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欣赏(10)贝尼尼 赋予大理石肉感的天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7世纪巴洛克画派 西方美术欣赏(10)贝尼尼 赋予大理石肉感的天才

西方美术欣赏(10)贝尼尼 赋予大理石肉感的天才

2023-09-01 21: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寓言神话的半身像,如“堕落的灵魂”(Damned Soul)和“受祝福的灵魂”(Blessed Soul),完成于1619年,现存于罗马西班牙广场。

《堕落的灵魂》(Damned Soul)

《受祝福的灵魂》(Blessed Soul)

在1620年代,贝尼尼的雕塑逐步成熟,代表作有:

《保罗五世教皇》(Bust of Pope Paul V ),1618年。

《被劫持的普洛舍宾娜》(The Rape of Proserpina),1621年-1622年。

《大卫》(David),1623-1624年。

《阿波罗与达芙妮》(Apollo and Daphne )1622年至1625年。

《圣特雷莎的狂喜》(Ecstasy of Saint Teresa),1645年-1652年。

贝尼尼的其他雕塑作品还有:

希皮欧内·博尔盖塞枢机的半身像(Two Busts of Cardinal Scipione Borghese),1632年,博尔盖塞美术馆。

路易十四的雕像(Bust of Louis XIV),1665年,现存巴黎凡尔赛宫。

在贝尼尼众多作品中,本人最喜欢以下几尊:

第一:《阿波罗和达芙娜》,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会紧紧抓住人的眼球。

贝尼尼24岁开始创作《阿波罗和达芙妮》,1622-1625年,雕塑内容取自希腊神话故事。

《阿波罗和达芙妮》是贝尼尼为博尔盖塞庄园所作。

故事描写的是小爱神丘比特为了复仇,将一支点燃爱情之火的金箭射向太阳和文艺之神阿波罗,同时将一支拒绝爱情之箭射向了河神的美丽女儿达芙妮。

这件雕像描写的是陷入情网的阿波罗正在发狂似地追赶达芙妮,但美丽的少女却冷若冰霜,竭力在躲避他。达芙妮听到后边阿波罗的脚步声时,她着急地向父亲呼救,当阿波罗的一只手一触及到少女的身体时,她却变成了一株月桂树。

贝尼尼在这件群像的创作中,充分发挥了他善于表现这种戏剧性的题材的特长,他通过瞬息万变的运动来揭示人物内心的复杂感情。两个人体表现得非常轻盈,好像沿着一条斜线向上升,似乎要离开大地。

这一作品的出现曾引起全罗马城的轰动,贝尼尼顿时成为人们谈论的中心。他那征服大理石的高超技巧,人们信服他巧妙的构思,他使大理石有了生命,特别是对达芙妮的表现,她的身体有着一种湿润和柔嫩的感觉,她的眼里闪现出一种诱人的目光。

在十七世纪的教会已不反对此类题材,而且一些高级神职人员出于享乐的目的。经常收藏一些描写爱情故事的艺术品,这异常美丽的达芙妮的雕像出现后引起一些神职人员的赏叹,一位红衣主教写诗赞叹曰:

"迷恋的人,追赶着欢乐,这昙花一现的美色啊,他得到的只是:一个苦果,几片落叶。"

这首诗后来被刻在雕像的台座上。

从《阿波罗和达芙妮》这一群像构图处理中,它充满了急速的运动感。而且表现了运动的过程,即追逐、逃跑和变形。它不是简单的动感造型,而是揭示了一种内部的矛盾运动。

阿波罗已追上达芙娜,他的手已触及姑娘的身体,可是就在这瞬间里显示出他的努力变成徒劳无功,他的急速追赶变成枉费心机,她的逃跑也是无望的,她已开始变成月桂树了。

在这紧凑、简洁和并不复杂的双人构图中,实际上已叙述了关于阿波罗和达芙妮的全部神话,从活生生的身体魔术般地变成植物的全部过程。

两个人物迅速奔跑的运动被另一种运动——美丽的变形而复杂起来。

使凝视此雕塑的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被优美的追逐形象和每一个变换细节所吸引,当这个印象基本结束后,另一个景象——那姑娘的手和足已变成茂盛的树枝、树根和树干……而正在变成不动的姑娘仍然充满着生命力,她发出哀求和绝望的呼声,因为这种变是她本身并不愿意出现的结局,因此就就有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衣纹皱褶立体感极强。

这件杰出的作品可以说既有古典主义的典雅,又有巴洛克艺术的运动和热情,每一个细节都美得惊人。

我们从这组雕像中可以看出作者征服大理石极为少见的高超技巧,和对青年男女优美人体的成功刻画。这一切构成了贝尼尼这一成功杰作的重要组成因素。

Jean-Étienne Liotard - Apollo en Daphne, naar het beeld van Gianlorenzo Bernini in de Borghese verzameling te Rome.

其他绘画大师笔下的《阿波罗和达芙妮》。

Apollo and Daphne by Apollo en Daphne, San Diego Museum of Art

乔万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

Daphne Chased by Apollo, by 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 1744.

约翰·威廉·沃特豪斯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849–1917)

保罗·委罗内塞

Paolo Veronese - Apollo e Dafne - San Diego Museum of Art

Apollo and Daphne by Piero and/or Antonio del Pollaiolo.

第二:《大卫》

贝尼尼在25岁时,即1623-1624年,自己充当模特创作的《大卫》,青春四溢,激情飞扬,美得一塌糊涂!

有资料介绍:贝尼尼在大卫像的雕塑过程中,对其赋予了感情,与米开朗基罗的同名作品不同,前者的作品是动感的,而后者似乎是准备采取行动的姿态。其扭曲的躯干和紧皱的双眉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积淀下的巴洛克艺术特点。

米开朗基罗表现了大卫的英雄本质,而贝尼尼抓住了大卫的英雄气质的瞬间。

这件作品是贝尼尼的主要资助人希皮欧内·博尔盖塞(英语:Scipione Borghese)枢机在其25岁的时候委托雕刻的。

《大卫》是贝尼尼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他的雕刻特点是:

情节生动,人物有丰富的内心活动,力求把雕塑同绘画结合在一起。

在这同一题材中米开朗基罗曾把《大卫》处理成是英雄的化身,代表了人类的崇高理想。

多那泰罗的《大卫》表现为战斗后的胜利者形象是战斗的结束。

而贝尼尼的《大卫》则体现了一种巴洛克的创作精神,这尊《大卫》雕像有着激烈的运动和戏剧性情节,他强调激情,强调运动,重视明暗对比。

这一切均说明贝尼尼是用新的艺术语言,在开拓雕塑表现的一条新途径,这就是巴洛克的艺术道路。

在他的《大卫》这件作品中,还不能说是完全的巴洛克风格,它还有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从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青年贝尼尼在雕塑艺术上的独具匠心。

他所选择的《大卫》这一姿势的戏剧性瞬间,是暗示了与敌人间的距离,雕像设计只适于在一个固定的角度来欣赏它,而这个最佳欣赏角度正是假设敌人的位置。这正是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一种奇特的感染力的原因所在。

在面部表情的刻划中,《大卫》被处理成几乎是凶狠的,嘴唇紧闭,额前的垂线形成愤怒的表情,而米开朗基罗对大卫表情的刻画是对战斗结局的信心和内心的沉着力量。

这一切对十七世纪的大师来说已感到不够了。贝尼尼对《大卫》形象的处理标志着向新方法的转变。是对传统塑造方法的大胆改革。

第三:《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这幅作品最惊人的地方是,贝尼尼赋予大理石温度,使冰冷的大理石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并充满了肉感。

细看男人手的位置,凹陷的地方,这是大理石吗?分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被摄魂落魄,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美丽女子的胴体。

年仅23岁的贝尼尼在1621-1622年创作的《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

从细节上看,冥王由于用力而致使手指几乎要掐入少女柔嫩大腿肌肤的深深凹陷,少女由于绝望而落下的一滴晶莹泪珠,在空中无助而挥舞的手,和因惊惧而翘起的左脚拇指,都强烈地反映了掠夺的主题,突出了对观众的视觉刺激效果。

《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同样取自神话题材,冥神普鲁托(Pluto)看上了谷物女神色列斯(Ceres)的女儿,他把她掠到冥界中,并改名为普洛塞尔皮娜。

这尊两个人缠绕、扭打在一起的雕塑,冥王普鲁托的狂暴和少女普洛塞尔皮娜(后成为冥后)的柔媚形成鲜明的对比。

少女悲痛欲绝的挣扎与哀伤的神态表现得十分动人。她的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两个人物同样处在激烈的对抗之中,而那满面胡髭的地下世界的统治者普鲁托,有着巨大而奇特并充满精力的人体,在和娇弱纤巧的女子搏斗着,她呼喊着挣扎着,但这一切都是枉然的。

贝尼尼惟妙惟肖地把掠夺的瞬间凝固在了这个雕塑上,从后面看普鲁托全身上下结实的肌肉和举起"猎物"时肌肉的变化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雕像右边因为用力和兴奋普鲁托右手的四个手指深深地陷进了被掠走女人的大腿里,看上去有很强的质感和力感;而女主角微微张开的嘴唇仿佛是正在尖叫或寻求帮助。

刚与柔、强与弱,男性与女性多方面的巧妙的矛盾组合,贝尼尼在两个人物的形象处理上也运用了光洁与粗放的对比雕凿技法。

完成这件作品时贝尼尼二十刚出头,年纪轻轻就誉满罗马城,二十三岁被授予骑士爵位,就算当年米开朗基罗也没有得到如此高的奖赏。

下面这两件作品就更有故事了。

贝尼尼雕刻过很多半身像,那个时代都是有权势的人才能请艺术家塑半身像,作品都是正儿八经的,如同现在工作证上的照片。

看看她,嘴唇微张,神情迷人,领子半开,酥胸半露,轻快,活泼,还有……不安分……

此刻,大理石仿佛失去了分量,在你眼前活了,变得轻飘飘的,充满了肉感,你的眼神和心与她交汇,瞬间凝固……。

有影像资料吐槽:贝尼尼之所以能创作出如此生动的作品,源于他的生活经历,他是一位撩妹高手。

据说他曾经对自己工作室的一位下属的老婆一见钟情,那女人叫卡斯坦莎,然后呢,从频繁相见到诗词歌赋,诗情画意,贝尼尼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几番云雨,心满意足之后,贝尼尼就以这个女人为原型专门雕刻了一尊半身像,命名为《卡斯坦莎半身像》上图)。后来卡斯坦莎又征服了贝尼尼的弟弟,使贝弟也陷入魂不守舍之境地,这一下惹怒了贝哥,贝哥一气之下折断了贝弟两根肋骨,还不解气,跑到卡斯坦莎的家里,让他这位美丽的情人脸蛋挂了花。怒火仍然不能消退,就一气之下雕刻了下面这尊丑陋的半身像来羞辱她,这还不解恨,再给她头上缠满蛇,让她生不如死。

《美杜莎》

《受祝福的卢多维卡·阿尔贝托尼死去》

Blessed Ludovica Albertoni,1671–74,Altieri Chapel, San Francesco a Ripa, Rome

《圣杰罗姆》

Saint Jerome,659–63,Chigi Chapel, Siena Cathedral, Siena

《耶稣救世主的半身像》

Bust of Jesus Christ "Salvator Mundi" by Gian Lorenzo Bernini,1679,San Sebastiano fuori le mura, Rome

Bust of Cardinal Richilieu,1640–41,The Louvre, Paris

Bust of Antonio Cepparelli,1622,San Giovanni dei Fiorentini,, Rome

Bust of Pope Urban VIII,1632,Palazzo Barberini, Rome

贝尼尼给乌尔班八世画的油画

Portrait of Pope Urban VIII,1632,Galleria Nazionale d'Arte Antica, Rome

Bust of Francesco I d'Este,1650–51,Galleria Estense, Modena

Bust of Thomas Baker,1638,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Bust of Gabriele Fonseca,1668–75,San Lorenzo in Lucina, Rome

Aeneas, Anchises, and Ascanius,1618–19,Galleria Borghese, Rome

Habakkuk and the Angel,1656-61,Chigi Chapel, Santa Maria del Popolo, Rome

Mary Magdalen,1659–63,Chigi Chapel, Siena Cathedral, Siena

《睡梦中的赫尔玛弗洛狄托斯》

Sleeping Hermaphroditus, 1621–22 ,The Louvre, Paris

《手持王冠的天使》

Angel with the Crown of Thorns,1667–69 ,Sant'Andrea delle Fratte Rome

Saint Longinus,1631–38,St. Peter's Basilica, Vatican City

贝尼尼的第一个建筑作品是位于梵蒂冈圣彼得教堂祭坛上方的铜质华盖(上),建于1624年-1633年,另外,他还建造了罗马圣毕比亚那教堂(Santa Bibiana)的正面,1624年-1626年。

1629年,在祭坛华盖完工前,教皇乌尔班八世聘请贝尼尼负责整个圣彼得教堂的建造。

他也负责建造位于教堂内的乌尔班八世和后来亚历山大七世两位教皇的墓穴。

《圣特雷萨狂喜》

大理石在贝尼尼的手中好像已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总是随风轻轻飘起,给人以一种轻快、活泼和不安的感觉。

贝尼尼刻划的人体的数量上不亚于米开朗基罗,而他更善于表现戏剧性的情节和人体在激烈的运动之中。

贝尼尼的成熟艺术最最杰出的范例是罗马维多利亚圣母堂的柯尔纳罗小礼拜堂,他从艺术生涯最初就开始的不断摸索前进至此臻于大成。

小礼拜堂由枢机主教柯尔纳罗委托建造,在小教堂的一个不深的耳堂中。正中央为《圣特雷萨狂喜》,完成于1652年,历时长达十二年之久。艺术史上称之为十七世纪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主人公特雷萨是十六世纪西班牙的一位修女,从小患了癫痫病,每次发作,均有幻觉产生,可感受到各种神的奇迹。

后来她过着隐居生活,用书信将这些幻觉记载下来。

到了十七世纪,教会利用特雷萨来宣扬宗教的神秘主义,于是将这位修女封为圣徒。

贝尼尼表现的是特雷萨在一次幻觉中的景象,她看到小爱神模样的天使正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来。

她自己写道:"我感到这个箭头刺透了我的心,当他把金箭抽出时,我感到仿佛是在抽我的心……,我正经受着一种无限的甜蜜,使我想把这种痛苦永恒地继续下去……。"

贝尼尼正是表现了这一情节和复杂的内心情感。

特雷萨的头部无力地向后仰着,是一种昏迷失神的状态,脸色显得苍白,眼睛微微闭着,张开的嘴象在呻吟,手脚均无力地下垂,整个身体坐在好像飘动的云端之上。

这是由痛苦和幸福两种对立感情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形象。

特雷萨记述的是她对神的爱情,但确实表露的是人间爱情的悲酸情调。

贝尼尼在这组雕像中熟练地掌握了石料性能,雕出了丰富多变的衣纹和云朵。完全没有石料的重量感。

在这组雕塑的上部,还加了一束束镀金的金属条,灯光从上面照来,金色的反光射在人物身上,增加了雕刻的戏剧效果,这是光效应的早期综合利用的先例。

从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巴洛克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在风格上有着不同。前者强调宁静和稳定,后者强调运动。

巴洛克还特别强调和表现人体复杂的曲线和明暗的对比。因此可以称这一组作品是巴洛克雕刻的优秀代表作。

《圣特雷萨狂喜》被摆在柯尔纳罗小礼拜堂的正中央,贝尼尼又在周围雕刻了一些窃窃私语的人在看着他们,天窗悬挂金属条作为背景,可以想象阳光照耀时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在那一瞬间,建筑、雕塑、戏曲、舞台全部融在了一起,所以之后的雕刻家把这尊雕塑当成雕刻史上的范本和教科书来研究,也就是凭着这尊雕像,贝尼尼登上了他人生的又一座高峰。

这件作品体现出贝尼尼的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人的尊严、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从八岁开始展露头角到八十岁,他的一生都在创作,他的灵感好像从未枯竭过。

贝尼尼的对艺术的格言是:

一个艺术家想要成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极早的看到美,并抓住它,二是工作勤奋,三是经常得到精确的指教。

位于圣彼得教堂半圆形殿中的圣彼得主座(1657年-1666年)也是贝尼尼的一大杰作。

俯瞰圣彼得大教堂及广场,两翼像伸出的双臂,形成怀抱状,凸显设计者贝尼尼的独具匠心。

除了雕塑,贝尼尼同时作为建筑家,创造了不少独出心裁的作品。

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柱廊的创造,气势宏大,富于动感,与米开朗基罗的大教堂圆顶相呼应,使这处景观成为罗马最壮丽的景观。

《四河喷泉》(1648年-1651年)是贝尼尼为罗马篷·腓力教皇的宫殿设计的喷水池。

"四河"指人类征服的四条大河:多瑙河(Danube)、恒河(Ganges)、尼罗河(Nile)、里约·德·拉·普拉达河(Rio de la Plata),同时这四条河流又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四块大陆:

多瑙河表示欧洲,恒河表示亚洲,尼罗河表示非洲,里约·德·拉·普拉达河表示美洲。

在这里,贝尼尼用四个大理石人体雕像象征了四条河流,中间是假山和一个埃及式的方形花岗岩尖塔,寓意着天主教在全世界的胜利。

雕塑的下方环绕着巨大的水池,水池中央用石灰岩堆砌成假山,喷泉的出口都设置在其中。在假山上,四个老人朝向四个方向坐成不同的姿态。

《破船喷泉》是由贝尼尼的父亲彼得•贝尼尼设计,建造于1627年-1629年间。

据说1598年台伯河泛滥造成水灾,当大水退后,广场中央留下一顺流漂来的木船,艺术家便以此为灵感创作了这个喷泉。作为罗马最著名的喷泉之一,这里终日游人如织。

贝尼尼的作品遍及罗马城。有人说:“他对罗马城,不是贡献巨大,而是再造了罗马”。

去过意大利的人便知道,想看绘画杰作人一定要去西斯廷礼拜堂,那里有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顶级大师的传世佳作,而想看雕塑精品的人就去博格塞美术馆(Borghese Gallery),贝尼尼的《阿波罗和达芙妮》、《大卫》、《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等代表作都在这里。

更有人说,没去博格塞就等于没到罗马。

这就是博格塞美术馆,想进去要提前预约。

只可惜我们的意大利之行日程安排太紧,没有时间满足我这些贪婪的要求,只有再安排自由行,也必须是自由行才能分享到如此文化大餐。

贝尼尼之墓

贝尼尼是继文艺复兴以后到十八世纪前这一历史时期极为重要的巴洛克艺术家,他多才多艺,能文善画,颇具文艺复兴时代的遗风。

对于贝尼尼,当时人们曾经这样写道:"上演了一出大众戏,其中布景是他画的,雕像是他雕的,机械是他发明的,音乐是他谱曲的,喜剧的剧本是他写的,就连剧院也是他建造的。"

他给予他那个时代的影响在历史上是无人能与之匹敌的。

本文图片均源自《维基百科》英文、意大利文版,文字材料部分源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