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欧派、尚品宅配,还有林氏木业,都膨胀了?太多投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2315投诉欧派 宜家、欧派、尚品宅配,还有林氏木业,都膨胀了?太多投诉!

宜家、欧派、尚品宅配,还有林氏木业,都膨胀了?太多投诉!

2024-03-28 15: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相关搜索里,一些网友在搜索“如何投诉宜家最管用”、“怎样投诉宜家最有用”、 “宜家投诉有用吗”等等,可见其引发的投诉问题并非个案。

前两年的时候,有“夺命抽屉柜”之称的马尔姆抽屉柜,连续发生多起严重事故,北美召回,但宜家当时强硬表示在中国不召回同款产品,声称符合中国的检测标准。直到国家质检总局出面谈话后,宜家才提交召回计划,双重标准当时引发舆论反弹。

► 同样是2017年,欧派家居逼近100亿的营收,曾引发泛家居圈的一片欢腾,终于又出了一家百亿规模的大鳄,让更多在路上的创业者们看到了希望,泛家居也能做大。

但正是欧派,其引发的公开投诉近年来猛增,同样以“欧派投诉”搜索,能够查到几十页相关信息,堪比宜家。

在相关搜索里,不少网友在搜索“欧派总部投诉电话多少”、“12315投诉欧派有用吗”、“欧派橱柜315曝光”、“欧派如何投诉最有效”、“如何投诉欧派”、“欧派总部投诉有用吗”等等。

人民网转发中国质量新闻网一篇报道,其中讲述了一件事情,在上海工作的付先生反映,自己购买的欧派卫浴、橱柜产品,涉嫌伪造产地,质量问题严重等情况,经过多次投诉,相关部门曾开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维权经历非常曲折。

另有湖南红网报道,长沙一位蔡女士花了1万多元,在欧派家居定制了5块推拉门和衣柜边框,结果“送过来的门没有使用说明书和标识,包装工艺也太过粗糙,只有一层塑料薄膜包装进门。”产品出现裂缝,经过多番沟通,商家承诺一周给出解决方案,结果快一个月,依然无音信。

► 再看尚品宅配,起家于定制,2017年营收53.2亿元,并且较早地拥抱互联网,算得上家居行业里颇懂互联网的,但依然没有破解投诉困境。

从网友反馈来看,投诉焦点集中在设计师水平不高、服务不好、误差解决不到位、质量不好、安装工人懈怠、味道大、诉求被拖延推诿等。

中国经营报曾经做过一次专门的报道,标题是《尚品宅配陷高毛利低净利尴尬:品质缩水遭高频投诉》,传播甚广。另外,《经济导报》也曾就此做过《尚品宅配子公司去年业绩大变脸 屡被投诉成发展障碍》这样的报道。

目前以“尚品宅配投诉”加以搜索,同样能找到数十条公开投诉信息,集中在2015年到2017年之间。不过,在这一关键词的搜索结果页上,尚品宅配已提交了400客服热线,开辟了比较方便的投诉通道。

不过,一般到网上发帖投诉的,大多数是因为电话、微信、微博,甚至上门投诉行不通,或者处理方式不满意的情况下,才会专门花时间写帖子,毕竟这更加耗时。

作为创新能力相当剽悍的公司,尚品宅配其实在互联网工具的使用上特别擅长,其运营的公众号产生的订单据说占了电商渠道的半壁江山,但在客户投诉处理与客户满意度提升上,还需要更强的服务意识与落地机制才行。

►一度被视为家具电商标杆的林氏木业,同样面临极其不妙的投诉,问题集中在质量差、虚假宣传、售后跟进不力等。

19楼上有一条帖子名叫《天猫的林氏木业东西坑得一B,血淋淋的教训引以为戒》,吸引了43万多阅读量,该帖作者因家具送来后存在多种问题,连续多轮沟通未能得到满意解决,之后发帖曝光,最终才处理完成。

当公司强大到一定程度后,总是习惯性地傲慢,陶醉于所创造的辉煌业绩,觉得自己可以笑傲江湖、俯视天下,对普通消费者的呼声可能不屑一顾,从这一刻开始,我觉得多年艰辛筑就的千里之堤,埋下了蚁穴。

大材研究认为,在家居建材产业的进化史上,这些头部品牌功勋卓著,它们往往是技术的引领者,创新模式的探索者,贡献了众多精彩的产品与营销案例。但是,如果无法在口碑与服务这些事情上保持进步,我们很难说他们有多成功。

换个角度看,也许这正是中小公司与跟进者们的机会窗口。如果我们突然冒出一些公司,给会员提供N多有趣的服务,把客户抬到比较高的位置,好评如潮,履行承诺的每一个细节,尊重客户,估计会受热捧的。

换个角度看,也许这正是中小公司与跟进者们的机会窗口。如果我们突然冒出一些公司,给会员提供N多有趣的服务,把客户抬到比较高的位置,好评如潮,履行承诺的每一个细节,尊重客户,估计会受热捧的。

真正的顶尖高手,不仅实力强大,而且永远保持谦恭与敬畏,当然不会固步自封,俯视众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