片负责处理不同的任务。

这就好像一个有很多部门的公司,每个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而M1的想法就相当于将各个部门叫到一张大圆桌旁,围坐在一起,桌子不停转动,大家拿起或放下需要共享的文件。

而这种设计思路其实别的厂家也有想过,但最终没有变成主流。原因是市面上有太多不同型号和需求的电脑了。一家企业如果只生产处理器芯片,就需要兼容其他厂商。另外,由于市场利益的要求,功能独立的芯片更利于厂家的设计和迭代,并且按其单独的功能来定价。

M1热度如此高,另一个原因是架构的更换。苹果在电脑上使用了手机芯片的设计模式,也就是架构。

还是用上面的例子。处理器模块相当于公司干活的部门,桌面处理器使用的架构类似于为该部门安排一些全能人才。他们什么都懂,样样都会,但做事不一定那么熟练。移动处理器架构则相当于专业人才,他们掌握一门有深度的技能,干活快,但让他做别的事就不行了。

而苹果发现,人们日常使用电脑,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地方就是剪视频、运行算法等。所以,M1里面,除了几位全能人才,还安排了一帮专业人才聚在一起,专事专干。

M1的优缺点

M1的整合方式首先带来的是沟通的优势。大家不用在办公室之间跑来跑去,围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任何人都可以快速和同事沟通交流,需要分享的文件也可以立刻传递。

这样,理论上每个人的工作效率都会提升很多,解决工作的速度也会快很多,而桌子的利用率也更高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实际测试中,M1的8G内存性能会与传统桌面架构时的16G内存相当。

其次,这种「节能」的工作方式还带来了更低的电量消耗,让搭载M1的笔记本获得了大幅提升的续航能力。这让 MacBook 系列现在可以做到正常使用一天不充电了。

有得就有失,M1的优势也带来了一些方面的局限。

首先第一个缺点是,高度的集成化让M1失去了兼容能力。简单来说,假设苹果想要出售这款芯片给其他厂商使用,那么所有厂商做出来的电脑,配置都会差不多,就笔记本而言还好,放在台式机,就会失去灵活升级配件的可能性。加内存等操作基本不可能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英特尔目前的做法是非常合理的市场选择的结果。其实我认为英特尔也不是没有想过做这件事,只是他的上游和下游厂商在这么长时间的互相合作当中,目前的合作方案是最好的选择。

前面说了,难以普及和灵活性方面的缺点,那第三个缺点,是关于计算机性能本身。

计算机让显示器显示画面并处理这个画面,需要一些「桌面」暂存这些图像信息。在过去,计算机内部有两张「桌子」——显示芯片专用的内存和处理芯片专用的内存。而M1将两张桌子合为一张,在提升效率和速度的同时,也让这张桌子难以扩展。

比如用户买了笔记本后,需要接外接三台显示器或者一台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显示内存占用的各种情况,这也就对苹果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来看,苹果给的这张「桌子」转的足够快足够稳定,但是往后要在更高性能下满足需求,也是相当大的挑战。

另外,这个圆桌所在的办公室,还需要与别的办公室「联系」——这就是芯片对外接设备的信息交换能力。在M1上这种交换能力还不够强,可能出于这个原因,第一台芯片支持的最大内存只有16G。下一代产品应该会针对这一问题着力改进。

为什么又是苹果?

我认为这样的改变之所以再次出自苹果之手,其实是因为苹果同时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人们对手机可能比对电脑更加熟悉,而桌面处理器的发展速度也不如前几年那么快。另外,如果英特尔等厂商想采用同样策略,就需要改变目前的行业合作模式,改变行业规则是很难的。苹果只准备自己用,没打算卖给别人,他不用考虑这些,所以敢走出这一步。这,是天时。

2010年之后的移动互联网热潮,让智能手机行业飞速发展。借助这一趟快车,苹果获得了丰厚利润,并在手机处理器的研发上积累了经验,还拥有了一整套优秀的供应链。这,是地利。

iPhone的应用必须在苹果自己的商店里下载安装,这样的策略为苹果带来了生态系统上强大的控制权。应用开发商就像田野里的小麦,深深依赖苹果这片沃土。每年系统更新,各厂商都第一时间适配。这样严格的游戏规则,让苹果不用担心新芯片未来的软件适配。这,是人和。

同时拥有这三样资源,苹果走出这一步棋,也就不难理解了。

为了它换设备,值得吗?

M1的热度很高,很多朋友迫不及待想体验。下面是我的一些建议:

如果你刚好需要换设备,首先你需要检查所有常用软件的兼容性。有专门网站提供了软件和游戏的兼容性说明。如果不存在大的兼容问题,M1的设备目前非常值得推荐。

如果你是一个白领,日常使用电脑主要是处理文档等轻办公类,那么他非常的好用,它的低能耗和不错的性能,可以让你获得一个非常长的续航时间,并且不再有以前那么大的发热量,体验提升非常的巨大,即使他是第一代,也值得购买。

如果你从事非常专业的工作,那么我建议等待。因为第一代毕竟是跨越平台的一次改变,不管兼容性多么完美,在许多的地方都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小问题。我认为,一个专业工作者不应该在他的工作流中被这些问题打扰,所以最好等待各应用适配完毕再升级。

结尾

这是一款完成度非常高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即使在一些地方仍不完美,但是这一大步迈出,其实踩出了传统计算机的未来。

它让手机和计算机平台在硬件上真正形成一致。如果苹果愿意,现在你的iPhone 就可以变成一台电脑。

身处这个时代,我们见证了科技行业一次又一次巨大的进步,体验到一个又一个跨时代的产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站在科技与人文的路口,回望过去,我们感慨那些历史似乎昨天才发生,依旧历历在目。眺望远方,我们正在迎接一个更加精彩的充满欣喜的未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