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促消费之名,这项补贴渐渐“变味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2月31日广州 以促消费之名,这项补贴渐渐“变味儿”

以促消费之名,这项补贴渐渐“变味儿”

2023-04-14 01: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不怕车企价格战,就怕财政补贴战。

在国补退出之后,来自地方政府五花八门的补贴又开始多起来。近日,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自今年3月1日至12月31日,购买符合要求的新能源车型,可享受6000-10000元政府补贴。

事实是,不只是广州,在国补退坡之后,包括浙江、上海、长春等地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补贴,以至于发展到现在,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对自己车企的补贴政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让油车分外眼红。但需要追问的是,地方自掏腰包补贴汽车,真的能提振车市消费吗?

补贴,反其道而行之?

2022年12月31日,持续13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俗称“国补”)政策正式终止。但这并不意味着补贴就退出江湖。

近日,广州市出台新能源购车扶持政策,在今年3月1日-12月31日,在广州购买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并在2024年1月31日前完成注册登记的个人消费者,车辆价格在10万元(含)至15万元,补贴10000元/台;车辆价格在15万元(含)至20万元,补贴8000元/台;车辆价格在20万元(含)以上,补贴6000元/台。

和往常不同的是,过去车价越贵补贴越多,现如今,越贵的车补贴反而越少,最高补贴是10万-15万元的汽车,补贴1万元。这个价位的汽车主力消费人群是工薪阶层,而买得起20万级汽车的人,估计也不缺这点补贴。

所以,这个政策的背后逻辑是,最大限度支持低收入消费人群买车?毕竟车价越高,车的毛利率也更高,而补贴高价车似乎有点“劫贫济富”的味道。

政策一出,广汽系闻风而动。广汽埃安快速跟进并宣称,全系车型均可享受购车补贴。其中,购买11.98万元起售的AION Y PLUS和AION S PLUS均可享10000元补贴,18.98万元AION V PLUS可享6000元补贴,28.66万元的AION LX PLUS可享6000元补贴。

在这一波补贴的助攻之下,再加上埃安趁势加码的优惠,各种补贴叠加后,13.38万元就可以入手续航高达610km的2023款AION Y Plus 80乐享版,而13.98万元即可入手AION S Plus 70乐享版。

今年3月,埃安表现亮眼,销量首次突破4万大关,达到40016台,同比增长97%,迈入规模效应新阶段。

这波补贴也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据悉,广汽埃安新品上市48小时,订单就突破万台。

“真香”,背后是精准扶持?

理论上,一个好的政策,应该是让所有参与者都“带劲儿”。奇怪的是,这个政策发布后,车企反应并没有特别热烈,因为这个政策,将大部分车企拒之门外。

奥妙就在于这个政策还有一个额外条款:政策同时对三大类别车型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

以油电混动为例,准入门槛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综合工况燃油消耗量小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 19578-2021)中对应限值的55%,且小于同系列普通燃油产品综合工况燃油消耗量最低值的75%。二是发动机额定功率≥100kw,最大扭矩≥180N·m,热效率≥40%;驱动电机峰值功率≥133kw,峰值扭矩≥270N·m。

这也真是难为了制订政策的人,必须得“深入研究”一番诸如“峰值扭矩≥270N·m”“发动机额定功率≥100kw”这类专业术语。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和特斯拉都不符合补贴标准。而在这次补贴中,受益者最大的是广汽系和小鹏汽车等。

“广州这次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完全就是给广汽埃安量身定做的”,在网上,不少网友热议此事。

这种定向补贴,其实早已见怪不怪。今年3月,湖北一阵猛烈的降价潮,打得整个车市措手不及,但所谓的9万元补助,同样不会是“雨露均沾”,而是精准地洒向了雪铁龙C6。无他,就是因为是“地产车”。

拼市场,不能靠拼补贴

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出后,特斯拉降价打乱了车市整体部署,最先扛不住的是湖北,如同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如今,这股促消费热潮已经蔓延至全国各地,上海、浙江、河南、四川、黑龙江、山西、云南、海南和贵州等数十多个省市跟进出台了相关政策,为的是促进汽车消费。

多地大手笔发放了“购车大礼包”,接力棒不断传递着。

有直接补贴消费者的。如大连市商务局称将发放总额5000万元的“2023年大连汽车消费券”;郑州市则继续加码,在发放5000万元汽车消费券的基础上,再增发1亿元汽车消费券。

有奖励车企产量的。如成都,为力争在目标年份实现8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且公共领域的汽车电动化率达到80%。对那些成功导入或研发新能源车型并实现上市的整车企业,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奖励/每款车型,而对那些采购合格“三电系统”且年采购额达5000万元的整车企业,也将会按照一定比例,对其进行奖励。

再如西安,对今年在西安本地生产新能源汽车数量超过2022年的部分车企,给予每辆2000元的奖励,每户车企获得的奖励总额不得超过1000万元。

五花八门的补贴政策接踵而至,这就陷入了一种“影院现象”——电影院里如果前排的人站起来,那么后排的人也要跟着站起来才能观看荧屏。原本大家都可以坐着看的美事,变成了后排人跟着“站着看”的辛苦事。

作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城市,自然无法在这场补贴中置身事外。今年广州两会上,广州市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就提到,2023-2025年是广州市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机遇期,由于新能源汽车国补、地补于2022年底全面到期,补贴政策不明、汽车价格上涨、消费欲望限缩等因素,已经导致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订单大幅下降。

对此,他建议广州市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含节能车)消费补贴规划,尽快出台新一轮补贴政策,稳定汽车消费市场,同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同步完善其他配套政策,刺激和促进广州市汽车消费。

但广州最终出台的带有定向性质的政策,不得不让人进一步审慎思考。不可否认,从短期看,汽车补贴效果立竿见影,消费者得到实惠、车企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当地汽车产业得以振兴。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补贴可能会导致市场扭曲和竞争失衡。一些汽车制造商在补贴政策刺激下,不是试着适应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反而是过度依赖政策扶持,可能会降低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汽车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依靠市场竞争提高在行业中的发展与创新能力,才能赢得消费者青睐,如果只是一味地靠着降价补贴,最终反噬的会是自己。

3月22日,中汽协针对湖北大降价就发文指出,地方保护式车补,不仅发挥不了提振需求的目标,反而破坏了全国统一市场,加剧了消费者持币待购的情绪。最后,不但没有刺激车市消费总量的增长,反而导致市场进一步收缩。

爱点评

中国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某种程度上正是得益于补贴的“助攻”。但凡事适可而止,过度补贴会扭曲市场价格,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升。不思进取、只靠补贴的新能源车企,也最终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反而应该放手,由市场自行调节,才会出现像特斯拉这样的“鲢鱼”车企,凭借过硬的技术,率先发起降维打击,在行业竞争中变得更主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