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二十四节气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4个节气日期表 1999年二十四节气表

1999年二十四节气表

2024-06-21 10: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二十四节气七言律诗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 谷雨西厢宜养蚕。牡丹 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 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处暑西楼听晚蝉。翡翠园中沾 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 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褥小雪吟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 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二十四节令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沥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五月节,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干老虎;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进腊月,大寒又一年。

七十二候

立春: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鱼陟负冰)。

雨水: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动。

惊蛰:惊蛰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春分: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始电。

清明: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谷雨:谷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其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

立夏: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小满: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麦秋生,麦秋至)。

芒种: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

夏至: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

小暑: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壁,又五日鹰乃学习(鹰始击)。

大暑: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

立秋: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处暑: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白露: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秋分: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坯户,又五日水始涸。

寒露: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又五日菊有黄华。

霜降: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

立冬: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

大雪:大雪之日鹖旦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荔挺出)。

冬至: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小寒: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鸲(雉始雊)。

大寒:大寒之日鸡始乳,又五日鹫鸟厉疾(征鸟厉疾),又五日水泽腹坚。

二十四节气由来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由于2000年来,中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二十四节气分别代表农耕不同的阶段,具体归整如下:

1、立春:是春耕时期,农民伯伯们常说一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告诉人们要备耕;

2、雨水:春如贵如油,春雨有用助于积肥;

3、惊蛰:用来提醒人们准备好要耕地种庄稼了准备好;

4、春分:冬麦返青要浇水;

5、清明:是种瓜植树的季节,水稻育秧要选好种;

6、谷雨:提醒人们杂粮播种苗圃枝接;

7、立夏:麦苗节节高,准备整田栽稻苗;

8、小满:要防治蚜虫麦秆蝇,预防冷风;

9、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稻田要勤除草;

10、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玉米追肥防粘虫;

11、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防雨防火莫等闲;

12、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注意深水,护秧防低温;

13、立秋:深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14、处暑:处暑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肥料;

15、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正是冬麦播种好时节,早熟苹果忙采摘;

16、秋分:秋分秋收忙,碾谷脱粒交公粮;

17、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播种的洋芋要收回;

18、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要防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19、立冬:羊只牲畜圈修牢,农田建设掀高潮;

20、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利用冬闲积肥料;

21、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要想好收成多积肥料找肥源;

22、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家里门窗要防寒;

23、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

24、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丰富之后欢欢喜喜过个年;

二十四节气能让农民准确的掌握各种农作物的播种和收成时间,它不仅能起到提示作用,还能起到警示作用。

二十四节气意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因此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类: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气候变化形式 对应节气 表示寒来暑往(四季)的变化(8个)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象征气温变化(5个) 小暑、 大暑、 处暑、 小寒、 大寒 反映降水量(7个) 雨水、 谷雨、 白露、 寒露、 霜降、 小雪、 大雪 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4个) 惊蛰、 清明、 小满、 芒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