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950x打得过9900k吗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

2024-06-26 07: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2018-08-18 19:02:52 60点赞 45收藏 14评论 I、篇头语

AMD在8月13日解禁了第二代线程撕裂者,全球玩家、内容创造者终于看到了它的性能。但是作为DIY爱好者的我并没有关注任何一篇关于第二代线程撕裂者的文章,并非是不感兴趣,而是我的手上就有一套AMD Ryzen Threadripper 2950X处理器,而且我有足够的时间对它一探究竟。

AMD Ryzen Threadripper 2950XAMD 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第一代线程撕裂者首发之时,纠结了许久之后我最终选择了1920x+X399A,随后为了除草升级成了1950x+ZE的组合。

第一代线程撕裂者第一代线程撕裂者

包包、衣服有了新款,没有哪个女人不朝思暮想的。对于我来说,新款硬件就和新款包包、衣服一样,第二代线程撕裂者上市必然心中满是杂草。但是1950x+ZE这么贵重的平台,用一年就淘汰换新我是拒绝的,如果现在做二手出掉,残值比较难看,更关键的是,这款CPU性能到底有多大提升?值不值得这一系列的操作?

于是在我多方打听,威逼利诱之后,一位电脑城的朋友终于承认第二代线程撕裂者已经到店有货,并答应将作为展品8月30日开卖的2950x借给我玩一段时间,虽然索要2990WX被拒绝,但我也理解,毕竟一个“饭盒”一万四,万一有三长两短……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AMD 锐龙 Threadripper 2990WX 处理器32核64线程 SocketTR4接口 盒装CPU处理器13999元京东去购买

简单说说2990wx,这款CPU是为创作者设计的,3.0GHz的基础频率拿来玩游戏略有不适,,目前看来也不会有什么游戏能充分发挥2990wx的性能,所以16核心的2950x已经足够,游戏玩家并不建议“一步到位”直接去买1W4的线程撕裂者,2950x才是线程撕裂者真正的主打产品、。

在文章的开头,我为介绍一下2950x的参数,避免看热闹的网友还要自己去查。

2950X官网参数2950X官网参数

1950X官网参数1950X官网参数

通过和1950x对比可以发现得益于14nm到12nm制造工艺的提升,在明面上2950x提升了100MHz基础频率和400MHz加速频率,TDP依旧180W没有变化。内存支持从DDR4 2666提升到了DDR4 2933,显然是对内存控制器做了优化,除此3项再无提升。

其实不然,集成在处理器内部的AMD黑科技SenseMI也进化到了第二代,因为这项技术的玄学特质,我在文章的开头就不展开了,感兴趣的可以去查资料,不感兴趣的可以继续看下文,在下文的测试中也许能看到这几项技术的身影。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我们先开箱。

II、开箱

其实各位可能看别人的开箱已经很多了,但毕竟人家给了我开箱的权利,所以这个环节我还是不想省掉。和一代线程撕裂者相比,几乎是全新设计的包装,但是所用材料基本相同,相比有一代设计我觉得二代线程撕裂者的包装并没有那么惊艳,不然也不会被人称为“饭盒”了。

第一代线程撕裂者被称为的“索伦”之眼设计第一代线程撕裂者被称为的“索伦”之眼设计

不过相比友商CPU的包装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怕就怕这种,跑分比你高,卖的比你便宜,居然包装还能甩你几条街,AMD算是摸清楚一部分高端CPU消费者需要啥了,不知道INTEL会不会以此为例。

有人说如果AMD那设计包装的经费拿来做推广,或者把包装的成本省下来,售价调低,早就卖赢INTEL了,我觉得AMD走的路没有错,包装就该如此,各位怎么看?

言归正传→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确实像饭盒,这点各位网友吐槽的没毛病。在饭盒的内部,AMD想营造一种黑钻石?立体三角位面?或者是科技宇宙的感觉?本人才疏学浅,顿时词穷,不过那种意境我是可以领会。

正面正面

背面背面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顶部顶部

标签标签

二代包装的设计摒弃了一代开箱有残留垃圾、开箱后包装无刚性连接固定的设计,变得更加环保更加人性化,只需轻轻一撕一拨,轻松开箱,不留垃圾方便传世。

一撕一撕

一拨一拨

轻松开箱轻松开箱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这次,配件贴纸说明书被单独安置在一个小盒子里面,包括了批刀以及水冷头固定架。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配件盒子中有5件物品配件盒子中有5件物品

提示第二代线程撕裂者需要更新BIOS。提示第二代线程撕裂者需要更新BIOS。

CPU的保护盒被重新设计,比第一代更容易打开。整体利用包装的凹槽固定,这个设计和一代不同,这一代容易因暴力运输让CPU产生位移而脱出,JD2990WX晒单的用户中就有一个人产生了这种情况。

用力拔出用力拔出

正面正面

背面背面

卡扣卡扣

2950X作为1950X的升级版,并没有在外观、文字、接口上做出改变,和一代线程撕裂者如出一辙。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楚河汉界楚河汉界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OK,开箱就到此结束,说了那么多包装上的事情,有些人会对AMD设计包装的水平赞不绝口,有些人则不以为然,CPU是拿来用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岂不是很尴尬。

其实作为1950X的继任产品,2950X的性能不可能比1950X要弱,更何况2950X起售价格就比1950X的999美元要低100美元,接下来的问题就是2950X有没有挤牙膏了。在没有开始测试之前我觉得2950x的提升估计差不多就是1800X(第一代锐龙7)和2700X(第二代锐龙7)的提升幅度,所以并不会有本质的变化,但是性能提升还是会显而易见的。

在测试开始前我们来看看测试平台。

III、测试平台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主板:ASUS ROG Zenith Extreme

Zenith Extreme是目前国内最贵的X399芯片组主板,出自玩家国度之手所以无论品质和气质都可圈可点,因为懒得拆自己的1950x,所以主板也是找电脑城朋友借来的,虽然同为一个版本但新出场的Zenith Extreme主板貌似做出了一些改动。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玩家国度(REPUBLIC OF GAMERS)ZENITH EXTREME 主板(AMD X399/Socket TR4)5859元京东去购买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经过仔细对比,“新”ZE的整体布局并没有变化,版本号依旧是1.01,BIOS通用,只是在主板的正中间加了一个散热片。散热片的作用自然是散热,但是为什么要加,这个就不清楚了,下面那几个。

散热片会占用两个主板螺丝固定位散热片会占用两个主板螺丝固定位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版本号并未变化版本号并未变化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王座”“王座”

“登基”“登基”

“指点江山”“指点江山”

→散热:AMD Wraith Ripper

1950x没有配备原装散热,2950X也一样没有配备原装散热,但是AMD却为2950X联合酷冷至尊设计了一款巨大的风冷7热管RGB散热器——Warith Ripper,中文名叫“幽灵撕裂者”。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这款散热有可能会发售,不过发售之时是不是“线程撕裂者”的LOGO,价格是不是合适,市面上并没有更多的消息。作为展示套件,在我的一再要求之下,朋友一起借给了我给各位值友展示,同时我也托他帮我弄一个,我要把它装在我的1950X上!因为Warith Ripper简直太帅了!而且还好装,效果也不错。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线程撕裂者LOGO锐龙线程撕裂者LOGO

白色的带状是RGB的导光带白色的带状是RGB的导光带

直接拧顶部4颗螺丝即可固定直接拧顶部4颗螺丝即可固定

侧面有一个控制口,不过是USB控制的,估计要装软件侧面有一个控制口,不过是USB控制的,估计要装软件

七热管,14cm风扇,16核心处理器并不费力七热管,14cm风扇,16核心处理器并不费力

底部底部

CPU接触面并没抛光,估计是工程样品的缘故CPU接触面并没抛光,估计是工程样品的缘故

非直触式设计非直触式设计

幽灵撕裂者和幽灵MAX幽灵撕裂者和幽灵MAX

底部对比底部对比

本次测试采用酷冷至尊MasterGeal Maker硅脂本次测试采用酷冷至尊MasterGeal Maker硅脂

安装非常方便安装非常方便

和ZE的风格很搭配和ZE的风格很搭配

过于高大对机箱的兼容性并不好过于高大对机箱的兼容性并不好

甚至会影响第一条PCIE插槽甚至会影响第一条PCIE插槽

→硬盘:Kingston A1000 960GB

硬盘使用的是来自金士顿的A1000 960GB,分成三个区,一个区系统,一个区程序、游戏,最后一个区放杂物,因为空间足够大,所以一个固态硬盘就足够了。这款固态硬盘是NVME协议的,但是速度并没有达到满速,和INTEL 600P比较接近,价格有点小贵,但是对于金士顿来说还算正常,单独作为游戏盘非常合适。

前两年,金士顿被各种存储厂商侵占市场份额,今年靠着HyperX品牌反攻,各种赞助和造势,似乎稳住了头把交椅。各种新款层出不穷,反倒是对手在逍遥自在没有动静,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入手金士顿产品的主要原因。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金士顿(Kingston) A1000系列 960G M.2 NVMe 固态硬盘1999元京东去购买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安装完毕安装完毕

→内存: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RGB DDR4 2933 8GB*2 2套

内存我选择的是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RGB DDR4 2933 8GB*2,这款内存在X470i平台上配合RYZEN 5 2400G可以达到DDR4 3600 C20的频率,搭配RYZEN 5 2700X可以达到DDR4 3800 C20的频率,在ZE+1950X上可以达到DDR4 3600 C20的频率,采用的是海力士MFR颗粒,对AMD平台的支持甚至比INTEL平台都好,虽然时序不是很好看。

之前说到友商逍遥自在不再推陈出新,各位不知道记不记得台北电脑展上的芝奇Royal幻光戟,这过去N个月了也没看到上市的消息,可能是芝奇对自己目前的幻光戟太有信心了。可自己不努力,不代表对手不努力,金士顿的这款内存就是反击幻光戟的利器,最终鹿死谁手还是平分秋色等硝烟散去就知道了。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金士顿(Kingston)骇客神条 Predator系列 DDR4 2933 16G(8Gx2)套装 台式机内存 RGB灯条1269元京东去购买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机箱:NZXT H700

本来这次想直接上酷冷至尊的测试架,但是因为前面一段时间弄了一套红黑主题的主机1000W的电源也没拆,所以就干脆安装到机箱里面了。

使用的机箱是来自恩杰的H700,京东售价899元,比H700i便宜了不少,减配了恩杰自家的RGB系统,我觉得更加实用,比H700i更值得购买,自由度更高,不用纠结是用用主板的RGB还是用机箱的RGB了。恩杰的机箱设计风格还算统一,有传承是强迫症患者的福音,近期好像还从H700衍生了很多主题机箱,有对这款机箱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恩杰 NZXT H700 黑红 DIY中塔ATX机箱(钢化玻璃侧透/内置静音风扇/360mm水冷支持)899元京东去购买

相比其他机箱NZXT H700不计划成本的为机箱内部的整洁度过度设计让我觉得它更像一个OEM厂商用的机箱,一键开侧板的设计是我最喜欢的,拆装起来非常方便。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正面正面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整洁的内部整洁的内部

背面背面

N多协助理线的设置N多协助理线的设置

→电源:Antec High Current Gamer Extreme X1000

以前用的最大的瓦数是850W的电源,本次测试用的电源是已经安装在机箱中,上上上个月入手的来自安钛克“极限高电流玩家”X1000( Antec HCG1000 Extreme 1000),其功率高达1000W,金铜色机身彩色印花,10年质保,1.3元/Watt,符合高端电源选择标准,作为一款全模组电源,建议购买前留至少400预算给定制模组线,原装线虽然质量很不错,但是在接头处实在是太硬了,难以弯曲。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安钛克 Antec HCG1000 Extreme 1000W 模组电源(80PLUS金牌/全模组/十年质保/日系电容/电脑电源/吃鸡选择)1399元京东去购买

包装就是金铜色包装就是金铜色

+12V几乎达到了100%功率+12V几乎达到了100%功率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金铜色好看到是好看,但是难得搭配机箱金铜色好看到是好看,但是难得搭配机箱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高达1000W的功率支持,模组接口管够高达1000W的功率支持,模组接口管够

原装模组线支持16PIN CPU供电,以及4个双8PIN的显卡原装模组线支持16PIN CPU供电,以及4个双8PIN的显卡

又是个反的……明显可以设计成正的又是个反的……明显可以设计成正的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和大部分机箱配色都不友好是最主要的问题,电源本身品质应该会比较好,安钛克中高端电源做的还算不错,之前用的HCG850和EDGE 750的都没啥问题,关键是价格不贵相同方案能比友商便宜,1KW的80PLUS铜牌模组电源1300左右,还算是比较实惠的。另外HCG X1000长度比较正常不像有些品牌弄得很长,影响安装。当然也有人喜欢长的电源。

→显卡:Dataland Radeon RX VEGA 64 8GB HBM2

AMD虽然在CPU市场呼风唤雨,但是显卡就没那么得意了,全线靠RXVEGA强行抗鼎,主流平台靠RX580与NV拉锯,我手上的这款“祖传”的RX VEGA64算得上是最搭配2950X的显卡了,当然AMD计算卡也是不错……我手上这个公版RX VEGA64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出现很多次了,它的游戏性能相当于GTX1080的水平,渲染等相当于GTX1080TI的水平,挖坑性能更加强劲,所以贵还是又贵的道理,只不过适合的人群比较特殊。本次是测试CPU,所以VEGA64好像就是一张亮机卡而已。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迪兰(Dataland)DEVIL RX VEGA64 8G 1417-1607/1890MHz 8G/2048-bit HBM2 DX12 独立显卡5599元京东去购买

因为主板太大,所以拆掉了H700的遮线板因为主板太大,所以拆掉了H700的遮线板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OK,整个硬件平台就介绍完毕了,价值不菲,保守估计2万以内,下面测试内容即将展现。

IV、测试

网上的各种软件游戏评测数据已经定是漫天飞了,作为后来者测试必须得又新意,因此我对2950x的测试并不追求项目多,而是想探究一些问题:

问题1:2950x能超越1950x多少?

问题2:2950x对高频内存的支持如何?

问题3: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能对2950x带来多少提升?

问题4:开启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后2950X工况有哪些变化?

OK,废话少说,我们直接来看第一问题。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问题1:2950x能超越1950x多少?

在没有拿到2950x之前我就一直在想2950x能有多少提升,考虑到2950x在架构上并没有提升,于是我通过多核提升3.5GHz÷3.4GHz=103%,单核提升4.4GHz÷4GHz=110%,这两个比例模拟出了2950X性能,也就是说2950x的提升在3%-10%之间。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那么实际测试是多少呢?请看下图: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看来和我预测的差距还是有的,所以2950x可能并不是提升提升了频率这么简单,12nm所带来的福利?还是第二代SenseMI所带来的提升?都有可能,不过作为普通用户其实并不需要了解这么多,那么2950x超过1950x多少呢?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不知道各位对这个提升是否满意,从数据看来2950x综合提升应该是在10%左右,如果10%的提升算是挤牙膏的话那就算是挤牙膏把,但是我们得考虑到2950x官降了100美元,也就是官降了10%,所以这个提升喜多于忧。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问题2:2950x对高频内存的支持如何?

2950x的内存控制器很明显是得到了改进,标称的支持频率从DDR4 2666提升到DDR4 2933,但在经过我的测试1950x和2950x用金士顿Predator2933的内存都能到DDR4 3600 C20的频率(1.4v),但是1950x在完全断电之后会出现反复重启直至BIOS重置的情况,2950x则不会,十分稳定。

我测试了两个频率,一个是DDR4 3200(15-17-17-39 CR1):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另外一个频率是DDR4 3600(20-19-19-39 CR1):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可见无论是DDR4 3200还是DDR4 3600都不能有效提升这些工具软件(渲染类)的性能,但是内存速度提升还是正常,性能提升比较大,因为这次没有测试游戏(魔兽世界清零点卡还没来得及充,以后测试这些吃内存频率的游戏)所以还不知道对游戏的影响有多大,目前通过3DMARK跑分看来,肯定是会有提升的。

作为一款16核心的CPU,有很大的可能性会作为创作者手中的“生蛋”机器,所以运算过程中的稳定性是最重要的,线程撕裂者支持ECC内存的重要性比支持高频内存的重要性更大,外加本次测试结果所证明内存频率提升并不会对运算带来明显增益的情况,我觉得各位使用线程撕裂者时不必一味追求高频率内存。

当然这只是一款内存的使用情况,过两天如果时间允许我还会对“原生”高频内存做测试,看看是不是比超频的效果更好。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问题3: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能对2950x带来多少提升?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下简称“PBO”)。

PBO的意思应该是“精确超频控制”和SenseMI 中的Precision Boost“精确频率控制”技术相近,我觉得应该就是其衍生品。PB技术通过分析外界环境精确控制CPU频率,尽可能的提升CPU的性能,实施分析工况保证CPU稳定运行。在2950x中PB技术已经进化到了第二代,精确控制的频率精度可达25Mhz,能更精确的提升性能,但是效果比较有限,这一点在第二代锐龙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我认为,PBO是PB更激进的方案,通过牺牲系统温度、能耗比获得更强劲的性能,我们来看看当开启PBO功能后,2950x有多少的性能提升:

PBO如何开启?以ZE为例:进入BIOS“Advanced” ->“AMD CBS”->“NBIO”->“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AUTO”改为“Enable”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开启PBO之后2950x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幅度在1-5%。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个提升幅度十分有限,但我想提醒各位PBO和PB的运行机制几乎没有区别,当CPU温度较低时,PB和PBO会尝试更高的频率运行。也就是说我换一个更加强劲的散热,PBO很有可能带来更大的提升。

官网推荐的散热器官网推荐的散热器

但这一切只是猜想,后期如果有时间,我会换一个更好散热来进行测试,马上又要开始给公司做标书了,测试工作只能进行到此。

问题4:开启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后2950X工况有哪些变化?

为了探究、证明、展示开启PBO之后的CPU运行机制与工况变化,在五个测试项目运行时我特意用Afterbuner软件记录了CPU频率与温度的实时状态,下面我一一展示与大家分析:

1、CPUZ Benchmark→

频率曲线:

默认状态默认状态

PBO状态PBO状态

开启PBO后多核测试时CPU运行在4GHz上下,默认状态则是3.9GHz左右,而单核频率被锁定到了4.3GHz,不如不开PBO时还有25Mhz的上浮。那么温度如何呢?

温度曲线:

默认状态默认状态

PBO开启PBO开启

据说2950X在系统中的温度被进行了接近27摄氏度的修正,我们能看到的温度要比AFTERBUNER测试的要低一些,AB测试出来的应该是真实的核心温度。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得到证实,我记得在2950x的技术参数中,核心最高温度就是95摄氏度,从测试表中来看的确如此,因为最高达到的温度就是95摄氏度。

CPU-Z中可以发现PBO带来100MHz+的频率、性能提升的同时,温度也一度达到顶高的95摄氏度,那么我们能不能推测,如果温度控制得当是不是还能运行在4GHz更高的频率上呢?

2、Blender 2.79B 场景BMW27-CPU测试→

频率曲线:

默认状态默认状态

PBO开启PBO开启

PBO开启后的渲染过程,CPU的频率从4.1G持续下滑到3.7GHz,虽然最终的频率和默认状态相差不多,然是相比默认状态下3.8GHz持续下滑到3.65Ghz输出的性能要更多。

温度曲线:

默认状态默认状态

PBO开启PBO开启

在Blender渲染时,PBO让2950X非常自信的工作在了最高温度95摄氏度上,感觉AMD应该是针对Blender做出了一定的优化能最大限度的压榨CPU性能。

3、CineBench R15 测试→

频率曲线:

默认单核默认单核

默认多核默认多核

PBO开启 多核+单核PBO开启 多核+单核

可以看到开启PBO后单核频率和默认状态一样保持在4.3GHz(默认状态和CPUZ类似,有50-100mhz上浮),但是多核频率最终却不低于3.8GHz,高过默认状态的3.7GHz。

温度曲线:

默认状态默认状态

PBO开启PBO开启

多核测试时的温度曲线表现和Blender如出一辙,达到了95摄氏度的封顶温度。

4、V·Ray Benchmark 测试→

频率曲线:

默认状态默认状态

PBO开启PBO开启

VRAY的测试中,2950x开启PBO后有大约200MHz运行频率的提升,算是这几个测试中提升幅度比较大的,至于原因我并没有深究。

温度曲线:

默认状态默认状态

PBO开启PBO开启

5、AIDIA64 FPU STRESS→

频率曲线:

默认状态默认状态

PBO开启PBO开启

面对高强度的考级,PBO开不开起频率表现都相当的一致,这是因为……

温度曲线:

默认状态默认状态

PBO开启PBO开启

很明显两者都达到了95摄氏度的温度墙,不过默认状态时缓慢触顶,而PBO模式则是“一步到位”。

OK,五项测试的频率和温度结果就都展示给各位了,结论显而易见,温度是组织PBO继续提升CPU性能(频率)的主要原因,说到这里一定有很多观众对PBO是否影响功耗非常好奇,我在测试过程中也观察了功耗表现,待机状态下,2950X整个平台的功耗在100W左右,一旦工作起来,开不开PBO则会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开启PBO后功耗并不是一直稳定的,而是会持续下降直到稳定,通过上面的测试我们可以断定这是因为温度升高频率下降所导致,这里我只取最高功耗,以备需要购买2950X的消费者选择电源时参考。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PBO开启后功耗抬升幅度各有不同,这跟进行何总运算以及CPU利用率有关,最高能冲到400W再加一个显卡的话,恐怕长时间满载的用户需要配备一个850W的电源才能心安。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OK,所有测试内容到此结束。

P.S.刚才所说的温度偏差的问题,我这里再补充分析一下。用过线程撕裂者的用户可以明显感觉到满载的线程撕裂者的散热器表面的触感温度其实并不像CPU有95摄氏度的样子,所以我觉得也可以把鲁大师显示的温度理解成真实温度,AB记录的问题为修正温度(+27摄氏度),至于AMD为什么要把温度强设置到95-27=68摄氏度,这个我也不知道,希望有大神能解说一下。

V、小结

锐龙究极体的第一次进化—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开箱测试

2950x比1950x提升还算明显,更加适合游戏玩家了,对于内容创作者这些提升以及售价的降低也是非常好的事情,从目前情况来看,2950x我个人是不建议超频使用的,功耗温度都是保持谨慎的原因。换一个好的散热开启PBO可以获取更多的性能就够了。

这篇第二代线程撕裂者2950x的开箱与测试就到此结束,后面我还想进一步控制2950X的温度来体验一下PBO所带来的性能提升,不过还是等有时间有机会吧。到目前为止,我还没看过任何一篇关于线程撕裂者的评测,希望我这篇测试能为各位线程撕裂者潜在用户带来参考。

篇幅比较长,感谢各位收看,如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下次测试再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