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医学院6个项目荣获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022年成果 上海交大医学院6个项目荣获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

上海交大医学院6个项目荣获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

#上海交大医学院6个项目荣获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日前,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公布,医学院共有6个项目上榜。

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卵巢癌规范化精准诊治体系的建立和推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完成人:狄文、庄光磊、邱丽华、殷霞、戴岚、王酉、张宁、吴霞、赵爱民、张殊

卵巢癌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五年生存率仅在40%左右,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危害女性健康。

该项目围绕卵巢癌死亡率高、缺乏个体化靶向免疫治疗等临床问题,针对诊治、预后各环节进行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根据卵巢癌的多组学分子特征制订精准化临床治疗新方案,验证卵巢癌靶向免疫治疗可行性;开发卵巢癌诊治新靶点,构建预后评分模型并推进临床转化。率先建立疑难复杂卵巢癌临床多学科规范诊治体系,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建立精准化综合诊治策略,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本项目10篇代表性论文总影响因子近100分,被引用327次。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研究成果被Nature系列杂志等作为亮点重点报道,打造了仁济特色的妇科肿瘤临床和基础研究体系,并向全国推广,在全国2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并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超声造影新生血管成像提高肿瘤早期诊疗效果的关键技术建立与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完成人:杜联芳,李凡,李朝军,史秋生,白敏,金利芳,蔡应娱,高峰,林丽洲,马庆庆

传统影像技术显示肿瘤新生血管能力有限,致使早期诊断困难;靶向药物在新生血管区域难以富集,制约其疗效。项目组围绕以上难题展开研究,以超声造影技术对微血管成像及生物治疗的超高敏感性为突破口,历经十余年努力,创建了基于肿瘤新生血管成像及治疗的多项关键技术,包括建立个体化超声造影剂用量关键技术,实现高精度显示微血管异常,提升小病变和早期病变的精准诊断水平;建立超声靶向破坏造影剂智慧化治疗肿瘤的关键技术,融合多模态纳米诊疗体系实现精准微创治疗肿瘤。项目完成单位是上海市首批全国超声造影培训基地;出版了全国首部临床应用类超声造影专著《超声造影新技术的临床实践》;参与牵头编撰《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超声造影专著及相关教材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代表性论著10篇,累计引用516次,单篇最高他引93次;连续十余年举办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成果在近百家三级甲等医院及二级医院推广应用。

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重症急性胰腺炎个体化强化诊疗策略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完成人:陈尔真、毛恩强、费健、瞿洪平、陈影、黄洁、许志伟、赵冰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死亡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项目组聚焦重症化机制及诊疗规范、流程管理,首先阐释了胰腺腺泡细胞转分化及胆汁“肠-肝-肺”轴对SAP多器官损伤的作用机制;重新定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标准并精准分型,创新制定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及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型及诊治策略;创建控制性液体复苏策略及复苏终点临床标准,创新制定目标导向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个体化强化诊疗核心策略与管理体系。该策略被国际胰腺协会/美国胰腺病学会等多个指南、共识引用。项目组帮扶西部兄弟医院成立重症急性胰腺诊疗中心,病死率与治疗费用明显降低。

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异常的临床意义及干预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完成人:周健、贾伟平、陆静毅、包玉倩、王煜非、马晓静、莫一菲、沈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贾伟平院士、周健教授课题组从多个层面围绕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异常开展了十余年系统性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动态血糖监测(CGM)技术,并以CGM大型资源库为基础,明确血糖波动异常是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血糖波动异常提供科学依据。在国际上首次明确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并提出TIR可作为综合评价血糖控制的新型核心指标。此外,先后主持国际和国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分别就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及饮食干预,评估不同干预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异常的改善情况,提出干预新思路。课题组在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配发述评)、Diabetes Care(封面论文)等杂志发表代表性SCI论著10篇,主要研究成果被NEJM等杂志引用,写入国际指南2部、国际共识2部、国内指南8部。

卫生管理奖

基于实体医院的儿童互联网医院建设与运营管理体系

(该年度唯一一项卫生管理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完成人:于广军、王淑、崔文彬、魏明月、钮骏、王淼、孙华君、唐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基于价值链协同创新理论建成基于实体医院的儿童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创新“互联网+”儿童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成为全国公立医院首批尝试发展互联网医疗、提升服务能力效率、协同区域医疗资源的探索者和先行者。一是开发建设了基于混合云多级部署架构和多元身份认证体系的实体医院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提供云咨询、云门诊、云支付、云药房、云探视、云联体等六大“云服务”,同时创新了患儿线上医保支付的完整认证体系,实现了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全周期健康管理,让“患者一部手机全程就医,医生一部手机全时接诊”。二是构建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运营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服务模式、平台建设、质量监管、绩效管理等五个维度内容,指导公立医院高效、安全、有序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项目的创新成果在上海市、长三角地区及国内跨省协作单位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并多次受到学习强国、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的报道。

医学科学技术普及奖

基于《名医与您谈疾病/泌尿丛书》疾病预警信号与解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完成人:夏术阶、韩邦旻、朱依萍、荆翌峰、孙晓文、刘海涛、王小海、鲁军

项目基于社会老龄化趋势和大众对疾病预警信号认知不足的现状,以新时代大众健康需求与国家战略为引导,以《名医与您谈疾病/泌尿丛书》为脚本,并融入国家科技进步奖内涵,纵横交错打造立体化科普体系。横向面对大众以报刊杂志、新媒体、名医讲堂、扶贫援建、住院前后全链条服务等形式进行五维一体全方位“广度”科普,提升大众健康意识。纵向面对基层医生以基层援建、学术交流、创新技术推广等形式进行专业引导“深度”科普,提高基层医生对泌尿疾病的科学认识。实现疾病预警信号识别和早诊早治,最终使3.7亿大众、74万人次医生获益。

科技处 医学院 孙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