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的分解组成》PPT课件大班数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图片 《10以内的分解组成》PPT课件大班数学

《10以内的分解组成》PPT课件大班数学

2024-02-11 13: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0以内的分解组成》PPT课件大班数学

1、大班数学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案反思

  活动目的:

  使幼儿懂得运用互换和互补规律对9进行有顺序的分合。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材料准备:

  1.物质准备:人手铅笔一支、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2.知识经验准备: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指导要点:

  1.游戏"碰碰球",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

  2.学习9的组成;3.幼儿人手一份人手一支笔放中间、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把雪花片撒在桌上,看看笔左右分别有几片、并记录。

  4.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操作的结果。

  5.引导幼儿发现两组数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让幼儿知道两个数的位置互换而总数不变。

  6.整理记录结果7.用同样的方法学习10的组成。

  8.幼儿分组操作。

  9.把圆形和三角形分成数量不同的两份,并在空格内真上相应的数学。

  10.提供带有圆点的半圆形纸,让幼儿寻找两张合起来总数是7或8的半圆形,拼命在一起。

  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相关PPT课件:点击这里下载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2、大班数学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及操作活动中感知探索分合现象,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能用图画、符号、数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情况。

  3、大胆尝试、探索,帮助幼儿主动建构数学知识、迁移相关经验。幼儿可以灵活地运用互换互补的规律较容易地掌握10以内数中较大数的组成,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设计思路

  数的组成是幼儿掌握10以内数的一个重要而困难的内容,它涉及到整体与部分、分与合、两数之间互补、互换等数学内部的本质规律,这些规律需通过幼儿的反复感知、思考来获得。目前幼儿园从2、3开始学习数的组成,因为2、3的分合法比较简单,幼儿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就可以熟练掌握。因此我将重点放在学习5的组成上,因为5的分合中既有等量关系又可进行互补和互换规律的探索,有利于幼儿掌握数的组成的实质意义和基本方法,能够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积累有益的学习经验。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且本节课属于数概念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重难点,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特利用接近幼儿生活游戏的画面来帮助幼儿轻松学习。

  教学重难点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因此将活动重难点定为:

  活动重点:学习10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明确并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在学习分解组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能自己发现出分合式中部分数互换互补的关系以及分合式中组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流程

  2的组成——感知分合现象3的组成——发现并理解组成中的交换规律5的组成——探索发现组成中的互换互补规律6的组成——体验组成中的互换互补规律7、8的组成——探索发现组成中组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9、10的组成——运用组成中的规律

  教学反思

  因为有了以前 的基础,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基本到达目标,幼儿积极的和老师互动,认真的完成每一项活动。

3、大班数学认识10以内数字的组成教案反思

  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和并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发展幼儿的逻辑能力,提高思维的敏锐性。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准备:数字组成卡片,标有0-10的卡片多套(幼儿人数的1.5倍)

  过程:

  1.数字游戏《找朋友》---- 每个幼儿都分得一张0-10的数字卡片,贴于胸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7,请幼儿找胸前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得数是7的另一幼儿做朋友。

  (1) 首先两两找朋友,即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和为7 .

  (2) 再让找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差为7的做朋友 .

  (3) 请找对朋友的幼儿手拉手站着,并能说出如4+3=7的等式。

  适时提醒:如果教师手中的数字为8,而有些幼儿胸前的数字为2,那么这些幼儿即可以和数字为6的幼儿做朋友,也可以和数字为10的幼儿做朋友,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做好朋友哦。

  2.游戏《翻得数》

  (1) 两位教师示范游戏规则:把30张卡片打乱,游戏者轮流摸10张,剩余10张反扣在桌子中间。

  其中一游戏者先翻开桌面的任意一张卡片,此卡片上的数即表示得数。再从自己的手中找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与翻的牌一致,确认找对后就把着三张卡片整齐地放在自己的一旁。接着就轮到另一游戏者翻开桌面的一张卡片,依次类推。如果翻的卡片是5,而自己手中没有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等于5的,那么就把这张卡片拿到自己手中。桌子中间的卡片翻完后,手中牌少着为胜。

  (2) 小组内幼儿两两轮流继续游戏。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4、大班数学活动学习10的分解组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9的分解与组合。

  2、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学习10的分解和组合。

  3、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数量之间包含、互补和可逆关系,为学习加减法打基础。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20以内的单、双数。要求幼儿手指着棋格数数。

  2、4、6、8、10-----------1、3、5、7、9、

  2、请幼儿而在插板上用下楼梯的方法摆出9 的分解与组合。教师和幼儿边操作边口述9的分解式。

  二、学习10的分解和组成。

  1、请幼儿在9的分解与组合基础上,用上楼梯的方法点数:10能分成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4和6、3和7、2和8、1和9

  2、幼儿操作,教师在操作板上演示后并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用上楼梯的方法演示10的分解,并与其他的幼儿对答案,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口述10的分合式,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

  三、整理插板。

  将所用的小棋摆在插板上,幼儿则根据食物、颜色进行分类整理后,整理后交于教师检查,结束。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5、大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一、设计意图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三、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教具学具:矿泉水瓶若干个,废报纸球10个,铅笔,记录单,黑板,粉笔,学习教科书,数字卡片。

  六、活动形式: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

  七、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如师:这是数字宝宝几?(9)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小朋友与老师的数合起来是9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2、3、4、5……)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体小组和个别)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一)、创设情境,手指歌导入。

  1、手指头呢,可重要了我们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头还可以变成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看他们来了。

  2、手指头除了跟我们玩,还可以帮我们数数呢!今天我们就用手指头数数,大家快来试一试吧!

  (二)手指动起来

  1、小小手指有几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数来做好朋友。

  2、教师引导幼儿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伸手指数数)

  3、小朋友可真棒,来一边说一边做吧,相信你们能行!

  4、数的真好,1和9合在一起是多少呢?2和8、3和7、4和6、5和5。(指名回答适时鼓励)我们还可以这样说:10可以分成1和9,9和1。

  (三)玩游戏:打保龄球

  幼儿动手操作,把10个矿泉水瓶摆成一排,用废报纸球去打水瓶,让幼儿观察打到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打到?这样和起来有几个?(记一记,思考10 的多种分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五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总结10的九种分法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 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趣味儿练习,《十只青蛙》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五)结束活动:学生齐读儿歌《十只青蛙》,分组到室外组织打球比赛,巩固对10的分解和组成。回家把今天学习10的组成说给爸爸妈妈听,比比谁的办法更好。

6、大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故事导入

  (1)有几只小兔?

  (2)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看图,学习10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二)游戏活动"猜猜猜"。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7、大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数字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和并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发展幼儿的逻辑能力,提高思维的敏锐性。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数字组成卡片,标有0-10的卡片多套(幼儿人数的1、5倍)

活动过程:

  1、数字游戏《找朋友》---- 每个幼儿都分得一张0-10的数字卡片,贴于胸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7,请幼儿找胸前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得数是7的另一幼儿做朋友。

  (1) 首先两两找朋友,即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和为7 、

  (2) 再让找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差为7的做朋友 、

  (3) 请找对朋友的幼儿手拉手站着,并能说出如4+3=7的等式。

  适时提醒:如果教师手中的数字为8,而有些幼儿胸前的数字为2,那么这些幼儿即可以和数字为6的幼儿做朋友,也可以和数字为10的幼儿做朋友,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做好朋友哦。

  2、游戏《翻得数》

  (1) 两位教师示范游戏规则:把30张卡片打乱,游戏者轮流摸10张,剩余10张反扣在桌子中间。

  其中一游戏者先翻开桌面的任意一张卡片,此卡片上的数即表示得数。再从自己的手中找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与翻的牌一致,确认找对后就把着三张卡片整齐地放在自己的一旁。接着就轮到另一游戏者翻开桌面的一张卡片,依次类推。如果翻的卡片是5,而自己手中没有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等于5的,那么就把这张卡片拿到自己手中。桌子中间的卡片翻完后,手中牌少着为胜。

  (2) 小组内幼儿两两轮流继续游戏。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8、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10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9的分解与组合。

  2、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学习10的分解和组合。

  3、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数量之间包含、互补和可逆关系,为学习加减法打基础。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20以内的单、双数。要求幼儿手指着棋格数数。

  2、4、6、8、10-----------1、3、5、7、9、

  2、请幼儿而在插板上用下楼梯的方法摆出9 的分解与组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教师和幼儿边操作边口述9的分解式。

  二、学习10的分解和组成。

  1、请幼儿在9的分解与组合基础上,用上楼梯的方法点数:10能分成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4和6、3和7、2和8、1和9

  2、幼儿操作,教师在操作板上演示后并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用上楼梯的方法演示10的分解,并与其他的幼儿对答案,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口述10的分合式,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

  三、整理插板。

  将所用的小棋摆在插板上,幼儿则根据食物、颜色进行分类整理后,整理后交于教师检查,结束。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9、大班数学活动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10 的分解组成。

  1、故事导入(1) 有几只小兔?

  (2) 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看图,学习10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 除1以外, 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二)游戏活动1、"找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课上的每个环节及时给予鼓励,并奖励小粘贴,这样可以清楚的让学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给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样。 在玩和游戏中探究知识,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学生会参差不齐,会有个体差异,调动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10、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合成分解》教案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扑克牌,数字卡,纸面教具。

  纸面教具:打印1-9的数字卡若干套,并裁剪;打印《扑克王》作业人手一份。

  材料准备:从A到10的扑克牌若干套。

  活动过程:

  教师拿出一张扑克牌,引导幼儿想办法从下面一排扑克牌中,找出数字加起来正好等于这个数字的牌。

  ——我出示了一张扑克牌8,谁能给我2张总数等于8的扑克牌?

  ——我出示了一张扑克牌7,谁能给我3张总数等于7的扑克牌?

  ——我出示了一张扑克牌10,谁能有不同的方法给我扑克牌?每种方法都要让总数等于10。

  教师组织幼儿玩“扑克王”的游戏,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10位幼儿、1套扑克牌,强化幼儿对10以内数的组合与分解的理解和运用。

  规则:

  1.取走扑克牌中J、Q、K、王牌,将1--10的扑克牌(A代表1)的数字面朝上放在桌子上,第1轮用猜拳的方式决定谁是扑克王;

  2.接着由扑克王抽取一张扑克牌并向其他幼儿提出要求,如“谁能给我2张扑克牌加起来等于x",其他幼儿中,谁能最快将符合要求的牌给扑克王找出来,谁就是新一轮的扑克王。

  教师分给幼儿每人分一张数字卡,组织幼儿玩数字组合游戏。

  随机分,幼儿被分到哪张数字卡就代表他是哪个数字。

  第1轮:从幼儿中随机选出一个数字,请组合起来等于这个数字的2位小朋友手牵手站在一起。

  第2轮:从幼儿中随机选出一个数字,请组合起来等于这个数字的3位小朋友手牵手站在一起。

  第3轮:从幼儿中随机选出一个数字,请组合起来等于这个数字的4位小朋友手牵手站在一起。

  引导幼儿操作《我的数学——扑克王》连线游戏。

  ——让上下两张扑克的数字加起来等于10,你来连一连。

  温馨提示:

  在前面一个活动中幼儿用到的是具体的实物,到了这个活动就要过渡成较为抽象的扑克牌,主要是为了锻炼幼儿的抽象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合成与分解的能力。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扑克牌投放到益智活动区中让幼儿继续玩游戏“扑克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11、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含反思

  设计思路

  数的组成是幼儿掌握10以内数的一个重要而困难的内容,它涉及到整体与部分、分与合、两数之间互补、互换等数学内部的本质规律,这些规律需通过幼儿的反复感知、思考来获得。目前幼儿园从2、3开始学习数的组成,因为2、3的分合法比较简单,幼儿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就可以熟练掌握。因此我将重点放在学习5的组成上,因为5的分合中既有等量关系又可进行互补和互换规律的探索,有利于幼儿掌握数的组成的实质意义和基本方法,能够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积累有益的学习经验。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且本节课属于数概念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重难点,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特利用接近幼儿生活游戏的画面来帮助幼儿轻松学习。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及操作活动中感知探索分合现象,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能用图画、符号、数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情况。

  教学重难点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因此将活动重难点定为:

  活动重点:学习10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明确并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在学习分解组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能自己发现出分合式中部分数互换互补的关系以及分合式中组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流程

  2的组成——感知分合现象3的组成——发现并理解组成中的交换规律5的组成——探索发现组成中的互换互补规律6的组成——体验组成中的互换互补规律7、8的组成——探索发现组成中组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9、10的组成——运用组成中的规律

  教学反思

  因为有了以前 的基础,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基本到达目标,幼儿积极的和老师互动,认真的完成每一项活动。

12、大班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发现数组成的递增、递减及互相交换的规律。

  3、在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重难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10的9种分法。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课件、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

  1、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2、教师引导10、9、8、7、6、5、4、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双手,如图:双手平伸是10,弯下一根是9,弯下二根是8,弯下三根是7,弯下四根是6,弯下五根是5。也可以说,弯下一根手指是9和1,弯下二根手指是8和2,弯下三根手指是7和3,弯下四根手指是6和4,弯下五根手指是5和5。

  二、通过故事情境,感知10的分解与组成。

  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它们带来很多的宝贝,请幼儿每人取出10个宝贝,试着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多少种分法?自己试着来记录一下……

  三、通过课件,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1、师:数一数来了几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2、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巩固练习。

  10个小朋友一组,边唱找朋友的歌曲边做游戏,唱完后迅速分成两部分,说一说10分成了几个几?

  五、活动延伸。

  将各种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区供幼儿操作练习。

教学反思:

  在课上的每个环节及时给予鼓励,并奖励小粘贴,这样可以清楚的让学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给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样。 在玩和游戏中探究知识,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学生会参差不齐,会有个体差异,调动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13、大班数学优质课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

  一、设计意图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三、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教具学具:矿泉水瓶若干个,废报纸球10个,铅笔,记录单,黑板,粉笔,学习教科书,数字卡片。

  六?活动形式: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七、活动过程一、复习9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如师:这是数字宝宝几?(9)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小朋友与老师的数合起来是9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2?3?4?5?????)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体小组和个别)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一)、创设情境,手指歌导入。

  1?手指头呢,可重要了我们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头还可以变成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看他们来了????

  2?手指头除了跟我们玩,还可以帮我们数数呢!今天我们就用手指头数数,大家快来试一试吧!

  (二)?手指动起来1?小小手指有几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数来做好朋友。

  2?教师引导幼儿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伸手指数数)3?小朋友可真棒,来一边说一边做吧,相信你们能行!

  4?数的真好,1和9合在一起是多少呢?2和8?3和7?4和6?5和5?(指名回答适时鼓励)我们还可以这样说:10可以分成1和9,9和1?????

  (三)?玩游戏:打保龄球1?幼儿动手操作,把10个矿泉水瓶摆成一排,用废报纸球去打水瓶,让幼儿观察打到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打到?这样和起来有几个?(记一记,思考10 的多种分法)〈1〉把幼儿分成10组,每五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总结10的九种分法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 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趣味儿练习,《十只青蛙》

  10 10 10 10 10∧ ∧ ∧ ∧ ∧1 9 2 8 3 7 4 6 5 59 1 8 2 7 3 6 4(五)结束活动:学生齐读儿歌《十只青蛙》,分组到室外组织打球比赛,巩固对10的分解和组成。回家把今天学习10的组成说给爸爸妈妈听,比比谁的办法更好。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14、大班数学公开课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视频光盘一张。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

  10 10 10 10 10

  ∧ ∧ ∧ ∧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三) 、巩固练习

  1、卡片填数

  10 10 10 4 □ □ 9

  ∧ ∧ ∧ ∨ ∨

  □ 8 7 □ 5 □ 10 10

  2、数学书第19页习题(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10,就用线连起来)。

  3、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视频。

  (四)游戏活动

  1、“找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15、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视频光盘一张。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

  10 10 10 10 10

  ∧ ∧ ∧ ∧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三) 、巩固练习

  1、卡片填数

  10 10 10 4 □ □ 9

  ∧ ∧ ∧ ∨ ∨

  □ 8 7 □ 5 □ 10 10

  2、数学书第19页习题(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10,就用线连起来)。

  3、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视频。

  (四)游戏活动

  1、“找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16、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设计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设计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一、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矿泉水瓶若干个,废报纸球10个,铅笔,记录单,黑板,粉笔,学习教科书,数字卡片。

  六•活动形式: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

  七、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如

  师:这是数字宝宝几?(9)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小朋友与老师的数合起来是9

  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2•3•4•5•••••)

  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体小组和个别)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一)、创设情境,手指歌导入。

  1•手指头呢,可重要了我们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头还可以变成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看他们来了••••

  2•手指头除了跟我们玩,还可以帮我们数数呢!今天我们就用手指头数数,大家快来试一试吧!

  (二)•手指动起来

  1•小小手指有几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数来做好朋友。

  2•教师引导幼儿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伸手指数数)

  3•小朋友可真棒,来一边说一边做吧,相信你们能行!

  4•数的真好,1和9合在一起是多少呢?2和8?3和7?4和6?5和5?(指名回答适时鼓励)我们还可以这样说:10可以分成1和9,9和1•••••

  (三)•玩游戏:打保龄球

  1•幼儿动手操作,把10个矿泉水瓶摆成一排,用废报纸球去打水瓶,让幼儿观察打到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打到?这样和起来有几个?(记一记,思考10 的多种分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五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总结10的九种分法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趣味儿练习,《十只青蛙》

  10 10 10 10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五)结束活动:

  学生齐读儿歌《十只青蛙》,分组到室外组织打球比赛,巩固对10的分解和组成。回家把今天学习10的组成说给爸爸妈妈听,比比谁的办法更好。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17、幼儿园大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视频光盘一张。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

  1010101010

  ∧∧∧∧∧

  1928374655

  91827364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10

  ∧

  19

  28

  37

  46

  55

  64

  73

  82

  91

  (三) 、巩固练习

  1、卡片填数

  1010104□□9

  ∧∧∧∨∨

  □87□5□1010

  2、数学书第19页习题(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10,就用线连起来)。

  3、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视频。

  (四)游戏活动

  1、“找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18、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10的分解与组成反思

  一、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三、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矿泉水瓶若干个,废报纸球10个,铅笔,记录单,黑板,粉笔,学习教科书,数字卡片。

  六•活动形式: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

  七、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如

  师:这是数字宝宝几?(9)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小朋友与老师的数合起来是9

  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2•3•4•5•••••)

  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体小组和个别)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一)、创设情境,手指歌导入。

  1•手指头呢,可重要了我们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头还可以变成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看他们来了••••

  2•手指头除了跟我们玩,还可以帮我们数数呢!今天我们就用手指头数数,大家快来试一试吧!

  (二)•手指动起来

  1•小小手指有几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数来做好朋友。

  2•教师引导幼儿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伸手指数数)

  3•小朋友可真棒,来一边说一边做吧,相信你们能行!

  4•数的真好,1和9合在一起是多少呢?2和8?3和7?4和6?5和5?(指名回答适时鼓励)我们还可以这样说:10可以分成1和9,9和1•••••

  (三)•玩游戏:打保龄球

  1•幼儿动手操作,把10个矿泉水瓶摆成一排,用废报纸球去打水瓶,让幼儿观察打到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打到?这样和起来有几个?(记一记,思考10 的多种分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五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总结10的九种分法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趣味儿练习,《十只青蛙》

  10 10 10 10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五)结束活动:

  学生齐读儿歌《十只青蛙》,分组到室外组织打球比赛,巩固对10的分解和组成。回家把今天学习10的组成说给爸爸妈妈听,比比谁的办法更好。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19、大班10以内数组成教学活动的设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2.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10以内数组成中所蕴涵的数学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以及分合的有序性,是幼儿园大班开展数组成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

  大班数组成教学要强调相关经验的获得和积累,同时重视对各种数学关系的理解,重视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从中探索发现规律,切忌把学习数的组成变成一种死记硬背的过程。教师在设计大班10以内数组成教学活动时,可参考如下步骤:

  1.第一阶段:分与合的经验积累建议选择数量"5"作为幼儿开始学习数的组成的内容,因为5大小适中,而且它可以避免幼儿常规的"平分"思维。教师可以向幼儿提供大量有关5的分合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如"分水果"、"剪贴格纸"、"撒花片"、"分玩具"、"翻片片"、"组成连线"等,使幼儿通过这些活动理解分合的意义及基本的操作规则,如什么是分、什么是分两份,以及记录的内容要与分的结果一样等。

  当幼儿积累了相当多的"5的分合"操作经验时,就可引导他们迁移运用5的分合的经验,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完成2~4的分合学习。由于2~4的分合组数均不如5,且幼儿对于分合活动规则已熟悉,因此让他们独立完成学习并不困难。

  2.第二阶段:探索发现数的分解规律在幼儿学习5以内数的分合经验基础上,开始学习6的分合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探索数的分解规律。首先要引导幼儿探索将一个数分成两份时,如何能穷尽所有的分法,例如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再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分合记录单,发现哪一种方法分得既快又不会遗漏,从而引导幼儿体验分合的有序性。

  3.第三阶段:掌握数的分合结构当幼儿已能熟练进行8以内数的分合后,教师要打破幼儿的认知平衡,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组分合的异同点,感知和体验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针对数的组成学习中需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但要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和幼儿需要积累的相应经验,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阶段应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每个阶段应提供何种适宜的教学具帮助幼儿理解其中的数学关系:

  (l)当幼儿不理解什么是分两份时,教师可采用情景演示法,运用一些实物和幼儿一起进行分合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什么叫分,什么叫分两份,充分体验分和合的过程,体验数的可分性。

  由于幼儿已有平均分的经验,为了避免干扰,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不易进行平分的物品,如图书、长毛绒玩具等进行操作。以游戏"分书"、"分皮琼"的形式为例,在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物品及数量的同时,让幼儿思考将5个皮球分成两份的分法,再分别邀请两名幼儿根据各自的办法演示分合过程,并鼓励幼儿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分球的分合过程。

  (2)当幼儿在一次操作活动中不能做到取一定数量(总数)的物体分两份时,教师可在分物板上为每个幼儿提供两个人物或动物形象,使"分两份"的要求具体形象;然后,边请幼儿按要求操作尝试,边在绒板上进行演示,强调先要取总数,然后再分,帮助幼儿明确规则,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的关系。

  (3)在幼儿多次活动后,当教师发现一部分幼儿对分合活动规则仍不很清楚时,教师应在幼儿完成小组活动后,展示几份存在不同问题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观察,通过逐条对照规则检验,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改正意见,使分合的规则在此过程中得以明确、强化。

  (4)当幼儿在某个数的分合活动中不能穷尽所有结果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活动,如分玩具、分花片、分水果、分豆子等,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探索,积累丰富的相关经验。在幼儿进行多次操作活动后,展示3~4名幼儿的作业,通过强调分合规则,引导幼儿共同观察、讨论,找出遗漏和重复,并分析不同的答案。

  (5)当大部分幼儿已能穷尽数的所有分法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中,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尝试将无序的分合记录调整成有序的分合记录。

  (6)当幼儿对某些活动不感兴趣时,教师应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原因,适时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如将"分玩具"、"分水果"等游戏内容和操作材料更换成"剪方格"、"翻片片"或"按特征分类并记录",促进其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丰富相关的数学经验。

  (7)当多数幼儿在多次分合活动中,既能穷尽所有分法,又能反映不同的分合顺序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时,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以"谁的分合最容易记住"为话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体验分合的有序性,观察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关系。

  (8)当多数幼儿在分合活动中能注意到进行有序的分合时,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幼儿用符号记录,并表达自己所寻找发现的相像的分合式,同时肯定幼儿的创造,让幼儿进一步体验互换关系。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20、大班优秀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故事导入(1)有几只小兔?

  (2)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看图,学习10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二)游戏活动"猜猜猜"。

活动反思:

  在课上的每个环节及时给予鼓励,并奖励小粘贴,这样可以清楚的让学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给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样。 在玩和游戏中探究知识,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学生会参差不齐,会有个体差异,调动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